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4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少过。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的安危就是其他人安危,谁也不会为一时之气引发内讧,给其他势力以口实。

    但是越王府不同,陈文如今占据江浙,铁甲可能已经不下二十万,且人才济济,夹带里可以说有的是人才来替换西南的文官、武将。就算是陈文与东南士绅不睦,但无论是什么时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想要当官的,愿意给越王府当忠犬的更不会少。只要是天子落在陈文手中,他们这样的资,拿出来砍了,正好可以邀买一番天下人心,反倒是比留着更有用。

    “咱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陛下犹豫不决,衣带诏又从何而来?”

    这是他们冒险觐见永的关键,丝毫不逊于在永面前留下一条后路。问题确实难住了马吉翔,但是对他来说,这也并非是什么难事。

    “明天再等一两日,不行就找人偷出个御用之物来,老夫拿着那东西去广东。到时就说孙可望的人在这安龙府查得太紧,衣带诏太过显眼,不方便带出即可。”

    听到这话,庞天寿抚掌而笑。“此法大妙,那就且等上一两日,最好还是有衣带诏,否则终究是不稳。”

    马吉翔和庞天寿并不在意永是否高兴,这个皇帝不笨,但是那软弱的性子早就被他们摸透了。况且若是能把李定国引来,他们就是最大的功臣,哪怕皇帝再厌恶他们也不会去杀“忍辱负重”多年的“忠臣”的,因为这只会让其他人感到心寒,觉得这个皇帝是不给别人改邪归正的凉薄之君。

    二人心思如此,永那边回到了后宫也是百爪挠心一般。一方面,摆脱孙可望的控制是他多年来所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另一方面,一旦失败,孙可望那人可是个敢直接当着他这个皇帝的面把内阁首辅和宫里的大太监都拉出去处死的家伙,天知道会不会在一怒之下就直接弑君。

    “母后,凤阳祖宗之地、南京龙兴之所皆已收复,胡无百年气运,建虏之运亦将破灭。然则,如今天下,虏未灭而藩镇林立,异姓诸王多心存异志,更有孙逆可望妄图谋朝篡位。儿臣无能,江山社稷只怕日后非吾朱氏一族所有啊。”

    “当初便告诫你,你这性子太过软弱,你却不听,非要做这个皇帝,这位置岂是那么好做的啊?”

    永伏倒在马太后的面前,母子二人压低了声音哭泣着。马太后是桂王朱常瀛的妾室,并非正妻,乃是母以子贵,因永登基而获得的太后之位。亲母子,血浓于水,嘴上埋怨,但是却依旧以着她的方式安抚着儿子。

    不知过了多久,房门被缓缓推开,一个六七岁的孩童走了起来。眼见于此,母子二人连忙拭去眼角的泪痕。

    孩童是永的第三子,也是在长子、次子借散佚民间的今天他最为年长的儿子,后世的哀愍太子朱慈煊。

    孩童走了过来,规规矩矩的向马太后和永行礼,只是起身之后,看向这母子二人,却是满脸的疑惑。

    “皇祖母,您和父皇为什么哭了?”

    孩童的童音传来,永慌忙的擦了擦脸上没来得及拭去的泪痕,继而对孩童说道:“煊儿乖,皇祖母和父皇眼里进了沙子,没事的。”

    “哦。”孩童听到此言,随即便向永回道:“那煊儿给皇祖母和父皇吹吹吧,煊儿眼睛里进沙子的时候,母后也是给煊儿吹吹就不流泪了的。”

    此言一出,母子二人的泪水再一次于眼眶中涌了出来。至尊位,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是高处不胜寒。况且生逢如今这末世,哪怕鞑子的声势在明军的攻势下已经出现了衰退的征兆,但是能有如今气象,皆是各路藩镇的功劳,尤其是江浙的陈文。

    中兴一事,类似的事情不是没有过,宋室南渡,亦是靠着各藩镇的努力才有了那半壁江山。但是他这性子,宋高的长腿是学了个十足,但是驾驭这些臣子却要差上太多。此间无关于能力,只是因为性子太过于软弱,即便有千般手段也施展不出,仅此而已。

    安抚了片刻,唤来王皇后将太子带了出去,永才低声向他的母亲问道:“母后,如今引藩镇入卫势在必行,可是儿臣既信不过马吉翔、庞天寿这两个吃里扒外的奸佞之徒,奈何手中又无人可用,如之奈何啊?”

