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小人记下了,黄监军。”
不光是这个俘虏,其他的俘虏对此也很有一些是跃跃欲试的,不过更多的却显得有些担忧。
“我们浙江王师,讲的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你们在攻城战中的表现优异,已经超过了恕罪的线,所以罪名算是洗脱了。去留一事上,你们有此打算,我也会禀告大帅。担忧家人的,也可以回去,王师绝不留难。但是……”
得此待遇,众人无不松了一口大气。浙江明军虽然取得了一场足以改写东南战局的大胜,但是比起满清如今的这般庞然大物,却还是显得很是弱小。况且这里毕竟是江西,而不是甘陕的老家,沦为异乡之鬼的恐惧也促使着一些俘虏对尽快回乡有着极大的诱惑。
不过,当听到这句“但是”的时候,他们的心立刻便再度吊了起来。
所幸,这个监军官并没有说出什么让他们继续惶恐下去的话语,只是表示如果离开,身上需纹上一处标记,如果再敢为鞑子做事,抓到了只有一个死字,绝不姑息。
这个条件合情合理,众人不由得心中大定,对上明军,尤其是这个监军官自然也是倍加殷勤,盼着这位“挂致果副尉衔”的“大帅”能够在陈文那里多说几句好话。虽然他们也弄不明白,这个劳什子的“致果副尉”到底是什么。
底层的士卒被关押在空地上喝风,广信府城中被俘的那些满清官员却在洪承畴的行辕中一个个的等着陈文传唤。
江西布政使黄志遴。
广信知府黄中通。
兴安知县吴弘道。
经标前镇提督白广恩。
大内侍卫,左虾营指挥张大元。
……
南昌幕府的文官和经略标营、江西提标、九江镇标的一众绿营军官大多都被明军擒获并甄别了出来。只不过,什么白广恩,什么黄志遴,他一星半点儿的兴致也无。因为这些人魔狗样的满清大官儿跟洪承畴相比,连个屁都算不上。
这一点,从官职的长度上就能看出来,太保兼太子太师,经略江南、江西、浙江、福建四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大学士洪承畴。这一个人的官职长度比好几个高官大将都长,哪怕是对史一无所知的大抵都会明白这位洪亨九先生才是陈文此战最大的收获。
“洪先生,去岁今载,两度逼我过甚,可否有过快意之感?”
病的都已经坐不起来的洪承畴自从被明军拖进来就瘫在了地上,除了唿吸吹起的那些许尘土还能勉强证明这是个活物外,我大清入关的第一功臣如今却跟个死尸一般,对于陈文的问话连点儿反应都没有。
然而,对于陈文而言,继前任浙闽总督陈锦之后,他再一次击败了大敌,尤其是还是洪承畴这样十有**还是毕生最强的敌手,就算是在地上挺尸也没用。
“我听说,这位张侍卫,好像挺瞧不起你的,反倒是那个王侍卫一向的跪舔您老人家,这回怎么不见他仗剑护卫于侧呢。”
张大元和王辅臣都是顺治安排护卫洪承畴的大内侍卫,事实上也隐含着一层监视的意味。张大元依仗着有顺治做后台,平日里对洪承畴也就是那么回事儿,而王辅臣虽说同是大内侍卫,却是个流寇出身,早年被洪承畴整得早已畏惧万分,伺候起来自然是倍加用心。然而,当洪承畴的雄伟身姿被陈文彻底击垮,这份敬畏也同时就随之破碎了。
明军杀伤城头,王辅臣和张大元护卫其下了城墙。谁知道刚一下城,斜拉拉的冲出了一小队的明军,张大元护卫着洪承畴奋起反抗,王辅臣却挟持了洪承畴为人质,结果被远处的一个明军弓箭手一箭洞穿了头颅,当时就死挺了。
洪承畴已经没有动静,大抵是看惯了这等背叛,亦或是根本没有什么气力再去为这么个叛徒说些什么,依旧躺在地上有一口没一口的喘着气,就像是一只死狗一般。
“有道是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假吕布,带着这外号出来混得,福临小二也把他放你身边,我陈文真不知道他是无知啊,还是恨不得你早死。”
言语上的讥讽,对洪承畴已经没有太大的效果了,不过提到了顺治,忠君的思想似乎起了些作用,洪承畴也总算是有了反应,微微一动,却也并没有说出什么。
有反应就行。
陈文哈哈一笑,继而对吴登科说道:“吴兄弟,我记得当年在大兰山上,你好像提过一个想法,当时还被大伙笑话是痴人说梦,是吧。”
端坐于帐内,吴登科却早把这档子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反倒是另一个大兰山出身的武将却还依稀记得。
“末将记得,吴帅当年说过,要问问洪承畴当初降鞑子,是不是因为鞑子太后和他睡了一觉。”
此言一出,行辕的大厅内登时便是哄堂大笑,反倒是吴登科却还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已经完完全全看不到当年的那个莽汉子的模样了。
“吴兄弟既然不好意思,那本帅就替你问问。”说着,陈文便走到了洪承畴身前,蹲下了身子,揪着那花白稀松的辫子一把就将洪承畴的脑袋提了起来,来了个四目相对。
“呸!”
