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集团军部队,也不得不停止撤离行动,掉过头来,应付关东军的死缠烂打,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苏联远东方面军已经被日本关东军,成功的拖在了战场上,无法脱身。
远东方面军的作战序列里,一共十个集团军的编制,被拖在战场上的部队,就有六个集团军之多,占总兵力的三分之二左右,此外,朱可夫的手里,还掌握着一个集团军的兵力,但他不敢动用,这是方面军的战役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到最危险的方向上去,也就是说,除了第一梯队撤出的三个集团军部队之外,整个远东方面军,还陷在战场上。
更可怕的是,在战场的左右两翼,均发现了日军先头部队,那么,跟在后面的日军,还有多少兵力?在什么方向上?方面军情报部的侦察部队,还没有发来更有参考价值的情报,但朱可夫知道,在远东的某个区域,肯定有数量庞大的日军部队,正在压过来。
面对这种局面,朱可夫也有些束手无策,唯一能做的,就是命令第二梯队撤离的部队,尽可能的从战场上脱身,尽管这很难,但必须这样做,根据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第二梯队的第十三、十六、十九集团军,各自抽出一个军的兵力,坚守阵地,其余的部队,在关东军轰隆隆的炮火声中,陆续撤出阵地。
而在战场对面的关东军总司令官南次郎大将,最近这几天的心情,是相当的愉快,那叫一个“爽!”几天的战斗下来,事实证明了南次郎大将的英明果断,被苏军一路从外兴安岭压着打,打得狼狈不堪,撤到到远东地区的关东军部队,以半残之躯,向几倍于己的苏联远东方面军,发起绝大多数关东军将领都不看好,认为是自杀式的进攻之后,战果超出了关东军将领们的预料。
每次拉锯似的战斗结束之后,关东军各个部队的军司令官、师团长们,清点部队伤亡的时候,惊喜的发现,虽然打的是进攻战,可部队的伤亡,却远远少于此前的防御战,而且,苏军部队的伤亡,要超过自己,战场上,横七竖八的苏军士兵尸体,有利的证明了这一切。
由此,载仁亲王那道看似借刀杀人的命令,而给关东军将领们带来的怨气和怒气,已经烟消云散了,关东军各个部队指挥官,喜欢上了这种打法,主攻发起进攻,遭到苏军强势反击之后,立即后撤,但不脱离战场,苏军停止反击,找机会恢复进攻,关东军将领们,自豪的将这种战术,称之为“牵鼻子!”
当然,随着战斗进展顺利的出乎意料之外,南次郎总司令官的威望,也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因为遭到几百万苏军围追堵截、狠打而低靡的部队士气,也逐渐恢复过来,关东军又成了一支最精锐的皇军部队,在战斗之中,尝到了甜头的关东军将领们,都为当初自己短视,而感到羞愧。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南次郎总司令官的决策,是多么的英明果决、富有远见,在一片反对之声中,力排众议,从不能处着手,关东军上下一片赞誉之声,潮水般涌向总司令部。
南次郎大将非常淡然的享受这种赞誉,最初的焦虑和不安,担心和恐惧,已经成为往事,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每天听听参谋长松田健次郎中将,汇报战场情况,各部队的伤亡数字,以及苏军的伤亡情况,对于各个军和各个师团的具体进攻,采取一概不干预的做法。
但有一点,南次郎大将是挂在嘴边儿上的,“要时刻记住,我们是以黏住苏军为主,而不是给予苏军多大的重创,所以,战法上,要灵活多变,不可逞匹夫之勇!”
寥寥数语,点到为止,南次郎大将心里清楚,从外兴安岭战场到远东这块两山之间的平原战场,一个多月的浴血厮杀,关东军各级将领,指挥作战,已经打成了精,不需要自己具体的指导,也乐得清闲,掌控部队大方向即可。
与心力憔悴、焦头烂额的朱可夫相比,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南次郎大将甚至有闲情逸致,每天品尝一些清酒,然后,安然入睡,当然,枪炮声是必不可少的催眠曲,离开了轰隆隆的炮声,总司令官阁下睡不安稳哩!
