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情郑经处置失当负有极大的责任,但是作为引发这场郑氏内讧的始作俑者,郑世袭、曹从龙等人同样难辞其咎。
只可惜,陈文对于十年后的那场郑氏内讧并不了解,对于曹从龙的认知也仅仅是知道此人表字云霖,是鲁监国朝的兵部侍郎,而且还是曹从龙来到金华府之后的事情。一向依仗着对于局势大致走向有所了解的他随着历史开始走向不同的道路,以及对于细节处的不甚了了,这些都使得一股无力感开始涌上他的心头。
然而,现在却并没有时间可以用来叹息!
陈文麾下士卒大多来自于金华府,老巢被人夺占,顿兵城下怎么看都只有死路一条。想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回师平叛,可是平叛的前提却是设法回师。此刻清军被分割在衢州府城和江山县一带,一旦撤军被发现的话,很可能便会出现两支清军合流追击撤退中的明军,弄不好就又是一次半渡而击,而在撤退中被追上,则根本无法复制上一次那样临时改为强渡击溃清军的可能了。
该怎么办呢?(未完待续。)
第六十二章 相见(下)
由于清军在龙游县的失利,陈文率领的浙江明军迅速包围了衢州府城,将驻扎衢州的清军以及援衢清军分隔开来。
此刻衢州府城之中拥有包括在此前受创的督标营以及衢州绿营和处州绿营一部,兵力尚有四千余人;而先后抵达江山县一带的援军是则分属于温州绿营的一个营八百人、福建建宁府副将除却留守的那一个营以外的两千兵马、以及福建左路总兵王之纲从江西战场上带来的那那支标营,兵力不低于五千。
而此时,明军围困衢州府城的大军则是包括南塘、义乌两个战兵营和半个东阳营、陈国宝负责指挥那个兵员不到千人的镇直属营,以及抽调而来的各地驻军、备补兵,战兵数量超过六千!
如此规模的大军,在单独面对任何一路的清军都能够处于兵力优势的地位,再加上此前督标营那样的精锐部队野战失利消息的传播开来,导致了衢州地面上的清军积蓄多年的心理优势全无,同时也失去了以往清军绿营面对明军、义军时那般勇气,明军在单独面对任何一路清军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
可是临敌退兵自古以来便是再危险不过的事情,弄不好就会从撤退变成溃散。军心即将不稳的明军必须暂避,到那时两支清军合流完毕,近万战兵在手,人多势众的陈锦势必会像疯狗一般追上来撕咬一番。
不可否认,曹从龙选择的时机恰到好处,陈文在前线和清军厮杀,而他则可以安心的坐山观虎斗,进而将实权夺占在手。
只不过,今天的陈文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文官监军的部将,大兰山明军的加游击衔守备,想要靠着这种卑鄙的手段来击败他,却要问问这支他亲自磨砺出来的大军答应与否。
命令始终守在帐外的张俊前去击鼓聚将,看着周敬亭兄妹二人惶恐、交集与期寄间杂其中的神情陈文却刻意流露出了一副自信满满的神情。
“周小娘子不远数百里前来为王师报信,深具古人之风。平息叛乱,本帅必会向朝廷为小娘子求取诰命,以彰小娘子之功。”说罢,陈文便示意被他流露出的自信所感染的周敬亭去安排其妹的居住,反倒是行礼推辞的周家小妹还是有些担忧。
随着鼓声的敲响,城南大营的众将和参谋军官纷纷赶到中军大帐,仅仅沉默了片刻激烈的争吵声便充斥其间。
………………
第二天一早,明军即如既往的执行着引走护城河水,同时堵截清军出城的任务。直到入夜之后,从衢州府城的城墙上遥望,视线所及之处点点星火正从定阳溪方向向明军城南大营移动,直到和明军大营的营火化为一体。
