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大寿疑窦暗生,问道:“刘公公,祖某一进,为何就突然关上宫门?”

    “大帅不必多疑,这是宫里本来的规矩,毕竟天子居所,自然得戒备森严些,您说呢?”

    刘若愚这么一说,祖大寿倒也释怀了些,不由得握紧了手中长剑。

    “祖大帅,前面就是内廷了,还请你解下佩剑,这是群臣觐见陛下的规矩,您说呢?”

    刘若愚这么说,祖大寿也觉着有理,毕竟不是谁都可以佩剑上殿,因而便将佩剑递给了刘若愚。

    天色开始变得昏暗,偌大的紫禁城此时变得很是寂静,祖大寿开始还有些兴奋,如今越往里面走反而越是忐忑,恨不得现在就离开这里。

    不过,他现在既然来了也不好立即离开,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往这里走。

    “祖大帅,前面就是乾清宫了,陛下待会就在里面见您,卑职带你先进去候着”,刘若愚说着就先上了台阶,一拍手,乾清宫正殿的大门就打开了,然后祖大寿也走了进来。

    “陛下即可就来,还请您稍待片刻”,刘若愚见祖大寿进了乾清宫,就笑着走了出来,且主动关上了殿门,并上了锁。

    祖大寿没警觉刘若愚已经锁住了殿门,他现在正看着前面的那座帝王宝座发呆呢。

    祖大寿戎马半生,从未登过金銮殿,如今也是第一次看见这高高在上的鎏金盘龙宝座,他甚至不由得暗自想象自己成了帝王坐在上面看着下面群臣朝贺的样子。

    人的私欲总是在自认为没人知道的时候无限放大。

    现在祖大寿就是这样,现在乾清宫大殿内就他一人,他的胆子也大了不少,便情不自禁地走了上去。

    还有些理智的他一开始只是摸了一下,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一摸仿佛就像是摸了女人身子一般,他一下子就着了魔,不由得坐了上去。

    然后,祖大寿很自然的坐在上面,不由得挺起了胸膛,脸上满是笑容。

    “好你个祖大寿!竟敢坐当今陛下的宝座,不臣之心真是昭然若揭!”

    突然,不知从何处传来一阵喝叱声,祖大寿忙站起身来,大吼道:“是谁!”

    “东厂大档头,吴进!”这时候,一身黑色袍子在身的吴进突然出现在了祖大寿面前,并拿出袖中密旨:

    “宁远总兵祖大寿勾结鞑子,暗通外地,还不战而逃,如今进京又企图威逼当今圣上,现在更是图谋不轨,其心更诛,着即剥夺其所有职务,乱刀砍死!”

    吴进一说完,大殿四周突然跳下来二十名锦衣卫。

    这些都是朱由校特命东厂和锦衣卫精心挑选的高手,为的就是在此刻除掉祖大寿。

    而祖大寿也不由得大惊失色,他可没想到事态会突然反转成这样,有些淬不及防的他不由得问道:

    “这真是陛下谕旨?朱由校他人呢,我要见他,我要见他!”

    “你没机会见陛下了,受死吧,祖大寿!”

    吴进说着就抢先手持匕首朝祖大寿刺了过来,另外二十名锦衣卫也立即飞跃过来。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鞑子了

    西暖阁,内阁首辅魏广微、礼部右侍郎李明睿、司礼监掌印王承恩、司礼监秉笔兼御马监掌印刘若愚等皆沉默地侍立在朱由校面前,没有说话。

    朱由校也同样是平静似水的端着茶吹着上面的热气。

    而暖阁外传来的厮杀与打斗声却是不绝于耳。

    “朱由校!你有本事出来见我,我祖大寿兢兢业业为你们朱家守边数载,你竟然这样对我!”

    “朱由校,你出来,我知道你就躲在附近!”

    ……

    乾清宫正殿的门被摇得哗啦作响,几十个小黄门太监抵在殿门外,深怕祖大寿冲破殿门。

    而殿门内也同时传来了惨叫声,且清清楚楚的看见鲜血洒在窗户上。

    “打开殿门,朕倒要看看,他到底要说什么”,朱由校将茶杯一放,正要往外走,魏广微等忙拦住了他:

    “陛下,不可,这祖大寿骁勇异常,您不能立于危墙之下!”