一口含着暗红色血丝的唾沫吐了过来,却连这短短的半米距离都没有吐出去,反倒是藕断丝连一般的挂在了洪承畴的下巴上,显得更是狼狈不堪了起来。
“原来不是条死狗啊,你的仅存的人生就是为了这一下子,那你也太可怜了。”
丢下了已经只剩下了一口气的洪承畴,陈文厉声喝道:“想知道老子为什么在这戏耍你吗,不是你降了鞑子那么简单。降鞑子的有的是,但像你这么卖力气的却少见到了极点。为了鞑子,你可以把汉人都卖了,老子为什么就不能拿你寻寻开心?”
重新落座,大厅内却早已鸦雀无声,每个明军的武将尽皆听出了陈文的怒意,一个个战战兢兢的,连唿吸都轻缓了许多。
“查出来了吗?”
听到这话,一个幕僚走了出来,立刻向陈文回答道:“回国公的话,已经查明白了,确是逆贼洪承畴的命令。”
今日破城后,清军强抢府城的女子作为军妓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陈文的耳中。看着清军军营中那些裸露且布满了伤痕的尸骸,有的挂在树上,有的刚刚从水井中捞出,更有的被随意丢弃在营地。这一幕,在那里看到过,是电影中的南京,是奥斯维辛,还是其他什么地方,反正看过了那一眼,陈文就再也不想再看下去,尤其是耳畔还伴随着那些失去了贞洁的幸存者们的哭嚎。
为了提升士气,就能做出如此惨剧,这个老汉奸的丧心病狂,相比之下就连陈文当年的那个对手,前任浙闽总督陈锦也完全无法比拟。
“洪承畴,你最好能活到明天,否则我有的是办法折磨你的那些族人。”
第二天一早,辨认就已经开始了。那一幕幕,陈文根本不想再看,脑海中却还是不断浮现着那些几乎不需要联想就能想到的片段。
辨认结束后,连同洪承畴在内的南昌幕府和这七支绿营的文官武将,一同被明军拉到了城外。
“九州,乃是我华夏子民的故土,绝不应该是豺狼横行的所在。有道是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前半句是否正确,恕我陈文才疏学浅,尚无法辨识,但是后面那半句,却明明白白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跟了鞑子的这些家伙,与禽兽已再无差别。”
手指着那些跪在地上的俘虏,陈文在满城的百姓和上万明军前大声喝道:“这世上,只有死鞑子才是好鞑子,这些已经与鞑子无疑的畜生同样适用于这个道理。”
“今天,我陈文以提督南直隶、江西、浙江、福建等处水路兵马援剿总兵官,特赐蟒玉,便宜行事,挂征虏将军印,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秀国公的名义下令:洪承畴、白广恩、黄志遴及以下南昌幕府文官武将一律凌迟处死,余下作恶士卒尽皆斩首示众,以告慰这一年来因洪承畴而死的无辜百姓的在天之灵!”(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 质变(一)
此番攻城战被明军擒获的南昌幕府文武基本上已经占据了整个南昌幕府的绝大多数,剩下的不是逃出城了,就是原本就还在诸如饶州府和广信府西部的一些地方。
与此同时,经过指认,被判处了死刑的绿营兵却也有五千之众,已经接近于此战被俘战兵的一半之多。剩下的,不代表没有在那几日里蹂躏百姓,只是时间紧迫,唯恐引发民乱,陈文还没来得及进行更加细致的排查,只得一点点儿的进行,争取不让一个凶徒逃脱惩戒就是了。
