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王侯-第4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鹆辏皇呛我晕奕俗辔牛俊敝芪б话锸檀尤次奕烁铱砸簧�

    李煜怒气冲冲地回到宫城,他知道自己在皇宫中深居简出,早变成了聋子和瞎子,已被韩熙载和楼炎明所蒙蔽;又听说皇甫继勋在军中散布流言,煽惑军心,甚至派他侄子到宋军营中去商议投降事宜,顿时恨得咬牙切齿,立即下令逮捕皇甫继勋,与其侄子皇甫绍杰一起,就地斩首示众。楼炎明和韩熙载对此事依然无动于衷,不知道暗中在做什么。

    唐军中还是有许多主张死战到底的将士们,对身为主帅的皇甫继勋如此怯懦畏敌,怠于职守,早已恨入骨髓,在其被处斩以后,居然蜂拥而上,脔割其肉,顷刻而尽。

    三月二十六日,宋军将金陵周围州县残存零散唐军一一剿灭一空之后,终于开始发起向秦淮河的进攻。潘美见唐军在秦淮河北岸遍列水陆营寨,兵马甚众,便急令宋军两路水师中的一路大将李汉琼从长江入秦淮河,从上游顺流而下率船队来攻。

    潘美久经战阵,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他深知总攻既然开始,兵贵神速,不可贻误成机,便立即腾身跃上马背高声喊道:“我潘美亲率骁勇十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岂能被这一衣带水所阻隔,不怕死的弟兄们,跟我径直冲过去。”说罢,他纵马跃人波涛滚滚的秦淮河中,而他麾下的千军万马,见副帅都如此奋不顾身,个个奋勇,人人争先,纷纷跳入水中,向北岸奋力游去。

    骑兵在前,步军随后,冒着唐军乱糟糟射来的箭矢,他们很快便游到北岸,立时便与唐军白刃相拼,生死肉搏,迅速击溃了北岸的一部唐军。正在此时,李汉琼所率的战船也迅速赶到,乘风纵火,焚烧南唐水寨,秦淮河上,一时狼烟滚滚,火蛇狂舞。宋军乘乱奋力冲杀,唐军本无心恋战,见宋军来势如此凶猛,各自慌忙逃命。不消两个时辰,已斩俘唐军将卒两万多人。秦淮河北岸,尸横遍地,河中的尸骸残肢,在水面上漂漂荡荡,一具接着一具,顺流东去,满河床清澈的流水,都变成了淡红色。

    侥幸溃逃保命的唐军,急忙退回金陵,龟缩于城中,再也不敢出来。

    宋军不给唐军以喘息之机,乘胜攻克了金陵的外关城。潘美下令,在城郊三面扎营,从而完成了对金陵的包围,南唐君臣至此已成了瓮中之鳖,网中之鱼。

    但是潘美却不急于对金陵发起攻击,他一方面是谨记着宋帝赵匡胤的叮嘱,想在形成了大兵压境的态势之后,展开强大的攻心战,逼使李煜就范,乖乖地献城投降,尽量避免满城百姓遭受战火的荼毒。另一方面却暗中与开封正和赵普斗的你死我活的赵光义互通消息,等待将金陵拿下了最好时机。

    就在潘美对金陵城形成了合围之势时,东面战场上也传来了佳音。

    赵赞率领三万铁骑和五万吴越兵,在攻克了常州、江阴等十一个州城之后,迅速进围润州。

    润州即后世的润州,乃是金陵城的东方门户,其得失对金陵城的安危至关重要。但是南唐朝廷派往润州的守御将领刘澄,却是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他见赵赞来势凶猛,再加上情报司暗中派人威逼利诱之下,一箭未放,便献城投降了。

    这样一来,赵赞兵不血刃,便占领了润州,掐断了金陵城的东方运输通道。

    赵赞留下一万人守卫润州,大部迅速西进,同潘美所率主力会合,进一步加强了对金陵城的围困。

    见宋军将金陵铁桶一般围住,兵势有增无已,李煜终日唉声叹气,如丧考妣。

    此时,王东阳、张泊、陈乔向李煜建议,派人冲出重围,速召镇南节度使朱令贽率师勤王。就眼下的情况,南唐国内也只有这一支可用之兵了,这是南唐朝廷的最后希望。李煜马上允准,楼炎明主动派出自己麾下一名实力达一流境界的护法持诏书于夜间潜出城外,去南都诏令朱令贽火速率帅大军来京都勤王。

