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吴育有点不信了。

    《广韵》正文收字两万六千余,加上释音、注解,全书二三十多万字。

    这女娃说她能背?

    要知道,就算是考上进士的贡生,大多也只习《韵略》(广韵的精简版),而不沾《广韵》的。

    “那老夫可要考考你了。”

    ——————

    车外的人还不知道,萧观音正在车里雷得当朝给事中归班外焦里嫩。

    几个少年人边骑马踏步,边闲聊。

    唐奕问向沈括,“有什么困难没有?看看有什么用得着我的。”

    “有!”沈括也不客气。“两个。”

    “第一,能不能想办法把气压计的准头做的再精一点?现在测一个数儿,要好几天的平均值才能得到一个相对算准的数儿,太麻烦了。”

    “呃。。。。。。”唐奕一窘。“这个没招儿,说下一个。”

    气压计本来也不是专门用来测地势的,天气变化,大气压就跟着变,气压计读数也就不一样。所以,现在只能用笨招儿,取好几天的平均数。

    至于做的再精一点,不是没可能,但是,也作用不大。

    “第二是,缺人!让朝廷再征五万民夫过来。”

    唐奕闻言,眉头一皱。

    “还缺人?朝廷可是征了十万民夫啊!还不够?”

    沈括一撇嘴,“十万?你去工地上看看,把我都算上,也才三万出点头。”

    。。。。。。(未完待续。)

第427章 可为状元

    感谢“唐三玄奘”的万赏!

    ————————

    朝廷虽然在修通济渠上没花一个大仔儿,但也是十分积极的,怎么会只拨了三万民夫呢?

    要知道,当初为了这个工程,朝廷别的方面自不多说,可以说是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周边几路地方全力配合,物料运输一律畅通无阻。

    而且,单就民夫徭役,就一次性下旨征了十万。

    当时,生怕的民夫不够,又特意从京东北京、河北东、西两路,远调民夫来此修河。

    沈括道:“朝廷有旨不假,但实际上,除了京畿路徭役足数征调两万民夫,其它三路,加一快儿来了一万多人,远不足征调之数。”

    “。。。。。。”

    “怎么可能?”唐奕一脸的骇然。

    京东北路、河北两路可比京畿路大的多,人口也多得多,竟只征了一万人?

    “谁给他们那么大的胆子?这,这不是抗旨吗?”

    沈括在马背上一摊手,“这你就问不着我了,我也好奇。”一扬下巴,指向上方马车。“车上不是有一位相公吗?你问他吧。”

    唐奕一愣,强压下现在就上前一问的冲动,毕竟他对通济渠的期望很高,早完工一年,他就能早一年受用。

    。。。。。。

    一路前行二十余里,河堤上由刚刚的看不见几个人,逐渐开始人多起来,远处也能隐约看见有大批的河工、民夫在挖河作业。

    车马在工地边缘停了下来,唐奕还没下马,就见两个三司的水部员外郎,还有阳桥县令,已经迎了上来。

    迎的当然不是他,而是吴育这位相公。

    吴育下了车做的第一见事儿,不是看修河,也不是接见朝廷属官,而是一脸惊悚地看向唐奕:“你从哪儿找来这么个丫头!”

    唐奕一愣,把要问征夫的事儿都抛到了一边。

    “怎地?青瑶慢待了相公?”

    他哪里知道,吴春卿在车里闲的没事儿干,考了考巧哥。结果,这一考不要紧,差点没把老头自己考懵了。

    要不是眼前是个貌若天仙的小娘,吴育都以为这是满腹经纶、诗词绝艺的才子。

    “慢待谈不上,只不过。。。。。。”吴育回头看了一眼躲在车里没下来的萧巧哥。“此女若是男儿,可为状元!”

    “呵呵。”

    唐奕尴尬地干笑一声,特么巧哥能考状元,老子却连十三经还背不下来的。上哪儿说理去?

    “相公不是要看这堤是怎么筑的吗?”

