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滔滔江河始于涓流”,降雨之后,点点滴滴的雨水都会汇入江河,最终归入大海。如前文所说“大海即是江河库,是故百川流大海。”智者即如大海一般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学识,而且求取无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者以其深厚的福报成为人中尊主,其地位权势无与伦比,自然能招来享不尽的财富,同时也能集聚众多眷民。仁德之君更是威震寰宇,倍受世人爱戴,故能引得众小国自然归投。
  植物生长的因缘即养料、土壤、阳光和水份。肥沃的土地在雨水的滋润和阳光的抚育下,很容易生长花草树木。因此,庄稼人爱在温湿之地耕种;园林工人乐于在温湿的地方植树;就连野生植物也总是喜欢寻找温湿的环境“安家落户”……在众多良缘聚集——既温暖又潮湿的肥沃土地上,无论是庄稼还是林木都能茁壮地成长,而且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本颂所讲的大海、国王以及温湿之地皆是比喻,所要突出的是智者。真正的智者精通世出世间一切学问,有察人断事、料事如神之敏锐思慧。心者人皆有之,有些人为愚痴所蔽,终身为积累财富而奔劳;具有智慧之人却巧用钱财学习、积累知识,以其固有的福报,财富往往不求自得。具足法相的真善知识如温湿之地,无私地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倾己所学以慰之,因此能摄受众多眷属,许多人也自然会如蜂采蜜般寻香而至。此中智者主要是指佛门中的大德高僧,他们不仅通达佛经教典,而且于外道诸多学问也同样精通娴熟,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特别是当代的一些佛教伟人,他们除了修学显密佛法外,对科学知识也励力精研,如是当社会诸人乃至科研人士诽谤佛法或诘难之时,便能以世人熟知的理论结合佛法加以引导。上述智者不但具有辨别各种事物的智慧心,而且于各类知识精通无碍,如是便能铲除外道邪宗的伪善之说,遣除蒙蔽众生的无明痴暗,令其踏上光明解脱之道。
  夏天泉水燃草火,云间太阳十五月,
  愚者学问恶劣友,需时不定能用上。
  夏天的泉水和燃烧荒草的野火,云间的太阳和十五的月亮,愚者的学问以及恶劣的朋友,这些在需要的时候不一定能派上用场。
  夏天雨水充足,大地湿润,那潺潺流淌的清泉便显得多余,故无人用它浇灌庄稼。而在春天迫切需要泉水滋润田地之时,却遍寻不见它们的踪影。秋季,因烈日的炙烤使枯黄的野草轰轰隆隆地燃烧起来,所触尽毁。但这样的烈火却无人敢利用它,只得任其自燃自灭。虚空密布乌云之时,太阳于云雾之间穿行,时隐时现。它探出头的时候,让人觉得温暖舒适,但当你兴致刚起之时,它又调皮地躲进云层深处,留给人们的是突如其来的寒意。十五的月亮浑圆皎洁,人见人爱,然而这样的美景一个月中却只有一次,倘若遇上阴雨天,那盼望已久的圆月也是难得一见。漆黑而漫长的夜晚,夜行之人跌跌撞撞举步维艰,多么渴望那一轮满月的光明,然而得到的却总是失望。
  以上四个比喻都说明了物不能尽其享用的遗憾。同样,愚者的学问和浅薄的劣友在需要的时候往往也用不上,他们或忙中添乱,或越帮越忙。愚者浅学少慧却常常把芝麻大的学问挂于嘴上。从前有个农夫将一些谷物存放于一坛中。一天,有只骆驼将头伸进坛子里去吃谷子,结果头抽不出来。农夫见后急得团团直转。此时来了一个自称学者的老头对农夫说:“你别发愁,我有办法把骆驼头弄出来。你用刀把骆驼脖子砍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农夫听了老头的话,举刀杀骆驼,垂死的骆驼拼命挣扎,同时也砸破了坛子。愚人的蠢学问只有愚笨的人才会认为那是至理名言,有智之士谁会采纳呢?自命不凡的愚者是天下最无知的人,他们不能正视自己的无知,反而喋喋不休地卖弄自己的愚昧,把它挂在鼻尖那最叫人恶心的地方。
  恶劣的朋友大多薄情寡义,知恩不报,其特点在前文也已作过详尽的剖析。他们的绝技便是花言巧语,坑蒙拐骗,于己有利时,大举进攻,对人嘘寒问暖,大献殷勤,显得很有交情。但是当你真心需要朋友帮忙之时他却销声匿迹,即便在场也不会出手相助,形同陌路。更有甚者落井下石却立于一旁拍手击掌,连声称快,恶劣之至,与这样的恶友相交又有什么意义呢?
