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物贩子在唐朝-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因为这一点,卢鸿特地淡化了书院的卢家背景。除了广邀其他世家的经学名宿为讲学外,他还力拒以卢家地名字来命名书院。在他看来,这种看似为卢家挣来名望的做法只是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很容易给书院带来过重的世家背景,引起官方的另眼看待。卢家要得到书院带来的利益,需要地是从实质上取得控制权,而不是一个好听的声望。在名义上。应该努力地给书院带上一层学术的、公众的、超然的色彩。

    最后书院以“太极书院”为名,卢祖安本人兼任书院山长。自此以后,每一任的卢家族长,都会自然兼任学院山长。并且紧紧地将学院控制在自己手中。

    去阳请讲学的人马很快回来的,令人啼笑皆非地是,众讲学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能赶来,但某位客座教授已经随着邀请的人马一同杀回来了。

    这位急性子的客座教授当然就是三老中地老三郑诚。

    郑诚在范阳迷恋上辩论之后,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在离开范阳回阳后,少了崔三醉这个陪练,郑诚感觉简直就象少了一半的一般,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头来。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他只好退而求其次,就找身边人的来随便辩一辩,也算是解解辩瘾,当是聊胜于无罢了。

    他觉得是随便辩辩,身边的人一下子全都叫苦不迭。那些晚辈哪敢和这位老祖宗辩论?何况郑诚本来经义精熟,这回又同崔三醉经过了一段对练,在辩论氛围里经过实战、镀了真金,那辩术早就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现在学成回国这么一试,海归的威力果然不是盖的。说出这话来听得众人如坠五云雾里,分不清东西南北。你要他吃饭,他也要与你讲一讲肉割得正与不正的辩证关系;你要他喝水,他也要与你辩一辩水处下流几近道的原理。总之搞得人饭也不能正常吃了,水也没法好好喝了,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原理和天机。在郑诚留学取经得来的辩论理论的参与指导下,把本来平平稳稳的阳郑家折腾得鸡飞狗跳,另众人齐齐佩服范阳卢家的经义水平,真想不出来那是何等的厉害。连郑诚老爷子这么样的经学泰斗,去留学了一圈,回来都不会好好说话、正经办事了。

    但是这国际先进经验虽然说来好听,辩来厉害,但日子总不能这般来过。郑家也是传承多代的世家,治家理业,自有经验,要真听凭郑诚老爷子说得天花乱坠这般辩论下去,还要以之指导实践,那还不乱了。就是郑知郑行,也是不胜其烦。正好见了范阳卢家发来的请贴聘书等,这一下子众人大喜,连忙将这先行北上的重任,交给了郑诚。若是府上决议他事,总要开几次会,搞几次公决公议,推来拖去,纠缠好些时候才成。唯独此次,长老议事会可谓雷厉风行,按照郑知郑行二老打破常规、特事特办,简化步骤、提高效率的指示,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一致同意由郑诚马上北上先行报道,并且立即执行,不得有误。

第二十六集 辩论的最高境界

    鸿看着对面兴致勃勃的郑诚老爷子,一张脸苦得能挤

    唉,真是自作孽不可活。自己没事搞什么辩论?搞辩论就罢了,为什么要这郑诚老爷子参与呢?让这郑诚老爷子参与就又罢了,为什么要请他为客座教授呢?这不,教授来了,活路没了。

    郑诚教授一下车,就东张西望地观察了半天,没发现敌情…

    “鸿儿乖孙,三醉那个老家伙呢?”

    “哦,三爷爷莫要着急,孙儿已经着人下了聘书前去博陵,估计崔老爷子用不了几天就会到了。”

    “…老匹夫!居然敢放我的鸽子!算了,那家伙没来,你是他的法定接班人,有事弟子服其劳。上次我和那家伙说到了有一有二的道理,还没分出胜负,你就来陪我辩一场吧…”

    “不算不算,再来再来…”

    “你这是使诈,咱们再来…”

    “不行了吧?咱们再来一场…”

    “再来…”

    “再…乖孙你跑什么?装着听不到就行了么?逃避岂是办法?须知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谓有二;在前亦我,在后亦我,是谓有一…”

    卢鸿真的无奈了,除了三十六计走为上,他实在是想不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哪见这么没品的辩手,输了就再来,胜了也不结束,根本就是死缠烂打嘛。

