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7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这也是徐平密奏直言不讳的问题。以前像秦凤路这种经略使小打小闹没有什么,其他几路主力是三衙禁军有所牵制也没有什么,现在的秦凤路是徐平编练的新军,再连打胜仗,就必然会引起疑心。赵祯是个忠厚的人,对前线将帅能够做到用人不疑,但看徐平不顺眼的还是会拿这种重权说事,最后发展到哪一步就不好说了。

    李璋又道:“天子临大事予臣下以重权,为免疑虑,而有王翦求封,萧何自污,求富贵而安帝王之心。经略起自诗书,进士及第,今握大权在外,既不想惹朝中疑虑,也不想自污以坏名节,惟有把权交朝廷,在外做事而已。本朝虽然军政一切总于枢府,实际上还是有分的。经略言,如今是军政在三衙和地方帅司,军令出于枢府,而用人之权在陛下。”

    赵祯又默默点了点头,这确实是现在军制的事实。军政总于枢府只是泛指,实际上真把军权几大块分开,从太宗之后慢慢演变的现实是军政在三衙,军令在枢密院,而人事大权则在帝王,钱粮军需则在中书,互相牵制。其中的异数就是经略司,随着战事越来越长期化,越来越激烈,边疆帅府的兵权越来越重。宋初从五代传下来的旧制是以中央禁军为主,遇有战事临时任命主帅,一二年战事结吏帅臣即解兵权。可面对党项和契丹,战事都是绵延数十年,这种制度不得不慢慢演变。边疆帅臣的脉络是临时性的行营总管,到长期性质的都部署司,慢慢成为边疆长期性的军事长官。经略司本身不是帅臣,发展演变到现在实际上是武将为帅仗打得太难看,文臣开始侵夺都部署的帅权,最终兼了都部署。如此数职合一的经略使便就成了军政通管,权责几乎等于晚唐藩镇的要职。这种转变本就是在赵祯当政的时候完成的,他也废掉了宦官监军、将从中御的旧制,他自己倒不是个多疑的人。不过经略使现在的权实在太重,再立几次大功,肯定会有传言起来。

    李璋道:“经略不想自污以坏名节,一是深信陛下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再者也是坚信自己可以把军权交到朝廷来。如若不然,边路帅臣如果分权,则难以应付战事。而若是不分权,为安人心便不能久任,同样不利于战事。臣这次回京,便是受经略所托,向朝廷交权来了。臣现在的职事要做什么,其实都在交权这两个字上。要在其他各种推行秦凤路的做法,最要害的地方,也是要让诸路帅司把权交到枢密院来。”

第169章 枢府掌军令

    什么是权?在家里管钱的就是掌权,在衙门里管着升迁的就是掌权,那么军中呢?管着你吃喝拉撒、每日里干什么、活成个什么样子的是掌权,管着升迁的同样是掌权,而最重要的权,是决定你要做什么、怎么去做的。人事权本来就不在经略司,人事上经略只有建议权和一部分的按察权,徐平要交到朝廷来的,只能是军政和军令之权。

    赵祯叹了口气,他自然知道李璋说的是什么,徐平给他的密奏中已经说得明白,他同样也知道徐平为什么这样做。一个人信任徐平有什么用?哪怕这个人是皇帝。随着徐平在整训军队时把军政、军令合一,随之而来的猜疑就必然不少。皇帝是天子,但这天下却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天的儿子终究不是天,赵祯也无法完全掌控徐平的命运。现在秦凤路连战连胜,在诸路中鹤立鸡群,自然一切好说。一旦战事不那么顺利,或者是等到有一天战事缓和下来,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今天徐平的所作所为就是靶子。到时朝臣要削地方兵权会拿现在的徐平来说事,赵祯面对其他权臣威胁也依然如此。

