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货币战争-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港这个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海军基地。许多历史学家都相信,罗斯福事先就已经知道日本海
军将偷袭珍珠港。
1943 年1 月13 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发表了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声明,这个
声明令德国内部反对希特勒,主张与盟国媾和的势力大吃一惊。德国本来早在1942 年8 月就
提出了和盟国媾和的条件,德国退回1939 年9 月1 日之前的边境;以结束这一场德国必败的
战争。'5。27' 
德国内部主张推翻希特勒和纳粹政权的力量已经在着手策划军事政变,罗斯福的声明严重打
击了德国内部反战力量的影响力。基辛格是这样解释罗斯福卡萨布拉卡宣言的动机的: 
“罗斯福基于若干理由而做出这项声明(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他担心讨论对德和平条件可
能使盟国内部意见分歧,他希望盟国先集中力量打赢战争再说,他也急于向陷于斯大林格勒
战役僵局的斯大林担保,绝不单独对德议和。但是,最基本的原因是罗斯福力图避免日后德
国的修正主义人士起来声称,德国当年是被空口承诺诳骗才停战的。”'5。28' 
基辛格说的当然有道理,但是事实是残酷和代价高昂的战争被延长了两年多,无数生命和财
富化为灰烬。其中就包括600 万死于纳粹之手的犹太人,如果战争于1943 年结束,他们中的
相当一部分人非常可能得以幸存,毕竟在德国有条件投降的协议上,盟国可以有很大的发言
权。
但是,刚刚才热了热身的国际银行家岂可轻易结束发大财的好机会。当战火在1945 年8 月最
终熄灭时,美国的国债从1930 年仅160 亿美元狂涨到1946 年的2690 亿美元,凯恩斯的赤字
财政和廉价货币的主张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得到“验证”。国际银行家们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中再次爆发一笔横财。
第六章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
“金融资本势力有一个极为长远的的计划,它旨在建立一个金融系统来控制世界,一个被少

 
数人控制的、能够主宰政治体制和世界经济的(机制)。
这个系统是以封建专制的模式被中央银行家们所控制,它们通过频繁的会议所达成的秘密协
议来进行协调。
这个系统的核心就是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这是一家私有的银行,而控制它的中央银
行们本身也同样是私有公司。
每个中央银行都致力于通过控制财政贷款、操纵外汇交易、影响国家经济活动水平、在商业
领域对保持合作的政治家提供回报等方式来控制各自的政府。” '6。1' 
乔治城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卡洛。奎格雷1966 
本章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中,“世界政府”、“世界货币”之类的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如果没有相关
的历史背景,您将非常可能把这样的提法当成普通的新闻炒作,其实,一个巨大的计划正在
启动。令人忧虑的是,中国对此仍然知之甚少。
1944 年7 月,当整个欧亚大陆还被满天的烽火所笼罩,就在英美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后
仅一个多月,来自世界各地的44 个国家的代表来到美国新罕布什内尔州的著名度假胜地布雷
顿森林,商讨战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蓝图。国际银行家们开始实施他们策划已久的计划:控
制全世界的货币发行! 
此时的国际银行家们已经建立起一系列核心的组织机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协会(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和美国外交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后来,由这两个核心机构又衍生出两个新的分支:经济领域由彼尔德伯格俱乐部(Bilderberg 
Group)执掌大政方针,负责政治挂帅的是三边委员会( Trilateral mittee)。
这些组织的最终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由极少数英美精英分子所统治的世界政府和建立最终
统一的世界货币发行体系,然后是对所有地球公民征收“世界税”,这就是所谓“新世界秩序” 
(New World Order)! 
在这样的体系之下,所有主权国家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内政决策权都必须被剥夺,所有主权国

