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吴法宪回忆录-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仗关系到全局,我命令你们十九团,坚决攻下陈道口,拨掉这个钉子,祝你们战斗胜利。”

陈道口战斗是由陈毅亲自组织指挥的,他根据曹甸战斗的经验教训,将这次陈道口战斗分为了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挖地道,通过扫清射界。我们从十月上旬就开始包围陈道口,逐步肃清敌人的外围据点,稳扎稳进。十月十六日,我们的包围计划就绪,部队开始坑道作业,利用所挖的交通沟,步步为营,步步紧逼,断决了敌人的一切外援和粮食供应。当时,部队在前面挖,老百姓在后面修,整整四昼夜的连续作业,我们的地道就已经挖到了铁丝网的跟前。敌人用机枪‘手榴弹,甚至土炮来打我们,都没有伤到我们一根毫毛。

第二步,集中火炮轰击,摧毁碉堡群。坑道挖到外壕边,再也挖不过去了。我们便集中了所有的山炮‘迫击炮,瞄准敌人的碉堡,一个一个地予以摧毁,把敌人的主要火力点摧毁了,总攻就开始了。

第三步,破坏铁丝网。当时我们七旅十九团和教五旅一团担任主攻。十九团由陈道口的西北方向向西小圩进攻,一团由东北方向向东小圩进攻。十月二十日的黄昏时分,总攻开始,冲锋号一响,先砍铁丝网。破坏组的同志每人一把大刀,把铁丝网砍破一个洞,就从洞里钻进去,再砍第二道,四道铁丝网终于被我们全破了。

第四步,攻城。第二次冲锋号响,就用事先准备好的浮桥,搭在外壕上,部队一过外壕,就架梯子,架好一个,就爬上去一群。为掩护部队爬上圩墙,我们集中了部队的轻‘重机枪和几乎是百发百中的特等射手,只要敌人在圩墙上一露面,我们就立即开枪射击,密集的火力压得敌人抬不起头‘还不了手。同时,总攻部队在圩墙下实施爆破,爆破成功了,把圩墙炸开了一个大缺口,部队冲进去了。

部队攻进去以后,顺着街道与敌人展开拼杀,一座房子一座房子地与守敌争夺,敌人越来越缩小。大概经过两个多小时,西小圩子就被我十九团攻占了,不久,东小圩子也被教五旅一团攻占。

东‘西两个小圩子被我们攻克后,敌人士气十分低落,已无斗志。第二天晚上,只十分钟的战斗,我们就进了大圩子。

陈道口战斗,我们共消灭了敌人三千多,俘虏了国民党泗阳县的县长‘专署秘书和各类军官三十多人,缴获步枪一千多支,轻‘重机枪十四挺,迫击炮两门,还缴获了电台及其他各种器材。

可惜的是,王光夏在战斗中乘乱化装跑了。陈毅军长说:“他跑掉就跑掉好了,他是一个顽固派,他还会再来的嘛,他再来就再把他消灭掉。”果然,后来我们在洪泽湖的山子头战斗中,把他击毙了。

陈道口战斗,是一次完全胜利的战斗。在陈毅军长的亲自领导和指挥下,在实践过程中,集中群众智慧,我们不断研究,摸索和创造出的一套水网地区的攻坚经验,是比较完善的,是宝贵的,战后推广到了整个部队。

王光夏的部队被消灭后,运河上的整个封锁线全部瓦解。徐继泰‘霍守义的部队撤回原地,都走了。韩德勤也回了曹甸原地,汤恩伯的部队也在津浦路西停止了东进,整个淮海区的根据地恢复了,同淮北四师的交通线也畅通了。

因此,陈道口战斗的胜利,对巩固整个苏北根据地以及淮北和淮南根据地,都有重要战略意义。陈道口战斗是苏北一次极重要的战斗。
六‘单家港会议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侵略者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紧接着又入侵美‘英‘荷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东印度群岛,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为贯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敌后抗战方针和政策的指示,总结和部署工作,中共中央华中局于一九四二年一月二十日至三月五日,在江苏省阜宁县单家港举行第一次扩大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华中局委员‘华中各根据地党委书记和政府‘军区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共九十四人。我们三师去参加会议的有黄克诚‘张爱萍和我三个人。彭雄留在机关看家,没有去参加会议。

