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7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拱辰笑道:“我在都护身边数年,说句心里话,还真有些瞧不上两制词臣!数年前我主一州之地,犹觉得战战兢兢,现在则易如反掌。都护说的我明白,只要我这一任随军转运使做好了,甚至随着都护把昊贼剿灭,直捣贼穴,强过词臣多少!”

    徐平点了点头:“你明白就好,词臣清贵,但年纪轻轻就去做没多大好处。在地方上历练得够了,去做词臣,甚至是入两府都顺理成章。不历地方实务,现在朝中局面,官升上去了又有多大用处?到时被人撵下来,更加难看。”

    十年过去,王拱辰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苦哈合的少年状元,多年跟在徐平身边做事,对朝中事务自有一套自己的看法。舍人院和学士院的两制词臣清贵,升官快,地位高,是文臣飞黄腾达的阶梯,但那是以前,现在已经不同了。随着三司事务在中书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财政在中央行政中地位越来越重,两制词臣再想跟从前一样,完全不可能。按照现在这种趋势,做词臣得了皇帝和宰执赏识,提拔到关键的职位并没有用,因为衙门里的事情你搞不清楚,做事情就没有条理,没有分寸,那官位你也坐不住。天圣年间的进士,一大堆排名靠前的是经过三司实务的,在后面眼巴巴地看着呢,哪里会给不通实务的词臣机会。

    徐平曾经在邕州六年,厚积而薄发,回到京城之后处理各种事情游刃有余,才有了后来的飞黄腾达,王拱辰又何必不在地方上多等几年?等到那一批口里说得天花乱坠,实务一窍不通的在官位上坐不住,自己再回朝有什么不好。凡事就怕有比较,没有那些词臣做得烂,怎么显出自己能干来。现在两府事务繁忙,朝中想增补一二人进两府,赵祯想让自己看中的宋庠做宰执,折腾几个月就是定不下来。上一次宋庠与两府无缘是因为老臣们的反对,这一次则纯粹是他自己不争气,如今两府的事务他是真做不来。

    这十几年宋庠在台谏词臣的官路上日子过得爽了,等到要上位的时候,却发现世道已经变了。要进政事堂,李迪发现他对三司钱粮事务一窍不通,要他来何用,占住一个位子还影响中书的运作。要进枢密院,吕夷简正重整军制,要从经略司和三衙抓军权,宋庠对这些实务同样是一窍不通,一样不要他,宁可再增一员武将执政也不要宋庠。宋庠现在做翰林学士,地位清贵,官职又高,再去学实务已经难安排了。让他进三司,就连赵祯都不放心,现在三司一有风吹草动,便满朝震动,怎么敢塞他进去。至于其他衙门,去了又有什么用?惟有去地方,偏偏他官职太高,去了地方也远离实务,非常尴尬。

    王拱辰把这些看在眼里,悠哉得很。天圣年间三状元,宋庠已经被赵祯养废了,王尧臣因为跟着徐平在洛阳数年,前途远大得很。至于王拱辰,从提举营田务到来秦凤路做随军转运使,这一路官职做下来,他有自信朝中的大部分职务都难不住自己。现在他急个什么,凭着这状元出身,谁还能把他一直压在地方,朝廷中总有一个位置是自己的。

    与王拱辰说着闲话,顺便聊着今年钱粮的安排。去年川蜀大旱,今年则风调雨顺,从川蜀征粮再没困难。秦凤路同样是好年景,自给有余,川蜀的粮运来是供五军所需,现在道路已经修好,王拱辰没有任何压力。惟一就是徐平报给朝廷西北战事只怕短时间结束不了,需要在重要地方储备粮草,王拱辰要按都护府的要求督建粮仓。

    两人聊的时候,庞籍从外面进来,与两人叙礼。他已经从川峡四路都转运使的位置上调离,转任陇右都护府枢密院派出的巡查御史,提举军法司。现在组织从川蜀运粮的是从江淮制置发运使官位上调来的魏,这也说明了朝廷对此职的重视,因为江淮发运使一直在路一级的官职中资序排第一。

    今天无事,徐平招几位秦凤路的大员和诸军长贰在后衙饮酒,一是叙叙旧情,再一个是商量讨论新制度下众人怎么协调,下半年如何安排。新官制初行,虽然制度上王拱辰和庞籍已经不受徐平管辖,但习惯上他们还是把徐平视为一路大帅,事事听命。

第173章 布置

    太阳恹恹地落到了西山上,映红了半边天,酷热随着太阳慢慢开始散去,凉风从周围的山里刮过来,带着草木的清香。

    众人到齐,徐平起身举杯道:“陇右都护府初立,秦凤路从此别为一路,无论民政军事从此与陕西路无涉。这一路事务,全赖诸公。我为一路都护,得两府之命兼管军民,并主对番贼征讨事。在座的诸位,或为旧识,或为初来,当戮力同心,把事情做好!”