军中有一种学问叫做望气,其中间杂了风水学的一些理论,同时也包含着通过观察烟尘等现象来计算敌军动向的经验。
明军大营异状出现的转天,炊烟显然是多了一些,甚至还征调了一批民夫来扩建大营,这些情况无一例外的说明了明军正在增兵。更可怕的是,此后的几天这样的情况还在持续上演,直到六月初三的晚上才算结束。
围城半月,所幸此前囤积的粮草甚多,远没有到不敷使用的程度,其实就算粮草不够,衢州府城满城的百姓不都是人生肉长的吗。当年祖大寿被清军围在大凌河时把满城商民吃尽,时为大凌河都司的陈锦便在其中,虽然这些年再没有被逼到过如此境地,但是关宁铁骑的这项看家本事却是不可能丢的。
然而,随着明军开始增兵,陈锦担忧也开始愈加慎重起来。自从突袭半渡的南塘营反而被其击溃,他只得寄希望于杭州驻防八旗带着提标、抚标能够杀入金华府,从而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为此就连王之纲抵达江山县后他也派人冒死潜出城勒令其不得轻举妄动,而是继续保持在江山县方向的存在,为反攻做准备。
只不过,杭州驻防八旗在南下后始终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传来,而明军则进一步增兵,这使得他突然对杭州方向的清军产生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杭州驻防八旗虽说只是汉八旗兵,但是在战斗力上也不是他手下的这些浙江绿营能够比拟的,那些以辽东汉军、东江军、关宁军以及清军入关后的降军组成的汉八旗军即便他的督标营不是对手。而且汉八旗兵的原型体乌真超哈本就是为组建满清自己的炮兵部队而出现的,他们必经之路上的义乌县城连个城墙都没有,这些无一例外的使陈锦开始怀疑金砺顿兵不前是在利用衢州来消耗明军的锐气,等到明军锐气耗尽再一举杀入金华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事半功倍。
这种事情对于从军多年的陈锦而言实在见过不少,而随着马进宝火并衢州水营的事情发生,这种可能性也开始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可是比起这些可能,明军的威胁却已经出现在眼前!
六月初四的深夜,明军大营方向便远远的传来了绵延不断的擂鼓声。听闻鼓声,刚刚入睡的陈锦连忙从床上爬了起来,顾不得穿戴整齐便在李进忠、李忠、卢丕昌、陈恩这几个贴身家奴的伺候下赶去南城墙。
远处明军的大营方向营火更胜往日,就连战鼓也敲得震天响。陈锦在昨天发现明军停止增兵后便命令守军枕戈待旦,负责守御城墙的衢州绿营即便不当值也要披甲而眠,此刻明军大肆擂鼓,大队的清军连忙登上各处城墙守御,就连毗邻衢江的西城墙也不例外。
南城外的明军大营折腾了一个晚上,直到第二天一早鼓声都没有停息的迹象,感到有些不太对劲的陈锦连忙重金招募死士缒城而下,前往明军大营方向探查清楚。可是直到那几个死士疲惫欲死的跑回来才知道,此刻的明军大营中早已人去楼空!
再三确认无误后,仗着将骑兵撒出去获得的情报网,顶着黑眼圈的浙闽总督陈锦便亲自带着督标营出城,缓缓的向明军大营前进,似乎是唯恐中了诱敌之计一般。直到抵达明军大营,陈锦看着大营内的布置,脸色立刻便铁青了起来。
而此时,随行而来的幕僚中,李之芳和朱之锡对视了一眼,立刻从对方的眼中读出了答案。
“减兵增灶!”
“悬羊击鼓!”
