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灯火楼台-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天晚上,我请七姐、七姐夫来吃便饭,不晓得七姐夫有没有空。”

    “等下再说好了。”

    客人一走,罗四姐便从容了,吃过饭,她有午睡的习惯。一觉醒来,想起胡雪岩晚上要来,当即唤小大姐,连老马都叫了上来,帮着拖地板、抹桌子、擦窗户,换了干净的被褥,又把一套平时难得一用的细瓷茶具亦找了出来,另外备了四个果盘。等预备停当,开始妆扮,好在她一向是一张清水脸,只加意梳好一个头,便可换衣服坐等了。

    等到五点钟,只听楼下人声,小大姐匆匆忙忙奔上来说:“胡老爷来了。”

    罗四姐没有想到是他来接,好在都已经预备好了,不妨请他上楼来坐。

    于是走到楼梯口说道:“胡大先生,怎么劳你的驾?

    要不要上来坐一坐。“

    “好啊!”影随声现,罗四姐急忙闪到一边。江浙两省,男女之间的忌讳很多,在楼梯上,上楼时必是男先女后,下楼正好相反,因为裙幅不能高过男人头顶,否则便有“晦气”。罗四姐也是为此而急忙闪汗,等胡雪岩上了楼梯,她已经亲自打着门帘在等了。

    胡雪岩进了门,先四周打量一番,点点头说:“收拾得真干净,阳光也足,是个旺地。”

    “寡妇人家,又没有儿子,哪里兴旺得起来?”

    胡雪岩没想到她一开口就是很直也很深的话,一时倒不知该持何态度?

    便只好笑笑不答。

    这时小大姐已倒了茶来,罗四姐便照杭州待客之礼,将高脚果盘中的桂圆、荔枝、瓜子、松子糖之类,各样抓一些,放在胡雪岩面前,一个说:“不好吃。”一个连声:“谢谢。”

    “罗四姐,有点小意思。你千万要给我一个面子。”胡雪岩又说:“跟我来的人,手里有个拜匣,请你关照小大姐拿上来。”

    取来一个乌木嵌银丝的拜匣,上面一把小小的银丝,钥匙就系在搭扣上,打开来看,里面是三扣“经折”,一个小象牙匣子。

    胡雪岩先拿起两扣,一面递给罗四姐,一面交代:“一个是源利的,一个是汪泰和的。”

    源利与汪泰和是上海有名的两家大商号,一家经营洋广杂货,一家是南北货行。罗四姐接过经折来看,户名是“阜康钱庄”,翻开第一页,上面用木戳子印着八个字:“凭折取货,三节结帐,”意思是罗四姐不管吃的、穿的、用的,凭折到这两家商号随便索取,三节由阜康付帐。

    这已经是厚惠了,再看另一扣经折,罗四姐不由得心头一震,是一扣阜康的定期存折,存银一万两,户名叫做“维记”。

    “本来想用‘罗记’,老早有了,拆开来变‘四维记’哪晓得这个户名也有了,只好把‘四’字搁起,单用‘维记’。喏,(编注:”罗“字繁体为‘ ’。)胡雪岩拿起小象牙匣子,”外送一个图章。“

    罗四姐接过经折与牙章,放在桌上,既非辞谢,亦未表示接受,只说:“胡大先生,你真的阔了。上万银子,还说小意思。”

    “我不说小意思,你怎么肯收呢?”

    “我如果不收,你一定要跟我争,空费精神。”罗四姐说:“好在送不送在你,用不用在我。这三个经折,一颗图章,就放在我这里好了。”

    她做事说话,一向胸有丘壑,胡雪岩认为不必再劝,便即说道:“那么,你把东西收好了,我们一起走。”

    “怎么走法?”

    “你下去就晓得了。”

    胡雪岩是坐轿子来的,替罗四姐也备了一乘很华丽的轿子,他想得很周到,另外还加了一顶小轿,是供她的女仆或小大姐乘坐的。

    胡雪岩还带了三个跟班,簇新的蓝布夹袍,上套玄色软缎坎肩,脚下薄底快靴。由于要骑马的缘故,夹袍下摆都掖在腰带中,一个个精神轩昂,礼节周到。罗四姐也很好面子,心里不由得在想:出门能带着这样子的“底下子”,主人家自然很显得威风了。

    正要上轿时,罗四姐忽然想到一件事,还得回进去一次。原来她是想到

    应该备礼送古家,礼物现成,就是绣货。送七姑奶奶的是两床被面、一对枕头、一堂椅被、两条裙子,这已经很贵重了,但还不如送古应春的一条直幅,是照宋徽宗画的孔雀,照样绣下来的,是真正的“顾绣”。

