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4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脚下抹油把他卖了也毫无心理负担。

    但是济尔哈朗却完全不同,如此的身份地位,比岳乐都是只高不低,哪怕是满洲八旗逃回去也只有一死,更别说是在战场上与满洲八旗一同列阵而战以及即将迎战陈文的骑兵部队的蒙古八旗了。

    明安达礼乃是宿将,作战经验丰富,这里面的门道自是清楚,只是奴才要确保主子安全的惯性思维作祟,才会如此。此刻济尔哈朗冷冰冰的一句,立刻犹如一盆凉水浇在头上,他自是知道下一步该去干什么了。

    “奴才遵命!”

    明安达礼跪地磕了几个响头,翻身上马。海螺号声响起,阵后的大队骑兵叫嚣着随明安达礼杀向明军骑兵的方向。

    蒙古八旗大军袭来,陈文的兵力占据优势,但是骑兵数量却是劣势。可是即便如此,他却还是率领着这四千铁骑冲了上去。

    双方的骑兵在战场的最东侧展开了交锋,策马奔来,骑弓劲射,漫天的箭雨飞来,以一队骑兵按照兵器搭配并列前进的明军身披着骑兵式的铁甲,骑兵受到的杀伤寥寥无几,倒是无甲的战马屡屡被箭矢射杀。而清军那边,面对精准稍逊于己的明军骑射,清军的骑兵在拉弓还击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在战马上闪展腾挪开来,将游牧民族的骑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及到近处,清军的阵型已经松散开来,骑兵比之步兵更需要空间来挥舞兵器,以便于将骑术、武艺和经验上的优势发挥出来,而明军这边始终被清军小视,就连陈文也从没打算用骑兵作为交战的主力,则依旧是老样子的以队为单位列纵队迎敌。

    上万的骑兵在这边区域里交错,很快就混战成了一团,明军有的是列阵而战的配合,而清军则胜在骑术等方面的经验,双方你来我往,战团之中的陈文在卫队的保护下更是与左近的清军进入到了混战的状态。

    “杀!”

    卫队长陈富贵一铁锏下去,陈文身前的一个清军被结结实实的拍在了后背,整个人就直接从战马上载了下去,软趴趴的看上去脊梁骨已经被彻底打断了。

    正当时,不远处,一个刚刚砍杀了一个明军骑兵的清军军官正瞅见陈富贵挥舞铁锏连杀数人,虽说并不知道此人就是陈文的卫队长,但是一眼看出是个勇猛无匹的军官,他却还是顺势抄起了骑弓,拈弓搭箭,瞄准了这个人形压路机就要射去。

    可也就在这时,随着那个被打断了脊梁骨的清军栽下马去,陈文立刻便注意到了这个准备暗施冷箭的清军,抬手连瞄也不瞄,一声枪响,红的白的飞溅而出,清军军官当即便仰头就载下了马去。比之刚刚被陈富贵打断了脊梁骨的那个清军来说,这个倒霉蛋更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战团中央的混战如斯,李还乡在战团之外却看到了那个在接战前连杀数人,更是将他的一个部下砍伤的清军猛士。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抄起了马刀李还乡策马便冲了上去。

    奈何,这一次的策马冲锋却很快就被另外的几个清军拦了下来,待到李还乡杀出了重围,再看去时那个清军猛士却早已没了影子。

    “该死的东西,算你运气好!”

    双方你来我往,战团中央的混战如此,战团之外依旧在策马狂奔,远则骑射,近则交错搏杀,不似主战场那般直到八旗军进场战斗才算是彻底进入到白热化的程度,此间几乎是是碰撞的第一瞬间就已经杀红了眼睛。

    总体而言,明军虽然有着配合作战的骑阵存在,但是数量上处于绝对的劣势,明安达礼能够容忍下这等几乎是一换一的消耗。至少在现在,他对于依靠数量和战力的优势彻底压倒这支明军骑兵集团还是有着极大的信心的。

    然而,到了下一瞬间,透过飞扬的烟尘,明安达礼注意到明军奔袭而来的方向,一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长枪正在向此间结阵杀来,心中登时便是一片冰凉。

    即将进入战场的不是别人,正是明军的那两个骑乘步兵营。他们跟随着骑兵杀来,但是速度上相差良多,等他们抵达左近时,双方的骑兵集团早已展开了混战,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们。

