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
“真俗出世余习气惑 ”,出世入世、出家在家、清净与不清净的烦恼没有了,连最后剩余这一点习气的力量都拿掉了,非常自在,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即出世即入世,无所谓出与入。哪里有个出?哪里有个入?
已上意明治十地菩萨,缘真俗二习未亡,寂乱二习未尽,于诸三昧有出入习故,未得常入生死,犹如虚空无作者。
永明寿禅师的结论告诉我们《华严经》这一段经文的原意。经典都是教理,教理的原意叫我们明白 “治十地菩萨缘真俗二习未亡 ”,治即修治、修行,十地以前的菩萨还有在家出家、入世出世的观念。难怪平常有些人有这个观念,不怪他,因为他不到家,不到家有这个清净的方便,到家以后, “道 ”无所谓出入。 “寂乱二习未尽 ”,十地菩萨以前的境界,寂、乱二习未尽,还有贪图清净、怕乱的习气存在,清净地方莲花稳坐;把莲花抬到菜市场闹乱的地方他就完了,莲花变成藕,花瓣一瓣一瓣掉下来。
“于诸三昧有出入习故 ”,十地菩萨境界还有出定入定的观念在,打起坐来入定很舒服;放了脚好讨厌,又来捣乱,余习未断。
不见世间过 多逢菩萨来
“未得常入生死犹如虚空无作者 ”,因此,十地以前的菩萨不敢在生死轮回中翻翻滚滚,你叫他涅槃了再来变人,于苦难的世界中度众生, “对不起!等到下次太平了再来。 ”太平众生好做(度),苦难中难度。除了超十地菩萨尽一切愿力,最苦难的地方他都来了。你说没有看到,如果他告诉你: “我是菩萨 ”,那非菩萨地,菩萨何必要你知道!
所以我经常看到世上很多都是菩萨再来,但是他不一定讲一句佛话,很多是再来人也,越是多灾多难的地方,菩萨心肠的人越多,你不要看他只有一点行为、一点好事,这就是菩萨。
菩萨并没有什么稀奇,你不要以为骑在狮子大象上坐朵莲花就是菩萨,那有时变成马戏团了。菩萨就在人世间,就在苦难中间,到处都有,你慢慢去找,你看每一个人都是菩萨,你就变菩萨了,很简单,普贤就是这么贤。
如果你觉得这个人不对、不懂道、不学佛,不是菩萨;这个人吃荤不是菩萨,你就变成 “萨菩 ”了。你看每个人都有一点长处,忘记了他的缺点,只看到这一点就是菩萨的长处,世界上遍满菩萨,众生心理就太平了!学佛的人应该学这个心境,学这个行为。
可惜一般学佛的人,专门拿一把圣贤的尺放在手中,看到人就量,某个人这里不对,那里不好,差一点、太长了,都不是。最后量量自己,长也不够长,短也不够短,那就糟了!千万要学普贤菩萨的行,看一切世界众生个个是佛,个个是菩萨。这就是儒家 “恭敬 ”的道理,能够敬一切人,自己才能够达到至真至正的境界,也就是佛法普贤的道理。
十地菩萨没有到达普贤的境界, “故未得常入生死犹如虚空无作者 ”,这句话是讲普贤菩萨境界像虚空一样,做了等于没有做。昨天下雨、今天晴,下雨并没有把虚空打湿;晴天也没有把虚空晒干,它永远是虚空。明天台风来也没有把虚空吹跑;后天台风过后,它也没有觉得台风很讨厌,它还是那个样子。心如虚空,一切的作用,作无所作,过去了就不留。那么,当起用、起有的时候皆是幻有,幻有本来无住,一定要成为过去。譬如说老子就晓得: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最强烈的台风中心不到一天就过了;夏天的大雷雨最多下一、二个时辰。同样的道理,一切境界是无住的,很快过去,虚空还是虚空。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是它妙有的作用,你不要认为这个是坏现象!偏于空的人,把 “起有 ”当作是坏境界,菩萨境界 “缘起一定性空、性空知道缘起 ”,不即不离。
众生体是佛体
