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两人交战,其中一人力气不支之时,他难道不可以借用武器的力量来对抗吗?赤手空拳想战胜强有力的怨敌是比较困难的,势力稍弱的一方便会寻找枪支弹药或匕首、宝剑等武器,只要武器锋利,无论多么强壮的血肉之躯也抵挡不住,杀敌取胜更是必然。同样,智慧即如强而有力的武器,凡事依智者之慧便无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纵使害己之怨敌,若巧方便亦成友,
剧毒对身虽有害,若知搭配成良药。
即使是常常危害自己的怨敌,如若以善巧方便摄持,也能使其变成自己的朋友。剧烈的毒物虽然对人的身体有极大危害,若人懂得搭配就会使它变成良药。
对于那些经常损害自己的怨敌,若以嗔恨心用强暴的方法是很难真正降伏的。那应该怎样做呢?若以善巧方便如慈悲菩提心、沙门四法等佛法甘露加以浸润感化,终有一天,这些怨敌也会变成自己的朋友,进而成为修行中的助伴。世间上的许多人都喜欢带一点勇武好斗的精神,你打我一拳,我回敬你一脚,你对我不仁,我对你不义,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觉得这样才有骨气。对于佛陀所提倡的以德化怨,慈悲忍辱之行,他们是万难接受的,反倒认为活得窝囊。稍有修学善法的人常说:“我要修忍辱,任何怨敌都是我的亲人和朋友,他们骂,我不还口,他们打,我不还手。若人在我左脸上打了一个耳光,我再主动送上右脸。”真正能做到这点的人则忍辱的确不错,也是很了不起的人。比如唐朝时期的名臣娄师德教导其弟唾面自干一样。当时天下太平,社会安定,而娄师德是世家公子,历代都作大官,声望很高,修养颇深。他弟弟要到代州当太守,上任前向他辞行。他便对弟弟说:“凡事要多忍耐,要以忍化怨。这是成事的关键,千万要认清这一点。”其弟答言:“我知道,就算有人向我脸上吐口水我会自己擦掉,不与人计较。”“这样做并不好啊!你把它擦掉,还是违其愿会给人家难堪啊!”“现在我懂得了,应该让它在脸上自己干掉。”“这就对了。”本着如是为人的原则,娄师德与其弟调伏感化了许多恶意找岔的怨敌,化敌为友,安乐于世。伟大的导师释迦牟尼佛于因地修行时,以强大的忍辱精进之力感化了众多恶劣之徒,并摄受为自己的眷属,广作利他之事。大菩萨修行乐于接受怨敌的危害,如《入行论》中云:“世间乞者众,忍缘敌害稀,若不外施怨,必无为害者。故敌极难得,如宝现贫舍,能助菩提行,故当喜自敌。敌我共成忍,故此安忍果,首当奉献彼,因敌是忍缘。”
如同毒性很大的药草,若口服则会损害身体,往往只用于外敷。中药、藏药中,毒药的种类极多,如藏药“达得”即是一例,其毒甚烈,但是否所有的毒药都不能口服呢?那到未必,若经善巧医师的调配,毒药也有转变为良药的机会,而且能治疗许多疑难重症,对此前文已有宣讲。
可取应得之食财,当除贪图不应财,
如同采摘树上果,若超树梢则堕地。
在享用钱财饮食之时,要取自己应得的那部分,当断除对不应之财的贪图之心。如同攀摘树上的水果,若爬上树顶越过树梢就会摔倒在地上。
应得之食财是指那些通过正当途径、不违背因果所得之清净食财。比如僧众每月的生活费或其它一些补助,或虔诚的信众以清净心供养之食财。在社会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以自己的辛劳换来的食财也可以说是“应得的”。但是现今有些贪得无厌之人除了使用自己每月的工资外,还穷思竭虑地想挣外快,于是他们盗取工厂、公司的财物,或于办事过程中贪污受贿吃回扣、敲诈勒索巧取豪夺等,这些充满罪恶的不义之财即是不应得的。究竟来讲,非份之财不会使人得到利益,因果不虚之故,自己迟早要饱尝作茧自缚的苦头。
六十年代初,正是人们恶劣业现前缺衣少食的苦难时期。某公社的出纳不慎将本公社所有卖粮的公款遗失了,这笔巨款恰好被公社书记捡到,但他没有退还给出纳员,而是悄悄地藏进自己的鞋底。为此,公社天天召开群众大会,书记每天都在大会上振臂疾呼:“无论是谁,或捡到、偷走、私藏这笔钱的人都必须马上交公。我们都是党的好儿子,若不上交的话一旦查出就要严厉惩罚!请看看人民的疾苦,快交出来吧……”当时谁也不知钱藏在他的鞋底,查来查去,人们怀疑出纳员自己偷了这笔钱,于是将他投入监狱。出纳员被关押后,他的妻子儿女痛苦不堪,整日以泪洗面。书记见后“好心”地劝慰:“你们不要悲伤,党小组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相信会有水落石出之日。他若真的无辜我们会给他平反。”为表示领导对苦难者的关怀,书记到商店买了许多糖果给出纳员的孩子。那时人们大都使用一元、二元面额的人民币购买东西,可这位书记一掏就是好几张“大团结”。由此,商店营业员对他生起了怀疑,秘密调查后,真相大白,书记不得不将公款交出,他痛哭流涕,捶胸顿足,说不是自己故意的……