    十八先生之狱对于永朝的打击过于巨大,永信得过的朝臣和宦官被成批次的杀害,这对于他来说可以说是毁天灭地般的打击。从此之后,乃至今时今日,永的耳目彻底被孙可望派在此处的亲信以及马吉翔和庞天寿这两个家伙封闭,从而才有了陈文在去年立下如此奇勋,永身为皇帝却一无所知的千古奇闻。

    余下的朝臣,数量已经不多,而且本也不是什么亲信。况且有了十八先生之狱,又有谁还敢跳出来与孙可望为敌,无非是在此混日子罢了。而马吉翔和庞天寿二人,要能力倒是有,但是如此不忠之人,永却也不敢去用。别的不说,天知道此番是不是孙可望设下的什么套,正等着他钻呢。

    对此,永无可奈何,他的母亲马太后也没有元皇后孟氏的那般智慧、沉稳。母子二人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三天过后,永依旧无所表示,马吉翔只得让庞天寿派人在宫中偷一件御用之物作为信物,才好取信于李定国。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此时此刻,李定国其实已经离开了广东,向着安龙府的方向而来。(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驱狼吞虎

    庞天寿在宫中势力很大,派人偷件御用之物也并非难事,可是东西刚刚交到马吉翔的手里,人还没来得及出城却就被赶来的白文选给堵了回去。

    原来,马吉翔在离开贵阳没两天,李定国西进的消息就已经传来,孙可望派部将刘镇国和关有才率军进驻田州,坚壁清野以迎李定国大军。田州位于广西西部,正卡在李定国大军与安龙府之间。二将是孙可望的亲信,在田州更是厉行坚壁清野。然而,田州防线仅仅是在二将被逐退,余部听到“西府驾来”的呐喊后就宣告瓦解。

    大门敞开,孙可望只得派白文选前去迎驾,意在将永搬到贵阳,以防天子为李定国所夺。

    白文选赶到后,马吉翔当即就只能留下“配合搬迁”工作,想要出城却是不可能的了。不光是他,安龙府随着白文选的到来也进入到了彻头彻尾的军管之中,想要出城首先就得过白文选的那一关。

    白文选是孙可望旧部,在秦藩众将之中乃是绝对的实权派,白文选赶到安龙,这里的事务就由他负责统筹管理。只不过,白文选抵达后,先是面见了永,出了“皇宫”之后虽说有条不紊的安排着转移的事项,但是永一家却迟迟没有动身。

    一个多月过去了,永依旧在安龙,白文选依旧在按部就班的准备着,可是李定国的兵锋越来越近,孙可望在贵阳早已急得快要上房了。于是乎,再也等不下去的孙可望便派亲信百户叶应桢前去催驾。

    叶应桢以着最快速度赶到安龙,结果永宫中上自马太后、王皇后,下至宫女、太监,无不哭泣不止,说什么也不肯启程。而白文选则告诉叶应桢,安龙地贫民少,招募民夫不易,一时间确实没办法启程。而这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原本有机会立下大功的马吉翔、庞天寿二人则彻底被边缘化,只能坐看局势变化。

    永十年正月十六,前往浙江的宣诏使者还在路上,李定国的大军却率先抵近到安龙不远。此时此刻,安龙依旧在秦藩的控制之中,上至白文选,中及从田州逃回的刘镇国,下至从贵阳而来的叶应桢,李定国前来不是为了攻城略地,而是为了迎驾,只得派传宣参将杨祥前往安龙。结果杨祥在距离安龙五十里处的板屯江却被刘镇国的军队擒获,押送白文选处候审。

    “你来此地,有何用意?”

