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0-草民-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松休闲

草民
(摘自网上,作者不详)
小鸟被圈在笼子里久了,有时就想飞出来。看它急得团团乱飞的样子,真是可怜人。可是假如你真的把它放了飞,它多半又会飞回那个人给它安置的旧巢穴。人有时和小鸟一样,处于同样的命运。
  我和一位朋友到一个名胜去,就获得了这样的感受。
  那是个新近才开发的风景名胜区,交通还很不方便。我们转乘了三次公共汽车,穿县过市,走平地,盘山腰,足足颠簸了四五个钟头,骨头将要散架才来到那座名山的脚跟下面。人这时一方面免不了嘘唏,另一方面又感到理所当然:所谓的好花难得,好女难求,美丽的景致自然不能近在咫尺,让人徒得庆幸。而且若果真那样的话,美景天天逛,哪能有今天一样的兴致?如此想着,疲惫的心开始鼓涌上来,恨不得马上就去亲近那做了很久的梦境。
  不过你以为我们即刻就可以饱览胜景么?错矣。
  公共汽车将我们卸在山脚下,要到美景锺聚之处的山腰,须还要坐当地老百姓的三轮车。这种三轮车就是出事率极高的两轮摩托车改装的那种。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农民伯伯做事情一贯不讲究效率,可现在看来那已经是以往的故事了。我们两人经过一番简短的讨价还价,让一个面貌忠厚的中年人做了我们的生意。在他的驱使下,那辆体格并不敦厚的摩托车就象田里的蚂蚱,在刚刚开辟的盘山土路上左蹦右跳,十分轻盈。我们两个人都很瘦,压不住车,所以颠簸得也就十分地厉害。我们生怕被颠翻到下面的深谷之中,就用双手紧紧抓住用以支撑车蓬的细钢筋。回顾那时心中唯一的安慰就是:车子跑得这么快,即使翻了下去,也是我们和司机三个人。想必司机未必肯冒这个险,所以应该相信司机师傅是有把握的。凭着这样的心情,我还忙里偷闲,捎带看到车蓬外的一两点美景,比如近处倏忽而过的山花,远处悠悠飘荡的白云,不近不远处静若处子的青湖等等。这些都是象我深居城市里的寒士少见的,所以有时竟也心旷神怡,忘记了身处的危险。
  那天幸运,三轮车没有出什么毛病就安全抵达了目的地。看着它又突突突地挂着风跑下山去,我们禁不住佩服车主的车技和面对生活时达观的态度。
  且不去管它吧。我们很快就因眼前的山景而忘掉了刚才的心悸。
  山只要一受到人的注意,那么首先就是要开辟一些蜿蜒的石阶,以供游人们行走的方便。但有时也会让人觉得失去了一些趣味。不过这座山有些两样,从三轮车将我们倒下来的地方算起,经过前人铺垫的碎石路极短,只通到一棵大松树下就不见了踪迹。以后只是用漆写的箭头标志着该走的方向。哦,实际上我们是在朝山谷里走去了。山谷本来是Y字形的两股,到了大松树这里才汇成一线。两处汇集的山泉于此处变得象一条小河,冲刷着千百个大如斗的石头,很有一些气势。我们首先逆右边的溪流而上,去领略其中的幽情。
  山中的幽情就不必多说了,因为不管什么样的飞瀑流泉,只要经过人的描写,就会变得愈来愈不分明,越来越失去了它们动人的情致了。总之,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就象早早归巢的鸟,从满是湿气的山谷中走了出来,又来到那棵松树下。这时我们才发现,来此游玩的以本地人居多。此刻他们伴着隐在西方山顶的流霞,都象散了集一样赶着回家了。等回家的尘烟平息下来,我和朋友四处一望,旅客里只剩下了我们两个人。那一排旅馆饭店里的人们都奇怪地望着我们。我的心中不由得一颤,才意识到这里平时并无人留宿。想起时下的社会风气,我的心中开始打起鼓来。但不知这里的民风是多谦谦君子呢,还是好利多盗?
  不过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我们只得住下。登记了一个配有一张桌子两张床位的房间,不等夜完全深沉下来我们就躺下来睡觉。一是因为夜晚的深山除了吼叫的山风刮着浓重的漆黑之外,实在没有什么意思。二是因为我们想养足精神,以备第二天的游览。临睡前,那位朋友惴惴地问我:“要不要把门顶上?”