  愚者少说极为佳,国王深居极为妙,
  魔术偶而观为奇,珍宝罕见亦为贵。
  愚笨之人寡言少语为最好,国王应深居简出以此为妙,魔术偶尔观赏会觉得新奇,珍宝罕见的缘故才显得极其贵重。
  愚者不懂得观察自己的言行,不知轻重,常常词不达意,颠三倒四,说话啰哩啰唆,让人听了生厌,同时也暴露出自己愚痴的本性。所以这样的人最好免开“尊口”少言为佳。无论多么愚笨的人,只要衣饰稍作装扮也相貌堂堂,堪登大雅之堂,若寡言少语于一旁静坐安住,仅从外貌看去,人们定会认为他是个稳重且有学问的人。然而在他喋喋不休胡言乱语之时,语惊四座,人们方知他是“绣花枕头一包草”。此类人不懂什么道理,就算进入佛门,因其口无遮掩,难免不对佛法说些诽谤言辞。常言“祸由口出”、“言多必失”,别说愚者,就算是一个智者也不会随意信口开河,他们总是思量再三,觉得有必要时才出言。一般爱讲话的人,人们戏称为“多嘴的八哥”。有的人将腹中话语倾吐尽后回头一想觉得自己说错话或泄露了应密之语,便开始责骂自己,甚至打自己的嘴巴以示惩罚。所以愚者于众中出言更应谨慎,最好不说话,这也是为自己减少麻烦的最佳方法。
  作为一国之君,不宜常时抛头露面而应深居简出,否则便不受人尊重。如《君主法规论》中所说:“君主当住自室中,如同隐蔽之宝珠,诚如世间俗话说,国王不应离自座。不常露面皆恭敬,多被见闻同凡人……”高僧大德以及活佛也是如此。若他们经常处于闭关状态,或是常时安住一个道场,这样人人都会尊重他。如果他常时出没街头巷尾,或以度化众生为名四处游荡,常与世间凡夫来往交道,那么,虽然他的名声很高,但渐渐地也会趋向衰败。世间上的一切高官皆应奉行此理,如是一方面可赢得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也确保了自己的人生安全。有位省级高官,上班之时出入小车,此外常时安住家中,走亲访友也是难得一见之事,甚至锻炼身体也不敢外出,仅在家中空出一间屋子作健身房。他这种行为也是很有必要的。国王、总统、活佛、大德乃至一切高官皆不宜随便出门,即使有必要出门之时,也要庄重、体面。比如历代国王出宫,四周有大臣宰官、四大军队、嫔妃婇女等众多眷属如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君王。又如当今一些国家总统、总理等出访他国时,也是有众多官吏随从前呼后拥,正如麦彭仁波切所说:“国王离宫外出时,偕同军队显威风,如举胜幢皆簇拥,非时绝不能漂泊。”
  魔术又叫幻术或戏法,也是杂技的一种,其表演是以迅速敏捷的技巧或特殊装置把实在的动作掩盖起来,使观众感觉到物体忽有忽无,变化莫测。比如从空布袋中变化一碗金鱼,从礼帽中变出鸡蛋、活兔、钱币,以及一张摇摆椅等。初次观看新奇的魔术,观众一般都是专心致志,饶有兴趣,观后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精彩的魔术只适合作偶尔性的观赏,若常时观看,则容易识破其中奥妙便不觉为奇了。
  常言:“物以稀为贵。”珍宝也正是因为它极为罕见的缘故而显得贵重,身价高昂,尽管如此,巨贾富豪却也不惜重金购买。当某种珍宝滥市多达人手一份之时,其价值也就等同于一般金属物品了。比如水晶珍珠之类的宝物,因大量地开采,所以价格一般,再加上人工仿造品以假乱真,粉墨登场且比真的看起来还殊妙,故而其价值也就直线下降,一低再低。因此,身居高位者应将自己如精彩的魔术和珍宝一般保护、珍藏起来,切不可随意外出降低自己的身份。
  倘若过分慈爱者,亦会变成仇恨因,
  世人众多之纠纷,亦从相属而产生。
  倘若有人过分地慈爱,那也会变成仇恨的根由,世上众多的纠纷也大多从密切的关系而产生。
  无论是行于世间还是修持出世佛法都尤为提倡“慈爱”。当今是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精神文明已被弃之荒野。基于此,世间善士便开始呼吁:“共献爱心,让世界充满爱。”但慈爱需要取舍,而且也讲求一定的限度,切不可乱慈悲。过分的感情、过分的亲热、过分的慈爱都将成为仇恨的前奏。某些世间人刚交个朋友便如胶似漆,搞得热火朝天,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但转瞬间又矛盾纷起,犹如水火不相交容,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不可。藏族有句谚语:“过分之情即是嗔恨之因,尾随嗔恨而来的必定是仇恨与战争。”
