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8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前山后,所有与宋交涉的事宜都归他们管,地盘比招讨使司大得多了,只是他们不管作战。

第290章 孤注一掷

    地斤泽位于夏州以北的草原大漠中,水草丰美,部落众多,是党项族一大聚居地。这里没有城池,各部落游牧在草原上,居无定所。徐平前世这里是连片的大沙漠,不过这个年代不同,没有大沙漠,更加没有流沙,湖泊众多,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黄河支流屈野川正是从这里的湖泊发源,入宋境过麟州之后汇入黄河。

    党项东部,无定河上游的银州和夏州半耕半牧,是人口密集出钱粮的地方。而地斤泽则是腹地,提供了战略纵深,宋军数次越横山,最终无法占领银、夏等地,地斤泽的存在是重要原因。党项残兵总是战败后躲在这里,等宋军师老兵疲反击。

    现在不同了,成克赏回到洪州后,各地党项部落已经全部归顺朝廷,银夏路经略使方偕坐镇夏州,牢牢控制了局势。没有从银、夏撤过来的人力、物力,地斤泽再无作为,乖乖顺从大势,归附了大宋。再者这里的隈才等族,一直跟麟府路通商,获利甚丰,没有反抗的意愿。麟府路的宋军逆屈野河而上,到这里的时候并没有遇到抵抗。

    地斤泽东北角,屈野河源头,折继闵坐在自己的大帐里,听弟弟折继祖报着最近军情。

    最后,折继祖道:“今日州里飞马来报,唐龙镇的来守顺已经投了契丹。”

    折继闵脸色一沉:“消息确凿吗?这是大事,不得有分毫差错!”

    “确凿!丰州已经有消息,契丹的萧普达正派遣兵马,前往唐龙镇。”

    折继闵点了点头,没有说话。麟、丰、府三州一向交往紧密,而且唐龙镇曾经是折家的地盘,折继祖如此肯定,消息想来是真的了。不过现在唐龙镇名义上是隶火山军,并不归麟府路管辖,就是跟契丹有冲突,自有已经驻军于河东路的高大全去管。

    三州当中,麟州靠近内地,归宋后朝廷的动作最为猛烈,只用一二十年便就去了藩镇色彩。丰州最靠北,赵祯登基前实际上是当羁縻州看待,知州的俸禄比照蕃官,所以一向王家最穷。不过也正因为王家势弱,赵祯登基后提高了他们的待遇,他们就顺手推舟,让朝廷的机构进入了那里。三司主导的贸易在丰州赚了很多钱,王家由最穷的一家,这些年成了最富的一家。现在说起来,反而是最稳健的折家处境不怎么好,没有搭上前些年三司大规模扩张的顺风车。空有地盘和势力,上不能到朝廷当官,下不能赚钱。

    见哥哥不说话,折继祖道:“唐龙镇紧靠着丰州,正拊麟府路后背,若契丹从那里出兵入境,则我们后院不稳。哥哥,我们是不是派一支偏师回援?”

    折继闵摇了摇头:“此次入党项,我带的是朝廷的兵,没有军令,岂敢分兵。至于契丹入寇,他们先打赢擒戎军再说!高将军带擒戎军主力驻军于代州,契丹人不要云州了?放心,纵然有少量契丹兵马去唐龙镇,也只是作作样子而已,不会有大军的。”

    折继祖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此次折继闵孤注一掷,辞去了府州知州,是以管勾麟府路军司公事的身份,带了三州兵马入党项的。他的身份不再是藩镇,而是朝廷正官,不会再打自己地盘的小算盘。

    事情明摆着,党项被灭,麟、丰、府三州完全失去了作为藩镇的条件,将来的府州必然会跟其他两州一样,慢慢变成正常的州军。与其等着将来被朝廷逼着放弃藩镇权利,还不如自己主动交上去,放手搏一搏未来的地位。不再作为藩镇之后,杨家和王家过得比以前还滋润,跟荣族的荣华富贵比起来,边远小州的土皇帝也没有那么诱人。更不要说随着通判、签判的派驻,府州的事务也不是折继闵一个人说了算了。

    徐平通过杨文广,示意折继闵跟地斤泽的党项部落做生意起,他便让三司的分支机构进入了府州。现在的府州,财政独立已经没有意义,商业贸易的大头在三司手里,折家最大的收入已经变成了从三司手里分钱。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家开铺子做生意呢。

