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次看榜的人极多,数万人拥堵在这里,他费了很大的劲,才往前挤了一些。
在万分期待又忧心下,过了没多久,终于开始放榜。
北直隶的进士名额,是三十五人,一等举人的名额是五百左右,而二等举人,则有两千之数了。
这时,有人高声道:“进士榜出来了。”
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不平等对待
当听要放进士榜了,所有人都激动起来,面对这将会改变许多人命运的时刻。
因为人太多,所以差役们索性敲着铜锣唱喏名字,于是一个又一个的名字被念出来,偶尔,会突然有人激动万分地大叫起来:“我中了,我中了。”
中的人,心情激动,但是更多人,心里充满着紧张,皆是大气不敢出,生怕错过名字,所以每一个人都捏了一把汗。
进士榜很快就念完了,接着是一等举人的榜,张生员突然发现自己脸上发烫,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听这个榜,和当初自己考八股中秀才时的心情竟是一样的,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中榜里的一个。
其实在来此之前,他原以为自己怎么都会有着几分鄙夷之心,甚至会显得不甚在乎的,可是现在,他知道自己错了,自己依旧在乎,他依旧抬着心听着,不敢错过一个名字。
当念到姓张的姓名时,他的心里猛地都会燃起希望,可当确定不是自己时,顿时,他又大失所望起来。
眼看着一等举人就要念完了,他心里没来由地开始烦躁起来,心里既有不自信,又有几分郁闷。
可就在这时,突然差役唱喏道:“张宏民!”
呼……
张生员的眼睛猛地张大了,整个人像是无法呼吸。
竟是一等举人!
一等举人,属于正宗举人之列,朝廷在新制之中,有过明文的规定,凡是进士者,俱入翰林。
也就是说,能中进士,不分一甲二甲,全部到翰林里去,作为储备的高级官员人选,这些人的前途,肯定是很看好的,自是不必多说。
而一等举人,则送各部观政,也就是说,他们会被分派去六部里打杂,过了一些时候,则实授八品官职,分赴各县,任主簿、县丞等官。
而二等举人的待遇,则明显地差了许多,他们直接至本地的府县观政,也就是在那里实习,实习期满后,则被调任各县,任九品末流小官。
虽然没有中进士,可是张生员好歹也算是中了一等举人,在读书这条路上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现如今总算是有了一个官身了。
要知道,即便是他考八股,他也未必能保证自己一定能够中举。
可现在,终究已有了一个官身了,总算对得起自己的父亲兄弟,对得起自己的妻儿了,光明的前途就在眼前,张家……将就此改变。
方才堵在心口的一口气,这个时候,他终于长长地舒了出来,心里自然也是兴高采烈的,想要欢呼雀跃,可是这时候,他却突然冷静了下来,而后很低调地从人群之中走了出去。
回到了家中,只见张父和王氏一脸焦急,显然已经久侯多时了。
一见他回来,倒是他们还未张口,张生员总算如扬眉吐气一般道:“中了,是一等举人,过几日,就要去部堂里观政,半年之后外放为官,为一县主簿或是县丞,也有可能留在京里,任太常寺的博士、或光禄寺的录事,若是运气好,都察院的照磨、通政司的知事也有可能,总而言之,实授的乃是八品,爹,孩儿……”
说到这里,他不禁哽咽起来,随即拜倒在地道:“孩儿总算是不辱祖宗了。”
张父已经喜笑颜开,之前因为这新政,弄得家里人仰马翻的,虽是儿子肯继续考取功名,可不免还是忍不住骂这新政害人,可是现在,这心里的烦恼顿时一扫而空。
