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陈文虽然有些急躁,但是他也无能为力,只得任由那些专业人士放手去做,利用这段时间的空档,他也开始继续训练士卒,同时也让幕僚和那些从老营调来的训练官给低级军官扫盲,外加传授一些军事知识,试图借此进一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而此时,陈文则在大营内给大军中的中级军官和参谋们讲解兵法,只是其使用的方法却还是那种讲述理论和引用史实同时进行的老样子。不过这样的讲解方式倒也更加容易加深理解,而且军官和参谋们对于能够得到陈文这位国朝新晋名将亲自为他们讲解兵法也是非常高兴,自然也是更加的用功,只是其中的质疑声却少之又少,已经全然不似陈文在大兰山上讲解《孙子兵法》时那般动不动便要迎来一大堆的问题。
这是好事,但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陈文添加了一个自由讨论的环节,让他们把疑问的声音发出来,通过研讨和辩论在适当的引导下加深理解,总好过憋在心里等到独自领兵时犯错要强。
所幸的是,这些军官大多经历过去年在天台山和今年在金华府城大营内的扫盲,军事术语和命令的常用字句粗通,识字使得他们对于兵法的理解也提升了一层,互相探讨时出现的问题也五花八门起来,不过在整体的素质上已经比他在大兰山的时候带的那批文盲军官要强上太多。
自由讨论还在进行,陈文一如既往的听着他们的论述。可是就在这时,亲兵队长张俊却偷偷摸摸的来到了陈文的身边,表示周敬亭希望陈文能够尽快移步中军大帐,据说是有要事相商。(未完待续。)
第六十四章 相见(中)
周敬亭是陈文的机要文书,又是个有功名的读书人,在这个文盲遍地的军营之中很受尊敬。而且说到底他还是陈文的幕僚,是下属,有事不来汇报反倒催陈文快回中军大帐,这显得有些不太正常,至少和周敬亭平日里那副持礼甚端的样子很是有些不同。待回到了中军大帐,陈文脑海中的些许疑惑立刻被更大的不解冲散。
中军大帐中除了周敬亭外其他的幕僚、参谋早已散去,反倒是一个穿着儒生长袍也稍显单薄的书生立在当场。可是细看去,那书生虽说画了了装束,但是陈文一眼还是能够开得出来隐藏在脂粉下的皮肤很是白皙,五官也甚为精致,眉宇间似乎与周敬亭还有几分神似。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这人虽然穿的是男子的衣衫,但却分明是个女子,不出意外的话颜值应该还不低。
把女子带入军营,还带到了他的中军大帐之中,周敬亭这是几个意思?
而此时,似乎是感受到了陈文的疑问,亦或者是再也忍耐不下去了,周敬亭咳嗽了一声,随即便向陈文介绍道:“大帅,这是舍妹。”
听出了周敬亭的隐隐不悦,陈文也意识到他直勾勾的盯着面前这个小女子的行为很是无礼,随即便收回了目光,重新向周家小妹行礼。只是不明真相的陈文持礼似乎有些太过于不紧不慢了,使得周敬亭颇有些急躁了起来。
确认了大帐附近再没有其他人,周敬亭立刻向陈文低声说道:“大帅,曹从龙在府城软禁了孙知府,更是借着罗城岩的那伙人拿下了府城的各处紧要所在,就连汤溪县也没有例外。”
“大帅,大军的根本之地已不复在王师之手了啊!”
陈文登时便是一愣,待到他再反应过来,整个人立刻便被怒火点燃。
内讧,这是**裸的内讧!