    白文选安坐于大帐之中,杨祥自被抓获便自称是奉孙可望前来求见白文选的,此刻见到了白文选,杨祥拱手一礼,随即回道:“末将传宣参将杨祥,国主令末将前来督催道府州县预备粮草,以候国主抵达。”说罢,杨祥当即从衣甲内取出了龙牌一纸。

    “此为国主派末将前来筹备粮草的凭证。”

    国主,指的便是孙可望。白文选是秦藩重将,对于秦王府下属的武将们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白文选却并没有为难杨祥,反倒是命手下人准备酒食款待,并任由其人在安龙府自由行动。

    用过酒饭,杨祥出了白文选的行辕,在城里绕了几圈后便前往皇宫去谒见永。

    有白文选的许可,守门的军队也只得放行。见到永,杨祥暗示挥退左右,在四下无人之后便从衣甲后心内掏出了一封密疏。

    永接过密疏,“藩臣李定国谨奏”这七个字当即浮现在他的眼前,心头陡然一惊。打开密疏,李定国那刚劲的笔触跃然纸上。

    “臣今统兵迎扈,不日至行畿,先遣奏万安,勿轻听奸逆辄行移跸。”

    短短二十五个字而已,但是上面盖着永此前派人引李定国入卫时赐下的“屏翰亲臣”印章为信,当即便放下了心。

    密疏送到永手中,杨祥换了衣衫便出城返回李定**中。而此时,李定国大军已然扎营,也同样在等待着杨祥的消息送到。

    麾下众将尚在各部,大帐之内,唯有李定国和他的亲信文官金公趾二人在帐中叙话。

    “杨将军若能带回衣带诏,大王抵近城下,城内守军必无以为战。”

    这些年,金公趾在李定国身边负责后勤粮饷,很是得力,平日里若是闲来无事,常常给李定国讲解诸如《三国演义》之类的故事,其中自免不了通过对刘关张的忠义的褒奖和对董卓、曹操篡汉之心的鄙夷来灌输忠孝仁义的思想。

    或许是天生忠义,李定国对于这些知识的吸收很好。除了忠义之心更甚外,对于其中的故事,以及衣带诏也是记忆犹新。

    “无需衣带诏,只要杨将军能够进入城中,探明虚实,并将密疏交于皇上手中即可。”

    有了田州那一“战”,李定国对人心的向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收复安龙迎驾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事实上,李定国此来,除了解永之危难的用意外,其实也是在寻求自身的发展方向。

    前年,陈文诛杀洪承畴,大踏步的将江西收入囊中。一日而下赣州坚城的奇迹在福建、广东两省造成了巨大的震动。

    靖南王耿继茂、潮州总兵郝尚久、平南王世子尚之信、定南藩下总兵马雄先后反正,平南王尚可喜退避惠州。

    仿佛只是一瞬间,广东、福建两省原本占据绝大多数地盘的清军突然间就灰飞烟灭,在这片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象之中,李定国在欣喜之余突然发现,占据广西东部和广东西部的他竟然已经被孙可望和尚之信给包了起来,只剩下了北上湖广这一条出路。

    湖广是孙可望大军的进攻方向,而湖广以东的江西则已经被陈文收复。陈文当年邀请他携手进攻江西的战略被他否定,而与孙可望在湖广争锋又绝非他所愿,可是没等他犹豫多久,范文程放弃湖广的消息传来,孙可望近水楼台先得月,但也把他仅剩下的发展方向给彻底封死了。

    向西、向北是孙可望,向东则是尚之信,向南则是大海,腹心之地的梧州更有个马雄,而尚之信一边阻拦李定国越境进攻尚可喜,一边表示在劝谏其父尽快反正归明,合着这方圆千里之地已经连清军的影子都没有了。

    李定国如今地盘不小,加一起足足有一个省那么大,其中也有新会这样富庶的所在。然而,富庶之地也就只有这么个新会。

    广西东部和广东西部,从永与绍武相争开始就没有断过兵祸。李成栋、尚可喜、耿继茂、孔有德,尤其是李成栋,更是先以清军向西进攻明军,待他死后,他的部将又在此抗击清军西进。明清双方在此杀来杀去,民生残破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当李定国进攻新会之际,尚可喜更是又来了一轮坚壁清野,诸如肇庆府、罗定州这样的地区,更是已经剩不下多少人了。

    兵祸连绵,没有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地方残破、人口流失这都是不可避免的。李定国如今占据的地区就是这样的,可是当下一步的进军方向彻底被友军们封死之后,他也只得闷头在这些地方搞起了发展。

    当年,李定国从湖广退入广西之时,大军足足有四五万之众,俱是精锐。肇庆一战损失数千,此后在广西与马雄、线国安乃至冯双礼争锋了数次,兵员损失并不大。

    原本的史上,新会之战,李定国损兵折将,前往安龙迎驾时若非一路上秦藩大军不是望风而降就是望风而逃,也绝非那么容易。而现在,新会一战,总攻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