    到得古家,展现礼物,七姑奶奶非常高兴,“你这份礼很重,不过我也不客气了。”她说:“第一,我们的日了还长,总有礼尚往来的时候。第二,我是真正喜欢。”当时便先将绣花椅披,陈设起来,粉红软缎,上绣牡丹,显得十分富丽。

    “七姐,”罗四姐说:“你比一比这两条裙子的料子看,是我自己绣的。”

    一条是红裙,上绣百蝶,色采繁艳,令人眩目,“好倒是好,不过我穿了,就变成‘丑人多作怪’了。”七姑奶奶说,“这条裙子,要二十左右的新娘子,回门的时候穿,那才真叫出色。我留起来,将来给我女儿。”

    “啊!”胡雪岩从椅子上一下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应春,你要请我吃红蛋了?”

    原来古应春夫妇,只有一个儿子,七姑奶奶却一直在说,要想生个女儿。

    胡雪岩看她腰身很粗,此刻再听她说这话,猜想是有喜了。

    古应春笑笑不答,自然是默认了。罗四姐便握七姑奶奶的手说:“七姐,恭喜,恭喜!几个月了。”

    七姑奶奶轻声答了句:“四个月。”

    “四个月了!唷、唷,你赶快给我坐下来,动了胎气,不得了。”

    “不要紧的。洋大夫说,平时是要常常走动走动,生起来才顺利。”

    “ 唷!七姐,你倒真开通,有喜的事,也要请教洋大夫。”罗四姐因为七姑奶奶爽朗过人,而且也没有外人,便开玩笑地问:“莫非你的肚皮都让洋大夫摸过了。”

    “是啊!不摸怎么晓得胎位正不正?”

    原是说笑,不道真有其事,使得罗四姐挢舌不下,而七姑奶奶却显得毫不在乎。

    “这没有啥好稀奇的,也没有啥好难为情的。”

    “叫我,死都办不到。”罗四姐不断摇头。

    “罗四姐!”古应春笑道:“你不要上她的当,她是故意逗你。洋大夫倒是洋大夫,不过是个女的。”

    “我说呢!”罗四姐舒了口气,“洋人那只长满黑毛,好比熊掌样的手,模到你肚皮上,你会不怕?”

    七姑奶奶付之一笑,拿起另一条裙子料子看,月白软缎,下绣一圈波浪,上面还有两只不知名的鸟。花样很新,但也很大方。

    “这条裙子我喜欢的,明天就来做。”七姑奶奶兴致勃勃地说:“穿在身上,裙幅一动,真象潮水一样。罗四姐,你是怎么想起来的。”

    “也是我的一个主顾,张家的二少奶奶,一肚子的墨水,她跟我很投缘,去了总有半天好谈。有一天不知道怎么提起来一句古话,叫做‘裙拖六幅湘江水’,我心里一动,回来就配了这么一个花样。月白缎子不耐脏,七姐,我再给你绣一条,替换了穿。”

    “这倒不必,我穿裙子的回数也不多。”

    这时古应春跟胡雪岩在看那幅“顾绣”,开屏的孔雀,左右看去,色彩变幻,配上茶花、竹石,令人观玩不尽,胡雪岩便说:“何不配个框子,把它挂起来?”

    “说得是。”古应春立刻叫直听差来吩咐:“配个红木框子,另外到洋行里配一面玻璃。最好今天就能配好。”

    “接着又看被面、看枕头,七姑奶奶自己笑自己,说是”倒象看嫁妆“。

    惹得婢仆们都笑了。

    “饿了!”胡雪岩问:“七姐,快开饭了吧?”

    “都预备好了,马上就开。”

    席面仍旧象前一天一样。菜是古应春特为找了个广东厨子来做的,既好又别致,罗四姐不但大快朵颐,而且大开眼界,有道菜是两条鱼,一条红烧、一条清蒸,摆在一个双鱼形的瓷盘中,盘子也很特别,一边白,一边黄,这就不仅罗四姐,连胡雪岩都是见所未见。

    “这叫‘金银鱼’,”古应春说,“进贡的。”

    胡雪岩大为诧异,“哪个进贡?”他问,“鱼做好了,送到宫里,不坏也不好吃了。”

    “自然是到宫里,现做现吃。”古应春说,“问到是什么人进贡,小爷叔只怕猜不到,是山东曲阜衍圣公进贡的。”

    “啊!”胡雪岩想起来了,“我听说衍圣公府上,请第一等的贵客,菜叫‘府菜’,莫非就是这种菜?”