临行前他与曹从龙已然商定,待拿下衢州后便回师东进台州,虽说他本身确实对于这个计划也并不是很上心,但也从未刻意拖延过光复衢州的进度,只是顺势而为罢了。如果衢州真的能尽快光复的话,其实东进台州获取出海口也并非是一无是处的战略。
但是谁知道他前脚拿下龙游,进而将陈锦围在了衢州府城之中,后脚曹从龙就在他的老巢武力夺权,若是细思一番的话,甚至很可能在他还没有出兵时曹从龙就已经决定如此,否则又怎么可能如此迅速的行动起来。
接下来,周敬亭便示意由周家小妹这位叛乱的亲历者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与陈文说个清楚,其中并非只有周家小妹亲见的事情,更不乏日前在龙游县城外倪良许有意无意间透露的细节。
听着女子柔美声音中夹杂着的残酷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陈文心头的愤怒已经开始有若实质一般,只是在这愤怒之中,一丝无力还是悄无声息的将他缠绕起来,逐渐收紧,就连呼吸也开始愈加的困难起来。
一直以来,凭借着在论坛和小说中看到的文字,陈文对于南明的历史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
大军在外征战,几经血战总算是将当面清军压倒,只差最后一击便可以翻盘,而就在这时,背后却总会有人捅上一刀,甚至是连捅几刀,直至将整个局势败坏无遗。这样的事情在南明并非鲜见,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每次有机会翻盘总会有人跳出来这样做,这其中的那位在后世备受美誉的湖广监军文官督师何腾蛟便是明末清初之际最著名的内斗狗。
弘光时受制于左良玉,无所作为;隆武时排挤忠贞营,搜罗散兵游勇作为嫡系造成百姓更大的负担,兼无将将之能,导致了刘承胤等人的军阀割据,清军入闽时他更是阳奉阴违不去救援隆武帝;永历朝反攻湖南,全胜在际之时唆使郝摇旗偷袭陈友龙部明军给予清军喘息之机,又为争功调走了围攻长沙几近功成的忠贞营,彻底断送收复湖南援助江西的战略,更是一手导致了他本人被清军俘杀,甚至死后他的那些同党们还将败坏局势的黑锅丢到了堵胤锡的身上,导致了那位在湖广战场上始终竭力救亡的名臣郁郁而终。
正因为有这么一个文官监军的例子在前,陈文对受命而来的曹从龙并非没有防备之心,只是他让张俊派人监视得到结果也仅仅是曹从龙本人在他出征后出言拉拢东阳、义乌、浦江三县以及北部驻军文武,另外便是招安罗城岩白头军的事情,除此之外,其人平日里反倒是深居简出,一副等着陈文拿下衢州后回师东进的“乖宝宝”做派。
可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曹从龙本就没打算亲自下场,反而是在大兰山一系的文官中拉拢盟友,利用盟友的力量串联起更多人与他同谋,反倒是瞒过了陈文的耳目。若是联想到前不久曹从龙在招安罗城岩白头军后向他报喜,并且希望陈文能够派人帮他训练这支抚标营的事情,显然他还是小视了这个不通兵事的兵部侍郎。
其实若是陈文对南明历史能够多一分了解的话,他很可能会在曹从龙的身上多留一个心眼。
历史上,在鲁监国自去监国号改奉永历为皇明正统后,曹从龙便加入到郑氏集团之中,成了郑成功的弟弟郑世袭的亲信。永历十六年,郑成功在台湾去世,曹从龙与郑世袭的另外三个亲信策动郑世袭与郑成功之子郑经争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的爵位官职,并且收买了几个主要的台湾驻军将领。
郑世袭自立为延平郡王后,得到消息的郑经便亲领大军自厦门出发,很快便平息了这场以争权夺势为目的的内讧。但是随后的报复行动中,不仅仅是包括曹从龙在内的那四个郑世袭的亲信以及倒向郑世袭的台湾驻军将领,就连郑成功时代郑氏集团的财神爷,郑成功的堂弟郑泰也没能幸免,最终导致了金厦大批明军在唯恐遭到打击报复的情况下投降满清,郑成功辛辛苦苦建立起的大军开始分崩离析,而郑经也只能缩在台湾一隅之地,再无如郑成功时那般独自北伐的可能。
这件事情郑经处置失当负有极大的责任,但是作为引发这场郑氏内讧的始作俑者,郑世袭、曹从龙等人同样难辞其咎。
只可惜,陈文对于十年后的那场郑氏内讧并不了解,对于曹从龙的认知也仅仅是知道此人表字云霖,是鲁监国朝的兵部侍郎,而且还是曹从龙来到金华府之后的事情。一向依仗着对于局势大致走向有所了解的他随着历史开始走向不同的道路,以及对于细节处的不甚了了,这些都使得一股无力感开始涌上他的心头。
然而,现在却并没有时间可以用来叹息!
