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书办的命令,卫兵们自然不再迟疑,当下就冲上前拿人。

    郑国栋好不容易从新会城逃出来,一路上又害怕太平军追敢,不敢走东面的官道,而是从西面的谭江绕了一圈,结果路上却撞上一股明军残兵,一番厮杀下来,跟着的亲兵折了七八个。自个腿上也挨了一刀。

    为了赶回广州报讯,郑国栋这一路上也不知是吃了多少苦,腿上的伤势更是一点也不顾上,好不容易到了总督府外。他哪里又顾得上什么规矩,只想赶紧求见总督大人,将太平军夺了新会城之事禀报,请总督大人赶紧调兵夺回新会城。

    军情十万火急。可这总督府外的一帮人却不让自己进去,那书办还要卫兵拿下自己,郑国栋心里急得大骂这书办混蛋。在那气得直嚷嚷:“我有十万火急军情要报于总督大人,尔等速速让开,休要误了大事!”

    “什么大事!天大的事也不能这个时候进!”

    书办可不理会郑国栋,甭管什么事,就是天塌下来也得按规矩来,不然人人都要这般冲进总督府来大喊大叫的,还要不要体统了!要不要规矩了!你要真是有十万火急军情另说,要是为芝麻狗屁大的事惊动总督大人,这事后的黑锅谁来背?今儿个当值的可是自己,这要是总督大人一个不高兴,自己可就要倒血霉了!

    “妈的,快给老子让开!”

    看这书办架势就是不让自己进去,郑国栋急眼了,一把推开要拿他的卫兵,那书办见状也急了:嘿,这还来个愣的!

    “都傻站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把他给我拿下!”

    “喳!”

    卫兵们闻令忙上前要抓住郑国栋,郑国栋腿上有伤,又筋疲力尽,换在平时,这几个总督府的卫兵如何放在他眼里,但这会却是禁不住他们几个,被硬生生的拖住就往外抱。郑国栋的一帮亲兵见了不由也是急了,可却不敢上前替参将大人打发那帮卫兵,这里毕竟是广东总督府衙门,郑国栋敢闯,他们可不敢。。

    “总督大人,我是新会郑国栋,我有重要军情要报!…”

    郑国栋情急之下只好扯开嗓子对着总督储内大吼起来,吓得那书办赶紧叫亲兵把他嘴巴给捂上。

    “谁在外面?”

    正在总督府后午休的广东总督李率泰被外面传来的动静一下惊醒,顿时有些微怒,朝外问了句:“谁在前面大呼小叫的?”

    一直伺候在外的两个李率泰从北京带过来的包衣忙回道:“回大人,是新会来的郑国栋,说是有什么重要军情要向王爷汇报,现被前头给拦着。”

    听了包衣的回话,李率泰眉头一皱,郑国栋不在新会呆着,怎么跑广州来了?什么重要军情?难道新会城丢了?

    想到此处,李率泰立时一惊,赶紧吩咐外面道:“把人带过来。”走到茶桌上端起凉茶喝了一口,顿觉心中一片舒坦,瞥眼看见桌上还放着的北京使人送来的公文,不禁凝眉起来,坐到凳上轻叩起手指,寻思该如何给北京回信。

    听到总督大人要见人,值房书办忙令卫兵将郑国栋松开,领着他进了总督府,一路上心下颇是忐忑,不知总督大人会不会因此事而轻看自己。

    李率泰可没这书办心思,只惦记着新会城,一见到李率泰,他就“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泣不成声禀道:“总督大人,末将无能,新会城丢了!”

    “什么?新会城丢了!”

    闻听这话,李率泰霍的一声一跃而起,急道:“贼人何时攻陷新会!”(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

    新会丢陷的消息让李率泰难掩心中惊惧,三天前郑国栋使人向广州快马告急,当时就让这位总督大人吃了一惊,不过这一吃惊不是为贼兵逼近新会而惊,而是为平南藩下右翼总兵官吴进忠身死而惊。

    总督大人虽对平南和靖南二藩多有抵触,甚至不满,但却清楚知道二王是清廷控制广东的关键,一旦广东发生战事,限于地理因素,清廷无法在第一时间向广东派出满汉八旗,因此只能依靠二藩,而二藩所依靠的却是麾下的数千汉军旗将士。若是二藩无法稳定广东局面,这便意味着广东从此不再为大清所有,想要再次拿下广东,便需付出更大的伤亡,这是清廷万万不能接受的。当初李成栋的反正可是让南方数省为之变色,清廷上下为之失声的。