    今日第一更深夜送上,待会还有第二更,诸位看客不要错过————————

第五百七十二章 白子轩计破十万大军

    朱令贽此时正率领十五万人马驻扎于长江上游的湖口一带,数日前听说金陵吃紧,早想率部东下,援救金陵。但是由于受曹玮、杨延平所部宋军的牵制,唯恐被抄了后路,迟迟不敢举兵。

    接到朝廷诏书以后,朱令贽只好以书召南都留守柴克贞,使之代镇湖口,自己亲率十万大军,旌旗战舰绵延数十里,大舰可容千余人,小舰亦可容一百多人,浩浩荡

    荡沿长江顺流东下。除了大小战船之外,朱令贽还以巨木编成许多筏子,长达百余丈,上载许多硫黄火油,计划以木筏纵火,烧毁宋军重新架设于池州上用来运送粮草的浮桥,进而解除金陵之围。

    金陵城外,宋军帅帐,宋军诸将就朱令贽十万大军来援之事进行议事。

    众将纷纷请战,潘美都未答应,而是想起宋**中稳稳压在自己头上的曹彬,心中冷笑,面上则是一片肃然,说道:“如今金陵破城在即,若是能够让朱令贽迟来三天时间,我军便可破城。”

    不等众将有何反应,潘美故作迟疑,然后说道:“来人,传本帅命令给曹玮和杨廷平,让他们不管用什么办法都给本帅将朱令贽拖上三天时间。”

    赵赞眉头微皱,说道:“曹玮和杨延平麾下不到两万人马,加上江面上一万多水师,也就三万人,还要分兵看着采石矶内的林仁肇,面对朱令贽十多万大军,人数相差太大,秦淮河三万水师如今已无大用,不如让他们去支援曹玮和杨延平。”

    潘美笑道:“赵将军!兵贵神速,朱令贽旦夕可至金陵,此时派水师前去,岂不是雨后送伞?”

    赵赞神色一沉,猜想到潘美一些阴暗想法,心中冷笑,没有再说话。

    …………

    …………

    驻扎于采石矶峡谷口的曹玮和杨延平部,除了他们麾下人马之外,长江上留下用来堵住林仁肇水路的一万多宋军水师也归曹玮节制。

    曹玮和杨延平听说朱令贽率师勤王,如临大敌,因为对方人数是自己五倍左右,他们担心朱令贽会顺路全力对他们出手,将林仁肇救出,所以二人一面作着迎敌准备,一面派人向潘美请求支援。不料潘美不但不给他们支援,而且还严令他们将朱令贽十万大军拖上三天。

    营帐之中,曹玮看过潘美密令之后,脸色铁青,一拳砸在旁边木桌之上,骂道:“潘美欺人太甚,我军虽然比唐军勇猛,但水战却比唐军要弱上一筹。如今人数与唐军相差如引悬殊,竟然还让我们拖上三天。”

    杨延平拿起曹玮丢在地上的正式密令,脸色同样难看,潘美当初将他们二人留在此处看着林仁肇,失去了南下攻城掠地立下大功的机会,这本就让他们心中窝着火,只是林仁肇麾下人马非同小可,这件事情总要有人做,二人心中虽然极为不满,但为大局着想,也不会说什么。如今潘美竟然给他们下达这样一道不合常理的命令,新仇加旧恨,顿时让二人终于忍不住开始辱骂主帅起来。

    所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类似这样的铁律在这个时代平日中虽然没有后世职业军人那般严格,但在这个时代战场上对于这一点要求甚至比后世还要严格,在战场上若是不服从上官命令,上官当场将其斩杀,杀了也就杀了,合情合理没人能够说什么,死了也是真正的白死,而且死的一文不值。

    所以,曹玮和杨延平辱骂归辱骂,但如今对于潘美这道命令却不能违背,否则事后潘美虽然因为曹玮身后曹彬不会将二人斩杀,但却可以以此为借口对二人治罪。轻则此次伐南唐二人身无寸功,重则还要降职甚至杨延平可难会下狱。

    就在曹玮和杨延平皱眉苦思如何完成潘美这道军令的时候,二人大军驻地中迎来了一位神秘客人。

    …………

    …………

    扬州剑主上代剑主白辰傲嫡系长子白子轩,今年三十八岁,剑术超群,虽然比不了白沧海和叶尘这两个异类,但江湖上能够在剑术上超过他的几乎少之又少。

    不过,白子轩最大的特点或者说厉害之处却不是他的剑术,而是他那足智多谋的脑袋,这一点两年前叶尘在扬州待的那段时间便有深刻体会。

    此外,白沧海身为华夏卫府刺杀司司使,剑庄与华夏卫府和叶尘亲密关系自然瞒不过世人,更别说弥勒教楼炎明和上官冰云了。这两年来,弥勒教可没少施展各种手段对付剑庄,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剑庄依然稳稳守住扬州大本营,始终没有按照叶尘和白沧海安排迁移至宋国境内的后路去行事。这一点除了剑庄百名剑客实力不容小觑之外,便是白子轩个人手腕实在是太过厉害的原因。