  世间上的很多争论、纠纷与矛盾都是由相互的亲密关系演变而来的。以前,阎浮提有个大王名叫“十奢王”,他有四位王后,每个王后都生有一子。长子罗摩力大无穷十分勇敢,犹如天神。他有一件无敌可挡的武器扇螺,敌人仅闻其声也会吓得丧魂落魄,众王子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十奢王亦是理所当然地将他立为太子。众嫔妃中大王最宠爱的是三王后,故对她许诺:“无论你提出什么要求,我都会答应。”于是三王后说:“大王金口玉言,一定要满足我的愿望!”大王便不加思索的许下了诺言。三王后心怀鬼胎:“那好,我要求你废掉罗摩,立我的儿子婆罗多为太子,您千秋万岁之后,好让他接替您的王位。”国王无奈,只得话付前言,将太子罗摩与二王子流放深山苦行,令之十二年不得回宫。此中纠纷矛盾即是在慈爱的操纵下上演的,也是极为亲密的关系发展而来的。
  同样,友情也是如此。明智之人懂得交友的艺术“君子相交淡如水”以及“淡淡相交得长久”,同时“结交新友,莫忘旧友”。对于修行人,待人处事要恰到好处,既不能使彼此结成仇恨,也不能过分地亲热,因为这两种极端都是修行的极大障碍,有着潜伏的危害性。为此无垢光尊者苦口婆心地教导学人:“村落寺院以及深山等,虽住何处不应交亲友,于谁相触不怨亦不亲,稳重自主即是吾忠告。”
  即使激烈之争论,亦会变成友爱因,
  常见争论之结局,多以和解而告终。
  即使是激烈的争论有时也会变成友爱的起因,世人常常见到的争论其结局大都以和平解决而告终。
  由于一切法皆具无常本性的缘故,有些事情看起来是祸实际却是福,有者看起来是福实则是祸,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间之人常有争斗,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些非常激烈的争论场面,旁观者往往替当事人捏一把汗,担心他们恼羞成怒大打出手,但这却是杞人忧天,因多数争论反到促使双方撞击出友爱的火花,彼此互相融通和理解,相持之下却以和合而告终。比如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其它的大小战争,最初皆由众生的业力而产生众多矛盾,中间是以激烈的战斗互相争论,但最终的结局却是和平。同时某些国家还因争论结为联盟,互助互敬。
  以前有两个国家,一是迦尸国,一是比提醯国。比提醯王有一头大香象,力大无穷,勇猛善斗,王依靠它屡次打败迦尸国的军队。迦尸国也想求得那么一头大香象,好与敌国一决雌雄。一次,迦尸国王得知本国有一头大白香象,立即重金悬赏捕获香象之人。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果然有不少人聚集起来入山捕象。白香象知道这一消息后心想:我父母年事已高,双眼皆盲,我若逃遁他方,父母无有生计,不如随顺他们见了国王再说。众人兴高采烈地将白香象送回王宫,迦尸国王乐不可支,为其修建美宅,派乐师为它弹琴鼓瑟,奉以众多美味佳肴。但香象不饮不食,对面前的一切无动于衷。国王感到奇怪,便问其缘由。白香象如实禀告,并求大王放自己回山,待奉父母天年之后定来为大王效力。王感动不已,遂满其愿,并下令:国中臣民凡不孝顺、恭敬父母者一律治罪。
  几年后,白香象果然践约回到迦尸国,国王即刻点兵秣马,备齐军队,准备与比提醯国决一死战。白香象劝王言:“打仗总不是好事,难免会有死伤,还是和好为要。”王言:“比提醯国王欺人太甚,仗着一头香象,总是欺负我国,我一定要报仇。”白象言:“我去一趟比提醯国,保证他们从此再不敢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