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金手指-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厮……咦!”

    李邺正待再骂他,突然看到李云睿身后两个冲着自己笑地近卫军士兵,他怔了怔,然后大喜道:“石大漏勺子,宋小娘儿们!”

    “见礼石大勺与宋思乙都向前一步,行了个近卫军军礼,二人也都是眉眼带笑的模样。李邺与他们分别,还是在台庄大战之后,那次大战中二人都受了重伤,几乎丢了性命,故此不曾参加当时的凯旋献俘仪式。这也一直是二人地最大憾事,他们至少耿耿于怀,不过能见着当时的长官,二人都很是高兴。

    “李景文,你害我!”

    李邺一边还礼一边愤愤地对李云睿吼了一声,李云睿掌管军队的情侦系统,与霍重城的职方司秘谍系统互不统属,而且李云睿有执行权,故此对于李邺的行踪当然是一清二楚。

    “石大勺和宋思乙来了临安,第一时间便是要拜见你这旧日长官,所以我就把他们带来,让他们看看你的雄风。”李云睿耸了一下肩,漫不经心地道:“如今李汉藩无仗可打了,便在床上与人厮杀,倒也是战果累累。”

    在李云睿面前,孟珙与扈世达不敢那般随意,毕竟李云睿同时还有一个职司,那就是天子护卫殿前司副帅,并被赵与莒钦命执掌临安周边军法,他们私底下逛青楼勾栏,恰恰归李云睿管。

    见李邺被缠住,孟珙向扈世达使了个眼色,准备乘着这机会开溜,结果才迈开步子,李云睿慢慢悠悠的声音又传了来:“这不是孟璞玉和扈大义么,你们二人怎么穿着这身百姓服饰,莫非嫌我大宋军服不够威风,在青楼女子面前穿不出来么?”

    “不敢,不敢。”孟珙与扈世达只得苦笑着转过身来,二人行过礼,李邺倒是够义气,将事情都揽了下来:“是本参领带着他二位体验民情,按着陛下的话说,便是深入到我大宋百姓中去,培养自己对大宋百姓的热爱。”

    “李汉藩,我呸!”李云睿啐了他一口:“你是深入到青楼女子两腿中间去了吧,培养对百姓地热爱?你先回去培养自己对家中妻妾的热爱再说!”

    宋思乙与石大勺都是大乐,宋思乙腼腆,只是笑而不言,石大勺则是两眼放光:“李参领,我初来临安,尚不知临安城中哪儿好玩,你是识途老马,几时带属下去转转?”

    李云睿倒不是真正生气,他与李邺合作得甚为愉快,只是替天子敲打他,勿使他太过份了。众人聊了一番,便叫了辆马车去群英会,算是给宋思乙与石大勺接风洗尘。

    上得车来,李邺有些好奇地问道:“石大勺子,你二人不是回了流求么,怎么此时有空来临安?”

    “天子调我等来的,一共有三千人,都是当初回流求休整复训的老兵。”知道此事不必隐瞒,故此石大勺直接回答道。

    无论是李邺,还是孟珙、扈世达,都觉得身上一紧,一股血腥气息隐约传来,他们相互看了看,都点点头,便岔开话题,不再讨论此事。

    天子自流求调兵,显然是准备打仗了,只不过……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这是要对哪儿用兵呢?

    无论是要对哪儿用兵,都意味着他们这些武人有了用武之地,意味着战功,意味着开疆拓土。与此前宋国惧怕对外开战不同,如今的大宋武人,不仅不惧怕开战,甚至有些跃跃欲试,毕竟,这才是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最佳所在。

    修改加入:请求月票支援)

    注1:孟珙历史上是不是这样风流好色的人物,作不知道,作只知道有一副以孟珙为男主角的传世名画《尝后图》,有兴趣的不妨搜索一下。( )

二六零、祸起无形联二国

    之所以会自流求调军入临安,是因为“红雷”传来的情报让赵与莒判断出,北边可能会有异动。

    已经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而且眼见着便要进入初夏了,最为怕冷的崔与之也变得活跃起来,到赵与莒这来顺手牵羊的次数越多了。赵与莒的一儿一女都在学走路,会“咯咯咯”疯笑着满园子跑,赵与莒是严禁乳母抱他们的,只有赵与莒自己与太后、杨妙真、韩妤和崔与之才有抱他们的权力。

    赵与莒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长于深宫妇人之手,而是希望他们能多摔上几跤,能够坚强一些。

    “别别,我的胡子!”