    实事上,若只算智谋,白子轩是叶尘见过,唯一一个能够与上官冰云和玉枫相抗衡的人物。当初叶尘带着永庆公主出使吴越国,后来能够在机缘巧合之下以一己之力收服吴越,这其中便有白沧海一些提醒。所以,对于白子轩智谋不凡之外,叶尘是深有体会的。

    没错,来的这位正是白子轩。曹玮和杨延平知道叶尘和剑庄的关系,所以并没有怠慢白子轩。

    白子轩来此却是给二人带来一个大大的惊喜。

    白子轩是为献计而来,待他将计策说出,曹玮和不禁以掌击案,连声叫绝:“好,好!白兄神机妙算,不啻孙吴重生,孔明再世,好一条妙计!只是,白兄何以能够确定这个季节的大风都是东风或者东北风?”

    白子轩笑着说道:“我白家在长江边上已经百年,每年这个时候不是东风,便是东北风。想来这一点朱令贽也是知道,但他却看不出什么时候会刮风,可是在下却能够看出,而这才是我们取胜之道。”

    曹玮和杨延平互视一眼,心中最后一点疑问顿消。

    …………

    …………

    曹玮和杨延平马上依白子轩计谋而行,紧急部署,在江中洲浦之间埋下无数长杆大木。从远处望去,就像千万条大船上的桅樯,林林总总、密密层层。

    此时虽然已是三月末,但长江还是处于枯水季节,水面浅涸。朱令贽的战船只能沿江心驶进,行动十分迟缓。

    战船一艘接一艘,鱼贯而行。朱令贽站在头船的一面大旗下,威风凛凛。当行进到皖口一带,只见远处江面上桅樯如林,数不胜数。朱令贽心中大惊,以为是宋军战船在此设伏,急忙下令停止前进,派哨船前往探听虚实。

    正在他犹豫未决、逗留徘徊之时,曹玮带着水师大将刘遇亲率战船,突然杀来。金鼓齐鸣,乱箭如雨,喊杀之声惊天动地。

    朱令贽急令兵士们往前面的木筏上倒上油膏,燃起大火,一时间,十几里汪面变成了一片火海烟阵。

    朱令贽本以为靠着这冲天大火,足可将宋军烧毁击溃,不料天不作美,正在此时,突然刮起东北风。巨大的火浪掉转势头,向着南唐大军的船队猛烈扑来,南唐大军怎么也没有想到会玩火**,顿时阵脚大乱,千百条战船纷纷掉头逃跑,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在江水中你拥我挤,横冲直撞,许多船上燃起了熊熊大火,兵士们纷纷跳水逃命。没有起火的船只也因变起仓促,互相碰撞,重则翻沉,轻则漏水。

    曹玮乘势下令发起猛烈进攻,万箭齐发。南唐大军早已被烧得焦头烂额,哪里还堪一击?许多战船上的兵士不敢再战,急忙竖起白旗,向宋军乞降。

    朱令贽见十万大军和无数战船毁于一旦,知道大势已去,便仰天长叹一声,纵身跳入火海之中,**而死。

    这一仗,以两万破十万,且宋军大获全胜,收缴战船四百余艘,兵器甲仗无数。自己损失不足一千。如此大胜,在此次宋军伐南唐却是头一次,曹玮和杨延平即使没有参与攻打金陵的战事,在此次伐南唐诸将之中所立功劳排名也是名列前茅。

    李煜唯一的勤王之师旦夕之间灰飞烟灭,他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得到这个消息的李煜号啕大哭。他的弟弟李从善和徐铉前来安慰他,并叙说大宋国力雄厚,亡国之祸在所难免。

    李煜深以为然,便召集群臣计议,准备递交降表。

    然而宰相韩熙载和国师楼炎明,以及大臣陈乔、张泊、王东阳都竭力反对,甚至陈乔以死相谏。他们认定金陵虽已被围,但仍固若金汤。宋军久攻不下,必然退兵。

    李煜就是一个极没有主见的人,又重新燃起了一线希望。他一面让楼炎明、陈乔、张泊组织守城,一面向宋赵匡胤乞求退兵。

    南唐大学士徐铉善言辞,有辩才,人称口若悬河,舌如利刃。李煜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