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黄帝素问+集注-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马莳曰:此言肾与三焦为病者,肾胜而三焦负也。二阴者,足少阴肾经也。一阳者,手少阳三焦也。肾与三焦为病,则肾属水,三焦属火,三焦与心包络为表里,其病出于肾脉,而少阴之气,客游于心脘之下,水来侮火也。盖肾脉之所行也。然阴气上游,胃不能制,肠胃空窍,阴气为堤,闭塞不通。肾脉循足三焦之脉在手,故四肢别离不用也。】 
【 张志聪曰:夫水从中土而上交于肺,复随天气而运行于上下四旁。二阴谓少阴所主之两肾,一阳乃肾脏所生之少阳,空窍谓汗空,乃肺主之毛窍,如水不随气,而运行于肤表,则空窍闭塞不通矣。堤,所以防水者也。水不渗入于土中之理路,则堤闭塞不通,而四肢不能受气于中上矣。此缘肾脏病而津液少,不能渗灌于脾肺,其虚气反从少阳而客游于心下也。愚按随太阳之气而运行于肤表者,膀胱之水也,故表汗出于太阳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是水液之运行于上,受天气而复降于下也。又曰:津液当还入胃中,是津液生于胃腑水谷之精,复还入胃中,而上交于肺,是汗液皆由气化而出,非止溲也。其渗于中土而上交于肺者,肾脏之精水也。故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此少阴之水,上交于手足之太阴,而外通于皮腠也。至于肾脏膀胱,上与心交者,乃标本相合,上下之互交者也。能明乎天地阴阳之道,斯为神智上工,若止求之脉证,帝所谓粗工耳。】 

一阴一阳代绝,比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
【 王冰曰:一阴厥阴脉,一阳少阳脉,并木之气也。代绝者,动而中止也。以其代绝,故为病也。木气生火,故病生而阴气至心也。若受纳不知其味,窍泻不知其度,而喉咽干燥者,喉咙之后属咽为胆之使,故病则喉咽干燥,虽病在脾土之中,盖由肝胆之所为尔。】 
【 马莳曰:此言肝胆为病者,其气必至心,而其病必及脾也。一阴者,足厥阴肝经也。一阳者,足少阳胆经也。代绝者,脉之动而中止也。肝胆为病,脉当代绝,其厥阴之气,必至于心,正以心为木之子耳。然肝胆之气,上至头首,下至腰足,中至腹胁,故病发上下无常处也。至于物有所出,不知其度,口有所入,不知其味,喉咽干燥,此皆病之在脾者也。何也?木来克土也。】 
【 张志聪曰:此复申明肾水之上通脾肺者,随阴中之生阳而出也。一阴,厥阴也,一阳,少阳也,乃阴中之生阳也。若一阴一阳之气代绝,则水不能随之上升,止阴气自至于心下。上下无常者,或上或下也。古者以腹中和小便利为知,出入不知,谓脾肺燥而不能出灌于四肢,不利于小便也。是以水液不能上交于肺,则喉咽干燥矣。不能渗灌于中土,则土燥而脾病矣。上节论阴气隐少阳而客游于心下,此言少阳绝而阴气自上至心,皆主肾液,不能通贯于脾肺。】 

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阴阳皆壮,下至阴阳,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诊决死生之期,遂合岁首。
【 王冰曰:二阳阳明,三阴手太阴至阴脾也。故曰,至阴皆在也。然阴气不能过越于阳,阳气不能制心,今阴阳相薄,故脉并绝断而不相连续也。脉浮为阳气薄阴,故为血瘕。脉沉为阴气薄阳,故为脓聚而胕烂也。若阴阳皆壮而相薄不已者,渐下至于阴阳之内为大病矣。阴阳者,谓男子之阳道,女子之阴器,以其能盛受也。昭昭,谓阳明之上,冥冥,谓至阴之内,幽暗之所也。】 
【 马莳曰:此言胃肺脾经为病者,阴阳离绝而诸病生死期至也。二阳者,足阳明胃经也。三阴者,手太阴肺经也。然脾亦属足太阴,故曰至阴皆在也。至阴者,脾也,胃脾肺经为病,则在阴经者,不能出过于阳以为和,在阳经者,不能入止于阴以为和,阴阳之气,并至阻绝,是以阳不入阴者,其脉为浮,浮则内有血瘕之证。阴不出阳者,其脉为沉,沉则外有脓胕之证也。积至阴阳各盛,则男子之病下至阳道,女子之病下至阴分,专为大病,此乃上合昭昭至明可见之所,下合冥冥至暗难见之地,皆阴阳离绝所致也。如欲诊死生之期,宜以岁首合之,如甲寅为正月,则乙卯为二月之类,其死在何月,可以其经而合之也。】 
【 张志聪曰:此复结阴阳类而各司开阖也。二阳者,阳明之主阖也。三阴者,太阴之主开也。脾为阴中之至阴,至阴皆在者,言脾胃之气,皆在于中而为开为阖者,乃二阳三阴之气也。阴欲开而不能遇于阳之阖,阳欲阖而不能止其阴之开,阴阳之气不相和合,而阳与阴绝,阴与阳绝矣。如脉浮则病在脾而为血瘕,沉则病在胃而为脓胕,盖阴阳之气不从,而血为之病也。阴阳皆壮者,谓太阴之肺,少阴之心,太阳之阳,皆壮盛于上,而可上合昭昭之天,下至阴阳者,下至少阴之精,太阳之水皆壮盛于下,而可下合冥冥之泉。以天之道,诊决死生之期,遂合四时之岁首,盖言此遂可以肝脉应春,此总结人气之通于天道也。】 

