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叔本华悲观论集卷-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棘手的问题,这显得有点轻率;他说,它们突然产生,他又把这称为一种奇怪的、
无时间性的存在(然而它们在时间中)。    
  ①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第138页。

 
    因此,这就留待于亚里士多德的才智来澄清这一难点。他在《物理学》的第六卷第
1~8章中深刻细致地讨论了这个问题。他的证明是:没有突然(柏拉图意义上的突然发
生)产生的变化,而是任何变化都是逐渐发生的,因此都要占用一定的时间。这种证明
完全是建立在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纯粹先天直观基础上的;不过,这还是难以捉摸的。也
许这冗长的证明其要义可以归结为下述命题。当我们谈到客体时说:客体之间是相互限
制的,我们的意思是,两个客体有共同的边界;因此,只有两个持续的事物才能有共同
的边界,而非两个单一的客体,因为这样它们就是一个——只是线,而不是纯粹的点,
才可以有共同的边界。这样,他就把它从空间转移到时间。由于两点之间有一条线,因
此在两个此刻中间就留有时间;这就是变化在其中产生的时间——一种状态处于第一个
此刻,另一状态处于第两个此刻。这个时间,像所有其他的时间一样,是可以无限分割
的;因此,无论是什么东西在变化,它总是在这一段时间内的无尽分割段中通过,正是
在通过这些分割段的过程中,第二种状态逐渐从第一种状态中产生。——也许下列解释
更易于理解这一过程。在两种我们可以感知到它们不同的状态之间总有一些中间状态,
它们之间的区别不为我们所感知;因为,为了便于被感官加以直观,新生的状态肯定要
达到一定的强度或规模,因此,在它之前就各有较小程度的强度或广延,新生的状态就
是通过这较小程度的强度或广延而逐渐产生的。概言之,把这些较小程度的强度或广延
组合起来就称作变化,它们所占有的时间就是变化的时间。假如我们把这一点运用于正
在被推进的物体中,第一个结果便是它的内在部分的某种振动,内部的各个部分在把这
一振动传递给其他部分之后,就产生了外在运动。——亚里士多德非常正确地从无限可
分的时间中推出结论:任何占有时间的事物,从而每一个变化,即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
状态的过渡,都同样是无限可分的,所以任何事物的产生事实上都是把无数个部分汇合
在一起的结果;因此,它的产生总是逐渐的,而决非突然。从这些规律以及每一运动随
之逐渐产生的方面来看,在这一卷的最后一章中,他得出了一个重要的推论:任何单一
的东西、纯粹的点都是不能运动的。康德把物质定义为:在空间中运动之物,与这个结
论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可以看出,所有变化的连续性和渐生性法则是亚氏第一个提出并加以证明的,
我们发现康德有三次提到这种思想:在他的《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第十四
节,在《纯粹理性批判》①,以及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第一原理》②中。在所
有这三个地方,康德的说明都很短,而且远不及亚氏彻底;不过,就其主要内容而言,
他们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毫不怀疑地认为,无论是以直接的还是间接
的方式,康德的这些思想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引来的,尽管并未提到亚里士多德。亚氏
的命题——“现在的片刻不是连接的”——可以发现是这样表达的:“两个片刻之间总
有一段时间”,这个命题可能遭到如下驳斥:“即使两个世纪之间也什么都没有;因为
在时间中就像在空间中一样,肯定总是有一个纯粹的界限。”——康德就这样在他的三
个命题的第一个也是最早的一个中,设法使他的观点与莱布尼茨的连续性(Lexcontinu
itatis)相一致,而没有提到亚里士多德。假如他们的理论确实是一致的,莱布尼茨肯
定源于亚里士多德。莱布尼茨③首先在他给培尔的信中谈到这一连续性法则④。然而,
在那里他把它称为普遍的次序原则,而且以此名义给出了一个非常笼统、模糊、主要是
几何学上的论证,没有直接涉及到变化的时间,甚至连提都没有提到。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第207页;第五版,第253页。
    ②康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第一原理》中“关于力学的一般说明”的结尾处。
    ③根据他本人的主张,见爱德曼编的《哲学全集》。
    ④同上,第104页。
 

