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的注解,自古以来也有不少家,这里面最著名的是贤首国师的注子。但是贤首的注子现在研究的人不多,因为贤首是根据《六十华严》;《华严经探玄记》,《华严经搜玄记》都是以《六十经》为主。所以绝大多数研究《华严》,都采取清凉的,唐译的,清凉的《疏钞》。唐译的注子,还有一个很著名的,李通玄长者的《合论》。他们两个人对《华严经》都有很大的贡献,但是两个人注经的方式不相同。《疏》之体完全是依照经文一字一句详细解释,这是《疏钞》;而《合论》不是一句一句解释经,它是一段、一章、一节里面的这些大意,提出来发挥。所以疏之体跟论之体不一样,各有好处。清朝初年鼓山涌泉寺的方丈道霈老法师,他将疏跟论合起来,编了一部书,《华严经疏论纂要》,这个也很了不起。因为疏跟论的体例完全不一样,这东西在一般人讲是合不拢,他怎么能够把它合起来?道霈法师也非常客气,他也是一个尝试、一种做法,目的是希望大家直接去读清凉的疏和李长者的论,他做一个导引而已。但是他这个东西做得相当有价值,特别对我们现代人,我们现代人耐心不够,长远心很难!所以用他的《疏论纂要》就非常理想,我们这一次讲解主要的就是依《疏论纂要》。
而我们这一次讲演,一定是落实在我们现前的生活上。佛说经,无论是大乘、小乘,无论是长经或是短经(从分量上来说),每部经都具足「教、理、行、果」。言说、文字,这是教,是教学。教里面含著有理论、含著有道理,这些道理都是帮助我们生活,帮助我们达到幸福美满。那就是你要去做,这里面有方法,你要去做;你做了之后,你一定得到好处。这个好处就是我们讲的幸福美满,你得到好处那叫果,那个好处就是果,真正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这些疑难,消除一切灾难,这一点都不假。一部经具足教理行果,一品经也具足,乃至一字一句无不具足。佛经的殊胜,佛经的微妙,古人叹为不可思议,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学习,清凉也教给我们四个方法∶信、解、行、证。教,我们要相信;理,我们要明白;行,我们要真干;果,我们要亲证。教理行果既然是交叉圆融遍满,我们信解行证也是交叉圆融而遍满,这在《华严经》里面特别显示这种形式,值得我们认真努力去学习。
这部经的内容,根据古大德可以说是共同的研学心得,根据他们的报告,清凉将本经分为四分,四分就是四个大段,分科判教,全经分作四大段。第一段「举果劝乐生信分」。这个「分」是部分,这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所说的是什么?说的是毗卢遮那如来,他已经成佛了,成佛之后他的果报,依正庄严。正报,他的身体;依报,他的生活环境。我们看到这个果报无比的希有,无比的殊胜,见了之后我们能生起信心,喜欢向他学习。这是佛说法的巧妙之处,佛是先把好处展示出来给你看,你不能不相信!他不先说因,他先说果;如果先说因,你很难接受。因,要怎么修行结果;果,我也没看见,就很难相信,很难接受。先把果报放在这个地方让你看,你看了之后信不信?这是世尊接引众生的善巧方便。
我们今天要把这样圆满的佛法介绍给社会大众,为什么社会大众不能接受,学佛的人这么少,原因在哪里?原因,我们没有能够把果报拿出来给人看。说得再好,没见过,他不相信。果报是什么?果报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学佛学得不是一个好样子。人家一说你学佛,你劝我学佛,你看你这个样子,不值得人家羡慕,我们怎么能令一切众生相信?你看佛那个样子,叫人一看就生欢喜相。由此可知,佛法第一个要自己得到真实的好处,然后才能劝人,先要把我们修学的成果展示出给人家看。
我学佛学了这么多年,好处在哪里?你一看就晓得。从那里看?快乐!我常常在讲席里面讲,学佛,学佛的人不老、不生病、不死,如果我们把这么好的果报展示出来,谁不想学?个个人都想学。你为什么会老?为什么会病?为什么会死?都是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你要是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给诸位说,你就不会老、不会生病、不会死,佛法里讲得很清楚。我们看到佛,佛菩萨不老,世俗谚语常说「菩萨,菩萨,年年十八」,佛菩萨不老。没听说哪个佛菩萨生病,没有!我们知道原因,知道这个好处,我们相信了。佛教我们怎样才能得到这样殊胜的果报?一定要断烦恼,要断习气。善因一定得善果,恶因一定得恶报。什么叫恶报?烦恼就是恶报,你日子过得不开心就是恶报。果然能过得法喜充满,你在佛法里就真正得受用。所以我们自己要有个好样子给人看,就如同诸佛菩萨一样,示现一个好样子给世间人看。所以《华严经》一开头,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他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看到,我们对於佛这种生活环境才生起羡慕向往,自己觉得应该跟他学习。他能够成就,我也能成就。这是在第一分,第一部分所说。