    “一点不错。府菜一共有一百三十六样,菜好不奇稀,奇的是每样菜都用特制的盘碗来盛。餐具也分好几种,有金、有银、有锡、有瓷,少一样,整桌台面都没用了,所以衍圣公府上请贵客,专有个老成可靠的老家人管餐具。”

    “那么进贡呢?当然是用金台面?”

    “这是一定的。”古应春又说:“宫里有喜庆大典,象同治皇帝大婚,慈禧太后四十岁整生日,衍圣公都要进京去道喜、厨子、餐具、珍贵的材料都带了去。须先请旨,预备哪一天享用府菜,到时候做好送进宫,有的菜是到宫里现做,这要先跟总管太监去商量,当然也要送门包。好在衍圣公府上产业多,不在乎。”

    胡雪岩听了大为向往,“应春,”他问:“你今天这个厨子,是衍圣公府出身?”

    “不是,他是广东人,不过,他的爷爷倒是衍圣公府出身。这里面有段曲折,谈起来蛮有趣的。”说着,他徐徐举杯,没有下文。

    “喔,”七姑奶奶性急,“有趣就快说,不要卖关子!”

    “我也是前两天才听说,有点记不太清楚了,等我好好想一想。”

    “慢慢想。”罗四姐挟了块鱼敬他,“讲故事要有头才好听。”

    “好!先说开头,乾隆未年……”

    乾隆来年,毕秋帆当山东巡抚。阮元少年得意,翰林当了没有几年,遇到“翰詹大考”,题目是乾隆亲自出的,“试帖诗”的诗题是“眼镜”。这个题目很难,因为眼镜是明朝未年方由西洋传入中土,所以古人诗文中,没有这个典故,而且限韵“他”字,是个险韵,难上加难,应考的无不愁眉苦脸。

    考试结果,阮元原为一等第二名,乾隆拔置为第一,说他的赋做得好,其实是诗做得好,内中有一联:“四目何此,重瞳不用他”,为乾隆激赏,原来乾隆得天独厚,过了八十岁还是耳聪目明,不戴眼镜,平时常向臣下自诩。因此,阮元用舜的典故“四目”、“重瞳”来恭维他,意思是说他看人

    看事,非常清楚,根本用不着借助于眼镜。

    大考第一,向来是“连升三级”,阮元一下子由编修升为詹事府少詹,不久就放了山东学政,年纪不到三十,继弦未娶。毕秋帆便向阮元迎养在山东的“阮老太爷”说:“小女可配衍圣公,请老伯做媒,衍圣公的胞姐可配令郎,我做媒。”阮元就此成了孔家的女婚。

    衍圣公府上的饮撰,是非常讲究的,因为孔子“食不厌精”,原有传统。

    因此,随孔小姐陪嫁过来的,有四名厨子,其中有一个姓何,他的孙子,就是古应春这天邀来的何厨。

    “那么,怎么会是广东人呢?”胡雪岩问。

    “阮元后来当两广总督,有名的肥缺,经常宴客,菜虽不如府菜,但已经远非市面上所及。不过不能用‘府菜’的名目,有人便叫它‘满汉全席’。

    总督衙门的厨子,常常为人借了去做菜,这何厨的爷爷,因此落籍,成为广东人。“

    正谈到这里,鱼翅上桌,只见何厨头戴红缨帽,列席前来请安。这是上头菜的规矩,主客照例要犒赏,胡雪岩出手豪阔,随手拈了张银票,便是一百两银子。

    “这盘鱼翅,四个人怎么吃得下?”

    罗四姐说,“我真有点替七姐心痛。”

    鱼翅是用二尺五口径的大银盘盛上来的,十二个人的分量,四个人享用,的确是太多了,七姑奶奶有个计较,“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气。”她说:“留起一半吧!”

    就一半也还是多了些,胡雪岩吃了两小碗,摩腹说道:“我真饱了。”

    接着又问:“这何厨我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

    “最近才从广州来。”古应春答说:“自己想开馆子,还没有谈拢。”

    “怎么叫还没有谈拢?”

    “有人出本钱,要谈条件。”

    “你倒问问他,肯不肯到我这里来。”胡雪岩说,“我现在就少个好厨子。”

    “好的。等我来问他。”

    吃完饭围坐闲谈,钟打九点,七姑奶奶便催胡雪岩送罗四姐回家。在城开不夜的上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