  “没有门锁?”
  “锁好象是坏的,一推就能推开。”
  “那就用桌子顶上,再用床顶住桌子。”
  “好吧。”
  山里的夜晚的确没有任何趣味。那天又赶上没电。所有的景物都隐藏在黑夜后面,那些店家也早早地没了声息,总让人有些不安。整个大山就象一个桶,把我们包围在里面,对于外面是否潜藏有大的或小的危险,我们经过充分的担心之后总感觉有点无所谓。是啊,有或没有又怎样呢?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样的地方?我们两个怀着同样的心境说了一些话,做出了很多假设,最后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
  “咚咚咚。。。咚咚咚。”此时大概是半夜,却有急促的敲门声!我的伙伴伸手抄起了枕头旁的砖头。我也拿起了自己那一块。
  “谁?!”我们俩几乎同时喝问,同时我感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咚咚咚。。。”还在敲。我有点急了,蹿到门旁,准备拼上一斗。
  “敲错门了,不是这个。”外面有人说。
  “快点走吧,这里没人住。”似乎是给我们办理房间手续的那人说话。
  一阵拖拖拉拉的声音过后就悄无声息了。后来终于无事。
  第二天天不亮,小鸟就将我们叫醒。我们忘记了昨晚的蹊跷,吃了些随身带的面包就兴致勃勃地出发,朝左溪赶去。那时店家们也还没有起床。
  左边这条山谷更为幽深,谷底自然是从上面瀑布倾泻下来的溪水,碧绿幽深。我们的目标就是那条落差很大的瀑布。清晨的山景有些迷蒙,太阳照着翠绿的山峰象在哪里燃起了烟雾,显得有些神秘。我们在大山中放目,四望皆无人迹,心中不禁凄清且有些害怕。是啊,山这样的大,人如此的小,怎能不有些害怕?
  “这是什么?”那位朋友突然问道。
  顺着他的手指和目光,我看到在我们所走的小路上赫然印着滴滴拉拉的一串血迹。
  我感到脊梁骨嗖嗖的发冷。几乎就要感觉到了一种后悔。山景固然很美,可是也不能…
  我们大着胆子沿着血迹继续向前走,可是它似乎没有终止的意思。“这么多的血,能是什么的?”我边走边想。
  后来血迹终于在一个地方消失了。我们仔细地打量那块地方,最终也没发现什么可疑的东西。不过越是这样,我们的心里越是不踏实。好在已经能听到震耳欲聋的瀑布声了。
  这时我的那位朋友看到山顶的一座小屋,顿时好奇心大增,决心要爬上去,领略一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当时我已经仔细地算了时间,恐怕来不及赶回城里而耽误了第二天上班,就力劝他不要去。可他不听,非要上去不可,我拗不过他,只得也跟着去。谁知没走几步,他就嗷地尖叫了一声,止住了脚步。我一看,一条长有近两米的蛇正从小路上悠闲地爬了过去!好长时间他挪不动脚步,当我再劝他往前走时,他说什么也不肯了。“快回去。”他说。
  看完瀑布,体会到了大自然的惊心动魄之后,我们踏上了归途。又是一番颠簸,一番害怕,一番辛苦。最后是一番很快就会实现的向往──就要回到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城市里了!当时我的感觉就象一只离家出走的狗,正在急不可耐地赶回去。
  回到家,走进众多大楼里的某一间,我又感到了一种安全感。
  时隔三年以后,我禁不住又为那个地方魂牵梦绕了起来。而且我也已经想通,当时让我们害怕的血迹多半是山上的猎人打猎时留下的;而那夜半的敲门声恐怕真是人走错门了吧。还有那位驾车如飞的农民伯伯,跑得快当然可以多拉客人的,有什么可稀奇的呢?可是当时我们的恐惧又是多么的真切呀!现在我明白了,毕竟城市文明已经成为我们的家,我们的巢穴。我们业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而自然只是我们的一个邻居。有时我们孤独了或者厌倦了,就想到邻居家做一次客人,可是不管怎样,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巢穴里去。这个我们已经难以割舍巢穴,就是这个我们感到厌倦感到憋闷的城市。
  而那位朋友说,人的巢穴原本应该是山林的呀!而现在我们恐惧它,这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不幸呢?再说,我们恐惧的到底是什么呢?──我被他的话说楞了。
 
老土制作
一杯好茶,一本好书,一个安静的夜晚。。。。。。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