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信可怜巴巴地对范志祥道:“峒主,这阵势,我如何去问?”
“怕什么!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你问了就回来,我自有主意!”
范志祥神色镇定,让亲信尽管听话前去。
这个亲信无奈,主家的话怎么能不听?平时管吃管喝,又不是养儿子,本来就是养来送死的,只好硬着头皮上前。
这人又没有马骑。就那么跑向几千人的军阵前。怎么看都显得滑稽。
看看离宋军阵前还有百十步。这亲信觉得距离差不多了,慌慌张张想停下脚步,还犹豫着自己嗓子够不够宏亮。
正在这时,就听高大全身边一声弦响。
正犹疑不定的这名亲信心里一慌,抬头看去,迎着太阳也看不真切,只听见破空的尖啸声,然后胸口一阵剧痛。
看着插在胸口的箭枝犹自颤动不休。一头栽倒在地。倒在地上,有意识的最后一眼看见的就是主家正爬上马,扭头就向来的山谷里跑。
话已讲完,刀兵相见,战端一开,惟有杀敌。
高大全记得徐平跟他讲的话,而且明确告诉他,作为一方主将,只有奋力杀敌,什么讲和谈判都与他无关。战阵之前。他饶敌人性命的惟一条件就是敌人投降,除此之外。他只能跟敌人分生死。
看着刚刚出谷口的敌人乱糟糟地奔回河谷里,高大全没有任何反应。宋军不进河谷,如果能在渌州一带活下来,这些交趾土兵尽可以在里面呆到战事结束。不然的话,就到谷外的开阔地面对宋军的箭雨,跟骑兵对冲。
徐平没那么高的觉悟,让有限的兵力到山地里跟交趾土兵捉迷藏,就为了几个没多少人烟的土州。
范志祥奔回渌州后招集各个土兵首领,商量面对的局面,如何冲破谷外宋军的封锁。对于这数千交趾土兵来说,这个任务没几天时间是谈不下来,谈下来也得十天半月才能把人集中起来,那时候谷外就不知是什么样子了。
李庆成只觉得两腿发酸,双眼看什么都有些模糊,可衙门里的徐平依然在忙碌,并没有招见他的意思。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李庆成算是深刻理了这话的意思。
直到太阳落到了山顶上,褪去了惨白的颜色,开始有了红晕,衙门前总算开始冷落下来。
傍晚的凉风起来,吹到李庆成的身上,他打了个哆嗦,清醒过来,重新又抖擞精神,眼巴巴地看着衙门口。
谭虎出了衙门,看了看双腿开始打弯,脸色发白的李庆成,笑了笑道:“李知州,外面等着辛苦了,官人让你进去说话。”
“谢官人,谢提辖,小的不辛苦。”
谭虎看了他一眼,转身头前带路。
站了大半下午,李庆成的腿都麻了,哪里能够走得动路?颤颤巍巍,像老太婆一样一步一步地挪。
谭虎回头看了一眼,不悦地道:“知州,官人可是忙得很,像你这样走法,要走到明天去吗?今天不方便,我去跟官人说一声!”
“方便,方便,今天当然方便!”
李庆成一边说着,一边咬着牙挪动紧步,额头的青筋爆出来,豆粒大的汗珠不停地向下流。
进了衙门,官厅里已经空无一人,只有两个兵士守在门口。
谭虎带着绕过官厅,从侧门进了后衙,一路来到小花厅里。
徐平正喝着茶,一边看着手里的文书,听见脚步声,抬头见是谭虎带了李庆成进来。
把手里的文书放下,徐平示意谭虎到门口外面守住,对狼狈不堪的李庆成道:“怠慢知州了,坐吧。”
李庆成陪笑说道:“官人面前,哪有小的坐的地方?”
“那就站着说话。”
徐平放下茶杯,转过身来,看着李庆成,缓缓开口:“你是大宋敕封的谅州知州,掌着我大宋的官印,却为交趾人做事,这罪过可是不小。”
“天地良心,官人,我违抗不了甲峒是有的,但说是为交趾人做事,实在是没有。自我父亲这些年来,我们只是在这里备位而已,谅州的事情我们一点也做不了主。我愧对朝廷恩赏,这我认,但说是替交趾做事,这真没有!”