    可惜他跑了没多久。就被卢祖安亲自押着回到了书院。不回来不行啊,卢鸿跑了郑诚就找书院地几位讲学演练了一下。结果先期到书院的五位讲学,两个神智混乱两个当场昏倒,还有一个机灵的见事不妙,当机立断,跳窗而逃。遗憾的是这位机灵讲学虽然精通诸子百家。却忘了天时不如地利的颠扑不破至理,没发现自己跳的方向是临河一面。此时天已回暖,河上冰层甚薄,直接就砸了个人形冰窟窿。要不是众人闻声赶来,抢救及时,肯定就会酿成顶锅盖地悲剧了。

    权衡利弊,卢大族长也只好大义灭亲,牺牲卢鸿了。看着卢祖安含着眼泪将卢鸿送入郑诚的小屋。众人无不面露钦佩、同情、感激、后怕等等多种复杂的表情。

    屋内的卢鸿看着面带淫笑的郑诚,目光悲愤而坚定。

    当崔三醉走下马车时,卢家众人热烈欢迎的场面让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尤其看着卢祖安满含热泪拉着自己的手,激动得不住颤抖地时候,崔三醉都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借了他很多钱。

    卢祖安与众人簇拥着崔三醉来到郑诚的小屋前,由两个胆大的,开了门请崔三醉进去,又大着胆子冲进去把卢鸿救了出来。

    众人在门口看卢鸿目光呆滞,咬牙切齿,连忙掐人中、拍后背。舞弄了半天。还好卢鸿毕竟天赋异于常人,又占了年青的好处,很快就恢复回来。

    众人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转而关注起屋内的战况来。只是刚才注意力都放在卢鸿身上,只隐隐听到屋内双方说了几句话,不知现在情况如何?

    正待上去隔了门去听听。房门忽然“呀”地打了开来,崔三醉昂首而出,将酒坛举起轻啜一口,神态甚是悠闲。

    众人眼睛都要瞪出来了。卢祖安结结巴巴地问道:“敢问伯父,适才,适才你都,说了什么?”

    崔三醉将口中美酒咂么再三,微微晃着头。似乎还沉浸在酒的美味之中,很不经意地说:“老夫问那老家伙,天下美酒不只老夫手中一坛,怎说有一?手中美酒只老夫一人独品。怎说有二?”

    “然后呢?”

    “然后那老家伙说,天下美酒尽多,而只取一坛饮,是为有一;他抢过去喝了一大口,说手中美酒老夫饮得他也饮得,是为有二。”

    “…然后呢?”

    崔三醉将身子侧过,把挡住的屋内情景现于众人眼前。

    然后众人就看到郑诚老爷子醉倒当地,鼾睡正浓,睡梦中睡出了甜美的微笑。

    崔三醉的到来,终于把卢鸿解放了出来,书院的建设也终于步上了正轨。

    三月初一这天,太极书院正式开学了。

    除了当地郡守及各级官员到场相贺外,孔颖达为卢家奏请地“学达性天”赐额以及祝贺书院开张的贺信也给书院落成增添了一份喜意。

    各大世家等也均有贺信贺礼。郑家、崔家除了给予的切实的支持外,还分别有几名优秀的青年学士,作为首批外来生,入院就学。

    如郑家、崔家这样的世家中,不乏明智之士。卢家办书院地目的,虽然不能猜得尽透,但也能看出这是发扬本族学风、张大家族声望的重大举措。这几名入学的外来生,除了想让他们借书院的东风磨砺学业的目的以外,也不免有投石问路之意。

    卢鸿对此心知肚明,但觉得并不是坏事。如果真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使学院提前兴旺起来,也是一件好事。至于书院为着卢家打算地一些功利行为,关键就在于一个先机。何况他的一些主意,只怕其他世家就是想学,也未必能办得到。

    书院最初学生也不过几十人,因为都是精选出来的俊才,因此一段试讲后,很快师生都进入了状态。这些学生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受上次经会地影响,对于辩论兴趣颇浓,书院中每旬都举行一次辩论会,诸生皆踊跃参加,而崔三醉、郑诚等也经常亲临指点。这种辩论活动引起了范阳乃至周边学者的极大兴趣,每逢经辩之日,都有不少的学者士子,专程赶来观摹。