而常普遍,非限量所收,一切众生及以境界,以之为体。普贤之智,犹如虚空,一切众生以为生体,有诸众生自迷智者,名为无明。
了解这些道理,晓得普贤菩萨境界、自己自性境界无所不存在,不是我们知识的限量所能达得到,因为知识限量是妄念境界;放弃妄念境界,你一体会它就到了!一切众生以及一切境界,都是以普贤这本性为体,普贤代表无所不在。
“普贤之智,犹如虚空 ”。普贤的智慧犹如虚空。
“一切众生以为生体 ”。一切众生依什么为生?依虚空般的普贤而生。
“有诸众生自迷智者,名为无明 ”。一切众生自己迷掉了,不是别人把你迷掉,是自己迷失,迷掉的境界叫 “无明 ”。
普贤早现你我心中
普贤菩萨随彼迷事,十方世界对现色身,以智无体,犹如虚空,非造作性,无有去来,非生非灭,但以等虚空之智海,于一切众生处启迷。智无体相,能随等法界虚空界之大用故。
所谓普贤菩萨就是这个作用,众生的迷是自己迷,普贤菩萨就在众生迷的当中点醒你,十方世界同现在这个色身。 “以智无体 ”,智慧是什么东西?智慧不是什么东西!智慧无体,你明白了本来是虚空就是智慧的体,这体 “非造作性 ”,不是你们打坐修来的,本来有的,也无去也无来,不生也不灭,你只要以心量放大,等于虚空的智海,在一切众生迷处,也就是自己心里迷掉的地方观照,无所谓迷,无所谓悟。智无体相,大家求智慧,什么是智慧? “空 ”就是真的智慧,智无体也无相。
一切相、一切用就是它的体,这个体在哪里见?就在一切相一切用上见普贤菩萨。
岂将十地之位诸菩萨,以出入三昧有所推求,云何得见?
一切不及普贤菩萨程度的,总拿一个有所得的心,去推测普贤菩萨的境界,他哪里见得到!讲了半天 “普贤 ”,由菩萨名词了解到什么?大家自己可以体会, “贤 ”就是现出来,现成在我们心中,你自己找一下就找到普贤的境界。
第三十六章 了无寄处堪大用
是故如来为诸菩萨说,幻术文字求其体相有可得不,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
世间事物就是那么在变化,这一切都属于幻术的境界,所以佛告诉诸菩萨说幻不可求。幻术的范围包括很广,文字也是不可靠的,文字是代表人类思想、情感的符号。拿中文来说,几千年来到现在,文字衍变已有六、七种体裁,将来是不是再有变化还不知道,人类的各种语言的变化都是如此。所以佛说,你要求幻术文字固定的体型是做不到的。这就说明世界上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固定不变的,这个地球、山河大地随时在变化中。
那么,我们回转来看看,佛法在哪里呢?我们要研究这一切幻相不可得,怎么了解幻与不幻?从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心,回转来再找自己了解宇宙万物幻与不幻这个心。 “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 ”连我们这个思想靠不靠得住都是问题,昨天想过、做过的事,今天那个能够想的早已无影像,不可得、留不住,所以叫 “妄想 ”。
苏东坡学禅后有句很有名的词: “事如春梦了无痕 ”。人世间的事就像做梦一样,梦醒后,回想梦境一点痕迹都没有。你说再睡一觉重新做梦,绝对不会一样,即使连起来做也不一样。为什么要用 “春梦 ”来形容世事如幻呢?因为春天多疲劳爱睡觉,睡多梦多;夏天晚上不大睡得着,睡着了也快天亮来不及做梦了,所以春天梦特别多。
“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 ”这句话叫我们认识清楚,现实世界一切现象都是幻,而且没有现象可以永远停留。人生来就有老,老了就过去,过去就没有了!后面的不断生来、不断过去,就是那么在变。
个中三昧谁识得?
