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的儿子,如此一来,根本没办法送回家乡,所以只能集中安葬,这也是战场上的惯例。
马爷和秦琼身为军中的老将,自然也十分清楚,所以两人听到李休的话也是点了点头,随后几乎同时问道:“这些人都被安葬在哪?”
“这些人就被安葬在北邙山,我也是知道这个消息,所以才将北邙山选为安葬隋军将士的地点之一。”李休这时微笑着开口道,李世民灭掉了高句丽后,也并没有忘记这些战死的将士,能找到的尸体也都尽量的运回他们的家乡安葬,毕竟中原人都讲究落叶归根,更何况他连前隋将士的尸骨都要运回来,更别说自己麾下的将士了。
“我就说嘛,北邙山是个好地方,无论是前隋还是咱们大唐,这些兄弟都是战死在辽东,将他们葬在一起也是应该的!”马爷听到李休的话也是一拍大腿道。
秦琼听到这里也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道:“如此看来,北邙的确比幽州要合适一些!”
看到秦琼也同意将安葬地点定在北邙山,李休也是松了口气,随后又和他们商议了一下路上的行程,现在他们才刚刚进入黄河的河道,说起来黄河在历史上虽然多次改道,但是从汉朝改道过一次后,现在的黄河已经几百年没有再改道,而且黄河的河水也比较清澈,河面也颇为平静,哪怕是逆流而上,速度也没受太大的影响。
李休他们一行人走了大概有一个半月左右,终于到达了板渚,这里也是永济渠、通济渠以及黄河的交汇点,李休他们从这里进入洛水,向西偏南的方向又行了一段时间,最后终于到达了洛阳,而北邙山也就在洛阳以北,黄河以南。
北邙山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山势并不高,顶多也就几百米左右,从东到西绵延数百里,一共有三十三座山峰,而且据说这些的风水极佳,十分适合葬人,所以从东周时期开始,这里就是帝王陵的首选之地,普通人家也想沾着贵起,所以山脉上到处都是陵墓,可以说整个北邙就是一座巨大的坟茔,所以古人才有“葬在北邙”之说。
李休他们在洛阳休息了两天后,立刻启程来到北邙山,寻找可以安葬三十万隋军将士的地方,并且李休还想亲自设计陵墓的样式,不过也就在这时,长孙无忌却忽然派人给他送来一封书信,而当李休看到信上的内容时,也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李承乾又受伤了
北邙山脉自东向西,以白马山为首,至神尾山而终,中间一共有三十三座山峰,其中很多风水绝佳之地已经被东汉或两晋的皇陵占据,更别说还有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武将大臣等,甚至洛阳这边的普通人家也喜欢将墓地选在北邙山,结果也就导致整个北邙墓地连成一片,想要再寻找一片好点的墓地都不容易。
不过李休他们倒是没有为墓地发愁,因为之前李世民已经将战死辽东的唐军将士安葬在这里,而且就在白马山的山脚,不但风水位置绝佳,而且占地也相当的广阔,哪怕是安葬了一千多战死的唐军将士,也依然有很大的空地,足够把带来的隋军将士合葬在一起。
说起来安葬唐军将士的这片墓园也是来历不凡,当初李渊去世时,李世民就曾经为他挑选安葬的位置,其中北邙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当地的官员也特意挑选了一片好位置,甚至连路都修好了,只是后来却没用上,现在刚好被李世民用来安葬唐军的将士。
“这片陵园相当不错,前有水后有山,的确是个藏风纳气的好地方,前面是咱们大唐战死的兄弟陵墓,我看后面的位置还很大,到时将运来的尸骨合葬在这里,再立上一块英烈碑,也能让后世人记得这些战死的兄弟!”只见马爷在墓园中转了一圈,然后一指后面的空地道。
一千多唐军将士排列整齐的安排在墓园的前面,有些墓碑上有名字,但可能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家人,所以无人认领,只能安葬在这里,有些没有名字,这就是那些战死后无法辨认的尸体,他们的家人想要祭奠的话,只能在墓园的门口烧纸祭祀。