刘少奇‘陈毅代表华中局分别作了形势‘任务和军事工作的报告。

刘少奇在报告中强调指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中日军驻有十四个师团,三个独立混成旅,总兵力达到二十九万人。他们还大力扩大和利用伪军,使华中伪军总兵力达到十六万人,以便腾出日军兵力用于机动作战。为巩固其占领区,确保主要交通线,掠夺战略物资,谋求支援太平洋战场作战,他们必然加紧对我各根据地的“清乡”和“扫荡”。而国民党顽固派也必然利用日军放松对正面战场进攻的机会,不断制造军事“磨擦”。因此,敌后抗战仍旧面临着敌‘顽夹击的严峻形势。因此,斗争是长期的‘艰难的和残酷的。坚持今后两年的艰苦斗争,最为重要。

刘少奇同志详细地分析了敌顽我三方在华中的态势。指出:敌人占据大中城市‘交通要道,控制了经济富裕地区,所以仍占有优势,但其兵力不足与分散,社会基础薄弱,是它不可克服的弱点。

国民党顽固派势力在华中较强,对敌后抗战仍起相当的牵制和破坏作用。

我党我军在华中敌后控制着广大的乡村,建立了根据地,在乡村占有优势,但群众尚未充分发动,根据地不够巩固,在敌军和顽军的进攻下,部分地区已经缩小和丧失。

这是一种复杂的‘不平衡的长期的相持斗争的局面。在这种特点下,刘少奇提出了我们在华中的任务:“继续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完全巩固各根据地,加强与聚集力量,以便在适当的时机反攻敌人,争取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与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

陈毅在会上作了关于华中军事工作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进一步论述了华中地区敌我相持斗争局面的长期性‘复杂性,总结了反“扫荡”‘反“清乡”斗争的经验教训,论证了我军应采取战略‘战术,并提出了加强军队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等问题。他还强调指出,在长期斗争中,我们必须要密切配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依靠主观指导的正确性,才能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强弱的态势。懂得这一点,才不会被敌人疯狂的“扫荡”所吓倒,才不会因为逆流高涨而使自己手足无措。

饶漱石在会上作了提高党性修养的报告。他要求共产党员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水平,服从组织‘服从领导,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忠实执行党的决定和上级的命令。

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被华中局指定,也在会上作了政治工作报告。他讲了四个问题:一‘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二‘对友军的统战工作和对日军‘伪军的争取瓦解工作;三‘加强干部工作和党性修养,加强对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干部的文化知识水平,爱护‘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四‘要正确执行党的锄奸政策,注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不可轻信口供,绝不能搞逼‘供‘信,绝不能搞扩大化,宁可错放,不可错杀。

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一共开了四十五天。会议分成几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听取刘少奇‘陈毅‘饶漱石‘黄克诚同志的报告。

第二阶段,分组汇报。由各个地区的区党委书记,新四军各师和各个军区的主要负责人,分苏南‘皖东‘淮南‘苏中‘苏北‘淮北等地区,依次分别汇报了建设根据地以及反“扫荡”‘反“清乡“斗争的经验,包括政治‘军事‘作战‘党的建设‘部队本身的建设‘群众组织的建设,民兵‘地方武装的建设等,都作了全面的汇报。在我的记忆中,好象只有五师,在鄂中因交通阻隔,没有来参与汇报。

第三阶段,讨论华中局扩大会议的决议草案。这个决议,我记得大约是九条,大意是:

第一条‘加强对敌斗争。敌后各根据地的形势可能越来越严重,但我们在各方面都有有利条件。我们有根据地的广大群众,有新四军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有过去的斗争经验,完全可以坚持各个根据地的斗争。

第二条‘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争取民主进步人士共同抗日。同时加强对敌伪的宣传教育工作,争取伪军反正。

第三条‘坚持反击顽固派的斗争。在反顽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力求每战必胜。

第四条‘加强军队建设。加强军队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思想工作,保持高昂的士气,提高战斗力。要区分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的作战任务,主力部队主要用于机动作战,地方部队主要是分散袭扰敌人,同敌人不断的进行游击战争。