张父的心思很简单,能做官就成就好,管他是靠八股还是其他什么考来的,做了官,这儿子才真正有了出路。
他欢天喜地地连说了几个好,接着,自然是让人叫了左邻右舍一起来,家里张灯结彩起来,预备做酒热闹热闹一番了。
张家这边,热闹非凡,张生员的心里也算是去了一块心病,再回头看这些商学、律学,竟也觉得没有那般讨厌了。
倒是到了次日,却有人寻上了张府来,却是那个与张生员交好的陈生员。
陈生员怒气冲冲的,显然是特来兴师问罪的,瞪着张生员,怒道:“张宏民,你厚颜无耻,当初是怎么说的?大家都约定了,绝不去科考的,你倒是好啊,竟然私自去考了,你还是不是圣人门下,你的圣人之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他大声地痛斥,骂得没有留任何的情面。
陈生员的怒气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学里不少人去考了,还有一个中了进士,而且还是个平时八股文章做得并不好的人,他觉得简直可笑至极,觉得朝廷居然取了一个这样的草包,可等他知道连张宏民居然也去考了,他清楚地记得,张宏民当初是如何痛骂八股改制的,现在倒是好了,竟然也去考了,真真是不要脸啊。
张宏民很是羞愧,他和陈生员关系最好,平时都是以兄弟相称的,何况他觉得自己的确理亏,被骂得不敢抬头,也不敢反驳,只是苦笑道:“只是为了生计而已。”
“无耻!”陈生员冷笑道:“你做这劳什子的一等举人,在人眼里,反而成了笑话,圣人门下,居然……居然……哼……自此之后,你我……割袍断义。”
这一次的争吵,使张宏民的心里留下了阴霾,冲淡了他中举的喜意。
他索性躲在了家里,大门不出,等日子到了,才知他被分去了户部观政,他匆匆地去,发现被分来这里的,有三十多人,大多都是年轻人为主,毕竟年纪大的,精力也是有限,已经再难以接受其他的学问了,这里头,倒有不少是张宏民平日里认为不上进的读书人,而今却和他一样,都是一等举人的身份。
衙门里的上官,显然对他们的态度,是带着鄙夷的态度的,这很可以理解,毕竟这些上官,都是八股取士出身的,考了八股出身的,自然觉得这些考了杂学出身的人档次低。
事实上,在百官之中,认同改制的人并不多,也就是内阁一直竭力地推行罢了。
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抱团
这些原是由八股取士的官员本来自视甚高,本就打心底对新政持反对心态,对这些新晋的年轻官员们自是看不起的,所以这些新晋的官员们不免遭了无数的白眼,仿佛被排斥一般。
可这人一被排斥,就难免要抱团,新晋的观政们自然也是走到了一团,渐渐关系变得极好起来,张宏民在从前是不和他们打交道,可现在,居然也和他们熟识了。
大家聚在一齐,自然而然的,少不得要七嘴八舌几句了。
“这些老古董,自持着是八股出身的,以为自己了不得,眼高于顶,殊不知,首辅大学士王公,对律学和商学也是极力推崇的。”
“他们有什么好高傲的,他们是官,我们不也是官?理他们作甚,呵…”
“他们说我们是新政的走狗,这是妒忌吧。”
在士林之中,这些人可谓饱受讥讽,尤其是那些大儒和名士,更是对这些新晋的进士、举人,抱有深深的敌意。
没错,对于张宏民这些人来说,他们本就是新政的受益者,虽然他们其中有许多人,其实当初也是反对新政的。可是谁也无法否认,正是因为新政,他们才有了现今这个官身。
正因为如此,在士林之中,他们反而成了过街老鼠。
毕竟,他们能成为官,他们考的,可是商学,商学是什么,不就是贱学吗?