秦琼也对这里很满意,本来他之前还担心这里太挤,所以想给隋军将士的尸骨重新找一个安葬的地方,但是来到北邙山却才发现,想要寻找一块能安葬三十万将军的尸骨,而且风水还不错的地方,简直太难了,除非他花上几年的时间把整个北邙山跑一遍,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到。
虽然之前马爷也说过,哪怕是把别人的墓给挖了,也要给这些战死的将士腾出块地方,不过挖坟掘墓这种事实在太缺德了,不但在道德上受所有人的指责,而且连大唐律法都规定这是死罪,所以当时马爷也只是一时的气话,万幸现在有一块现成的地方,也没必要再找新的。
李休这时也在墓园里边走边观察周围的环境,他想要亲自设计整个陵园的布局,只是前面安葬的唐军将士已经不方便动了,所以只能按照现在的环境,将三十万隋军将士安葬下去,而且还不能破坏整个墓园的协调性。
不过在考虑墓园的布局时,李休同时也在考虑另外一件事,那就是之前收到的长孙无忌送来的书信,说起来他和长孙无忌的交情虽然不错,但他这封书信却实在来的太过突兀了,特别是李休才刚回到洛阳,长孙无忌的书信就到了,说明他也一直在关注着李休等人的行踪。
相比上面这些,长孙无忌信中的内容更加的耐人寻味,信上并没有什么惊天的秘闻之类的,只是十分平常的问候了李休几句,然后话锋一转提到一件关于李承乾的事。
上次李世民命令于志宁等人负责教导李承乾,防止他走上歪路,当时李休就不看好这件事,结果现在终于出问题了,而且一出就是大问题。
其实这件事起来也怪李承乾,李世民安排了于志宁等人辅佐李承乾,本来也是为了他好,可是于志宁等人一个个都是性格刚正的读书人,只要李承乾做错了事,立刻就会受到他们严厉的批评,如果李承乾不接受的话,他们就会接二连三的上书,直到把李承乾烦的没有办法,最后不得不认错。
不过于志宁等人的这些做法虽然表面上达到了效果,但实际上却让李承乾的性格变得更加的偏激,甚至做出了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比如长孙无忌信上说的这件事。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李承乾竟然喜欢上了骑马打仗,并不是说他对兵法感兴趣,而是单纯的喜欢战场厮杀的刺激感,估计就像是后世某些闲的无聊的人一样,喜欢从一些危险的运动中寻找刺激,这样才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李承乾也是同样如此,他其实对正规的兵法并没有兴趣,只喜欢看到有人在自己面前厮杀搏命,所以他就将自己身边的亲卫分成两队,命令他们在演武场上厮杀,虽然武器换成了竹制的刀枪,但依然可以伤人,每次下来都有不少人受伤。
更让人无语的是,李承乾身边又出现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叔叔李元昌,这家伙虽然写的一手好字,但人品却实在不怎么样,前些年他在封地上回不来,倒也没什么,可是这两年他竟然偷偷的从封地上回来,李世民估计是顾念到兄弟之情,所以也没赶他回去,李元昌与李承乾的年龄本来就相差不多,以前的感情就不错,后来李休曾经提醒过李承乾,让他远离李元昌,可惜现在李承乾早就将李休的话抛到九宵云外了。
这段时间李元昌也天天与李承乾厮混在一起,李承乾玩骑马打仗的游戏时,甚至会和李元昌各领一队,然后在东宫之中冲锋厮杀,本来李承乾的脚有残疾骑不了马,李元昌竟然让人将春秋时的战车制作出来,让李承乾站在上面可以亲自参加冲锋,结果前段时间李承乾不慎在冲锋时从车上坠落,差点被马给踩死,后来被护卫拼命抢救出来,但也受了一些伤。
李承乾身为太子,如此胡闹而且还让自己受伤,这么大的事情如果爆出来,肯定会引得天下人侧目,所以李承乾刚受伤时,还想要封锁消息,可是朝中不知有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他,所以这件事最后终于还是被人爆了出来,结果这也引出了一场大戏,这也是长孙无忌给李休写信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刺杀大臣