雷公曰:请问短期。黄帝不应,雷公复问。黄帝曰:在经论中。雷公曰:请闻短期。黄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于阳者,至春正月脉有死征,皆归出春。冬三月之病,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春阴阳皆绝,期在孟春。 【 《太素》末句无春字。】 
【 王冰曰:经论,上古经也。病合于阳,谓前阴合阳而为病者也。虽正月脉有死征,阳已发生,至王不死,故出春三月而至夏初也。里谓二阴肾之气也。肾病而正月脉有死征者,以枯草尽,青柳叶生出而皆死也。理,里也。春阴阳皆绝,期在孟春者,谓立春之后,而脉阴阳皆悬绝,期死不出正月也。】 
【 马莳曰:比言冬病阳脉者,其人当死于春也。冬三月之病。病合于阳脉者,未必死于冬时,可至春正月间以延之。虽脉有死征,亦皆归于出春,微者,证也,外之证候未佳也。若冬三月之病,死证悉见,在理已尽,亦可延至地有草柳有叶之时,其人始杀者,何也?有死征而无死脉也。以物生而人死,故亦以杀名之。安使交春之初,阳脉亦绝,有同阴脉,止期在孟春而已,安能至此草柳俱见之日乎?】 
【 张志聪曰:不应者,谓在经论中有之,责其却念上下经,而不博览于羣书也。经论乃上古所传之经,闻谓愿闻经中所论之短期,以下论上合昭昭,下合冥冥,遂合四时以决死生之期。冬三月之病,水之为病也。病合于阳者,合病太阳之气也。至春正月有死征之脉见,皆归于所出之春气。盖春气之本于冬,而阳气之生于水,阳气已病,复从春气外出,故死。理,谓土中之理路。上文言水病之合于阳者,随太阳之气而外转者也。此言在理已尽者,谓水之从地理而上通于天也。冬三月之病,水之病也。在理已尽者,水竭而不能通于地理也。故至草与柳叶所生之时,而天地阴阳之气皆杀。夫春取榆柳之火,柳得先春之气者也。草木得春气而生,人病感春气而死。阴阳之气,始于岁首,故交春而阴阳皆绝,期在孟春而死。】 

春三丹之病曰阳杀,阴阳皆绝,期在草干。
【 王冰曰:阳病不谓伤寒温热之病,谓非时病热,脉洪盛数也。春三月阳气尚少,未当全盛而反病热脉应夏气者,经云:脉不再见,夏脉当洪数,无阳外应,故必死于夏至也。以死于夏至阳气杀物之时,故云阳杀也。若不阳病,但阴阳之脉皆悬绝者死,在于霜降草干之时也。】 
【 马莳曰:比言春月为病,阴不胜阳者死,阴阳皆绝者即死也。春三月为病者,正以其人秋冬夺于所用,阴气耗散,不能胜阳,故春虽非盛阳,交春即病为阳而死,名曰阳杀。若使其脉阴阳俱绝,则不能满此三月而始死也。期在旧草尚干之时,即应无望其草生柳叶之日也。】 
【 张志聪曰:春三月,阳气正盛,病伤其气,故曰阳杀。阴阳者,谓木火之阳,厥阴少阴之所主,皆绝者,无生长之气也,故期在肃杀之时而死。】 