贪图不应之财的人就好比爬树摘水果的人,在粗壮的枝干采摘便是应得之果。但若贪图树梢上的一些果实而奋不顾身地爬到树顶,伸手摘果,也许果子尚未摘到手,“扑通”一声摔倒在地,轻则受伤,重则死亡,实在是得不偿失。同样,超出自己应得之财切记不可贪图。
设若智者不谨慎,此时彼生诸过患,
设若智者极谨慎,则难发生诸过患。
假若智者粗心大意不谨慎,此时他也会产生诸多过患。如果智者为人处事小心又谨慎,那么在他身上就很难发生过患。
一个人无论多么具有能力、智慧和功德,就算贵为国王、总统或是佛教界的领袖,但在为人处事方面时刻都应谨慎,否则便会招致诸多过患。若行为放荡不羁就容易败坏名声,招人讥讽。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若不谨慎,一环失利,其后果将是毁坏一件大事乃至一生之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世事无奇不有,玄机之中藏着玄机,变化之外还有变化。若智者稍有不慎,仅贪图眼前的利益而忘了身后的危机,事物之间的机关又是防不胜防的,在这种情况下,智谋又有什么可凭恃的呢?越是智者越须谨慎,历代不是有许多帝王、名人皆因大意不谨慎而毁掉了自己的权势、地位乃至身家性命吗?
反之,一个智者若于各方面都小心谨慎地行事,初、中、后皆不放过任何细节,凡事做全面了解、详细观察,一丝不苟地对待。即便是浅川也当作深川来渡,“念念总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这样就能远离诸过患。有钱之时当念无钱的痛苦,得意之时须防失意的过患。对于修行者来讲应“日三省吾身”,念念关照:此事我是否违反了法规或戒律。若不小心,轻者自己招致过患,重则让别人对佛法生起邪见,因此时时当谨慎。古人言:“莫道春光好,须防寒来早。”这亦是谨慎行事之良训。《入行论》即用一比喻教诫学人应谨慎地防护自己的身语意。曾经有一位国王命令一个死刑犯人端着满满一钵油绕王宫走一圈,后面紧跟持刀剑的武士,其任务是若见到犯人所端的钵中洒一滴油在地上,就马上杀死他。犯人唯恐被杀,故极谨慎地端油行走,以致耳边演奏悠扬悦耳的音乐也没有使他分半点心神,当真达到了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之境地。同样,学佛之人若于闻思修、持戒、禅坐等各方面能专心致志地去实行,就不会对外欲产生贪执了。故常时不离正知正念与不放逸是极为重要的。有言“凶兽难害慎马”,如是谨慎的修行人也不易被凶神恶煞般的五毒所害。
其余论典中宣说,乃至势力未充足,
尔时应当敬敌众,何时充力随意行。
一些论典中曾有宣说:乃至自己的势力尚未充足之时,对敌人也应该恭敬地对待。当实力充足之时就可以随意行持。
古老的论典对国王宣讲了许多教言,欲创业兴邦之君当忍辱负重,在自己各方面势力还没有充足之前,即便万事俱备,然若“东风”未至也不能轻举妄动。那时对自己的敌人也要恭敬地对待,做一些供养和赞叹令彼欢喜,待到能力充足,稳操胜券之时便可随己欲愿,无所顾忌地行动。此理于其它一些格言中也有宣讲。但随意行仍然应有一定的限度,即不仁不义,违背因果善规的事莫为。比如妇孺皆知的包青天,在他未得实权之时对一些有钱有势的恶霸只敢怒而不敢言,但上任之后就惩治了许多恶人,其雷厉风行的作风难免结下一些恩恩怨怨,不过因他走得正,行得直,故扬者众,诋毁者寡。
而今一些年轻人因极好冲动,往往把世间事看得太过容易了,心不堪忍,别人骂一句,非要还十句不可;别人打一拳,恨不得将对方砸成肉饼。但若不观己之势力和能力,硬是拿胳膊去扭大腿,以鸡蛋碰石头,结果只能摧毁自己。
因此,作者殷重地劝勉诸人应理智地抉择问题,在面对势力强大的怨敌时,应如韩信那样屈辱于做胯下小儿。首先对怨敌恭敬,察言观色,伺机而动,在自己势力增大之时可逐渐挺直腰板。若有超胜敌众的势力,此时随意而行方不至于受到损害,此时谁怕谁?谁又该当谁的奴仆呢?