第5章 论主体的第二类客体以及充足根据律在其中起支配作用的形式



第26节 对这类客体的说明
    自古以来,人类种族和动物之间的唯一本质区别,一直被归结为有一种特殊认识能
力只有人类才具有,即理性。这种区别以这样一个事实为基础:人类拥有任何动物所不
能享有的一种表象,这就是概念。这种表象与直观的表象相对,因此是抽象的,但却是
从直观的表象中产生的。其直接结果便是动物既不会说也不会笑;而人类所有那些与动
物生命相区别的各种各样的重要特点则是它的间接结果。因为,抽象表象的产生现在已
使动机的形成改变了它的特点。虽然人类行为的产生同动物行为一样要遵循严格的必然
性,然而通过这种新的动机——这里就它存在于作出可供选择的决定而产生的思想而论
(即意识到动机的冲突)——根据计划和原则,与其他的东西协调一致,具有目的性并
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种行为取代了纯粹是由此刻可直观的客体所产生的冲动;正是
如此,它所带来的一切才使人类生活如此奢华,如此虚假,如此恐怖,以致西半球的白
人,抛弃了远古时期他的第一发源地真实深切的宗教,现在再也不把动物看作是兄弟,
而错误地认为它们与他根本不同,并且设法把它们称作畜生,以卑微的名称称呼人和动
物都具有的重要功能,声称它们难以驯服,这都是为了证实这种错觉;这样他就铁了心
地反对人和动物之间存在的同一性,但是,这同一性却总是不断地去烦扰他。
    正如我们所言,整个不同仍然在于——除了在上章里考察的由动物分享的直观表象
之外,另外还有一种从直观表象中派生出来的抽象表象,这种表象存在于人的大脑中,
人的大脑之比动物的大脑大得多,主要就是这个原因。这类表象被称之为概念①,因为
每一个概念都在自身或者更确切地说在自身之下包含着无数个体事物,因而成为一个复
合体②。我们还可以把它们定义为从表象中获得的表象。因为,它们在形成的过程中,
抽象能力把我们上章中所讨论的完整的、直观的表象分解为各个构成部分,以便于逐一
思考事物的不同本质,或事物之间的关系。不过,通过这一过程,表象必然丧失其直观
性;就像水一样,当被分解时,其流体性和可见性就消失了。因为,虽然每一性质被分
离抽象出来有助于加以细致地思考,但我们并不能说,它可以单独地被直观。我们通过
舍弃直观所给予我们的大量材料形成概念,以便于独立地思考其它的内容。因此,构想
就是思考,而思考不及直观。假如,在我们考察了若干个直观客体之后,我们就舍弃属
于每一客体的某些不同的东西,而保留所有客体共有的东西,其结果就将是那一种的类。
这样,类的概念,在去掉所有不为每一个种所具有的概念之后,就成了包含于其下的所
有的种的概念。由于每一个可能产生的概念都可作为一个类来看,因此,概念总是一般
的,从而不是直观的。每个概念由于此因还要有自己的范围,作为可在它之下所思维的
东西的总和。我们的思维进行抽象的程序越高,我们所舍弃的就越多,因而留给思维的
东西就越少。最高的抽象,即最一般的概念,也就是最为空洞贫乏的,直至最后完全成
为一个外壳,如存在、本质、事物、变化等等,就是这种概念。——顺便问一下,仅以
这类概念编织出来的,仅以这种脆弱的思想外壳为其本质的哲学体系究竟有什么用处呢?
它们必然是极端虚无、贫乏,因此,也就特别令人厌倦。    
  ①德文为Begriff,指有理解力的思想,由begreifen(理解)派生而来。
    ②德文为Inbegriff,指全体。