同时佛告诉我们,世出世间法都离不开因果,佛法也是因缘生。因此佛在《般若经》上才教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就是佛法,法要放下,何况世间东西,更要放下。有人把这个话意思听错了。我这次到台北,台北基金会的同修告诉我,中国大陆有个人写了好几封信来,都写得很长。他现在困难,因为他听讲经听得很认真努力学习,放下了。工作也不做了,都辞掉,现在变成没饭吃了。佛菩萨不送饭给他吃,一家陷於困境,来问我怎么办?这是听话听错了。佛法叫我们放下,不是把工作放下,工作放下还得了吗?这个佛还能学吗?你是个家庭主妇,你把工作放下,你一家人都没饭吃,家庭就瘫痪了。放下是叫你心里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不是放下工作。如果连工作都放下,佛菩萨不讲经也不说法,他放下了,你还有什么佛法好听!他在讲台上认真努力讲经说法,那是他的工作,他工作没放下。怎么叫放下?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认真努力在工作,工作绝不放在心上,你的工作就不累。如果你放不下,我今天做多少多少工作,你累了,事情做太多,累了。作而无作,做许许多多工作,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好像没做的样子,一点都不累!二十四小时的工作,不疲不厌,那叫真的放下。放下是心里面放下,不是工作放下,他搞错了。他是工作放下了,心里没放下,心里还是妄想分别执著,这不是「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错解如来真实义,错解了,这是我们不能不把它辨别清楚的。放下烦恼,放下分别,放下执著,无论从事哪一行的工作,保持心地的清净,真诚、清净、慈悲,你能保持这个,你就过佛菩萨的生活。无论哪一种生活,无论哪一种工作,都是佛菩萨的工作,佛菩萨的生活,我们才得到真正的好处利益,学了现前就能得到。
所以本经在因果上讲有五周因果,就是五种因果。为什么叫「周」?周遍法界。因果也是交叉的,也是错综复杂的,周遍法界,有五种。在第一分里面是所信的因果。经文一共有六品经,前面五品都是讲果,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后面一品是讲因,这种殊胜的果报,怎样得来的。让我们先看果,然后再说明如何能够修证。这六品经是:世主妙严、如来现相、普贤三昧、世界成就、华藏世界,这五品是讲果报;末后一品是毗卢遮那品,这是讲修因。这一部分是说佛依正的因果。
第二个部分是「修因契果生解分」。这一分经很长很长,也是《华严经》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一部分完全说的是宇宙人生复杂的现象,所以在五周因果里面,它就占两分∶一个是差别因果,一个是平等因果。差别因果是讲十法界之内,当然包括我们六道,六道、十法界形相不相同,千差万别。到什么时候才平等?平等也不是一下就达到完全平等,逐渐逐渐的提升。几时出离十法界?不平等最明显的就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那是外面表现的相状,我们要重视的是起心动念。不但每个人的念头不一样,就是自己早晚的念头都不相同,这哪里会平等!一个念头就是造一个因,因要是遇到缘,它就起现行,它就现相,所以这个相十法界里面千差万别。同样一个道理,在十法界里面愈往上去,那个相就比较单纯,愈往下面愈复杂。为什么?妄念太多,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太多,在十法界里愈往下面愈多,就愈复杂。我们就晓得,最复杂的是什么地方?地狱,没有比地狱更复杂。最单纯的是哪里?最单纯是佛法界,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在十法界里它比较单纯,它因为妄想分别执著少,现出相就比较单纯。
