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聚集在一堂,在大电视面前跟我交谈。今天我们的路线接通了,我们也看到他们的现场,许多人坐在那个地方。这是科技帮助了我们,以后其他许许多多地区净宗学会的同修们,我们可能都用这个方式,每天见面,有问题当面提出来,当时就解答。今天听众里有一位提了一个疑问,他说《观无量寿佛经》上面说,下品下生的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要十二劫才花开见佛,他对於这一段经文有疑惑;《无量寿经》说,生到西方世界皆是阿惟越致菩萨,那个经上却要十二劫才花开见佛,这个经两种讲法怎么能合得起来?
  我告诉他,十二劫花开见佛是从自分上说,不论加持。就是说你如果得不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你下下品往生极乐世界,要修到花开见佛,花开见佛是什么地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也就是说完全脱离十法界,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断,无明破一品,见一分法身,这是西方世界的实报庄严土,这是你自己在极乐世界修行要十二劫。佛说明这个意思,就是显示极乐世界的殊胜,为什么?在他方世界修行那个时间可长,真的要修无量劫。就以《华严经》来说,不知道修了多少劫,你才能够脱离六道三界,脱离十法界,证得圆教初住菩萨的果位,初住是发心住。从初住菩萨,非常非常难得,初住就是别教的初地,天台家分四教:藏通别圆,圆初住就是别教的初地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如果要证得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你看看,从初住修满三十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修满,一个阿僧只劫。从初地到七地又是一个阿僧只劫,两个阿僧只劫修圆满,才是阿惟越致菩萨。可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时间大大的缩短,你十二劫就成功,在其他世界要两个阿僧只劫,你现在十二劫就成功,这是西方世界殊胜之处,这是不论佛加持。论佛加持,生到那个地方就是,一品烦恼没有断,也是阿惟越致菩萨;换句话说,也是七地、八地菩萨那样的神通道力、聪明智慧,那是佛加持的。所以你一定要懂得,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得阿弥陀佛本愿加持。
  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无论是哪一道,无论示现什么样的身分,无不是光明照耀满世间,令众生见到就生欢喜心,生仰慕之心,生起效法之心,那就是光明照耀。我们在此地,你们诸位见到李木源居士,会不会生起仰慕心?是不是生心想跟他学习?他是菩萨心,菩萨行。我们在新加坡,很多餐厅没有遇过他,他自己吃饭,请人吃饭到哪里?那个小摊子上,两、三块钱。这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典型。他的衣著,生活起居,跟一般贫苦大众没有两样。我们出家人穿的袈裟,金色袈裟,我还看到袈裟里都绣佛像,把佛穿在身上,佛就会保佑你,哪有这种道理?袈裟绣花纹都错误,绣佛像那还得了!错到哪里去。衣著样样都讲究,富贵到了极处,这个世间人作人王,他作法王。那个福都享尽了,所以走的时候一点瑞相都没有,为什么?福报享尽了。在家居士修行,临终时候的瑞相,我们看到太多太多了。何以他有瑞相?他的福报没有享,累积在那个地方,临命终时享福。我们要懂得,要时时刻刻警惕,不可以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不可以在生活当中造作罪业。
  这个地方人民富裕,社会安定,所以我们在此地四事供养得来的太容易了。昨天寂度老法师回去,我送他到机场,我问他五台山生活状况,清苦到极处,他们那边生活状况跟我们比,我们是天堂,我们在天堂里造一切罪业,他们在困苦里面修积功德。他说五台山冬天非常好,冬天温度是零下三十几度,三、四十度,没有人去,清净,好念佛、好修行,没人打搅,他劝我去。我们在这个地方天天凑热闹,每个星期都有外地来的一些客人,他们从外地来,我总得要去见见他们,跟大家见见面,这就是免不了一些应酬。我们修行只有一个方法,在闹中修寂静,你要不在热闹当中修寂静,自己必定堕落,很可怕!所以时时刻刻要提高警觉,稍微一不小心就堕落了。在山野里人迹不到修行,外面缘断了,造恶机会少,堕落机会也少,容易成就;红尘里面修行非常困难。这些所赞叹的全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也是我们要认真学习之处。「此无碍法」,无碍法就是清凉大师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严幢天王见到,见到就是证得。他得的法门是「入佛寂静境界普现光明解脱门」,赞叹他从这个法门契入的。我们再看末后这一首:
  【佛於无边大劫海。为众生故求菩提。种种神通化一切。名称光天悟斯法。】
  如来『於无边』,边是讲空间,『大劫』是讲时间,我们现在所谓是无尽的时空,『海』是比喻深广。这一句是世尊活动的范围,他的范围太大了,我们常讲尽虚空遍法界是诸佛如来生活的范围。我们今天生活范围很小,居士林跟净宗学会就这么大的范围,很少到街上去逛一下;街上看看,也不过坐车从窗口往外面看看,我们的活动范围很小。这两个小地方往返路线,往往开车都是循著一定的路线,每天都走这条路,你就晓得我们生活范围这个圈子多小。诸佛如来他的生活范围多么广大,大到我们没有法子想像,无法想像。
  下面这一句是双关语,『为众生故求菩提』,「求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说明,他成佛,修行证果成佛,为的是什么?为求无上菩提。这是做给我们看,我们学佛学的是什么?就学的是这桩事情。佛经里面梵语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菩萨就求这个,得到就成佛;没有得到的时候叫菩萨,得到就叫如来,就成佛。所以我们学佛不是学别的东西,不是求人天福报,是求无上菩提,无上菩提也就是圆满的智慧。诸位要知道,智慧绝不是烦恼,智慧绝不是无明。我们今天求的是什么?有没有把我们修学的目标搞清楚,方向搞清楚?这一点关系很大,绝对不是儿戏。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原因到底在哪里?就是没有把方向目标搞正确。如果你真的是求智慧,你自然就离开一切烦恼,如果在生活当中,时时刻刻烦恼还起现行,你跟菩提是背道而驰。心里面想求菩提,想成佛道,可是走的路子恰恰相反,走的路子是三恶道。你在走的时候没有觉察,入了三恶道门才知道错,那个时候回头来不及了。想想我们今天走的路是不是这样?想的这是菩提道,实际上走的是三恶道。念念没有离开是非人我,念念没有忘掉贪瞋痴慢,起心动念都落在这些地方,你走的是三恶道。
  说实在话,走人天两道的都不多。人道是十善五戒。儒家讲仁,仁是什么意思?推己及人,想到自己立刻就想到别人,这是仁。天的德行比人就更高,不但要修十善还要修慈悲喜舍,才能生天。这些话说起来是不好听,可是不能不说,不能不警惕,早晚课的时候多想想。早课,我说多少遍,早课是提醒自己,这一天生活行为要与佛的教诲相应,不要违背,这是做早课的意思。晚课是反省,我今天起心动念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诲;佛教给我们做的,我们做了没有?教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有没有犯?晚课是忏悔。所以我在《净宗朝暮课诵》,我把它变了一点,古时候用的课诵本,我们现在很不容易得利益。我将念诵经文这一部分,早课采取《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用意是什么?提醒自己,我今天要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向阿弥陀佛学习。晚课我们选《无量寿经》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一大段的经文说些什么?持戒念佛。这一大段经文里所说的五戒十善,说得很详细,哪些应当做,哪些不应当做。晚课念这一段经文检点自己的心行,我们今天从早到晚,我们起心动念动的什么念头,我们言语造作要跟经文对比一下,看看今天到底做了多少?能够做到很好,明天要保持;没有做到要改进,改进就是忏悔。这样才是真正在做早晚课,这个早晚课真的有功德。
  你要晓得,你自己肯认真去做,你就是度化众生。为什么?让别人看到你的早晚课是这样做法,我早晚课是有口无心,是把佛经念给菩萨听听,交差就了事,你教我念的我今天都念好了,像小孩对父母、对老师,今天功课做好,有口无心,那个不起作用。真正古德教给我们,随著经文在自己心行上真正起了变化,这叫真修行。古时候的术语叫「随文入观」,你在念诵的时候,随著经文契入境界;观是观照,用现在的话,就是把你的观念转变过来,《法华经》讲「入佛知见」。随文入观就是入佛知见,把我们自己所有一切错误统统修正,这叫修行。你自行就化他,就影响你周边的人,影响一切见闻之人;人家看到你,听说,心都有感动,所以一切见闻者也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也觉悟了,你岂不是度他吗?