是故将出入三昧及以求心,而求普贤大用无依善巧智身,了无可得。
这是大菩萨境界,不是小乘境界。 “将出入三昧 ”,在定境中,定的境界很多,中文翻译叫定;梵文结合音译,音译而翻成 “三昧 ”, “三 ”不是数目字,是梵文原音,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萨 ”,当时梵文的 “三 ”字,等于中文恭敬的 “敬 ”。 “三昧 ”取音也取义,一般解释为 “正受 ”,与现在我们所了解入定的 “定 ”有差别。严格地差别是:小乘的境界叫做定;大乘境界无所谓定不定,范围大、力量大、作用大叫三昧、正受。三昧不一定在打坐时才有,行住坐卧随时都在大定的境界中。大定的境界有多少种呢?八万四千种三昧。
比如绘画,经常可以看到有些绘画画得非常好,此人已进入绘画三昧;文学好的,是文字三昧;武功高的进入武功三昧;插花好的,也有插花三昧,都用得通。换句话说,三昧有它的境界。
但是一般学佛的人,是 “故将出入三昧及以求心,而求普贤大用 ”,两腿一盘打坐,以为修定叫三昧,然后希望自己求到定,求定中能见到菩萨。 “将 ”是拿,拿自己出定入定三昧的心,乃至在定的境界中,以有所求的心,求无所得的果,根本上就错了!我们学佛要注意!这就是所谓普贤见地的问题。学佛做功夫、求证,下手见地一错误,就彻头彻尾地错了!
《楞严经》说: “因地不真,果遭迂曲 ”,请大家特别注意这句话!要求佛法明心见性 “见 ”的境界,不要 “将出入三昧,及以求心 ”求见菩萨,明心见性本来是空的境界,以有所求的心去见,如何见得到?这点请大家特别留意!
大机大用最善巧
“大用无依善巧智身 ”,这是《华严经》所用的名称,普通佛学很少用到。这是大菩萨境界,非常难! “大用 ”,全体的大机大用,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乃至佛与魔都不能到达的境界叫大用。所以,真正得道、悟道、成佛,应起大机大用。不起用,那不是佛法,不过也可以叫佛法,是小乘佛法,小乘中的小乘。真的大乘佛法,起大机大用,可出可入;可不出可不入;才是完全,它不偏于一点。大乘菩萨见道时,入世而救人,大用但无所依、无所求。有所依有所求则落在一个境界,在一个方式、角度上,那已经错误了!所以说 “大用无依 ”。
何以人能够修养到那么高深的成就,可以入世可以出世?在出世入世之间,心已经出世了,在魔境中已经成佛了!这个靠什么呢? “善巧智 ”,靠他的机变、善巧,非常灵光、非常活泼、聪明的智慧。智慧所得的另外一个身体不是这个肉体了,那个身体是智慧的身体,永远不死,叫 “善巧智身 ”。不生不灭永远无生无灭,乃至像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寿光之身,是 “善巧智身 ”。讲到这一方面,佛学比较专门、深入了!因此《华严经》是最大、最深的经典。
所以他说,一般人学佛, “将出入三昧及以求心,而求普贤 ”错了!那么,应该以什么求呢? “大用无依善巧智身,了无可得 ”,然后悟道。明心见性悟到什么?悟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就可达到 “了无可得 ”境界。 “了无可得 ”的 “了 ”字很妙,作何解释?我只能说 “了 ”就是 “了 ”,无法解释,再作解释就错了!了无可得就是了无可得,十方八面都完了。 “了 ”不是没有,而是充满、实在了。 “了无可得 ”是证得的境界。
一念普贤现全身
是故教诸菩萨,却生想念,殷勤三礼,普贤菩萨方以神通力如应现身。
那么,《华严经》描写智慧 “善巧智身 ”,本来 “了无可得 ”,为什么佛在《华严经》上说,用空念一边去找普贤找不到的,这个道理是什么呢?比如到空的房间找空,怎么找得到?等于盐溶于水,如何在水中找出一粒盐巴?它无处不是, “普现 ”嘛!所以你在空境界中,念头一切空,了无可得,找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