    李璋叉手道:“陛下,臣此次回京,便是替经略把秦凤路的兵权交回朝廷。但要完成此事,必然先要匣清何为兵权,这兵权要怎么交回来。往常不管是朝臣,还是军中将帅,皆言将要专权,惟有专权才能应付战事,不致贻误战机。然而将帅专权,到底专的是什么权却无人说个清楚。钱粮要给足,将帅如何花朝廷最好不过问,是把财权给他们。军中严阶级法,一举一动皆要合阶级,统兵官一念可决属下生死,是把军中治理之权交给他们。如今沿边各路作战不再设监军,不再授阵图,是把临战决策之权交给他们。经略说过,军中之权无非是军政、军令、钱粮和用人之权,现在除用人之权,一切都在经略司,帅臣的军权过重了。经略要交予朝廷的,一是钱粮,希望自今之后,随军转运使自有职责,只要依军中行事保证足粮足兵,可以自主行事,不必再受经略司军令,而得向枢府奏事。第二个是军政之权,由枢府编出军中规例,日常一切依规例行事,经略司和各级统兵官只能在这规例中得便宜行事,而不能超出规例之外。保证施行,则军法不再归于经略司,当由朝廷别遣军法之官,直属于枢密院。军法之官依规例而判,经略和各级统兵官不再决断,军中将佐士卒对军法决断不满,得依地方监司之例,别有途径上奏。最要紧的,则是军令之权。”

    与顿了一下,李璋才接着道:“本朝枢府掌军令,然而西北战起,军令之权则不得不交予前方将帅。大权交付将帅,依然连连失利,为何?皆因军令关键不是由谁而发,而是必要有所据,要让作战之军真正有所依。臣今天在议事厅所做所言,实际上就是把军令该如何发出去所要凭依之事,在朝堂上讲清而已。枢府不得不放此权,皆因以前依将帅奏章也无所凭据,前方到底该如何作战,心中无据。秦凤路把军令之权依然交回枢府,最要紧的就是把军中情事,前线战事巨细无遗一一上报,枢府大臣可以依此而作决断。”

    赵祯点了点头,摆了摆手道:“好了,我明白了,其余细事,不必说与我听,后边要说与诸位相公和三衙管军大将去听。唉,此事最难,是徐平愿把大权交回朝廷,是他能交权之后把事情做好,而其余诸帅,只怕是难”

    李璋道:“经略曾言,钱粮、用人、军政之权,其实都不太难,军中编好规例即可。惟有这军令之权,要交回枢府,有着诸般难处。前方战事瞬息万变,确实不可能事事都等枢府决断,则将帅必有临机处置之权。如此便就有哪一级归枢府,哪一级归帅臣,哪一级归主将之别。要想条理清楚,只怕极是不易。经略要的,是由枢府决断每一战前,要此战打哪里,要守哪里,定了则不轻易动改。至于到时如何排兵布阵,行军作战,则是前线将帅决定的事。临机时,枢府若是觉得必要,可以临时授予帅臣哪些决断之权。”

    这些话是徐平教给李璋的,临回来的时候他练了很久,最终能够倒背如流。其实简单一点说,徐平希望战略决定权交回枢密院,前线将帅只保留战役决定权。只是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极难,非在实践中一点一点摸索不可。

    要李璋回京,又把军中大权交出来,是徐平思索了很久的事。如果不交权,他手握十万大军,真地迎面交败元昊,可以肯定会引起朝中猜疑,这个时候赵祯保他都没用。特别是他一直想改三衙的军政大权,那时三衙将领必然群起而攻,自己的地位就危险了。

    只有把权力交回朝廷来,朝廷才会放心让徐平带着十万大军,甚至更多的大军与党项决战。这个权不交回来,哪怕把徐平召回朝廷面临军事失败,朝中上下还是不放心,到时只怕宁可容忍元昊,也要把手握重兵的徐平先解职。

    交权不是说一句我一切听朝廷的,而是要形成一系列制度、规例,用制度保证前线将帅从此不能专权。只要在这一套制度之下,则不管前线将帅怎么想,都威胁不到朝廷。形成完善的制度,用制度保证一切,才能脱离开分权监视、事事猜疑的格局。

    这套制度形成,就跟徐平进行的军改一样,先夺统兵官之权,再夺将帅之权,用制度把这些权力从人的手中,收到各个衙门当中。枢府掌军令,则用制度保证他们做出的军令是正确的,只要不是整个衙门全都成了白痴、狂妄的傻子,发出的军令就不会离谱。从此以后军中事务,不管是军政、军令,还是钱粮、用人,权力都在制度上,而不是归于某一个人。你做这个职务,便就有这个制度规定好的权力,换一个职务,便就是另一个权力。