陈文麾下士卒大多来自于金华府,老巢被人夺占,顿兵城下怎么看都只有死路一条。想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回师平叛,可是平叛的前提却是设法回师。此刻清军被分割在衢州府城和江山县一带,一旦撤军被发现的话,很可能便会出现两支清军合流追击撤退中的明军,弄不好就又是一次半渡而击,而在撤退中被追上,则根本无法复制上一次那样临时改为强渡击溃清军的可能了。
该怎么办呢?(未完待续。)
第六十五章 相见(下)
由于清军在龙游县的失利,陈文率领的浙江明军迅速包围了衢州府城,将驻扎衢州的清军以及援衢清军分隔开来。
此刻衢州府城之中拥有包括在此前受创的督标营以及衢州绿营和处州绿营一部,兵力尚有四千余人;而先后抵达江山县一带的援军是则分属于温州绿营的一个营八百人、福建建宁府副将除却留守的那一个营以外的两千兵马、以及福建左路总兵王之纲从江西战场上带来的那那支标营,兵力不低于五千。
而此时,明军围困衢州府城的大军则是包括南塘、义乌两个战兵营和半个东阳营、陈国宝负责指挥那个兵员不到千人的镇直属营,以及抽调而来的各地驻军、备补兵,战兵数量超过六千!
如此规模的大军,在单独面对任何一路的清军都能够处于兵力优势的地位,再加上此前督标营那样的精锐部队野战失利消息的传播开来,导致了衢州地面上的清军积蓄多年的心理优势全无,同时也失去了以往清军绿营面对明军、义军时那般勇气,明军在单独面对任何一路清军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
可是临敌退兵自古以来便是再危险不过的事情,弄不好就会从撤退变成溃散。军心即将不稳的明军必须暂避,到那时两支清军合流完毕,近万战兵在手,人多势众的陈锦势必会像疯狗一般追上来撕咬一番。
不可否认,曹从龙选择的时机恰到好处,陈文在前线和清军厮杀,而他则可以安心的坐山观虎斗,进而将实权夺占在手。
只不过,今天的陈文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文官监军的部将,大兰山明军的加游击衔守备,想要靠着这种卑鄙的手段来击败他,却要问问这支他亲自磨砺出来的大军答应与否。
命令始终守在帐外的张俊前去击鼓聚将,看着周敬亭兄妹二人惶恐、交集与期寄间杂其中的神情陈文却刻意流露出了一副自信满满的神情。
“周小娘子不远数百里前来为王师报信,深具古人之风。平息叛乱,本帅必会向朝廷为小娘子求取诰命,以彰小娘子之功。”说罢,陈文便示意被他流露出的自信所感染的周敬亭去安排其妹的居住,反倒是行礼推辞的周家小妹还是有些担忧。
随着鼓声的敲响,城南大营的众将和参谋军官纷纷赶到中军大帐,仅仅沉默了片刻激烈的争吵声便充斥其间。
………………
第二天一早,明军即如既往的执行着引走护城河水,同时堵截清军出城的任务。直到入夜之后,从衢州府城的城墙上遥望,视线所及之处点点星火正从定阳溪方向向明军城南大营移动,直到和明军大营的营火化为一体。
军中有一种学问叫做望气,其中间杂了风水学的一些理论,同时也包含着通过观察烟尘等现象来计算敌军动向的经验。
明军大营异状出现的转天,炊烟显然是多了一些,甚至还征调了一批民夫来扩建大营,这些情况无一例外的说明了明军正在增兵。更可怕的是,此后的几天这样的情况还在持续上演,直到六月初三的晚上才算结束。
围城半月,所幸此前囤积的粮草甚多,远没有到不敷使用的程度,其实就算粮草不够,衢州府城满城的百姓不都是人生肉长的吗。当年祖大寿被清军围在大凌河时把满城商民吃尽,时为大凌河都司的陈锦便在其中,虽然这些年再没有被逼到过如此境地,但是关宁铁骑的这项看家本事却是不可能丢的。
然而,随着明军开始增兵,陈锦担忧也开始愈加慎重起来。自从突袭半渡的南塘营反而被其击溃,他只得寄希望于杭州驻防八旗带着提标、抚标能够杀入金华府,从而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为此就连王之纲抵达江山县后他也派人冒死潜出城勒令其不得轻举妄动,而是继续保持在江山县方向的存在,为反攻做准备。
只不过,杭州驻防八旗在南下后始终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传来,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