    从那个时候起,折继闵一直跟杨文广保持联系,陇右军的情形他大略知道一些。此次入党项,他专门跟驻扎在岢岚军的杨文广会过面,得到了他的提点,才毅然放弃在府州的世镇地位,转为朝廷正官的。自己的前程,家族以后的地位,全在这次入党项之后所立的军功上。一个唐龙镇,怎么可能折继闵他回头,契丹真攻府州他都不会回去。

    沉默了一会,折继祖道:“前日来的消息,徐都护大军已过顺化渡,出了贺兰山,想来要不了多少日子就要到黑山监军司了。等到陇右大军到午腊山下,我们,还有银夏路的方经略及延路的范经略,到那里共商大局。”

    折继闵沉声道:“我们等在这里,候方经略和范经略来。此次北出,是由成克赏带党项军为先锋,驻地斤泽防契丹。而野利旺荣则统兴灵路的党项大军,直出午腊山下,招揽山南山北党项,防契丹乘机突袭。党项新附,人心不定,要想他们出力,则朝廷必有大军在后监视。只要朝廷大军势弱了一些,不定他们就会反复,甚至转投契丹也说不定。”

    折继祖点头:“是啊,此事着实有些凶险。我们三万余兵马,成克赏的横山军可不止此数。不知范经略带多少兵马来,延路有大军驻扎,又没有大战了,应该来的人多一些。”

    既然是驱虎吞狼,则党项兵在前面跟契丹作战不可避免。真与契丹发生大战,这也是个借口,宋军并没有背盟。当然徐平不一定真要跟契丹打,只他们不越境,徐平也不会放任野利旺荣和成克赏越境去攻。只要契丹军先开战,则党项的十几万兵马就会越过边境去取党项族为主的几州,宋军在后面支援。

    重新收拢之后,野利旺荣一共统七万多党项大军,成克赏则有五万余人。这是党项全境除河西之外,剩余的所有正军,其属下的瞻负和寨妇已经全部解散,由兵变民。这十二三万人,徐平不打算让他们回去了,打完仗后,会分散打乱,或整编入其他军中,或者移往其他地方的营田务或者都巡检司,带着家属由朝廷养起来。跟其他军队待遇一样,算作除役军人,只是不再允许他们回到家乡,而是到其他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党项原来的政策全民皆兵,配合部落制和奴隶制,这些正兵就是党项的统治阶层。用这种办法,把党项的整个统治阶层彻底连根拔掉,白纸上好作画。

第291章 两路会师

    王信驻马,看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不远处的连绵的低山,一时心胸激荡。他出身富户,自幼习武,乡里颇有一群子弟随着他耍枪弄棒。后来从军,因捕盗有功而升龙神卫军的指挥使。随后一路升迁,现在做到了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延路副都部署。

    三川口一战,在刘平陷入重围之后,一部分禁军畏战不前,致使主帅失陷,这些未出力死战的军队便就是由王信带回来的。王信的本部曾经参战,斩首数十级,战后没有受到重惩,因为其他军功屡次升迁,现在成了一路帅臣。

    王信出身跟桑怿有些像,都是捕盗有功,一路升迁做到管军大将。不过他家富而桑怿家穷,他不读书,而桑怿曾经发解考进士,现在就不如桑怿有前途了。

    若是按照以前禁军的惯例,王信比桑怿前途远大。他不读书好耍枪弄棒的习惯合禁军将领的胃口,家中富庶,跟三衙将领的关系不错。不过现在不同了,陇右军不识字不能做统兵官,这种风气已经开始影响其他军队。王信又不是出身将门,没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为后盾,只能改变自己。在经略使范仲淹的影响下,最近开始捏着鼻子读起书来。

    等了没有多久,先锋银夏路北都巡检使狄青快马回来,向王信叉手:“太尉,前方地斤泽蕃部已经归顺,麟府路折军马驻军前方,正在等其他几路赶来!”

    王信点头,大手一挥:“全军依次向前,我去会折军马!”