    众人起身,一起称是,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制度上讲都护是军职,主管军事,不过此时经略司已撤,民事上路级如何管理朝中还没有定论,暂时由中书授权徐平代管。想来以后还是要设一路级机构管民政,或者就跟平常的路一样,由转运使管民政,从此在沿边也把军政、民政分开。

    此时陇右的路一级长官,随军转运使以王拱辰为正职,郭谘为副,转运按察使新调张存来,提点刑狱则是新从京东路平调来的天圣二年进士陆广,军法是庞籍。都护府之下地位较高、有一定独立性的武将,则是都护府参赞军事王凯,他秦州监军职位已经取消,以及五军的正副都指挥使,还有就是主管都护府机宜和直辖兵力的谭虎,以及管桥道军的鲁芳。这些人不管以前的地位如何,现在不管文武,都是路一级的官职,五军的地位都等同军事路,帅府直辖兵力和桥道军则同五军。

    下面重要的官职,无非是文职序列的各州幕职曹官和各县知县,武职序列则是几个管兵较多的都巡检使,特别复杂连衙门中人有时也搞不清楚的都监已被取消,总管地方军政的是钤辖司。原来管军法司的甘昭吉脱离都护府序列,出任在古渭新设的陇西县都巡检使一职,镇抚周边蕃部。原秦州都监赵滋改任新设定西县都巡检,镇抚秦州北边蕃部。南部则由以文改武的刘质任天水县都巡检,镇抚南边蕃部。改过之后,原来在地方上特别复杂的军制简明起来,以前各种都监、监押,大的能管一路,小的只管一寨,还有隶属关系变来变去的巡检,全部都统一起来。都护府作为战事指挥机构,以指挥为主,对军中日常事务基本不再涉及,与此对应军法司的地位就重要起来。

    让众人坐下,徐平道:“先把正事说完,我们便安心饮酒。今年防秋其实现在再叫防秋已经不合适了,因为不再是我们防番贼,而是我们要去攻番贼。具体布置,以张亢和田况所部宁朔军守榆中,自兰州以西,不许番贼过黄河。刘兼济和种世衡所部清朔军守会州,凡是境内没有迁走的蕃落,全部迁走,其间田地转交营田务,耕种收获一切制度参照军中,暂不设村落。高大全和景泰所部擒戎军守新筑的三角城,北边逼住番贼的西寿监军司,使其不得出屈吴岭,南向与番贼争达城。此事急不得,攻下达城不难,但那处关口一下,我们即要横扫后面的整个山间谷地,并守住番贼天都山南院来的关口。如此才能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最终把昊贼主务歼灭于天都山中。要想做到,则必须前进路上钱粮、物资不可缺少,特别是攻城、守城器具,必须预作布置,城一下就可使用。现在夏季诸般物资运输不便,暂时不要大打,由随军转运使司统一向会州和三角城运粮,以及军中所需的各种物资,要在秋季之前全部准备完毕。桑怿和明镐所部宣威军,则进占会州北边柔狼山和零波山之间的谷地,先断西寿监军司一臂。占住那里之后,便修筑那里翻山而过的道路,然后从那里以对骑兵为主北向,袭扰番境沙陀、鸣沙一带,让番贼不能从灵州向天都山一带从容运粮。曹克明、张所部的横塞军驻会川城,照应各军。”

    众将起身应诺,记下自己各驻防地域,以及各自的军事任务。此时陇右都护府管下五军,以桑怿的宣威军和高大全的擒戎军为主力,宣威军三万多人,擒戎军接近三万人,其余三军都是不到两万人。依徐平规划,三军都应该是以三万人满员,不过现在徐平所部已达万人,再招兵就超出了朝廷允许的范围,徐平又不想缩编,便先留了架子在那里。