    从明军阵后而来,这些因作为机动兵力存在的需要而只能身披较轻的甲胄的明军,下了骡子,立刻在远处将特制的两节长枪接好,随即便结阵向战团方向前进。

    两个营的兵力,放在主战场上也就能听个响,但是快速机动到骑战的侧翼,结阵杀来的他们却有着彻底改变战局的能力。

    飞熊在左,羽蛇营在右,两个营齐头并进,清军的骑兵早已与明军站成了一团,面对这两片缓步前进的长枪林,战团外的清军还有机会散开,但是当明军在战团外的骑兵与步兵营汇合后,骑兵在侧翼游曳,步兵缓缓的压向战团,战团内的清军骑兵登时便如陷入泥沼之中,变得不能自拔。

    交换比在步兵进入战团的瞬间就向对明军有利的方向急转直下。战团之内的清军骑兵驶去了马速,登时就变成了明军步兵的靶子,几乎每一次刺杀都会有清军落马。而战团之外的清军骑兵,想要依靠速度机动来发起进攻,却需要同时面对明军的长枪林和骑兵的侧击,除了碰个头破血流,几乎没有别的可能。

    很快,战团之内成群结队的清军逐个被碾压而过的明军肃清,付出了大量的伤亡,明安达礼只得率领残部脱离战场。

    可也就在这个关头,主战场上,伴随着一阵惊呼,清军中军的绿营兵在清一色老营头的永嘉师的攻势下,率先承受不住大量伤亡的压力,而军阵的崩溃从点到面很快就蔓延了看来。几乎是顷刻间,数万大军就失去了起码的秩序,溃不成军。

    此时此刻,陈文也早已脱离了混战,望远镜的视线所及之处,绿营溃不成军,中军、左翼和右翼的那些还活着的八旗军也被裹挟着四散溃逃。

    崩溃如传染病一般,很快就蔓延到济尔哈朗亲率的八旗军的所在。似乎是济尔哈朗的号召力尚在,八旗军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是溃逃的现象却并不明显,依旧还在围绕着济尔哈朗的帅旗做着困兽之斗。

    “传令下去,永嘉师和大兰师自由追击溃兵,四明师的南塘营与本王合围济尔哈朗!”

    命令即便无需下达,李瑞鑫、马信和陈国宝他们也很清楚该当如何。与此同时,陈文率领骑兵和已经进入步行状态的骑乘步兵营包抄济尔哈朗的后路。待发现明军的合围意图,八旗军的士气仿佛是被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登时便如其他各路清军那般崩坏。

    明军合围之势很快就形成了,陈文对于招降毫无兴趣,唯有一个杀字。大军合围杀到了黄昏,济尔哈朗和他麾下的仅存的亲兵在帅旗下暴露在了明军的视线之中。

    陈文仅仅是一个杀字,前排的步兵合围而上,除了济尔哈朗以外,尽皆被明军杀死。而当济尔哈朗的帅旗被明军砍断,八旗军战无不胜的神话彻底宣告落幕。

    陈文策马立于战场中央,心中激荡万分,数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他虽然没有高科技助阵,也并非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名将,可是通过建立了一支半封建半近代化的职业军队和与其相匹配的行政制度,终于踏上了彻底扫清胡尘,复兴华夏的道路。而这,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只见他手持骑枪将济尔哈朗的金盔高高挑起,环视四下,高声喝道:“南京!”

    江浙明军的将士们纷纷高举武器,齐声呐喊。

    “南京!”

    “南京!”

    “南京!”

    声震于野,回声嘹亮。

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京(上)

    经过了一下午的血战,满清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所亲率的清军主力惨败于溧水县的叫花岭至溧水一线。

    战场上,明军的永嘉、大兰、四明三个师按照既定计划在李瑞鑫、陈国宝和马信的率领下对清军主力展开了无情的追击,各营的骑兵队借助于机动速度上的优势着重追击那些清军军官和骑兵,而步兵则以哨为单位结阵前进,如压路机一般碾碎所有试图进行垂死顽抗的敌军。

    战场的东面,陈文亲率的骑兵营和骑乘步兵营也早已配合金华师以及四明师的南塘营完成了对济尔哈朗亲自坐镇的八旗军的合围。

    杀至黄昏,从满清崛起辽东一路走来的最后一位亲贵大王,曾经一度成为摄政王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力尽被俘,这支高达两万人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混编的核心武装成建制的被明军杀死在这片土地上,连同左翼、中军、右翼及明安达礼率领的蒙古八旗算在一起,能够逃出战场的很可能连一半都没有。

