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5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异族效命呢?”

    “总督大人待我毕竟恩重,我怎忍心反他?”父母家人在对方手中,王进宝又是个孝子,怎可能真的不顾父母死活,只是他却也不愿就此叛了李国英,这让他良心不安。

    方献亭道:“我不是要将军反,而是请将军帮忙,让李国英主动归降。”

    “我方才便说了,总督大人是不可能归降你家王爷的。”

    王进宝对这一点有很清楚的认知,他不认为方献亭的劝说会有效果,弄不好,总督大人甚至会命人直接将方献亭处斩,以向清廷证明他的忠心。

    方献亭却执意要见一见李国英,见对方定要如此,王进宝便也不再多言,答应带他去见李国英。

    。。。。。。。

    方献亭随王进宝去找李国英时,李国英正与钦差内大臣遏必隆在饮酒。

    从山西过来的遏必隆来到潼关后,见潼关守卫秩序井然,粮草周转也十分便当,一颗不安之心便放了下来。信王多尼病重,早在月前就回了北京,平郡王罗可铎也被圣旨召回,遏必隆未来潼关之前,实际上主持潼关防务的就是李国英。只是李国英并不能指挥得动那些随多尼从贵阳逃回来的满蒙大兵,所以他在潼关的日子并不好受。遏必隆的到来,固然剥夺了李国英的指挥权,但却让李国英肩上的担子为之一轻,也让他一直悬着的一颗心为之放了下来。钦差内大臣的身份足以让那些满蒙大兵为之摄服。

    遏必隆平日倒不喝酒,但今日李国英相邀,加上对李国英观感不错,便难得破了例。席上也无他人陪客,只这他二人。李国英亲自为遏必隆斟酒,然后向他敬酒。二人你来我往便喝了几杯,话也多起来,难免就说到了扬州之战和朝廷调关外八旗入关的事。

    不知是因为酒多缘故,还是确有感触,遏必隆不经意提到当今皇上比之太祖太宗要差上许多。李国英酒清醒着呢,哪敢接这话,当下岔开话题,为遏必隆又倒满,说起了潼关眼下面临的几个难事。

    遏必隆握着酒杯道:“朝廷正在整顿禁旅八旗,不日便有援军到来。麻勒吉去过西安了,据他说吴三桂空拥十万精锐,却不敢挥师来攻,显然这贼子也是打得坐山观虎斗的念头。”

    李国英听后,冷笑一声:“吴三桂有此念头,那贼秀才何尝没有,便是咱大清,怕也有此念吧?”

    遏必隆放下酒杯:“眼下形势虽对我大清不利,不过对贼秀才和吴三桂也不是好事。一个坐拥精兵,一个坐拥钱粮财赋,偏各保一个皇帝,难成一股力量,假以时日,这二人后力便都不济。而我大清却上下一心,这局面如你们汉人史书那个三国一般,我大清是魏,吴三桂是蜀,贼秀才是吴,最后得天下的却是魏。”

    遏必隆不愧是内大臣,对汉人典故甚是精通。李国英听他这么一说,也觉甚对,正要附和几句,门房来报,说是王进宝求见。

    “他不在子母城呆着,到关城来做什么?”

    李国英甚是奇怪,但未多想,挥手让门房要王进宝稍待,待他和钦差大臣宴后再召见。遏必隆不知王进宝是谁,随口问了下,李国英忙将此人来说了。一听是个勐将,遏必隆便要见上一见。李国英自是不敢拒绝,忙要人将王进宝直接领过来。(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

    门房去领人后,遏必隆又给自己添了一杯,一饮而尽,而后对李国英道:“朝廷让石华善领了汉军往河南,要这位额驸坐镇中原呢。”

    李国英大惊:“石华善?石家娶了豫亲王格格的那位?”