    徐平又对鲁芳道:“大军前出,要想通行无碍,必须要修路架桥。你那里依都护府的军令,协助各军修桥铺路,具体事宜,自由王凯安排。”

    鲁芳叉手应诺。

    徐平点了点头,转身对庞籍和王拱辰道:“自今以后,军中日常事务,都护府便就不再插手了,一应事宜,都是各军自己管。凡违犯军制、规例之处,则交由军法司,日常事务则是各军自管,都护府依枢密院吩咐时时按察。至于战事所需钱粮、物资,都护府会拟出讲划,交给随军转运使司,一切也都是王凯在管。”

    王拱辰和庞籍一起拱手称是,只是还是有些不习惯。王凯是都护府日常事务的实际管理者,但他不是主官,只是代徐平掌管军令而已。王凯管得再多,却没有决策权,任何军令都必须由徐平签发,或者徐平授权出去的衙门。王凯自己签发出去的公文,没有任何强制性,只有知会、建议的功用,他只是个办事人员。

    一切安排罢了,徐平才对张存道:“待制,自今以后你就是陇右的转运使,如同其他各路一样。军中所需自然是随军转运使操办,但一切民用,诸般收储赈济,都在你这里。至于按察属下文官武将,一样也是你的职事,不过五军不属地方,不归转运使司按察。”

    张存跟徐平共事多年,是看着他从一个诸事不懂的少年通判一步一步走到边路大帅的地位,并一路从徐平的上司到同僚,再做到徐平的下属,最后又到一路来共事,对徐平的认识是其他人不能比的。听了徐平的话,笑着拱手称是。

    最后,徐平才对提点刑狱陆广道:“陇右是边路,治下蕃落众多,与内地各路有诸多不一样的地方。蕃落自有招安蕃落使刘涣主理,现在一切皆依番法,诉讼重和断,而不擅行诛戮。至于编户齐民的各州各县,则便如内地各路一般,刑狱一切由提刑决断。如果路内有盗贼,而与番民无涉,则同样是由提刑司来管,如果需要兵马,则移文钤辖司,自会有巡检助你行事。提刑,我这里说一句,任何时候,你不可向五军借调兵马!”

    陆广拱手:“都护所言,下官记下了。只要一如内地诸路,便就没有什么。至五军的兵马,只听都护府军令,我们其他各衙门自然也调动不了。”

第174章 何必招安

    徐平靠在竹椅上,看着远方的夕阳,一副轻松自在的神态。旁边诸位赴宴的官员已经喝得面红耳赤,你敬我劝,不亦乐乎。官员聚会要喝酒,也有其合理性,没有酒助兴,大家都放不开,一个个正襟危坐,道貌岸然,这样的聚会了无趣味。

    徐平自己不好酒,也不会借着酒意说些平时不说的话,做些平时不做的事,酒对他来说就是偶尔消遣,偶尔用来助兴的东西。这种场合,他不去劝别人酒,别人敬过了也不会来逼着他喝酒。徐平这种形象由来以久,现在位高权重,就更加没人来找不自在了。反正谭虎、桑怿、高大全等人都是跟了他多年,喝酒由他们陪别人,徐平在一边坐着就好。

    都护府建立,朝中军制开始改革,徐平所预想的一切开始走上轨道,剩下的日子,他只要带着本部兵马打胜仗就好。负重前行,最难的就是开始的那几步路,走上正轨反而就没有那么累了。徐平现在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包袱,感觉到心灵上的放松。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聚到徐平身边的这群官员多是熟知吏事,能够管好实务的,那些只长一张巧嘴,做事一无是处的人远远就避开了徐平。现在徐平不再是到邕州时的那个小通判,也不是初回朝时毫无根基的新贵,位高爵显,手握重权,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说不定就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朝中地位,徐平现在还要高于一些宰执。

    明月高升,到陇西巡视蕃部的刘涣才匆匆赶来,与众人喝了几杯酒,实在溶不进那几位已经喝得兴起的官员中去,便坐到徐平身边,说些闲话。

    喝了杯茶,刘涣道:“此去陇西县,厮的次子瞎毡到那里拜会我,貌似很不得意。”

    徐平微笑着问道:“他怎么不得意?现在邈川以西已经没有强力蕃部,他应该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没人跟他作对,不应该正是招人扩地盘的时候?”

    刘涣摇头:“都护这话说得也对,也不对。现在邈川以西确实没了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