如果超越十法界,那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断了。执著是烦恼障,见思烦恼;分别是所知障,二障统统都破了。还剩什么?剩下是无明,无明就是妄想,无明没有断尽;但是他超越十法界了,也就是说他不用妄心。学过佛学的同学大概都知道,妄心是八识五十一心所,十法界里面的统统用八识五十一心所,这是一个很大的关口,很难突破!不用八识,不用五十一心所,就是法相家所讲转八识成四智,这个关口就突破。突破十法界,他到哪里?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差别因果没有了,叫平等因果。为什么跟他讲平等?因为他跟诸佛如来用一个心,真心。我们讲真心跟妄心,大家就好懂。十法界里面用妄心,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用真心;用真心,那个法界就是真实的,华藏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你用真心,你就能够证得一真法界;你要用妄心,你决定不能证得一真法界。这个事情是自己造成的,是自己去解决;不是别人设的限制,不让我进去,没这个道理。不是别人设限,自己设的。自己只要用真心,你就入一真法界。刚入一真法界是真心,真心是什么心?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心,也是《华严经》上讲的大心。大心凡夫,很有味道!
如果严格的讲,要发菩提心才能够契入一真法界,才能够接受《华严经》的教学,我们就困难了。我们今天分别执著一品都没有断,我们有什么资格接受如来的大法?发大心就行了。我们的心量跟佛菩萨没有两样,但是我们的二障没断,佛这个条件开启对我们就很有利,只要发大心。什么叫大心?起心动念不再为自己想,为整个社会想,为整个世界想,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想,这叫大心;虽然你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烦恼障、所知障一品都没有断,你是《华严经》的当机者。佛说这个话对我们是大有利益,我们要真正发大心,来接受如来圆满的法轮。
从初住菩萨,这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在《华严经》上一共把无明妄想分为四十一等,分分破,分分证,到等觉是究竟平等,完全平等。可是诸位要晓得,从初住菩萨到等觉这四十一个阶级,在他们本身知道平等里面有不平等。可是在我们看来,他们完全都平等,那个微细的烦恼我们看不出来,我们感觉到他们心地都是真正到清凉自在。他们展现出来的形象也是如此,跟如来果地上确实无二无别,所以初住菩萨即成等觉。这是讲到平等因果。
平等里面有差别,差别里面有平等,这是事实真相。何以说差别里面有平等?我们现在是凡夫,六道里面的凡夫,妄想分别执著无量无边,不平等!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真心,每个人都有本性;真心本性是平等的,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我们只是迷失自性,生起妄想分别执著,但是妄想分别执著不是本来有的。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讲得很明白,「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不觉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本来没有。本来没有的,当然可以断,我们今天讲放下,本来没有的是不难放下的。本来有的,圆满的智慧德能是本来有的,本来有的一定可以证得。换句话说,你能够相信佛在经上讲的这些话,你能够明白这个道理,那你自己可以肯定成佛是本来有的,是可以做得到的;烦恼习气本来没有,是可以断掉的。可以断掉,今天我们不能断,那是自己没有做克己的功夫。不是不能断,你没有去断它;你果然认真去断它,不难!你不想去断它,不肯断它,那就难了。这些事情总在自己,不在别人;别人帮不上忙,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也帮不上忙,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所以第二分里面经文很长,里面含著两重因果。
在佛的教学当中,我们非常明显的看到五个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