这种痛骂,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
一开始,大家心里的确是带着几分羞愧的,对啊,大家都是圣人门生,而今考了个新制的举人和进士,被人痛骂,确实觉得无地自容。
可是当时间久了,有人也不禁生出了反唇相讥的心思。
凭什么我们就低人一等呢?不都是做官的。你们是什么东西,你们天天反新政,反这个,反那个,不过是你们妒忌罢了,考八股有什么好,不就是会之乎者也嘛,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就是你们。
人的心态,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产生了变化。
他们是靠着新政得来的官身,自然而然,也就在不易察觉之中,心里开始对于原有的那些反新政的人,心里生出了抵触,在他们心里,这些人除了装逼之外,一无是处。
即便是张宏民,也是如此,从前他和那些朋友们,愉快地嘲讽商贾,戏说新政,可现在,他竟开始有了不同的想法。
在逐渐的加深了解后,他发现,其实商学没什么不好,律学也没什么不好,那些反新政的人,似乎也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这种行为,简直就是荒谬,难道就因为读了商学,就不是圣人的门生么?呵……这考秀才,却也是需要四书五经的。
这种冲突和矛盾,渐渐开始变得剧烈起来。
反新政的读书人,居然也开始发现,自己原来的伙伴越来越少了,有的人,是如张宏民一样,中了举人,自然也就道不同不相为谋了。可有的人,却是因为人家也参加了新制的科举,这时候,显出了沉默,即便没有考上,若是出来叫骂,被人揭出自己也参与了考试,岂不是被人笑话?
参与考试的人,足有二十余万,这真正有骨气的人,毕竟是少数的,而高中的三万多进士和举人们,一开始被这些人追着痛骂,等到他们醒悟到,自己如今已经是官了,你们这些人,算是什么东西,我凭什么就挨你们的骂?于是骤然之间,这些人开始反击了。
即便如当初羞愧的张宏民,一边在户部观政,一面也开始倡导起了新政来。
一方面,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就是新政的受益者,假如新政完了,若是恢复了旧制,自己这个官身,岂不是更成了笑柄?自己所学的,不也完全成了笑话?自己还有什么前途可言?他终于认知到,只要新政还在推行,自己才能算是真正的官,自己才有前途。
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数月来的用功苦读,他从商学之中,学到了一些经济之道,这些知识,已经埋在了自己的心底,虽然有时他不愿意承认,可事实上,他确实已经对商学有所改观了。
若是不进行反击,那么自己所学的商学,就成了他一辈子的耻辱,如果新政无法推行,他现在所得到的一切,就什么都不是。
于是,在排斥中,大量的举人和进士已经开始抱团了,他们开始进行理论的建设和研究,开始充实新政的,一些报纸上,已经可以看到许多举人和进士们开始撰文,将反对新政的读书人,笑作是不谙世事的腐儒。
人多力量大啊。
以往的时候,完全是靠内阁和宫里在撑着,没几个读书人敢跳出来支持新政。
可现在,这三万多人,显然已经成了新政的坚定支持者,他们疯了一样,对各种反对者进行辩论,笑骂。
最重要的是,各个部堂,翰林院、都察院,风气已经开始悄然地发生了改变,他们虽然位卑职浅,可是人数不少,部堂里若是有人对新政阳奉阴违,他们毫不犹豫地揭发出来,甚至有人直接和上官对着干。
因为他们知道,内阁会毫不犹豫地支持他们。
与此同时,朝廷在这时,又颁布了三年之后的科举,这时候,看到了不少人在这场改制中受益,不少之前坚持不再科考的读书人也渐渐冷静下来,甚至不少人对科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而且这一次没有中试的读书人,既然开始了第一次,那又怎么放弃三年后的又一次机会。
于是,大量的读书人开始购置书籍,准备读书,预备三年之后的科举。
商学和律学的书籍,几乎一经出现,立即脱销,还有中试的考试卷子,也疯狂地印刷,许多人都在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对于普通的读书人来说,虽然这一次没有高中,可是眼下的新制科举里,高中的机会实在太大了,比起从前,要轻易十倍,所以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商学在不经意之间,已成了热门。
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这可不是小事
这些人买了书,读了书,偶尔听到一些妇孺痛斥商学如何卑贱,心里自然也反感,我特么的就是在读这商学啊,你说我读这书便卑劣,你又是什么东西,不知所谓。
许多的商学和律学学堂,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开设了,以往的学堂,如今开始无人问津,你教授人如何作八股,即便你有天大的学问,即便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