    “怕什么,在朕的宫殿内,还怕他一个祖大寿吗”,朱由校执意出了殿门,而这时,却是不用开锁,祖大寿就直接撞破了殿门,并走了出来。

    同时,还活着的十来个锦衣卫也立即翻身拦在了他前面。

    祖大寿此时已全身是血,走路也有些不稳,脸部更是刀痕满面,眼睛也被刺瞎了一颗,头发凌乱,盔甲已然被砍掉,自露出护身软甲。

    但却依旧是狰狞着脸盯着前面的朱由校,也不说话,旋即就哈哈大笑起来:“祖大寿啊祖大寿,枉你聪明一世,却轻信了一黄口小儿之言,真是活该,活该呀。”

    旋即,这祖大寿又停住了大笑,指着朱由校:“告诉我,我弟弟祖大弼是不是也被你派人所杀。”

    朱由校并没有随他的想法回答,而是冷笑道:“不是,杀他的是鞑子。”

    说着,朱由校转身一走,顿时吴进就抢先一刀捅进了祖大寿的身体,祖大寿轰然倒在地上,同时,十名锦衣卫的绣春刀朝他剁了下来。

    不到一个时辰,关宁军大将祖大寿就被伏法于乾清宫。

    而此时,祖大寿的军队却还未知道他们的主帅已被扶诛。

    祖衍看了看内城门上的火铳,心里就不由得一颤,但看见城门大开时,还是不得不咬牙走了出来,且故作惊慌地道:“诸位叔伯,我家伯父已被陛下扣押起来,形势危急,还请诸位叔伯快快进城,解救伯父。”

    众人一看祖衍狼狈模样,又表现得如此着急,再加上他们本就担心大帅遭遇不测,一听祖衍如此说,当下祖大寿的亲信家丁想也没想就立即夺城门而入,可就在他们冲到内城门下,外城门突然关上,而四周突然冒出禁卫军步兵三个营来,且都端着燧发枪对准他们。

    “中计了!”

    祖建乃祖大寿麾下的家将头头,官拜参将,他一见这阵势旋即才明白了过来并不由得看向了祖衍。

    “七公子,你出卖了你伯父?”

    祖建冷言问着,祖衍忙摆手道:“我,我也是逼不得已!”

    正说着,城楼上的常延龄已经下达了命令:“开枪!”

    顿时,噼里啪啦的子弹直接射了过来,这些家丁精骑被拥挤在狭窄的空间里也展不开,即便是射箭也够不上高高的城楼,顿时一个个都倒在了血泊中。

    没到一刻钟,祖大寿最可靠的家丁全被屠杀。

    而与此同时,早在城外埋伏好的鳌拜等骑兵也朝城外的祖军步兵包围而来。

    并且,刘若愚也提着祖大寿的人头来到了永定门城门口:“祖大寿意图谋反,已被诛杀,陛下仁慈,念在你们不知情,如若投降接受朝廷整编,可饶你们一命,若如不然,将同城门内的这些家丁一样格杀勿论!”

    在城门外的这些近万步兵见此也不好再做抵抗,也只得乖乖投降。

    ……

    “陛下,现在刘芳名和祖大寿两部已被铲除,现在只有鞑子一敌,鞑子虽骁勇,但要想攻破京师也不是那么容易,殊不知当年也先也是十万铁骑,不照样折戟于京城城门外。”

    朱由校的淡定自若和迅速处理刘芳名和祖大寿两部人马后,已让刘若愚和禁卫军各指挥使信心大增。

    “不可掉以轻心,鞑子之实力不容小觑,皇太极也不是祖大寿和刘芳名”,朱由校说着就问着一旁的许显纯:“现在鞑子情况如何?”

    “回陛下,鞑子阿敏所部已经被满桂阻挡于永平,卢象升则亲领精兵出城与皇太极血战三日,折损鞑子上百,皇太极大怒,直接追着卢象升到了蓟州城下。”

    听完许显纯汇报后,朱由校不由得一笑:“这个卢象升,倒真敢战,传命给他,撤兵回京师,战略目的已经达成,该进行下一步打算了,皇太极是不会在蓟州城下与他恋战的。”

    说着,朱由校又吩咐道:“让满桂部已撤离永平赶赴香河。”

    “陛下,如此一来,岂不是让阿敏部顺利抵达蓟州与皇太极会师?”刘若愚不由得问道。

    “朕就是要让他合兵一处,省得他们到处乱窜荼毒我大明各地百姓,传令给各地勤王之师,立即奔赴京畿,不必再停留,朕要集结数十万人马给他皇太极包个饺子!”