    宋朝是制度复杂、公文繁琐的时代,朝中官员对这一套并不陌生,只是军队由于历史的原因成了例外。现在徐平要把这一套重新推行到军中也不是无章可循,中国的历史足够长,几乎什么事情都能找到先例。秦汉时候军制,便就事无巨细,几乎全部形诸文字。那时候军中不管文职武职,会写公文是基本要求,自己的一切都要在公文中表现出来。现在军中许多统兵官不识字,甚至以不识字为荣,本来就是不合传统的。公文就是实物化了的制度,保证了公文的严肃性,就保证了制度的有效性。文山会海不是有害的,只有无意义的文山会海才是有害的,换句话说,多并没有坏处,只有无意义的多即冗才有害。

    只有用制度限定了权力,在制度中武将不可能因为专权做出分外的事,朝廷才可能放心把这大权交给将帅。世间的事就是如此,权力限制了你才能得到权力,不受限制的权力就是狂想。妄想什么都自己说了算,一切凭自己喜好行事,权力不受限制,那只能跟禁军中权力几近无限的统兵官一样,慢慢被边缘化,甚至被人鄙夷。

第170章 两府并立

    从大内出来,已经明月高升。吕夷简辞别了李迪,看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心中感慨万千。他还是没想到徐平会要求把秦凤路的大权交回朝廷来,特别是在沿边诸帅正要求有更大的权力,以专事权的时候。徐平的用意吕夷简明白,只有把大权交回来,朝廷才会给他更多的前线指挥权,更多临机处置的权力。说白了,徐平交回的是个人的私权,但前线大帅职务上的权却会变得更多。吕夷简明白这样做的好处,心里也知道这种事情徐平做得出来,自己却做不来。说到底,吕相公行事,还是放不下心中的私利。

    帅府大权交回枢密院,需要一系列制度保证。核心一点,就是自帅臣起,对下属将佐官员的管理,以后以制度为依据,而不是再靠官阶相压。哪怕有属下官员看着不顺眼,你可以在职务上进行打压,却不可以按自己意志进行惩处。类比地方,便就是知州虽然是一州主官,但其下面的通判和幕职曹官都有一定的独立性,既有上下管辖的关系,也相互监视。甚至因为官员个人能力不同,知州和其下属官员的关系是各不相同的,但在制度上规定只有知州独享的权力,其他人也不可以染指。

    朝廷把权力直接延伸到帅府下的各官,而不再是像以前,给帅臣大权,一切都由其处置。因为权大,便就不许久任,甚至用不正当手段分其权力。你越能干,就越不放心让你在一个地方任职太久,越不放心把军队交给你。现在由枢密院直接控制帅府各机构,甚至直接控制其下各军,帅臣的权力再大,其对军队的控制力也天差地远。

    以前在政事堂,吕夷简主持编了《中书条例》,这条例在他失势后还曾经成为政敌攻击他的把柄。因为有了《中书条例》,一个庸人也可以做宰相而不出大乱子,如此一来帝王还怎么会慎选宰相?要不是徐平在三司积极编《三司条例》,把《中书条例》充实起来,那条例说不定已经被废掉了。现在坐镇都堂,又要编《枢密院条例》,还是配合徐平在地方进行的军改。《中书条例》最终为徐平的三司改革做了嫁衣,《枢密院条例》的命运又如何呢?

    徐平把经略司的军权交回枢密院,对现在的军制格局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枢密院的地位空前上升,就能够牢牢压住三衙了。以前说是一切军政归于枢密院,实际上由于统兵权在三衙,是一个相互制衡的局面。枢密院手里没有兵,一举一动都要依赖别人,就连自己的守卫也只能仰仗皇城司。经略司把兵权交回来,枢密院有了地方驻泊禁军的管辖权,从此翻身,不但是压住了三衙,而且就此有了与中书抗衡的本钱。吕夷简明知道此次是徐平借自己的手推行他的改革,还是抵挡不了诱惑,全心全意地去推动。此次变革真正推行下去,吕夷简也就不天天想着重回政事堂了,枢密院的都堂地位就变得与其不相上下。

    赵祯换了便服,把李璋如入内殿,对他道:“依适才在崇政殿所议,则以后各路经略司的事权、用人权、财权和军法奖惩大权,俱都交回枢府。如此以来,枢府事权变重,再如现在是绝不可能了,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