第五条‘开展群众工作,特别要搞好“二五”减速减息工作,使之落到实处。

第六条‘开展生产自救。在各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争取部分粮食蔬菜自给。

第七条‘加强政权建设,各级政权都要实行“三三制”‘加强党委建设,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加强党员的修养,加强组织纪律性。

第八条‘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办好报纸,搞好中‘小学教育,办好党校,搞好干部的轮训工作,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

第九条‘加强锄奸保卫。肃清汉奸,防止敌人奸细混入根据地的党政机关。

对这个决议草案,大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最后逐条通过,形成了华中局扩大会议的决议。同时,会议也正式通过了刘少奇等人作的报告。

第四阶段,是总结阶段。刘少奇最后代表华中局作了会议总结。他还逐个评比了各个根据地工作的优劣好坏。由于华中局当时驻盐阜区,盐阜根据地的工作基本上是在华中局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也许是出于严格要求自己的原因,刘少奇把盐阜区的工作,摆在了华中各区最后一位。有些同志对这个结论提出了些意见,但都被驳回来了。这样,就使一些同志背上了包袱。

会议期间,华中局还组织各地区及各师的负责人轮流到党校去作报告,介绍本地区‘本部队的斗争经验,如一师的粟裕‘二师的谭振林‘三师的黄克诚‘四师的邓子恢‘六师的江渭清等,都去党校作过报告。我们三师参加会议的三个人,都曾去党校讲过一次。张爱萍讲的是他怎样领导和部署消灭洪泽湖土匪的经验,我也由华中局指定,去党校讲了一次战时政治工作的经验。党校的学员们听后都反映,这个办法好,好就好在使党校的同志学习很实际。

这次会议结束后不久,中央就来了命令,把刘少奇调回延安中央工作,由饶漱石代理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委,陈毅仍是新四军军长,并代理军分会书记。
七‘淮海军民反“扫荡”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日军第十七师团一部及伪军第三十六师共五千余人,分别由泗阳‘淮阴‘涟水‘南新安镇‘沭阳等地出动,向淮海区党委‘行政公署‘军分区和十旅旅部的所在地小糊庄‘陈圩‘张圩等地分进合击,企图一举把我淮海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全部消灭掉。

根据新四军三师司令部的部署,十旅的部分主力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于内线坚持斗争,而十旅主力大部与淮海区的党政领导机关一起,跳出合围圈,转向灌云东北等敌人后面比较薄弱的地区。敌人的五路合围扑了个空,党政机关主力部队都走了,没有找到任何一点痕迹。

敌人扑空以后,就在六溏河(这是一条从东向西南的河流,拐入运河)两岸,反复“扫荡”,寻找我主力部队。同时,他们又在高沟‘杨口‘陈家集‘钱家集‘湖庄等地设置据点,并修通彼此之间的公路,以相互策应。淮海根据地被这些据点和公路严重分割,从而加重了淮海根据地以后坚持敌后斗争的困难。

淮海根据地被分成几块以后,敌人就实行分区“清剿”,一个地区一个地区进行“扫荡”,就像梳头一样,今天梳过来,明天梳过去,反复地梳。这样一来,就使淮海区军民处于根据地创建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当时,师里曾有意让十旅和淮海区的党政领导机关暂时转移到盐阜区来,但他们一直没有离开淮海,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着淮海地区的敌后斗争。

淮海区军民对付敌人反复清扫的办法是:

第一‘保存主力,精简机关,疏散‘转移到敌人侧翼的虚弱地点,暂时隐蔽,使敌人找不到我们的主力和领导机关。

第二‘以小股武装,一个排或一个班,加上民兵,天天晚上袭扰敌人的据点。用打枪‘打炮‘爆破等方法袭扰敌人,弄得敌人日夜不安,疲惫不堪。

第三‘发动群众,军民同挖抗日沟,用来隐蔽伏击敌人的“清剿”部队。常常一阵手榴弹或一阵机枪,就能打死一堆敌人,然后再趁敌人慌乱之际,我们就顺着“抗日沟”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