    朱由校说着就来到殿外,不由得长叹了一声,暗想现在总算是没有出现两线作战的困境,历史的局势在这一刻悄然发生了改变。

    而与此同时,停留在蓟州城外的后金主力大营中的后金大汗皇太极突然面色一沉,重重地拍在了桌上:“不对劲!”

    多尔衮和代善等忙站起来,看向突然神色不善的皇太极:“大汗,有何不对劲?”

    “如果我是朱由校,断断不会让如此悍勇善战的人留在蓟州与我血战,除非他京师防务并未空虚,也就是说刘芳名没有起事成功或者祖大寿很可能已被朱由校镇压”。

    “立即传令下去,撤离蓟州!并传命给阿敏不必来蓟州直接绕道去通州,朱由校想集结重兵挡住我们,没门!”

    皇太极说着就出了营帐,且立即上了马,而其他八旗鞑子也都纷纷跟着上马,然后迅疾地撤离了蓟州城。

第一百一十五章 鞑子掠京畿

    数日的血战,使得蓟州城的守军损失不小,尤其以卢象升和黄得功自己豢养的精锐家丁居多。

    但也正因为卢象升带领这些家丁与鞑子直接正面厮杀,挫败了鞑子的兵锋,使得鞑子怨气陡生,并一路追到了蓟州城下。

    卢象升对此也很满意,在他看来,接下来的日子只需在蓟州城拖住鞑子即可,只要拖的越久,陛下才有更多的时间调集各地勤王之兵与鞑子决战。

    不过,眼看晌午将至,卢象升不由得朝身后的亲兵问道:“都这时候了,怎么还未听见鞑子攻城的炮声?”

    正问着,卢象升忽然觉察到什么,忙站起身来,却不小心扯到了伤口,疼的不由得龇牙咧嘴起来:“该死的鞑子,这一箭险些就要了本官的命。”

    这时候,黄得功慌忙跑了进来:“不好,卢侍郎,城外云集的鞑子突然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甚至连带他们抢掠而来的人口财物都没要。”

    “什么!”

    卢象升不由得大吼一声,顿时又是剧痛袭来。

    旋即,卢象升又忙朝城口处走来,却看见城外早已没了鞑子的踪影,而且鞑子走得很急切,连生活的灶坑都没掩埋,到现在还有青烟弥漫,不过也正因为此,让城外巡逻的明军在昨夜误以为鞑子还在生火,且也因此都在警惕鞑子这么早就做早饭会不会是想黎明就发动攻击,如此倒让守城的明军一夜里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一夜之间,鞑子全都撤走了,这让许多官兵不由得松了口气。

    按照大明惯例,只要鞑子撤走,没攻下城池就算胜利,但以在蓟州城拖住鞑子三个月为目标的卢象升此时可没半点的喜悦之情。

    “鞑子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走了?”

    “是啊,昨日还炮轰城门,嗷嗷叫的就要攻城,甚至损失半个牛碌都还要攻城,且看得出来,明显是被您城外的一战给激怒要给我们颜色看看,要不然也不会射来这半是威胁半是招抚的劝降书,说若是您若再不献城,他今日必屠蓟州全程百姓,怎么今日一个人影都没了。”

    黄得功满腹疑惑地说后,卢象升只是沉闷不语,良久后却是一拳砸在了城垛上:

    “卢某低估皇太极了,我们主动出击虽然激怒了他,但也让他认识到了我们守城之决心,只怕他也知道了我们的战略意图,陛下说过,鞑子入关很多时候的目的不是攻城拔寨灭我大明,他们现在还没那么大的胃口,他们现在还只是为了生存而战,意在抢夺我大明的粮食和人口。

    “最好的结果的是,通过一次次掠夺蚕食,使我大明基础的农业遭到破坏,并从而引发流民叛乱,让我们大明直接消亡,接着他们再渔翁得利!”

    黄得功听卢象升这么说有些狐疑不解地问道:“还请卢侍郎明示,这鞑子突然撤离到底是要干什么?”

    “如果我是皇太极在意识到自己可能钻入一个圈套后会立即跳出圈套,并且不再执意去攻打京师,等着被大明各地勤王之师包围,而是先利用自己的机动性四处劫掠,并寻机吃大明一路兵马,然后寻机出关,这样既让大明元气大伤,自己也获得了大量的粮食和人口。”

    卢象升说后,就立即命道:“立即着人赶赴京师禀告陛下,鞑子主力貌似改变了战略意图,围攻蓟州城数日而突然撤离,同时严饬蓟州各关口值守官员紧闭城门,不要让鞑子钻了空子,非本官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