    书院另一项吸引人的活动便是体赛。另卢鸿惭愧的是,唐时尚武风气极浓,而他自己却可说是手无缚鸡之力。尤其范阳地处北地,民风彪悍,青年士子也多受影响,卢家子弟不乏击剑、射箭的能手。这一点,郑家子弟便多有不及。只是年青人争强好胜,哪肯落后。先是自发比试,后来卢鸿发现了这一点,便顺手推舟,在书院中设立了体学一科。要求全体学生在习经同时,强健体魄,习弓练剑,更提出“上马能击贼,下马可立说”的口号,一时骑马击剑也成了青年学子中最为流行的活动。

    为了推动体学,书院又在经辩间歇时,举行体赛,分为剑术、射术、马术等多个项目。因为这些项目竞赛性强,观赏性高,居然成了范阳城内最受欢迎的活动。一到体赛之日,几乎倾城出动,观看比赛。比赛中更是为了自己支持的选手大声加油喝彩,极为热闹。只是如此一来,书院的院落内却是拥挤不堪。最后只得将体赛由院内搬到了院外,在水一侧开出一块大大的方正空场,以为比赛场地。一到比赛日,这场地边上早早就立满观众,比赶集还热闹。范阳人均亲切称呼此地为“水立方”。

第二十七章 印书坊的新动作

    院已经步入正轨,但卢鸿却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参与书

    因为活字印刷的两个难题先后攻克,印书的成本问题终于可以解决了。

    就在上月底时,奚老大托人购入的第一批石油运到了。奚老大试点了一次,就连连称赞这石油制油烟墨,确实有其优点。

    石油制的油烟墨,若按质量来说,墨色要略逊于桐油。但石油不仅价格极为便宜,而且产烟较之其他原料也是更多,因此用石油来制的油烟墨,成本达到了一个非常低的程度。

    如果考虑到印书用墨不需要捣捶及压模成型这些步骤,印刷用墨的成本更是低到了一个以前简直不敢想象的地步。

    经过几次简单的试验,奚老大就成功地制出了直接用于印刷的适用水墨。

    河面开化后不久,第一船元书纸也终于抵达了范阳。

    印书坊全面开动起来,在解决了成本问题后,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活字印刷书籍正式出版了。

    因为纸和墨均与上次印制《范阳经辩录》时不同,因此书坊先期也进行了简单实验。还好这些问题影响不大,很快都被一一解决。

    书坊印的第一套书很正常的,就是蒙学的最基本识字范本《千字文》。此次的千字文与上次卢鸿书写给书坊众人启蒙所用的不同,在每句话的下面,都加了关于句义地简单解释。当然。这一版的《千字文》中,依然使用了标点。

    这次,卢鸿与奚老大真的决定印了一万册。这个数字放在唐朝,真的是一个令人昏眩的数字。卢鸿的想法很简单,反正印出来书是不会贬值地,今年卖不了还可以明年卖。

    当奚家印书坊再次召集代理书坊来参与此次新书的发售时。各书坊的老板并不觉得《千字文》值得印成线装书来卖。没错,《千字文》是每一个蒙学的学子都离不了的书。但是线装书的价格太高了,根本不可能想象有几个家长,会为识字的儿童去买一本小学范文。《千字文》这样的书,基本上还是手抄地更为常见。

    但当他们看到手中印制精美又带有释义的线装《千字文》,听到奚老大报出的价格时,所有的人都呆住了。他们甚至再三地询问了价格,以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真是无法想象!这样精美的线装书。怎么可能有这样低的价格?难道真是印书坊背后的卢家为了挣一份名望,不惜成本地赔本赚吆喝?

    但当奚老大讲明出货的数量时,所有的人都确信,这批书肯定是确实有这样低的成本。那么大数量地书籍,如果真是贴钱卖,就算是卢氏这样的世家也不可能承受得起。

    就象上一次的《范阳经辩录》一样,这一批《千字文》同样在市面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但与《范阳经辩录》不同,《千字文》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极为低廉的价格,以至于比起一般人买纸墨自己抄写。还要便宜得多。世人除了对书籍采用地纸张颇为好奇外,更为惊讶这样的书籍怎么能有这样低的成本,更是对奚家印书坊后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