关东军总部参谋长松田健次郎中将,曾经开玩笑似的说道:“总司令官阁下,自从战役开始之后,还从来没见过阁下您,有这么轻松和悠闲的时候!如果再有一队艺妓载歌载舞,我都几乎产生错觉,这不是在炮火连天的前线,而是在东京银座的酒馆里!”
对此,南次郎大将报以微微一笑,说了句很有些玄妙高深的话,“松田君,大局已定,我们需要做的,无非是等待结果罢了!”
松田参谋长深以为然,作为关东军参谋长,自然知道眼下战局的总体情况,大局是以定了,不过,由此也看出来,南次郎大将与载仁亲王的明显区别。
载仁亲王的眼光,在整个远东地区乃至外蒙古地区,对各种意外因素,相当的敏感,并马上能嗅出其中的味道,南次郎大将的注意力,就在眼前的战场上,看到的,是朱可夫日渐被动的趋势,就全局性战略眼光以及对战场的敏感度而言,南次郎大将明显逊色于载仁亲王,所以,两个人不就是一个重量级的。
苏联远东方面军第一梯队撤离战场的三个集团军,往左右两翼展开,进行战略防御的两个集团军部队,以及尽快往外兴安岭方面军方向靠拢的一个集团军部队,原本是朱可夫采取的预先防范措施,确保方面军的退路,不被日军切断。
但是,却给载仁亲王以各个击破的机会,五月三日夜里,在哈巴罗夫斯克,日军远东战役总司令部里,载仁亲王向日本远东方面军河野朝鲜驻屯军部队,下达了围歼苏联远东方面军第十五、十八、二十一集团军部队的作战命令。
“远东派遣军司令官小野典五郎中将,朝鲜驻屯军司令官田中新一大将,你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现有区域,全歼苏联远东方面军前出的部队,具体的战役计划,你部可自行拟定,上报战役总部即可!”
“总部的要求只有一点,彻底、干净、利索的歼灭苏军这三个集团军部队,完全封闭苏军撤往赤塔方向的通道!而后,会同关东军部队,合围苏联远东方面军于远东战场!”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两千一百六十二章 背水迎战
根据对战局的判断,载仁亲王认为,已经到了收网的时机,本来,还可以再稳妥一些,让关东军部队,以及两翼的奇兵,再组织几次强劲的攻势,进一步消耗和疲惫苏联远东方面军的实力,网中的鱼,还有力气蹦跶,毕竟要多费些力气,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候,就容易捕捉得多。
但是,苏联外兴安岭方面军和贝加尔湖方面军,被唐秋离部署的部队,堵在了赤塔至伊尔库茨克一线,让载仁亲王天衣无缝的计划之中,出现了意外的变数,而这种变数,令载仁亲王内心不安,因此,他决定提前收网,至少,比预计的要早上一周多的时间。
给远东方面军和朝鲜驻屯军下达完作战命令之后,载仁亲王亲自动手,拟写了一份电文,并且,不是通过远东战役总部的电台,若是通过亲王随员携带的电台,给远东派遣军司令官小野典五郎中将,朝鲜驻屯军司令官田中新一大将,分别发去一封绝密电报,电报的内容,是关于如何处置苏军战俘的。
远东派遣军和朝鲜驻屯军部队加起来,总兵力要远远超过苏军的三个集团军部队,又是采取突袭的作战方式,俘虏的苏军士兵肯定不会少,载仁亲王在电报里,只有这么几句话,“远东战役之最后阶段,即将实施,为了不影响对苏联远东方面军主力部队的总攻击,在此次战役之中,所俘获的苏军战俘,一律就地处置!”
电报的内容,字面上儿没有什么血淋淋的话,但是,却决定了即将被俘的苏军士兵的生命。载仁亲王理所当然的认为,倘若俘虏的苏军士兵过多,为了看押这些苏军战俘,势必会牵扯两支部队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没有足够的人手,留着这些苏军战俘,是个大麻烦,若是人手留下的太多,显然不符合亲王殿下倾尽全力,歼灭苏联远东方面军的初衷。
从兵力对比上。大日本帝国皇军三支部队加在一起,兵力并不超出苏联远东方面军很多,也就是说,兵力不占有决定性的优势,那何必为了一些战俘。而分散兵力呢?