    崔与之喜欢抱小孩儿,而两个小孩儿对拔他的胡须也都是乐此不疲,刚刚小铃铛便乘着他不注意的功夫,从他脸上扯下一根胡须来,咯咯笑得极响。崔与之不得不放下她,乘着他捂脸呼痛的机会,小铃铛飞快地跑向自己的弟弟,将到手的胡须在他面前炫耀。

    小孟钧很是眼馋地看着姐姐手中的胡须,又瞄了瞄崔与之,似乎在算计着如何也能从崔与之脸上拔下一根来。崔与之慌忙站了起来,不让这顽皮的孩儿够得到自己的胡须,然后转向赵与莒:“陛下,公主又扯了老臣一根胡须,臣听说高丽的那个什么崔某人给陛下献来数十只千年老参,还请陛下赐臣十只八只的,让臣好养养胡须。”

    “你这老儿,朕总共也只得了十只八只罢了,赐你一只,其余的要拿去孝敬太后和太妃。”赵与莒有些不满地道:“你这胡须都要用千年老参来养,想来也是极珍贵的了,多扯几根下来给朕收着,若干年后没准还可以传给后世子孙,一代名臣崔与之之须。”

    听着赵与莒嘟囔,崔与之眯着眼睛笑了。君臣二人合作了两年有余,有的时候,崔与之觉得自己面对的不是圣明的天子,反倒象是一个不大听话却还算孝顺的儿子。当然,他不敢把这种想法表露出来:天子敬你那是天子涵养,若是自己失了礼数那便是自己的虚妄了。

    “崔卿。朕得到消息,我那位金国的皇帝弟弟,还有北边地蒙胡拖雷皇帝,如今有些勾勾搭搭呢。”

    玩笑完毕之后,赵与莒正了脸色,乳娘立刻上来将孟钧和小铃铛抱走。两个小孩还有些不舍,但是被乳娘小心地哄着,倒也不曾哭闹。赵与莒目送二人出了院子,还向他们挥挥手。小孟钧有些不明白,但小铃铛知道这是父皇在对自己说再会,便也学着挥挥手。

    崔与之用力揉着下巴。摇了摇头:“这也是应有之意,那金国国主也算是有耐性的了。”

    以宋金如今地情形。两国国力变化这般大。完颜守绪还能恪守盟约三载。实在是让人吃惊地事情。

    “朕心中有些犹豫。”赵与莒慢慢道:“朕在想。如今是不是光复中原地时机。”

    这确实不是最好时机。在赵与莒原先地计划中。应该再过两年。也就是他亲政五年之后。此时兵已精粮已足器械也完全准备好。他可以一鼓作气。直接攻破汴梁。光复中原故土。但从他目前接到地情报来判断。金国国主已经暗暗在向边境调集大军。他再不做反应。只怕会被闹个措手不及。

    “陛下。三年前近卫军拿下徐州而不继续进军是为何?”崔与之问道。

    “一是朝野反对之声。二是国库空虚。三是人力不足用。四是不欲多造兵祸杀伤。”赵与莒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如今我大宋报业达。只需通过报纸将伐金利弊说清。则朝野必无反对之声;如今流求、徐州。三年来养成才能之士何止数十万。足以掌控中原;金国无道。百姓多有逃亡。陛下吊民伐罪。岂是多造兵祸杀伤?”崔与之一一说道:“唯一可虑之事。便是国库。虽说去年盈余四千万贯。只是……”

    赵与莒深深点头。确实,去年的四千万贯盈余,一半做为恩赏和义务教育费用已经纳入预算中了。而且战争一起,所耗费钱粮,恐怕不是一两千万能够完成的。另外,这场战争开打后,如果能快结束的话,那么还可以减少损失,可是若金国君臣坚壁顽抗,战事旷日持久地拖下去的话,那么对于大宋的商业利益也是一个重大的损害。

    故此若是要战,就必须战决。

    “世事不如人意十之,若是再过二年,我大宋便可以雷霆万钧之击,一举击破金国,匡复旧土了。”崔与之叹了口气,然后又道:“不过国库倒不是臣最担忧的,臣之忧,不在于金国而在于蒙胡。”

    赵与莒点点头,崔与之又和他想到一处了。

    “两面受敌,想要获胜,更非一朝一夕。”赵与莒皱着眉。

    尽管这是赵与莒和崔与之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是,事情还是不可避免地向这个方向展了。就在赵与莒和崔与之为此事犯愁地时候,完颜合达在汴梁西门,目送一队使出城。