    实在讲,总督大人对二藩是又喜又恨,喜得是有二藩在,有二藩手下那几千汉军旗在,广东便不虞有丢的危险,他这总督做得不用怕掉脑袋;恨得却是正因二藩在广东的存在才让他这广东总督做得毫无滋味,眼下南明未灭,朝廷对二藩依赖甚重,需要借重他们的力量对抗明军,故而不可能对二藩有太多限制,削弱他们的军政权力,更早早就有了定藩的念头,一旦永镇成真,广东更没有他总督大人什么事了。

    虽然李率泰不断向清廷进言,但是清廷除了在小节上面支持他外,大的方面仍是没有动作,他这总督做得是有名无实,除了标下的督营,广东绿营的大半都是听二藩的而不是听他总督大人的,各地的税赋也多半是解入二藩充为军饷,而不归他总督衙门藩库所有。没有军权,也没有财权。连官员任命都不能尽操己手,可想李率泰是有多么的恨二藩。

    恨归恨,李率泰却也不是什么二世祖,妻子是宗室不假,但他发迹靠得不是妻子,而是实在凭自己的本事,因此对于现状他就是有一万个不满,在南明还没有彻底消灭前,他也知道时务为重,尽量不与二藩直接冲突。对二藩的要求也是多予满足。军事上面更是全力支持二藩,总督府并不指手划脚,也不暗中拖后腿,如此一来,倒让广东局面向着对清廷有利的方向转变。年初广州府辖绿营对香山境内南明兵马的围剿便得到了二藩的支持,从而拔掉了眼皮底下的钉子,让香山县完全为清军所有,进一步缩小了南明军队的活动范围,只待水师训练完毕。清军便能彻底控制三江流域,而不必担心南明军队会和去年李定国进犯一样从海上入江了。

    粤东方面,自成功占领潮州后,局势就越趋稳定。福建郑氏于降战之间摇摆不定,错失配合李定国进军广东良机,李定国一败,郑氏

    更是无力单独进军广东。虽对潮汕地区仍有动作,但已影响不了大局,北京要好官员的书信中更说郑氏正在和朝廷谈和。若是和谈成功,郑氏问题便不解而解了。

    粤西方面,李定国退守高州,两攻广东惨败让他短时间内难以再犯广州,雷、廉数州虽然还有明军存在,不过多是南明其余势力拼凑的杂牌军队,又多是水师,对清军起不到真正的威胁。虽然上月雷州有南明凌海将军陈奇策率部上岸袭击,杀伤了不少驻防绿营,但陈部也不敢在岸上久呆,更无力攻占府城,只要绿营坚守城池,陈部不足为患。

    局面一片大好,只待湖南战场有所突破,却不想近在咫尺的新会竟然冒出一支贼兵来,还杀了平南藩下右翼总兵官吴进忠!

    吴进忠身为平南王尚可喜麾下右翼总兵官,固然不是旗人出身,但在平南麾下也是属得着的大将,南下广东此人一直充任大军先锋,攻广州有他,攻潮州有他,守新会也有他,可以说是为大清立下了赫赫战功,去年新会之战明面上是旗人出身的由云龙指挥,实际上出力最大的是吴进忠,这一点总督大人私下也不得不承认。正因为此,尚可喜才向朝廷举荐他为广东提督,虽然诏命还没下来,但有李成栋前车之鉴,朝廷这次多半不会再反对,免得又激反一个李成栋。

    没想到提督任命没下来,吴进忠却先战死了,而且还不是死在李定国兵马手下,杀他的是一支闻所未闻的明军。

    太平军是南明哪个势力的兵马,领军的是何人,有多少兵马?

    接到急报后,李率泰脑子里反复回荡着这三个问题,总督府的幕僚们将这两年的所有与南明军队有关的公文往来全数翻看了一遍,却是谁也没有查到有关这太平军的一个字眼。

    吴进忠身死,新会危急!

    新会是什么地方,那是广州的南大门,是李定国倾尽全力而不能夺的战略要地,丢了新会,明军就可以直逼广州;丢了新会,粤西的明军就能连成一片!

    该死,该死,吴进忠该死!