还有一方面,载仁亲王认为。如果苏军战俘太多。物资供应也是个大问题,大日本帝国没有多余的粮食,来供应苏军战俘,那就来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式,既省人手也省粮食,两全其美的办法。载仁亲王当然会采用了,至于什么狗屁的“日内瓦公约”,见鬼去吧,在亲王殿下的心里。只有自己的行为准则。
载仁亲王的命令下达之后,日本远东派遣军和朝鲜驻屯军一百余万部队,分成三路,向苏联远东方面军第十五、十八、二十一集团军部队,以及方面军后勤部队,迎头压上去,而这三个苏军集团军部队,对即将到来的战斗,还一无所知,依然按照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进行防御性的战役展开。
五月四日傍晚,从鄂霍次克海方向吹来的风,已经略微带有春天的气息,天气也不似前几日那样的寒冷,白天,阳光照射过的阳坡上,已经能嗅到淡淡的青草味道,苏联远东方面军第十五集团军所属的第一军前卫师部队,正在按照集团军司令部的命令,赶往阿尔丹河东岸,构筑阵地。
夕阳余晖洒满的起伏山地草原上,苏军士兵的行军队列,如同一条细细的黑线,蜿蜒伸向阿尔丹河方向,在第一军前卫师后面,大约三十余公里之外,是第一军主力,再往后,是第十五集团军主力部队,大约十二万人的部队。
无风,空气之中透着一丝暖意,西天的火烧云,燃烧的火焰般,血一样的殷红,离开炮火连天的远东战场,无疑使苏军士兵心情放松了许多,那些乘坐卡车的士兵,不时的向步行的战友们,吹着尖利的口哨,惹得凭着两只脚板儿,辛苦赶路的士兵,一阵恶毒的咒骂,不时有拖曳着火炮的炮车,轰隆隆的驶过,带起一路烟尘,将脸色疲惫的苏军士兵,笼罩在一片呛人的灰尘之中!
无论是朱可夫还是第十五集团军司令员阿西洛夫上将,都不知道,合围过来的日军部队,具体在那个方向上,因此,第十五集团军的战役防御态势,只能大致以阿尔丹河为界限,沿河东岸一线展开。
阿尔丹河东岸,日本远东派遣军第三军所属的四个师团十余万兵力,已经在此地,张网以待,日军比苏军提前一天多的时间,占领了河东岸阵地,起伏不平的浅山岗上,两山之间的平原上,到处都是日军士兵挖掘并隐蔽的非常巧妙的工事、火力点、交通壕、掩蔽部和炮兵阵地。
对于如此排兵布阵,背河建立阵地,第三军下属的四个师团长,都是满肚子意见,这是违反最起码的常识吗,背水一战,怎么说,也不是合适的战役部署,阿尔丹河河面,最宽处,也不过是一百余米,不过,河水倒是颇深,唯如此,更应该将兵力,部署在西岸,皇军部队的所有装备,都能将河东岸覆盖在火力射程之内。
可以兵行险招,但不至于如此放弃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的地形条件,万一苏军来的是两个以上的集团军部队,难以抵挡的情况下,难道,第三军十几万士兵,要跳进阿尔丹河吗?
在此前的作战会议上,四个师团长纷纷向军司令官春彦太一中将,提出自己的意见,表示明确的反对,“司令官阁下,我们反对你如此安排兵力,我们必须考虑到,如果苏军的兵力,远远超过我们,怎么办?您考虑过没有,我们第三军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士兵,都是初次上战场的新兵,战斗力岂能与一线的甲等师团相提并论,背水构筑防线,万一守不住怎么办?”
“还有,按照您的命令,只留有两个师团的部队,在正面迎击苏军,其他的两个师团,在左右两翼迂回,这就更危险了,您能确保,仅仅以两个师团的兵力,就能阻止苏军一个集团军部队,十几万人的兵力吗?一条阿尔丹河,可以使皇军部队,立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不败之地,我们十分不了理解,司令官阁下如此部署的真正用意?”
也不怪这四个老资格的师团长,如此咄咄逼人的质问第三军司令官春彦太一中将,远东派遣军本来就是本土后备役部队编组而成,换句话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士兵,都是初次上战场的新兵,第三军司令官春彦太一中将,此前更是没有直接指挥部队的经验,是从总参谋部空降过来的,而这四个师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