对面的明军统帅用孙膑和檀道济的故技骗过了不敢轻易出战的清军,从而顺利的完成了临敌撤军中最危险的第一步,这份兵法韬略和布局能力实在是强得匪夷所思。
随后根据探马的报告,明军已然顺利的渡过了定阳溪,向龙游方向回师。陈锦立刻意识到明军后方出事,而且很有可能是杭州驻防八旗杀入了金华府。
两路夹击是定计,也是浙江清军实现歼灭这支最后的浙江明军唯一的选择。眼见于此,陈锦立刻派人前往江山县召集援衢清军北上,而他则亲提大军等待全军抵达后再设法渡过定阳溪,以防被明军暗算。
数日后,大批的清军赶到定阳溪畔准备渡河。而定阳溪的东岸,一队明军轻骑远远的观察着对岸的动向。
撤军之计是陈文提出的,那些计策都是他早年泡论坛,时看到过的,不过是复制一番而已,至于个中的细节则是由他的参谋负责填充完成的,其实也并没有自陈锦以下的清军军官、幕僚们想象得那般夸张,不过参谋在军中已经开始体现出作用,对陈文而言倒是件难得的好事。
策马于东岸,陈文掏出了此前于世忠送来的那个单筒望远镜。目光所及之处,一大群清军的高级军官和幕僚们正簇拥着一个甲胄华贵的大官儿,似乎是在献媚。
“陈锦,算你走运,等老子解决了那群叛徒再回来收拾你,你给我等着!”说罢,陈文便带着护卫的轻骑向龙游县城的方向策马而去。
在那里,一支兵力不至于动摇龙游防线的精锐部队正在进行必要的休整,随时准备跟着他急行军回师金华府平叛!(未完待续。)
第六十三章 相见(上)
永历六年五月二十八,水营为围城部队送来了新的一批补给。这批补给征集自龙游县,一部分是留守的幕僚征集来的税赋,而另外一部分则是陈文在龙游向衢州本地商人发卖了部分缴获的珠宝首饰、玉器古玩之类的奢侈品换来的。
从攻陷龙游县城开始,陈文便开始着人在龙游建造船只,只是负责此事的乃是龙游县本地的商人,他们雇佣的那些造船工匠使用此前囤积在城内的风干木料在收到了定金后很快便开始了建造工作,进度远比陈文在金华时征集来的工匠和民夫要快,舰船的规模也要更大。
在龙游县城缴获的马进宝及其部分部下的家产中不乏金银锭块和铜钱之类的硬通货,同时也少不了珠宝、首饰、玉器、古玩、字画之类的奢侈品。在陈文看来,金银铜之类的贵重金属可以直接用来发放军饷、购买军需,而且明朝人还比较喜欢囤积,并不利于流通,所以与本地商人交易一般都是优先使用这些奢侈品。
经过了数日对于驻军的观察,本地商人也再度确定了明军军纪严明的现实,对于交易也没有如面对清军时的那种太大的抵触心理。再加上衢州本地的龙游商帮原本主要的经营范围中就包括这些奢侈品的交易,熟门熟路也不至于出现什么流通阻碍。而陈文派水营军官和军法官监督的要求也是理所当然,这样双方也都能安心交易。
通过平等的交易,陈文迅速的调动起了大批的本地商人、工匠和民夫投身到增强明军实力的工作中去,不只是正在建造的水营舰船,大批的军用物资也开始源源不断的送入明军的仓库,甚至还有处州人挑着松阳担北上衢州贩卖物资,使得他麾下的这支明军在衢州已有了如鱼得水的势头,反而尚且占据衢州大半土地的本地清军和援衢清军倒开始越来越像是一群不受欢迎的恶客。
衢州的清军眼下被分作两部分,其中最大的一支便是被明军团团围困了起来的督标营等部,而另外一部分清军则集中在江山县,全部都是来自于浙南和福建的援军。
援衢清军在福建左路总兵标营刚刚抵达时一度有意出兵解围,据探马回报似乎大军已经集结完毕,甚至前锋都已经出了城,可是却莫名其妙的退了回去,也不知道受命成为这支援军主帅的福建左路总兵王之纲到底想的是些什么。
不过不管怎样,清军既然没有大举来袭,那么陈文也不打算放着重兵集结的衢州府城不管去进攻江山县。只是这衢州府城城防坚固异常,想要攻下却也并非易事。
想要攻城,最简单也最常见的便是修造攻城器械蚁附登城,在夺下城池和城门后基本上就大局已定了,少有还能在城破后将敌军赶出去的。但是对于陈文而言,训练和装备麾下大军花费良多,绝大多数的士卒都经历过大战,所以他并不打算将其如炮灰般牺牲在城头来换取这座城池,眼下也只得设法采用前不久在龙游时没有成行的掘进爆破来破城。
只是衢州府城并非龙游,其城池四面不是江水便是护城河,想要爆破靠近衢江的西城墙显然不可能,而爆破其他各个方向的城墙也先设法引走护城河的水,再晒上些天才能挖掘、爆破,否则护城河的河水就会淹没或是浸湿掉这种战术。
衢州府城的南城墙外,明军的工兵还在带领着民夫试图引走衢州南湖的护城河水,只是这进度却缓慢异常,使得爆破工作始终无法开始进行。
对此陈文虽然有些急躁,但是他也无能为力,只得任由那些专业人士放手去做,利用这段时间的空档,他也开始继续训练士卒,同时也让幕僚和那些从老营调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