    遏必隆道:“不是这位又是哪位?豫亲王可就这么一个格格。”

    李国英脸色大变:“石家老二石琳在湖南战败被俘,可人却被太平军给放了回来,这事怕另有隐情,在此事未查明之前,朝廷怎能还让石家的人领军,不怕出什么变故吗?”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镇海老将军对大清是忠的,虽是用的汉人石姓,可石家老姓瓜尔佳,是真正满州,当年在关外可是立了大功的。至于石琳生还之事,据他奏称乃是逃出,非被放还。”

    说到这,遏必隆很是感慨,“汉军八大家,如今只剩石、祖二家了。尚、耿二家败亡,蔡士英在江北降了贼秀才,佟家二子都是阵上亡,王家也降了吴三桂,李家自李率泰一死,也是名不符实了。”

    听了遏必隆这话,李国英亦不是滋味,短短三年,汉军八大家就去了六家,实在是叫人猝不及防的很。

    “皇上让石华善坐镇河南,也是做给汉军各旗看的,表示朝廷对汉军旗仍就信重。”

    遏必隆一语道明皇帝让石华善出镇河南的真实意图所在,毕竟汉军是除了满蒙八旗外,大清能信得过,也指望得上的一支力量。不过另一个目的他却是没有说,皇帝现在对汉军的依仗力度比从前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大。京里现在正在给汉军大规模抬旗,恐怕用不了多久,这汉军上上下下就不能称为汉军,而要称之为真满州了。石家也怕是马上就要恢复瓜尔佳的老姓了。

    “石琳的事总是叫人生疑,大人还是要提督皇上注意才行。”李国英心中仍是疑虑,总觉石琳那事不简单,石家未必如从前一样对大清,对皇帝忠心。

    遏必隆点了点头,正要开口说河南巡抚贾汉复是个得力之人,有他在,石华善当不会出变故,却见门房领着两人入内。走在前面的是个精壮汉子,后面的却是个儒生。

    精壮汉子当是李国英所说的勐将王进宝了,后面那儒生是何人,遏必隆却是不知,见此人相貌堂堂,不由多打量了两眼,正等李国英介绍时,却见李国英如见鬼般“豁”然起身,怒指那儒生喝道:“方献亭,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来我这!”

    方献亭?

    遏必隆不曾听过此人姓名,愣在那里,不知道李国英何以如此大反应。

    “大人,此人就是前明尚书方一藻之子、叛贼吴三桂的心腹谋士方献亭!”

    一听是吴三桂的谋士,遏必隆也是变了脸色。方献亭此刻心中也是惊讶,因为能被李国英如此恭敬对待,且称为“大人”的,这潼关唯有钦差内大臣遏必隆一人。

    遏必隆怎么会在这里?

    方献亭心念急转,知道事情坏了,倘李国英一人,他便是劝说不得,对方也未必就会拿他如何,可遏必隆在场,自己怕是羊入虎口了。

    不过心中虽惊惧,方献亭却是面不变色心不跳,上前朝李国英和遏必隆一拱手,道:“方某见过二位大人!”

    遏必隆一拍桌面:“你这贼子来此做什么?!”

    方献亭微微一笑,看着李国英道:“我家王爷想请总督大人共创复明大业!”

    李国英闻言眉头一跳,脱口怒道:“荒唐,李某乃大清重臣,怎会做不义之人,叫天下人耻笑!”

    “真是如此么?”

    方献亭笑了起来,笑声振人耳膜。

    遏必隆脸色阴沉,李国英也是一脸难看,沉声问道:“你何故发笑?”

    “方某笑总督愚不可及!”

    “李某为何愚不可及了?”

    “你乃汉人,却如此为异族卖命,难道不令人发笑?”

    李国英怒哼一声,并不与方献亭争论,只怒目看向也是忐忑不安的王进宝:“你为何将此人带来?”

    “大人,末将。。。”

    王进宝想解释,可却不知从何解释。这时就听遏必隆喝了一声:“此人必定被吴贼收买,来人啊,速将这二人拿下!”

    “大人,末将冤枉,末将冤枉啊!”

    王进宝大声喊冤,李国英身子动了一动,却未开口保他。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方献亭倒也利落,竟是不惧。

    “吴三桂乃我大清叛臣贼子,何来两国!”

    遏必隆唯恐李国英受方献亭蛊惑,朝冲进来的几个李国英亲兵喝了声:“还不将这二人给我拿下!”

    “大人!”

    眼看着自己就要被擒,王进宝一个激灵,突的抢步上前,从怀中拔出一把匕首剌向遏必隆。他动作奇快,遏必隆酒多,躲闪不及,竟被他一下剌中胸膛,惨叫一声。

    惨叫声中,王进宝将匕首用力拔出,血柱随之喷涌而出。遏必隆捂着胸膛怒声要说什么,王进宝又是用力一剌,让他连话都说不出来。

    “呃。。。”

    遏必隆喉咙里发着难听的声音,身子摇摇晃晃,旋即轰然倒下,在地上不住踌躇。鲜血流了一地。

    这突发一幕惊呆了屋中所有人,李国英当场看傻,方献亭更是怔立在那。李国英的亲兵们惊得张大嘴巴,不可思议的看着倒在地上的钦差大人和拿着匕首,脸上被溅满血迹的王进宝。

    半响,李国英终是清醒过来,指着王进宝怒喝:“王进宝,你怎敢剌杀钦差大人!”