李承乾在东宫里胡闹,汉王李元昌身为他的叔叔,非但不劝阻他,反而还怂恿李承乾闹的更加厉害,最后使得李承乾再次受伤,虽然伤的不重,但这件事却被人给爆了出来,结果一下子引得群情激奋,很多大臣都纷纷上书,一方面是指责李承乾身为太子太过胡闹,另一方面又指责李元昌蛊惑太子,甚至有些激进的指责李元昌有不轨的图谋。
不过压力最大的却还是于志宁等人,他们是李世民指派给李承乾的辅臣,而且一个个又都是饱读读书之人,最看重自己的脸面,现在李承乾在他们的教导下非但没有变她,反而变本加厉的更加荒唐,这让他们也感觉自己的老脸无光。
虽然李世民并没有责备于志宁等人,但这几个老臣却都觉得责任在自己的身上,所以他们很快就联合起来向李承乾劝诫,只是他们根本讲究什么方法,而是直接面对面的硬怼,李承乾又是年轻气盛,根本听不听进去他们的话,再加上李承乾受伤,本来就心中有气,又感受到朝堂上那么大的压力,结果当场和于志宁等人吵了起来。
于志宁等人都是刚正不阿的性子,这也是李世民选他们辅佐李承乾的主要原因,所以他们也丝毫不怕李承乾,一个个都是硬着脖子与李承乾争吵,最后把李承乾气的要命,结果竟然做出一个昏了头的决定,那就是派出刺客刺杀于志宁。
但是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那个刺客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竟然没有对于志宁下手,反而将这件事传了出去,结果一时间朝堂之上也是为之哗然,甚至连之前李承乾受伤的事都没人再关注了。
本来李世民对李承乾和李元昌嬉闹的事并没有发表什么看法,一来他也是年轻过的人,觉得年轻人胡闹一些也很正常,二来自从李承乾腿疾之后,就有不少人猜测他要更换太子,如果他在这时处罚了李承乾,很可能会让人更加坚信这个传言。
可是李世民也没想到李承乾竟然这么不争气,仅仅因为于志宁的言辞有些激烈,就要派出刺客杀死自己身边的重臣,这哪里还有一点身为储君的气度?若是日后让他登基为帝,岂不是满朝文武都要被他给杀光了?
想到上面这些,李世民也不由得恼火无比,当即下令将李承乾关在东宫内面壁思过,半年之内不得出宫门,同时也派人安慰于志宁,不过于志宁并没有被吓到,反而还帮李承乾求情,而且还要继续担任教导李承乾的重任。
长孙无忌给李休的信中,有大篇的段落都是在描写上面这件李承乾的事情,当然他不会描写的那么详细,但以李休对李承乾的了解,也能猜到其中的一些细节。
不过更让李休心生警觉的是,长孙无忌在信的最后却忽然问起李治的情况,甚至还让李休代他多多照顾一下李治,虽然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但他这种对李治亲切的态度却让李休感觉有些不自然,再联想到李承乾的情况,更让李休眉头一皱,这是不是意味着长孙无忌已经开始向李治倾斜了?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心中也不由得变得凝重起来,其实长孙无忌开始倒向李治也很正常,毕竟长孙皇后一共就三个儿子,李承乾现在越来越不成器,李泰就更别提了,虽然文才不错,但性格上的缺陷太大,如此一来,长孙无忌唯一能选的也就是李治了。
只不过李休觉得李承乾虽然越来越偏激,丢掉太子之位也是迟早的事,但却没想到李承乾的变化会这么大,现在连刺杀身边大臣的事都能做得出来,恐怕这件事发生后,会寒了不少大臣的心,以后谁还会真心的辅佐他?
“又在想什么?”就在李休想着心事时,马爷却忽然走到他身边问道。
“没什么,只是看到北邙山的风景与南山的风景有点相像,所以打算等回到长安后,就把家搬到南山别院里,到时马叔和秦将军也一起来,咱们平时钓鱼打猎,闲暇时教育一下孩子,也未尝不是一件乐事!”李休这时微笑着回答道。
“呵呵,你能想就最好,朝堂上的事就别管了,咱们关起门来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马爷也看出李休没有说实话,不过也没有再追问,毕竟之前他都已经劝过李休了,而且李休也答应不再理会朝堂上的事,只是现在可能又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才让他有些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