看着李庆成快哭出来的样子,徐平道:“官军两次进谅州,你都闭城不纳,这我可不是冤枉你,你知罪吗?”
“下官知罪。谅州形势如此,愿官人体谅,能够从轻发落。我开城门迎了官人进来,在交趾和甲峒的两个儿子是不敢想了,就希望留在谅州的这些家人能够放他们一条生路,官人的大恩大德,必有后报!”
徐平道:“祸不及家人,放心,不管怎样,我保你的家人平安。”
“谢官人慈悲!”
徐平看着李庆成沉吟了一会,才开口问道:“我问你,如果给你机会,大宋的官,你还想不想做?”
“官人说笑,我知道自己罪过深重,怎么还有重新做人的机会?”
“我的样子像说笑吗?”
李庆成看徐平沉着脸看着自己,心里一哆嗦,忙道:“官人何等样人,怎么会说虚言,是小的乱说话了。”
“那你愿不愿意做?”
看徐平一脸严肃,李庆成心里挣扎。不但不问罪,还能继续做官,这样的好事当然不可能凭空掉自己头上,付出的代价定然不小。
见李庆成不吭声,徐平摇了摇头:“算了,你不想我也不勉强。你能主动开城门,还算迷途知返,我也不重罚你了,流配三千里——”
“官人,我愿意做!”
李庆成咚地一下跪在地上,眼巴巴地看着徐平。
“起来吧,既然还愿意为大宋效力,那就坐下说话。”
说完,徐平又高声吩咐外面的谭虎:“给李知州上茶!”
李庆成出了口气,扶着腿勉强站起身来,见徐平并没有看自己,犹犹豫豫地到旁边的空椅子上虚坐了。
谭虎端了茶进来,对李庆成道:“知州用茶!”
李庆成接过茶碗,看着谭虎走出厅去,回头面对徐平,颤声道:“官人,有什么需要小的效劳,请吩咐。”
徐平笑了笑:“你不用紧张,不会让你去送死。大宋****上国,做事不会像交趾那样的蕃邦小国一样小家子气。既然为大宋臣子,当然用的是你的才,而不会要你的命,你担心什么。”
李庆成见徐平的样子不像作伪,悬在半空中的心才算安稳一些,向徐平道:“官人尽管吩咐,只要用下官的地方,一定尽心尽力!”
“好,有你这句话就好!”徐平说着,吩咐外面谭虎:“天色不早了,吩咐人给李知州家人准备饭菜,让他们在后衙安心等候!”
“谢官人体谅!”
徐平回过头来,看着李庆成道:“其实事情很简单,就看你尽不尽心。你是本地土著,对外面的穷奇河必然熟悉无比。”
“禀官人,下官确实了解穷奇河的水性。”
“那就好!现在穷奇河上一条渡船没有,虽然是旱季,水深也不可测。你只要指点给官军,哪里可以涉水而过,哪里可以搭桥。用最短的时间,在穷奇河上搭两座浮桥出来,就算你的大功!”
李庆成一怔,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官人要过河?要打甲峒?”
徐平看了李庆成一眼,沉声道:“按说,不该问的话你就不要问。不过念你也不容易,这一次我就不计较,以后记住了!”
“小的鲁莽了!”
“谅州只有一个谅州,什么时候交趾可以分一半去了?兵马到了,当然要把交趾人私自占的地方抢回来。这件事你做好了,不但前罪全免,就是在交趾和甲峒的亲人,也未必没有办法。”
“真的?”听见这话,李庆成眼巴巴地看着徐平。
徐平道:“真的假的,全看你自己。如果能够把事情办好,让官军顺利地一下过河,我就把甲峒攥在了手心里。他们自己的命都在官军手里捏着,你还担心自己儿子干什么?”
李庆成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官人放心,我一定让官军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河去!”