 
    正如我们所说,表象通过升华和分解而形成了抽象概念之后,其直观性尽失,假如
它们不通过任意赋予的符号而在感觉中被固定和存留下来,那么,它们将不会在思维过
程中被加以使用,这样就会从我们的意识中消逝。当然,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这里所指
的符号就是词。就它们构成辞典进而构成语言的内容而言,词总是可以标明一般的表象、
概念,但永远不能标明直观的客体;因此,一本列举具体事物的词典,仅包含着专有名
称,而不是词,因而或者是地理学辞典,抑或是历史学辞典,也就是说,它所列举的内
容即可以由时间也可以由空间分开;如读者所知,因为,时间和空间就是个体化原理。
只是由于动物被局限在直观表象中,不能进行任何抽象——因此不能形成概念——所以,
即使它们能够清晰地发出单词的声音,我们也不会说它们有语言,但是,我们也得承认
它们能领会专有名称。这一欠缺又使它们与笑无缘,这一点我已在我关于荒谬的理论中
说明过。①       
  ①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卷第13节,第二卷第8章。

 
    分析一个未受教育的人连续说出的一段长话即可发现,在这段话中包含着大量的逻
辑形式。从句、措辞、区别,各种各样的细微差别是通过语法形式,借助于词尾变化和
句法结构,甚至靠在谈话中经常使用不同语气等等,正确地表达出来,所有这些情况都
与法则相一致,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惊讶,并且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广泛的、首尾
完全一致的认识。这种认识的获得自然要以直观世界为基础,而把直观世界的本质归结
为抽象的概念则完全是理性的工作,且只能借助于语言才能完成。因此,在学会使用语
言的过程中,理性的整个机制——即逻辑中一切本质的东西——被纳入到我们的意识之
中。显然,如果没有大量的精神努力和注意力的集中是不能完成的,对于孩子们来说,
学习的欲望可为此给予必不可少的力量。在此之前,只要这一欲望尚有可利用和必不可
少的东西,它就是强有力的,但是,当我们把不适于孩子们理解的东西强加给他们时,
它就显得没有活力了。这样,即使是一个未受过很好教育的孩子,在学习语言的措辞和
细致差别的过程中,同其他的人一样,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谈话,使理性得到发展,获得
真正具体的逻辑。这种逻辑并不在于包含了多少逻辑法则,而是注重其运用是否适当;
这就很像具有音乐天才的人仅需通过演奏钢琴便可晓得和谐的法则,而毋庸学习音乐或
研究和声学。——通过学会说话来获得上述的逻辑训练唯独聋哑人不在其列,因此,假
如他们不通过特别适合于他们学习的人工手段接受阅读教育,以便取代理性的自然学习
过程,那么,他们几乎就像动物一样缺乏理性。

第27节 概念的作用如我们所见,我们的理性和思维能力的根本本质是抽象能力,或者说是形成概念的
能力,因此,正是这些概念在我们的意识中存在,才产生了令人惊异的结果。之所以能
做到这一点,主要依靠以下根据。
    正因为它们是从表象中来的,包含的内容少于表象,所以,概念较之表象更易表述。
事实上,概念与表象的关系,几乎可以说类似于高级算术公式跟产生这些公式但又为这
些公式所描述的精神活动之间的关系,或者类似于对数与它的数之间的关系。它们只包
含从这诸多表象中所需要的一部分表象。这一部分表象是从这诸多表象中析出的;假如
我们不这样做,而是设法通过想象回忆所有这些表象,这就好像是我们硬要把一大堆无
关紧要的杂物来回拖动,这只能使我们困窘;反之,借助于概念,我们就只用思考所有
表象中那些为达到每一单个目的所需的部分和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的使用比喻
为多余负担的消除,或比喻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用奎宁,而不是使用金鸡纳树皮。
思维的合理称谓是什么,在它最狭窄的意义上应该是理智为概念所充满,即我们现在所
讨论的这种表象在我们的意识中存在。我们还把它称为反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