    金国君臣明白,宋人在汴梁城中肯定布有不少探子,故此派出的这队使,名义上是出使西夏,实际上中途折向北方,渡过黄河之后穿过完颜陈和尚的防区,再通过此前与严实达成地默契,进入严实控制的地域,然后转向辽阳。

    使是炎黄三年三月十六日出的,沿途颇经历了一番曲折,包括遇到山贼和散兵游勇的拦截,直到五月十日,花了近两个月时间,才抵达辽阳。

    接到金国使来的消息,拖雷甚为高兴,当下召来孛鲁、李全等诸人,要立刻会见金国使。

    “不可,陛下此事不急。”

    在拖雷的帐下,群臣的年纪也普遍年轻,李全年近四十,已经算是大的,象孛鲁、史天泽等。都是三十左右的岁数。但是最先说话地不是他们,而是最为年轻的李锐。听得他急不可待地出来反对与金国使臣见面,拖雷与孛鲁都有些惊讶。

    “陛下,金国使臣来此目的不问可知。”李锐面上浮起不屑的冷笑:“金国君臣原先见先帝兵威凌利,便与宋国交好,妄图联宋抗我。如今见宋国势大,便又与我大元结好,不过是又想故伎重施,借我大元之力替他与宋国相抗罢了。”

    “宋国势大,我大元与金国,任何一国恐怕都无力独支。”拖雷对于三国地力量对比有很清醒的认识,他背手道:“如今金国主动修好,朕顺水推舟,有何不可?”

    “陛下。金国与宋国有盟,如今背盟,宋国必定借机伐金。宋金战事一起,金国必来我大元处求救,我大元是救还是不救?”李锐进谏道:“救,则是以我大元之勇士,为金国而牺牲,不救则是任金国为宋所吞并,唇亡齿寒之时未远。”

    “此话我就不明白了,宋国伐金是迟早的事情,与其等宋国寻准时间主动出机。何如如今我们主动进击?”殿中一人反驳道。

    “我大元精锐,宜寒不宜热,此时南下与宋交战,用不着多久便是酷热难当,军中必生疾疫,如之奈何?”李锐反驳道:“何况宋国坐拥江河之险,以宋国水师之威,我大元如何渡河南击之?与宋国隔河对峙,于国又有何益?”

    这确实是难题。经过两年多的休整,蒙元的实力恢复了不少,特别是拖雷这里,因为有李全一心屯田聚财地缘故,所以在粮饷上甚为充足,这两年招徕草原上其余小型部族,倒也收获不少。但是,实力再如何恢复,也没有回到铁木真时代地水平。而蒙元将士大多怕热。又不习水战,此时南下。确实不是什么好主意。

    因此,在李锐说出这番话后,大殿中便都沉默起来。

    “那你说当如何处置?”许久之后,拖雷又问道。

    李锐不慌不忙地拿出一份报纸,将报纸呈给拖雷:“这是臣新近看到的报纸,陛下请看这一条。”

    顺着李锐所指,拖雷向那篇文章看去,他看了好一会儿,觉得不大明白,便让一个识汉字的近臣念与他听。原来那是来自三峡的一则消息,说是在天气转暖之后,经过三峡处居民的努力,影响航运的暗礁终于被尽数爆破,自此二万斛以上的大船都可以安然穿过三峡了。这则消息并没有什么古怪之处,拖雷不喜欢李锐故弄玄虚的模样,因此哼了声:“李卿,这消息究竟怎么了?”

    “天气转暖,天气转冷。”李锐胸有成竹地道:“陛下不防将金国使晾着,过上些时日再见他,却不要给他太多说话地时间,令他无法逞口舌之利。晾他个两三次,他必然心急,到那时陛下再提出条件,想来除去归还先帝遗骸之外,金国少不得还要出些血。陛下要将这事情拖到九月之后,九月之后天气转凉,到了十一二月,黄河封冻,宋人地水师便无法入河,此时我大元骑兵再长驱南下,借道金国渡过黄河,再直副徐州。夺了徐州,便扫清南下之路,以臣想来,宋国人守城或可,但野战必不是我大元精骑对手,火炮虽是犀利,却一来行动不便,二来补给艰难,必不是我大元敌手。此后我大元连年掳掠,令宋国疲于奔命,只须不去攻占坚城,量宋国能奈我何?”

    “好!”

    听他这样说完,拖雷抚掌大赞。

    在拖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