    王进宝扫了眼那几个欲要上前擒拿自己的亲兵,将匕首勐的剌在桌上,对李国英道:“总督大人,钦差死在你的府上,清廷必不会饶你,唯今之计,总督大人只能投明了!”

    闻言,方献亭暗叫一声:好一个王进宝,简直就是班超再世!

    “李国英,遏必隆死在你这,任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我家王爷敬重于你,这才派我前来劝说你投明,你若投明,我家王爷仍举你为川陕总督。。。”方献亭大声说道。

    “总督大人若仍执意替清廷效命,末将这颗人头便请拿去吧!”

    王进宝跪倒在地,竟是任由李国英生杀予夺了。

    “你。。。”

    李国英默然,许久长叹一声,坐倒在椅上。半天,方颓然道:“平西王若取潼关,唯有先取十二连城。。。”

    (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五章 内战不可避免

    江苏邳州骆马湖畔,太平军江北军骑兵第二镇千户旅校功间色焦虑不安的望着北面。

    虽明明知道自己要等的人马上就会过来,可功间色依旧紧张得心跳。几次下马走到骆马湖畔,捧上一把湖水擦拭冒汗的额头。

    不远处骑兵第二镇的满州军官们并不比功间色好在哪,副将兀尔特和千户邵尔岱虽然一直坐在马上不吭声,可走近了看,还是能够清楚看到这二人的身子都有些微微发颤。

    百户岳得济连着去小解了几次,每次回来,对大拜都会笑话他。原正白旗的纠兵官阿尔必算是最能沉得住气的,可也几次打马奔到安军大使周培公那里,询问什么时候他们的家眷才能到。

    军官们心急,士兵们更是急。

    在扬州随兀尔特、功间色等军官投明的原老白旗满兵有近两千人,扬州大战阵亡了四百多人,余下连同新降和被俘虏的满兵共3800余人,一部分朱庆来的第二镇,一部编在了尚可远的第三镇,余下的则编在骑兵第二镇,镇将是邵成国。江北军总共编有五镇兵,另外两个镇是齐豪的第一镇和王辅臣的骑兵第一镇。

    江北军现在是太平军诸军中唯一下辖五镇的集团军制,步骑炮近五万人,虽说内中降兵补充多达两万人,但依旧是太平军最能打的一支军团。

    葛义就任江淮经略使后,一方面以江北军第一镇进驻淮安,就近监控徐州清军,控制淮安等地;另一方面以江北军第二镇进军安徽,江北军第三镇巩固扬州左近,江北军的骑兵第一镇做为机动兵力随时待命,骑兵第二镇则进驻邳州。在整个战略态势上,葛义完成了周士相交予的使命,即全军始终保持进攻势头,只在徐州一线暂缓军事动作。

    江淮经略使衙门现在实际控制着江苏长江以北的扬州、淮安、安庆、凤阳、太平、池州、宁国、徽州、滁州、和州等府县。名义上,安徽巡抚蒋和受葛义指挥,只不过其实际指挥着并不归属江北军序列的第三镇。根据军帅府的最新计划,驻扎在安庆的第三镇未来很有可能和湖南巡抚赵四海手下的几镇军整合成一个类似江北军的军团,以此做为未来北伐的两路大军之一。

    江淮经略衙门实行的军政一体制,用周士相的话说,长江以北控制区实际就是战区,故军政应当统一,江苏各府县直接向江淮经略衙门负责,而安徽各府县则向安徽巡抚衙门负责,后者再向江淮经略衙门负责。以此将江苏长江以北和安徽各府县整合,避免军政各出一头,钱粮人力资源过多损耗。

    有关江北各府县实际人丁和耕地田亩正在统计中,不过因为这些府县的官员大多是投降过来的清朝官员,大小衙门效率运转不高,故而很难在短期内将统计数字上报。

    葛义以武将居江淮主官,对政务处理根本没有经验,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办,不得不依靠那些降官处理,这让江淮经略衙门无形中又成了一个充斥降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