    说完,带着本部亲兵,与狄青一起,向不远处的折继闵驻地行去。

    狄青在延路一直立有军功,又得本路主帅赏识,一路升迁,做到了西头供奉官,离着大使臣不远了。因为范仲淹看重他,力荐做了新设银夏路的北都巡检使,开始独当一面。

    当年没有跟杨文广和贾逵到秦凤路去,现在三人的官职已经拉开,杨文广和贾逵都凭着军功已入横班,而狄青离着大使臣还有一段距离。这种结果,还是徐平对陇右军的升迁比较压抑,计军功之后一般不破格升迁,不然狄青跟那两人差得还会更远。没办法,再没有哪一支军队有陇右军那样的战功,一路大仗打下来,把党项的精锐全部打掉了。

    狄青能做银夏路北都巡检使,还是因为延路实在缺人,没有合适的将领,不然凭他的官阶是不够的。兴灵路的南北都巡检使正副都是管军大将级别,而狄青只是小使臣,两者天差地远。兵职任职资格比较灵活,不像军职那样死板,狄青才了这个机会。

    现在陇右五军的各级统兵官的官职太高,中下级将校人满为患,急需扩充人数,进行稀释,不然跟其他禁军拉开的距离就过大了。徐平在跟契丹确定下这一带的边境之后,急需一段时间休整,这也是原因之一。再这样打下去,高级将领就全都在一军之中了。

    折继闵早已迎在外面,王信前来,忙上前叉手行礼,迎进帅帐。

    宾主落座,王信道:“我们来得迟了,劳军马久等!两位经略相公在后军,还要等一两日才能到。对了,成克赏大军走得略偏西一些,军马劳心派人注意他们动静。”

    折继闵明白王信的意思,党项军新附,用他们的同时还要注意监视。特别是现在已入党项腹地,部落之间的情况宋军并不清楚,更要加倍留意。不过横山军来自横山蕃部,跟地斤泽这里的蕃部并不熟悉,可利用这一点掌握他们的动向。

    告了罪,折继闵出了帅帐,吩咐折继祖派人去注意成克赏大军的动向。折继闵是这个年代将领的习惯,喜欢神神秘秘的用谍,在地斤泽的部落里有不少自己的眼线。

    重新回到帅帐,折继闵吩咐上酒,对王信道:“太尉远来,用些酒肉权当接风。”

    王信也不推辞,与折继闵坐了主客位,让狄青在一边作陪。

    饮了两巡酒,王信问道:“前两日听闻契丹夺我唐龙镇,不知军马这里有没有消息?”

    “我也有所耳闻。唐龙镇的来守顺一向摇摆,前两年昊贼势大的时候,他私下里答允举族归附党项。现在党项已灭,他怕朝廷翻他的旧账,便投了契丹去。”

    王信听了,探身道:“来家本是折家旧部,军马与来守顺有主仆之义,何不派个人过去劝说一番?唐龙镇地势险峻,是兵家必争之地,归了契丹只怕会有后患。来守顺投契丹只不过是怕朝廷惩处,在他那种地方,三方摇摆是难免的,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军马可代朝廷许他不追究,安了他的心,拒了契丹岂不是大功一件?”

    折继闵笑着摇了摇头,举起杯来道:“太尉,饮酒。”

    王信喝了一杯酒,心中不解,问道:“军马觉得事不可行?依洒家看来,现在本朝兵势浩大,来守顺眼又不是瞎的,岂会看不出投契丹不如依然归顺本朝?此事**可行!”

    折继闵叹了口气:“太尉,唐龙镇是火山军辖下,来守顺投契丹,自有并州经略高太尉去与契丹交涉。我已统兵入党项之境,去管那里的事,成不成不说,只怕要添乱。”

    沿边安抚使是在澶州之盟后,宋朝与契丹在边境设立的对等官署,专门处理边界的纠纷及各种事务。现在沿边三路都是由经略使兼安抚使,与契丹交涉自然是归他们,怎么也轮不到折继闵去插手。王信是沿用以前的思维,觉得来守顺投了契丹,唐龙镇从此就收不回来了。这种情况,折继闵主动去帮着朝廷把来守顺劝回来,重得唐龙镇,是大功一件。

    折继闵对陇右军了解较多,可不会这样想,徐平说不定巴不得出这么一件事呢。加上党项新附的军队,宋朝现在近四十万大军云集这一带,如果再算上河东路的宋军,契丹倾全国之兵前来,才能够堪堪匹敌。这样的实力对比,唐龙镇去投契丹,契丹就是敢要,但他们能够守得住吗?自己去插一杠子,军功没有,不定还会惹恼几位主事的帅臣。

    现在对党项和契丹的事务,是全权由徐平处理。内事权在各路经略使,但外事则在徐平的陇右都护府,折继闵已经把唐龙镇的事情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