    急怒的总督大人立即拜见平南、靖南二藩,军情紧急,不管这太平军是贼兵还是明军,只要他出现在新会城下,就一定要将他消灭!

    平南、靖南二藩几乎是和总督府同时收到的急报,在李率泰还在总督府里纳闷太平军是什么东西时,行伍数十年的平南王已经派出长子尚之信领军增援新会城了。

    。。。。。。。。。。。。。。。。。。。。。。。

    在医院,妻子昨天下午四点半做的手术,子宫增刮和腹腔镜手术,手术持续两个半小时,出来六小时不能睡,因为麻药原因,要几十秒就叫她一次,然后挂吊水,小便条导尿,我熬了一夜,早上七天岳母来了,我抽空更一节。请读者不要怪我了,我今年实在是流年不利,母亲和妻子,我要不要管,要不要照顾!我也郁闷,但我没有办法。我只能保证,《汉儿不为奴》不会太监,绝不会太监,因为我如果再太监,我就没法再写网文了,不会有读者再买我的帐!(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

    做为藩王,尚可喜和耿继茂在广东本就独立于地方军政系统之外,他们行事只须对清廷负责,而无须对广东地方负责。名义上广东总督是粤省的最高军政官员,实际上李率泰这个广东总督是需要听藩王指挥的,至少在军事上他是没有独立指挥权的。而藩王行事只需照会他一声,根本无须征询他广东总督的意见,在事实上平南、靖南二藩已属于半独立性质,只待南明永历政权彻底完蛋,二藩便能得到他们的永镇之地,一省军政财权尽纳王府,成为真正的藩王,到时清廷对他们也只有效朝鲜例了。

    听调不听宣的藩王历来就是中央政府的大忌,而且这朝廷还是个胡人朝廷,对于汉人藩王的出现必然是极度防范的,历朝历代削藩之事就层出不穷,明朝就有因削藩而起的靖难,谁又能肯定这些汉人藩王不会成为燕王般的存在呢。身为大清的皇亲,身为正宗的汉军旗人,早以满人自居的广东总督李率泰不能不考虑将来的事情,虽然这件事离得还远,但却不妨碍他“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早在顺治五年,清摄政王多尔衮调孔有德、尚可喜、耿精仲三王率旧部南下时就给予了他们极大的权限,允诺三王将来都可以在南方获得一省之地作为世代镇藩之地。时至今日,多尔衮虽死了有七年,但清廷对其当初对三王的承诺倒也不否认。只不过定南王孔有德死在了桂林,耿精仲因为逃人的事畏罪自杀,现如今只余尚可喜和承了父亲王爵的耿继茂。

    多尔衮当年对三王的许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入关后满州兵马伤亡太大,单靠数万满八旗加上同等数目的蒙八旗根本无法打败南明,已无法对关内实行有效占领,故而多尔衮采纳以汉制汉的政策,下令早年降清的孔有德三人率旧部南下,为了鼓励他们替清廷卖命。这才册封三人为王,同时允诺日后三王可在南方选一省永镇。

    时至今日,多尔衮当初封王的背景已然改变,如今的南明政权只余西南数省之地,而清廷已拥有大半个中国,虽然南明政权得到了大西军的支持,现正在湖南、四川、广东等地与清军对峙,并且南明大将李定国前后两败清军,阵斩尼堪亲王,火烧定南王孔有德。但整个明清对峙的局面仍是清占优,明处劣,毕竟西南数省太过残破,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不足以和占有大半个中国的清廷相比,故而在天下人看来,清廷迟早是能灭了南明坐稳江山的。

    既然清廷肯定能夺取天下,那么多尔衮当初对三王允诺的永镇之事便成了件让清廷头疼的事,一方面南明还在顽抗,另一方面如今清廷用来对付南明的主要兵马都是汉人。若这个时候否定多尔衮的政策,难免会让替清廷效命令的汉官汉将产生“狡兔死,走狗烹”的念头,也会让尚可喜和耿继茂对清廷离心。万一局面因此有所变化,对清廷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如今三王变两王未免不是一件好事,若是清廷真的实践当初多尔衮对他们镇藩的承诺,那么日后就会少拿一个省出来。这显然是极实惠的一件事情。虽然顺治皇帝不这么想,但架不住满朝文武的压力,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这事。不过他也不是没有作为过。当初耿精仲因为逃人的事死后,顺治就一直拖着不让耿继茂袭他父亲的王爵,打得就是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