然而,如此大范围的惩戒凶徒,尤其是连那些高官大将都不放过,陈文的幕中原本也是有些不同的声音的。大多是唯恐日后,尤其是眼前拒不投降的棱堡守军会因此而誓死抵抗下去,奈何陈文的意志如斯,况且这些满清官员将校一个个也都是罪犯滔天,最终的行刑也如期的开始执行了。
广信府城的东城门外,就在数日前城中的百姓被逼着一边听着自家妻女姊妹被绿营兵淫辱,一边却还要在刀枪的逼迫下为他们加固工事的所在,凌迟和斩首的大刑同时上演。
洪承畴的病体已经撑不了多久了,原本的压轴大戏只得率先上演。对于这位老汉奸,陈文已经懒得再跟他聊些什么咸的淡的,穿好鞋不踩烂狗屎,所以在军法官宣读了罪行后,那位专门从金华府请来的老师傅,就是当年负责凌迟马进宝的那位“人体结构学专家”便开始了他的切片课程。
洪承畴的满清一品大员的朝服早就被扒下来扔边上了,不过这个瘦骨嶙峋的老汉奸也确实让专家先生有些难以下手。
按照惯例,凌迟的刀数不足受刑者就已经死了,行刑的刽子手是要连坐的,所幸陈文也知道洪承畴如今已经为我大清都要鞠躬尽瘁了的身体状况,大抵也撑不下来的。所以,死也就死了,无所谓,只要把刀数切够了就行。至于是不是从凌迟到后面变成碎尸,也已经不重要了,他要的就是这么一个形式。
第一刀下去,虽说是照例拍了那一掌,但是却连一滴血也没流下来也确实把老师傅看了个一愣。尤其是一刀过后,洪承畴连点反应都没有,就连专家身边打下手的徒弟心头不由得赞了一句硬汉。
可仔细一看,合着原来是已经晕过去了。只是不知道是下刀前晕的,还是下刀后晕的,弄不好是衣服扒下来时刑场上吹起那阵小凉风时就给冻晕了。
谁知道呢。
台上的凌迟之刑已经开始,另一侧的斩首也在同时进行。相较之下,来看洪承畴这边的人体结构学课程的实在少之又少,大多都是明军的文武,一些体制内的人物而已。而处死那些作恶的绿营兵那边,却是人山人海,几乎全城的百姓都出来参加这场视觉盛宴。
“广信府的老百姓真是没有一点学习精神。”
罪魁祸首受诛,陈文的心境也舒缓了许多,调侃自然也多了起来,但是有些事情却跟调侃根本挂不上勾。
“洪承畴的凌迟结束,从下一个开始,让那些军医到台上就近观摩去。这么难得的机会给他们了,不看明白皮肤下面的肌**体是什么样子的,后续的解刨学研究怎么进行?”
行刑从第一天的午后开始,一直持续了三天。城外的惨嚎声日夜不断,城内外的百姓却是一边满怀着敬畏与城内的明军相处,一边享受着这份复仇的快意。
三天过后,行刑也尘埃落定,除了洪承畴连第一天都没熬过就挂了以外,还有个文官竟然被活活吓死了,总体上还算是过得去。
城外的行刑结束,军医们经过了一次次的呕吐后也学到了不少平日里很难学到的知识。而对于,洪承畴,陈文还有其他的一系列计划。比如跪像,不只是在这广信府正在修建的那座用以供奉受害女子的忠贞祠前,还有一些其他的地方也要准备。另外如《浙江邸报》的批判攻势,以及编写剧本将洪承畴的作恶多端以及明军将其处死的戏剧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陈文甚至一度在琢磨,光是一个洪承畴,明军占领区的石匠、文人很可能在未来的日子里从中获取远胜于平日的收入。而且,这还是在其商业价值没有被彻底挖掘出来的情况下,比如油条可以叫油炸桧,讲究极致刀功的银丝豆腐羹也可以叫银丝承畴羹嘛,光是想想就没胃口了。
至于那些绿营兵的首级,陈文则让人在城外筑起了一座京观,把这些禽兽犯下的罪行铭刻在一块石碑上,就竖立在京观附近的一处新建起的凉亭,好让后人记下这段史,也顺便给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