(晚上还有一章。)(未完待续。)
第152章 渡河
韩道成骑在马上,听着穷奇河水响着低沉的声音,向西方流去。
已经到了月底,天上没有月亮,满天星星眨啊眨地再努力,也只是洒下一层银辉,给大地罩上奇幻的色彩,却照不清地面上的景物。
对面静悄悄的,没有光亮,也没有声音,不知道白天来回巡视的甲峒土兵到了晚上还会不会忠于职守。
“这带能涉水过河?”韩道成沉声问身边的李庆成。
李庆成道:“指挥使放心,今年一进十月,雨水就不多了,渌州那里来的水比往年都少,骑在马上肯定能过去!”
“那有没有人能徒步过去的地方?”
“那真没有!穷奇河不是小溪流,常年能行船的,怎么能徒步涉水?”
韩道成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李庆成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回答能不能让这位骑兵首领满意。自己可是在徐平面前夸过了海口,一定要让官军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江去。
韩道成来回走了两圈,估计了地形,叫了军使曹洋过来,吩咐他几句。
“知州,我们到前面去看。”
韩道成叫上李庆成,两人继续沿着穷奇河向前行去。
以南北谅州两个州城连线为中心,两人向东西各走出了三四里路,李庆成指出了三个可以骑马涉水而过的地方,韩道成都让人守住了。
回到中心位置,韩道成问道:“知州,这一段河流哪里合适架桥?”
“当然是越窄的地方越合适。一处在上游。离这里有五里路左右。不过那里两岸都是巨石。崎岖不平,不利于通行。还有一处在下游,也是两块大石在两岸相对,形成个小狭谷。不过那两块大石都没有耸起,只是平平地伸到河里去,两岸通行无碍,应该是最合适架桥的地方。”
“好,我们就去那里。”
一到附近。明显就听到了水声与其他地方不同,明显地响亮很多,还有冲刷两岸石壁的声音。
韩道成见李庆居说得老实,还是没有说话,依然叫了个手下来,吩咐几句。也不知说了什么,依然带着李庆成回了中间位置。
到了半夜,月亮依然没有起来,天上星星明显多了,愈发明亮。
韩道成下了马。站在河边看着河对岸出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李庆成不敢随便问话。只好老老实实站在他的身边。
远处传来马蹄声,两盏煤油灯挑在前面,像是一条巨龙的眼睛,在夜色里进着穷奇河蜿蜒而来。
“官人来了!”
韩道成转过身来,快步向那条黑夜中的游龙迎去。
李庆成一听徐平过来,心里吃了惊,紧紧跟在韩道成身后。
迎到徐平,韩道成叉手行礼:“见过军使!”
到了河边,徐平下马,看着黑暗中的穷奇河,问道:“怎么样?选好架桥的地方没有?有没有哪里能够涉水?”
“禀官人,涉水有三处地方,我已经派人探查了。至于架桥——”
说到这里,韩道成看了看李庆成。
李庆成乖巧,知道韩道成不想让自己听见,开口道:“今天晚饭也不知吃了什么,肚子有些难受。官人,你们谈着,我去去就来。”
徐平头也没抬,平静地道:“你晚上没吃东西,从衙门一出来就来这里了。韩指挥,接着说,既然让李知州领着找地方,就不怕他知道。”
李庆成尴尬地笑笑,灯光下也没人能够看清。
有了徐平的话,韩道成也不再忌讳:“至于架桥,李知州在离这里三里多远的下游指了一处地方,河道较窄。我已经派人下水探查了,一会回来就知道那里行不行。其队两处桥址,我想还是就选在这里,分左右两道桥梁,能够保证两三千步骑迅速过河。”
徐平看看河的方向,再回身看看来的州城,点头道:“这里就这里吧,张荣一会就带架桥的人过来,你要先把水情探明白了。”
韩道成应诺,并没有其他动作。
李庆成看到这里哪还不明白,刚才每到一地韩道成都吩咐人做事,必然是让水性好的手下到河里看水情了。这种大事,当然不能凭他一句话就定下来。
等不了多久,下河查看水情的人都聚到徐平所在的地方来,一一禀报了河水和两岸的情况,与李庆成说的基本一致。
听几个人讲完,李庆成出了口气,对徐平道:“下官还算不辱使命,不过官人,这几处地方的水情对面甲峒的人也一清二楚,只怕他们会防范。”
徐平问刚才下水的人:“你们有没有上对面的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