    然而,脱离了与明军的接触,逃离战场却并不算完,明军的追击已经展开,完成了对济尔哈朗所部的合围后,陈文也派出了大量的骑兵参与到了追击战之中。至少在可见度不足以继续支持追击前,清军能否逃回到南京都将是一个未知之数。

    骑兵营配合骑乘步兵营击破了蒙古八旗的骑兵集团,陈文在合围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对明安达礼的追击。

    事实上,根本不用陈文心急火燎的去追。合围完成前,明安达礼始终想要从外围帮助济尔哈朗解围,但是明军是以步骑混编的战阵进行合围,除非济尔哈朗在合围完成前帅军突出重围,否则就凭明安达礼手里的轻骑,也想突破坚阵,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奈何济尔哈朗的安危事关重大,明安达礼不敢轻忽,只得不断的带着骑兵去找机会。直到合围彻底完成,明军的铁骑转过头要来收拾这支在数量上已经处于劣势的八旗军之时,明安达礼才被溃逃的骑兵裹挟着北逃。

    打了败仗,从哪来自然是下意识的想要往哪里去,溧水是他们南下迎战江浙明军的前进基地,自然是先逃回溧水再说其他。至少,到了溧水,北上南京还有机会渡江北返,总比落到一向被满清称之为从不留俘虏的阎王爷陈文手里要强吧。

    溃兵北逃,明军的步骑追击,数万人规模的长跑在南京南部上演,被俘获的虽说不一定会立刻死,但是命悬人手,总是不能安心的。

    相较步兵,骑兵在时候总是更容易逃脱的,但是江浙明军从来没有放任清军骑兵逃亡的习惯,别的不说,战马的缴获可是重中之重,绝不可轻忽的。

    随着本营的骑兵向北追击一支规模稍小的清军骑兵,李还乡只觉得从他父亲开始便渴望着能够回返辽东故乡的梦想越来越近。想当年,八旗军在辽东战无不胜,他们一家迫不得已逃入关内,几十年过去了,原以为浙江只会是一个梦想,可是现在策马追击着这些落荒而逃的八旗军,他才意识到,原来梦想真的有成真的一天。

    四明师的新昌营紧追不舍,但这支规模稍小一些的八旗军却并没有逃向溧水,而是奔着东北方向而去,看样子是打算逃往镇江的,以便于从那里渡过长江。

    首级和缴获都会是日后议功的凭据之一,清军的主力已经败溃,这些东西可谓是唾手可得,交战时尚且用命,这时候就更不要说了。

    骑兵追击,拼的是骑术,被追杀的清军心急火燎的想要尽快摆脱明军,压分量的东西几乎是能扔就扔。这些蒙古八旗的骑术比之明军只强不弱,车骑营追了好长时间,却也还是只能捞到了一些不慎落马,或是战马不慎摔倒,亦或是被明军射中的倒霉蛋。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越来越暗,在路上遭到清军袭击自不待提,就算是天黑之后策马奔驰太过危险对于明军而言都是不能容忍的。

    再这样下去,车骑营只能放弃继续追击,一旦遭到常州、镇江一带步骑混编的清军突袭,那时候吃亏的就会是车骑营了,就像几个时辰前陈文是怎么算计明安达礼时一样。

    清军还在策马狂奔,而明军则放不下这些即将到手的军功,只得继续向前追去。天色越来越暗了下来,战马飞奔,看不见地上的坑坑洞洞而落马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了起来。清军如此,明军也不敢放马跑得太快,毕竟这战马对于明军而言可远比清军要稀罕得多,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战马被绊到的,清军骑兵即便是趁势打了滚儿,没有摔个好歹,但是面对追杀而来的明军骑兵且也只有死路一条。但是明军的追击速度也在不断的下降,十有**这次也是会有更多的清军骑兵逃脱,想要像步兵一样围而歼之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就在车骑营准备放弃追击,回师复命之时,追在最前面的李还乡却依稀看见,愈加昏暗的前方,清军好像不光是慢了下来,甚至开始向东西两个方向分流。

    “前面有鞑子在列阵?”

    李还乡的第一个念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