    唐奕连忙扯开话题,现在一提读书,他头疼。

    “哦哦,看筑堤。”

    吴育这才发现,一时猎奇,有些失态了。

    这时,阳桥县令与两个水部官员已经迎了上来。见马车上下来的是位年近半百的老人,一身大紫朝服,必是吴相公无疑。连忙躬身相迎,“下官阳桥县吴安,拜见老相公。”

    吴育虚手一托,“吴大令,不必拘礼!老夫西巡只是路过,到此来随意看看。”

    那县令起身,却不敢直腰,依旧是毕恭毕敬的样子。

    “相公能来我阳桥河工之地,乃我阳桥之幸,通河大业之幸也。”

    吴育知道,这些地方小吏多少年也见不到一回朝官,心里难免患得患失。于是缓声道:“那就有劳大令带老夫上堤一观。”

    “相公,请!”吴县令依旧躬着身子,让吴育先行。

    吴育也不矫情,安然受之。

    等吴育开动,吴安才看向唐奕几人,刚刚他可是看得真切,打头的这位年青人与老相公谈笑风声,应当来头不小。

    “这几位是。。。。。。?”

    唐奕没说话,倒是宋楷接道:“不用管我们是谁,去陪吴相公便是。”

    吴安一愣,心说,说话倒不客气。

    能客气吗?宋楷的老子是什么身份?像这种地方小吏,他见多了。

    倒是两个水部朝官上前拉走吴安,“大令,就别管了,跟着吴相公便是。”

    别管官大官小,怎么说也是京官儿,这几位的大名,他们怎么会不知道?

    吴安让两个朝官拉走,宋楷才一拍唐奕肩膀,挑着眉毛,怪声怪气道:“可为状元哦!”

    说完,逃似的跟在吴育与几个官员身后,看河去了。

    他一走,庞玉也走过来,有样儿学样儿,“状元哦!”

    “日!”唐奕脸都绿了。

    却闻唐正平道:“我看,让她帮你去考算了。”

    “滚!!”

    嘿嘿,唐正平笑着跑开。

    损友嘛,怎么会放过任何一个挤兑唐奕的机会?

    。。。。。。

    而此时。

    前面的吴安心中好奇,一边走,一边小声问人,“那几个年青的是谁啊?”

    水部属官一笑,“别管是谁,都是你我开罪不起的。”

    吴安一怔,试探道:“皇亲?”

    属官摇头,“皇亲倒还好办,看见打头后面那几个没有?”

    “嗯,看见了。”

    “把他们的父辈摆在一块儿,差不多就是大宋东西两府的大半套班子了!”

    “嘶!!”吴安倒吸一口凉气,还真是比皇亲还不好打发。

    “那,那打头的是谁?”

    “来头更大!”

    “听过唐疯子吗?”

    ——————

    且不说,这个吴大令心里怎么惊骇,恶名远播的唐疯子竟然到了他的阳桥。

    只说吴育来到堤前,见到河道之中数万人齐力赶工的场面,让他这个在朝多年的相公都有些不敢相信。

    不说河道里挖土掘道的民夫,只是河岸上筑堤的场面,就足令吴育震撼半天的了。

    若是按老办法修河,是只清河道、平地深槽,再将河道掘出来的土石就地培在河堤,起到固堤高筑的做用。而这条新的通济渠,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河道挖的深,河堤的地方挖的更深。

    起出来的土方也不是夯于堤岸,而是用人力运到百丈之外,生生用挖河土在两岸又起出来一道“二道坝”。

    而正经的河堤,是在挖完之后,先夯实,再回填。巨石、水泥中间插入铁条、竹筋,垒到与河底平齐,是为河基。

    然后,在岸基上用木板建模,用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形。

    吴育忍不住嘟囔出声:“这。。。。。。这要是建完之后,得多坚固?”

    唐奕行到他身边,“还可以再坚固一点。”

    。。。。。。(未完待续。)

第428章 缺人

    唐奕张嘴就说,还能再坚固一点,倒是把吴育惊的不轻。

    “还能坚固?”

    唐奕点头。

    “本是想全用铁筋加固河堤,但是算下来成本实在太高,就算是我,也承受不了那么大的开销。所以,只得用铁条与竹条间置的方法来代替,在坚固程度方面,倒是打了折扣。”

    吴育闻声,连忙摇头,“子浩,莫要过于苛求,这就够足了啊!”