夏三月之病至阴,不过十日,阴阳交,期在濂水。
【 王冰曰:夏三月之病至阴,谓热病也。评热病论曰:温病而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者,病名曰阴阳交。六月病暑,阴阳复交,二气相持,故乃死立秋之候也。】 
【 马莳曰:此言夏月病脾者易死,而阳脉有阴者期于秋也。夏三月阳气甚盛,脾衰病热,是至阴有病也。至阴者,脾也,脾热病则五脏危,土成数十,故不过十日而死耳。若其脉阳中有阴,是谓阴阳交也,则脾未全绝,期在七月水生之候,其水濂静之日而死矣。】 
【 张志聪曰:阴谓岁半以下,阳气病伤,故交阴即死。在夏之阴阳交病,病少阴之火也。濂水,水之清也,在三秋之时。】 

秋三月之病,三阳俱起,不治自己。阴阳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能起。三阳独至,期在石水。二阴独至,期在盛水。
【 王冰曰:秋阳气衰,阴气渐出,阳不胜阴,故自已也。立不能坐,坐不能起者,以气不由其正用故尔。有阳无阴,故云独至。着至教论曰: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由此则但有阳而无阴也。冬月水冰如石之时,故云石水。火墓于戌冬,阳气微,故石水而死也。二阴独至,亦谓并至而无阳也。盛水,谓雨雪皆解为水之时则止,谓正月中气也。】 
【 马莳曰:此言秋时膀胱与肾为病者,有证候脉体死期也。三阳者,足太阳膀胱经也。膀胱病脉俱起,则膀胱属水,秋气属金,金能生水,当不治自已也。若膀胱有阳病而见阴脉,有阴病而见阳脉,是阴阳相合,其证当行立坐卧俱不宁也。以金为主,当善调之而愈。诊其脉,唯有阳而无阴,是三阳之脉独至也。当不死于秋而死于冬,期在石水而已。石水者,水凝如石之候也。若有肾脉来见,有阴而无阳,是二阴之脉独至也,当不死于冬而死于春,期在盛水而已。盛水者,正月雨水之候也。】 
【 张志聪曰:秋三月,乃阳明主令,阳明者,两阳合明,间于二阳之中,三阳俱起,是谓干刚中正,勿药有喜。七月八月,乃太阴主气。九月十月,乃阳明主气。至秋令而阴阳交合者,太阴阳明之合病也。太阴欲开,而不能胜阳明之阖,阳明欲阖,而不能止太阴之开,是以立不能坐,坐不能起。复总结太阳少阴为水火阴阳之主,标本互合,阴阳气交,如三阳独至,是有阳而无阴矣。二阴独至,是有阴而无阳矣。石水,坚冰之时,孤阳而无阴气之和,又值水性坚凝,故死。盛水立春雨水之时,独阴而无阳气之和,又值春阳外泄,故死也。】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 马莳曰:内有不足有余虚实等义,皆所以较其盛衰也,故名篇。】 
【 张志聪曰:春时之阳气方盛,阴气方衰,秋时之阴气方盛,阳气方衰,此天气之盛衰也。少者之气方盛,老者之气方衰,此人气之盛衰也。】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
【 王冰曰:阳气之多少皆从左,阴气之多少皆从右,从者为顺,反者为逆。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归秋冬,谓反归阴也。归阴则顺杀伐之气,故死,反之谓秋冬则归阴为生。若阳气之多少反从右,阴气之多少反从左,是为不顺,故曰气少多逆也。如是从左从右之不顺者,皆为厥。厥谓气逆,故曰,皆为厥也。】 
【 马莳曰:此言气在左右老少四时皆有顺逆,而逆之则为厥也。气之属阳者,在左为顺,气之属阴者,在右为顺。老者谷衰,故在上为顺。少者欲甚,故在下为顺。是以春夏或病,或脉归阳为生,若阴病阴脉如秋冬者为死,反之则秋冬归阴为生。若阳病阳脉如春夏者为死。是以人之气有多少,逆之则皆能为厥也。】 
【 张志聪曰:气之多少,问阴阳之气有多有少。逆者,谓四时老少之气,逆行从顺也。夫四时之气,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阳从左者,谓春夏之气从左而行于右。阴从右者,谓秋冬之气从右而行于左。老者之气,从上而下,犹秋气之从上而方衰于下。少者之气,从下而上,犹春气之从下而方盛于上。是以春夏之气,归于阳之从左而右,气之顺也,故为生气。归于秋冬之从右而左,气之逆也,故为死气。反之谓秋冬之气,归于阴之从右而左为生,归于春夏之从左而右为逆。是以气之无论多少,逆者皆为厥也。此节总提四时老少之气,而先论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