  『种种神通』,这是讲度化众生的方式。诸佛如来度化众生的方式不一样,为什么?众生的根性不相同,众生的程度不相同、习气不相同,现在所受的身不相同,族类不相同,文化不相同,甚至於生活方式不相同,意识形态不相同,思想不相同,信仰不相同,一个法门怎么能度一切众生?所以佛是用无量法门度无量众生,这是「种种神通化一切」;「一切」是尽虚空遍法界里面一切众生,这是佛度化的对象。法门不可思议,还有一类的佛菩萨,以一个法门用种种方法来度众生,也不可思议。正是《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个法门可以把它变化成无量法门,无量法门也可以把它归纳变成一个法门,一多无碍,这是种种神通。
  我们在这个地方学习,首先学习观机。你看看我们周边的人,接触的这些人,这些人根性不一样,习气不一样,他所出生成长的地区不一样,所以风俗习惯不相同,他出生的家庭背景不一样,你都要了解。然后才知道用什么方法跟他相处,你帮助他,他才能生欢喜心,他才能对你产生信心;你给他说这些法,他能够理解,再帮助他修行,才能得到效果。绝不是说一种方法都能合一切众生的口味,办不到!所以在接引一定是方便多门,接引进门来了,那「归元无二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真正懂得,他肯接受;一般初学,你叫他一门深入,他不能接受。在这个时候,仔细观察他的根机,这个人如果有善根、有福德,可以开方便门,你想学什么都行,都帮助你,到学一段时期之后再告诉你,还有比这个更好的;你先给他讲净土好,他不相信。
  我自己本身就是这个例子,我学佛学了十几年才相信净土,最先李老师也给我介绍,我笑笑,不反对,但是决定不愿意学这个法门。为什么?对这个法门不了解,总以为这个法门太容易,这个法门大概是释迦牟尼佛教老太婆,不是教我们知识分子。教聪明、教知识分子,一定是很高等的佛法,念阿弥陀佛三岁小朋友也会念,这里头有什么道理?李老师对我真的是很用心,其他的同修跟他学教,学经学一部,这最普通的,学两部已经很少。我跟他学就学了不少,主要的、明显的我学了五部,还有跟著大众学,我学了三十多部;李老师教别的同学,教他们我在旁边听,我都听会了,所以我在台中十年学了三十多部经。可是你们要记住,我是一听就会,并没有在上面真正下功夫,夜晚要搞到两、三点,没有。我就是随堂听,决定不温习,可是你叫我上台来讲没问题,我统统能讲得出来,我有这个能力。真正下了功夫,晚上有的时候搞通宵,给诸位讲,五部经,那真下功夫。
  实在讲,晚上写讲稿写到通宵是被逼的。同学朱斐居士夫妻两个发心讲《普贤菩萨行愿品》,原来以为《行愿品》很好讲,就选了这个经,讲了一次之后感觉得很难,不容易讲。他们两个人工作又很忙,他开了个书店在台中,又编了一个杂志「菩提树」,早年是他编的。所以他们两个就来找我,请我帮忙给他写讲稿,他去讲。我是被他逼的,一个星期要写八千字,所以有的时候写到天亮。为什么?我要很快把它写成交给他,他要去念,再上台去讲。如果我自己上台去讲,我就不会写讲稿。我给同学说,我没有写过讲稿,我很怕写讲稿,因为我自己吃了个大亏,受了一次很大的教训。是我在小学二年级,学校里讲演会我也参加,念讲稿,上台看到好多人一紧张,念了一半后头记不住,下台好难看!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吃过这么一次大亏。可是上台讲演我很喜欢,我很喜欢上讲台。从这一次之后,以后再上讲台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