怨敌说得再悦耳,智者亦不应轻信,
鱼鹰猫儿虽温柔,时常竭力杀余生。
尽管怨敌说得悦耳动听,智者也不应轻易相信。鱼鹰和猫儿虽然显出温柔和善的样子,但却常时竭尽全力杀害众生。
为了成办自己所欲之事,奸险的怨敌总是会设下诡计丧心病狂地谋害他人。他们有时会说甜言蜜语,表面装出友善的模样,但有智慧的人一定要小心谨慎地对待,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双方之间本来有仇,怨敌若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一反常态地对待你,那他很可能有某种企图,或许是为了使你上当而设的圈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详细地观察,不可轻信对方,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人。
古时,于藏地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甲乙是两个怨深似海的对头,甲怎么也比不过乙。一日,甲想出一条妙计,他筹备了许多珍贵的礼物送到乙家,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我们言和吧!再斗下去于谁都无利。以前都是我的错,从今以后我发誓重新做人,求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忘了我们之间的恩怨好吗?”乙是位憨厚的人,被甲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点头,喜不自禁地答应和解。过了一段时间,甲邀请乙共同前往某地办事。夜晚,他俩住在一个山洞里,乙哪里知道是甲设下的圈套,故未加提防。其实乙所睡之处头部上方的那块巨石早已被甲挖松,等乙睡熟之后,甲偷偷起身撬下那块松动的石头将乙砸死。甲掩埋好乙的尸体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人心险恶,仅从外表难以推测内在。比如鱼鹰,它天生一副慈悲和善的样子,口中也“给咕、给咕、滴咚、滴咚”地鸣叫,按藏文理解便是“救命啊,救命啊”,让别人觉得它楚楚可怜。但事实上,这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幌子。鱼儿听到它的声音,由好奇心的驱使而前往探视,结果才一探头露面就被鱼鹰捕食。猫儿也是如此,模样乖巧,对谁都说“好啊,妙啊”,十分讨人喜欢,但就在这慈善的伪装背后,时常隐藏着杀机。
地主虽为嗔恚者,亦应悦意而亲近,
如于地上虽滑倒,尚需依靠此地也。
一些地方长官虽然是嗔恚心很炽盛之人,也应该欢喜悦意地亲近他。正如人们虽然在地上滑倒,但还得依靠大地才能重新站起来。
一提到地主,许多人都会想到“地主的斗,吃人的口”,脑海中也会浮现出他们那种恶霸地头蛇的丑恶嘴脸。而此处作者特指的是一个地方的主管,比如一国之君,一厂之长或省长、村长、院长等。凡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不管直接或间接都不能与其作对,当以谦卑恭敬之心任劳任怨地承侍。就算自己的主管具大嗔心,性格粗暴,气焰嚣张,专横跋扈,常常无故责罚属下,但是自己仍然应当愉悦地亲近他们,内心不太愿意也必须强装笑颜。常听人说“我的老师脾气大”或“我们的厂长嗔心重……”但毕竟在其管辖之内,如藏族谚语所说:“水再大也在桥下,山再高也在天下,嘴再大也在鼻子下……”所以,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下,都是业力因果所致,身不由己之时,再大的能力和智慧也不能喧宾夺主,自当委曲求全,默默地承办自己的所愿。若与上司对着干,吃亏的只有自己,藏族有句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