    汴水说到底也只是一条运河,而非黄河、长江那种天上天水的大河。能修到这一步,在吴育看来,已经足够了。

    再次望向河堤工地,吴育感叹道:“汴水一段、洛水一段,共要耗资千万贯。原来,满朝文武都以为子浩有些夸大了,哪用得了那么多钱呢?若有一千万,把黄河从头修到尾都够了,何况这么一条运河?但是现在看来,还真得这个数儿啊!”

    吴安在身后听的直乍舌,望着唐奕的背景直迷糊,这位就是唐疯子啊?

    千万贯修河!大宋除了这位财神爷,好像也没谁有这个本事了。

    。。。。。。

    “咦?”

    前面的吴育猛然出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他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好像。。。。。。

    好像河堤上的用工,比挖土掘河的用工人数上要多,而且多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修河最大的工程不就是掘土吗?怎么河岸用工好像比河里还多似的?”

    唐奕闻声苦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给沈括使了个眼色,沈括上前,“相公,请随草民上前一观便知。”

    说完,带着吴育下到正在浇筑的一段河基。

    吴育更加确信之前的判断,这里的民夫数量明显比河里挖土的人多。

    沈括一指前方,“相公且看!”

    吴育细看,只见,除了往河基里垒砌巨石,还有推着独轮小车往来运送泥浆的民夫。

    更多的人,则是把一根根七八丈长的巨竹的一头儿插进新浇好的混凝土中,由三个精壮汉子牵引,在泥池里来回拖行。而巨竹的另一头,则是二三十个的民夫手持短棍大力敲击巨竹,发出梆梆的震天噪响。

    “这是。。。。。。?”

    吴育当然看不懂这闹的是哪一出。

    唐奕解释道:“千里之堤毁于一穴,这水泥石浆筑堤确实结实,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那就是,和灰混石之间难免有气泡和石料不够紧实的问题,所以,只能花大人力,用这种敲竹震动的办法,把里面的气泡震出来,把沙石之间震实。”

    沈括补充道:“实际挖河的民夫才一万多一点儿,但像这样震竹夯实的民夫,整个工地上也有近万人。”

    唐奕有些怨气地道:“朝廷以为三万人就够修河了,其实不然。相公别看这工地上有三万人多人,可是,实际挖土开渠的只有万把人。”

    在后世,一个工人手持一台电力震动机就搞定的事情,放到现在却只能用数十人力来填补这个空缺,再加上修堤的用工,实际用工量是大宋常规修河的三倍还多。

    。。。。。。

    天色不早,看完工地,唐奕等人没有返回阳桥,而是由吴大令安排,就近在一个村庄,挑了一家还算富裕的地主之家住了下来。

    再去村庄的路上,吴育没有坐车,而是与唐奕漫步在农田野地之间。

    走着走着,吴育猛然发声,“是老夫的疏忽啊,倒是要跟子浩赔不是了。”

    唐奕一怔,“相公,这是说的哪里话?”

    吴育看了唐奕一眼,不禁一笑。刚刚在堤上,唐奕话里话外的怨气他又怎么听不出来?

    “不瞒子浩,当初着令各州各府征调民夫修河的事情,是由老夫与韩稚圭一同负责的,没有足数满夫,确实是老夫失职啊!”

    唐奕沉吟了一下道:“此事不怪相公,朝廷下了令,地方不征役,这是地方属官的问题。”

    朝廷确实有监管不利的责任,但是,吴育再怎么说也是年近半百的老臣,向他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认错,唐奕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可是,不想吴育轻轻摇头,“不怪地方官吏,还是老夫的责任。”

    “。。。。。。”

    吴育道:“子浩不知。。。。。。”

    唐奕打断道:“叫子浩显得怪生分的,若是相公不弃,就同范师父、杜师父一样,叫我一声大郎吧。”

    “好。”吴育笑了。

    与这年青人接触多了,发现这小子并没有表面的那般张扬。

    “就叫大郎。”

    “大郎不知,历来朝廷征夫地方都是那么回事儿。要一万给五千,要二万给一万,这都算好的了。”

    唐奕愣神道:“怎么,地方州府还敢抗旨不成?”

    吴育笑道:“那倒不是,只不过事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