 
家及其人民的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必须被操纵。被套在现代人民身上的枷锁不再是铁链而是
债务。为了使每一个现代“奴隶”产生最大的效益,粗放的经营管理必须向高效的科学“饲养” 
阶段过渡,无现金社会、电子货币、国际统一的射频卡身份证(RFID Identifier)、人体内
植入身份证等技术将成为最终把现代人变成“奴隶”的标志。依靠射频识别技术,国际银行
家最终将可以监控每一个地球人在任何时间的任何位置。当现金从社会中消失之后,只需要
轻敲几下计算机键盘,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被随时剥夺取得自己财富的权力。对于一切珍惜自
由权力的人来说,这是一幅超级恐怖的景象。但对于国际银行家来说,这才是“新世界秩序” 
的最高境界。
精英们认为他们的计划不是“阴谋”,而是“阳谋”(Open Conspiracy)。与传统阴谋不同的
是,他们没有明确的领导机构,只是“松散”的“志趣相投的社交圈子”。但是,让普通人不安
的是,这些“志趣相投”的重量级人士,似乎总是以牺牲普通人的利益来“充实”他们的“理
想”。
美国外交协会的创始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联盟的首倡者豪斯上校就是这一计划在
美国的一位重要操盘手。
1。 “精神教父”豪斯上校与“外交协会” 
“在华盛顿,真正的统治者是看不见的,他们从幕后来行使权力。” '6。2' 
费利克斯。佛兰克特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豪斯上校名叫爱德华。豪斯(Edward House),上校的称号是德克萨斯州州长对他在德州地方
选举方面所作贡献的表彰。豪斯生在德克萨斯州的一个富裕的银行家的家庭,豪斯的父亲, 
托马斯在美国内战期间是欧洲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代理人。豪斯早年在英国读书,和很多20 
世纪初的美国银行家一样,豪斯更愿意视英国为祖国,并与英国的银行圈子保持着密切关系。
1912 年;豪斯发表了一本后来引起史学家强烈兴趣的匿名小说《菲利浦。杜:管理者》(Philip 
Dru: Administrator),在小说中,他构思了一个仁慈的独裁者掌握了美国两党的权力,成立
了中央银行,实施了联邦累进收入所得税,废除了保护性关税,建立了社会安全体系,组成
了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等。他在书中所“预测”的未来世界与后来美国所发生
的一切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其“预见力”直追凯恩斯。
其实,豪斯上校和凯恩斯所写的与其说是未来的预言书,不如说是未来政策实施的计划书来

 
得更加准确。
豪斯上校的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美国上流社会的瞩目,书中对美国未来的预测与国际银行家
所期望的高度吻合。豪斯上校很快成为精英圈子中的“精神教父”。为1912 年总统大选民主
党候选人提名问题,民主党的大佬们专门安排豪斯上校“面试”候选人之一的威尔逊。当威尔
逊来到豪斯在约纽的宾馆,两人详谈了一个小时,彼此深感相见恨晚,用威尔逊自己的话说
就是:“豪斯先生是我的第二秉性。他是我自己的另一个独立存在。他的想法和我的难以分
别。如果我在他的位置上,我会做他建议的一切事情。”'6。3' 
豪斯在政治家和银行家之间起着沟通与协调的作用,威尔逊当选之前,在华尔街银行家举行
的宴会上,豪斯向金融大佬们保证“民主党这头驴由威尔逊骑着,决不会在路上尥蹶子的… 
谢夫、沃伯格、洛克菲勒、摩根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豪斯身上。”'6。4' 谢夫把豪斯比作摩
西,而自己和其他银行家就是亚伦。
1912 年11 月的总统大选之后,当选总统的威尔逊来到百慕大度假,在此期间,他仔细阅读
了豪斯的《菲利浦。杜:管理者》。从1913 年到1914 年,威尔逊的政策和立法,几乎就是在
翻版豪斯的小说。
当1913 年12 月23 日《美联储法案》通过后,华尔街的银行家谢夫在写给豪斯的信中说:“我
想对你在这次货币法案通过的过程中所做的默默而卓有成效的贡献道一声感谢。”'6。5' 
当完成建立私有的美国中央银行这一重任之后,豪斯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国际事务。在欧美有
着广泛人脉关系的豪斯很快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量级人物。“他(豪斯)和纽约的国际银行
家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他的影响力遍及很多金融机构和银行家,他们包括:保罗。沃伯格和
菲利克斯。沃伯格兄弟、奥图。坎,路易斯。马保,亨利。麦金萨,雅各布和莫提墨。谢夫兄弟以
及赫伯特。李曼。豪斯在欧洲有着同样强大的银行家和政治家圈子。” '6。6' 
1917 年威尔逊委托豪斯组织了名叫“调查”(The Inquiry)的班子来负责未来和平协议的制
定问题。1919 年5 月30 日,爱德蒙。罗斯切尔德男爵在法国巴黎的一家宾馆召集了一个会议, 
参加者包括“调查”小组成员和英国圆桌会议(The Round Table)的成员,会议的中心议题
是如何整合英国和美国的精英分子的力量。6 月5 日,这些人再次开会,最后决定还是组织
形式分离,统一协调行动比较有利。6 月17 日,豪斯作为召集人在纽约发起成立了“国际事
务协会”(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1921 年7 月21 日,豪斯将“国际事务
协会”改组为“ 外交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Affairs),“调查”的成员、参加巴黎
和会的美国代表和参与建立美联储的270 名政界和银行界精英加入了该协会,华尔街的银行
家慷慨解囊,一个致力于控制美国社会和世界政治的组织由此诞生了。
当罗斯福还是威尔逊手下的海军部助理部长的时候,就拜读了豪斯的《菲利浦。杜:管理者》,

 
并且深受启发。书中所描述的“温和的独裁者”恰是罗斯福后来真实的写照。当罗斯福当选总
统后,豪斯立刻成为白宫不可或缺的高参。
罗斯福的女婿在他的回忆录写道: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认为是罗斯福自己想出了很多主张和办法,来使美国受益。实
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他的大多数想法,他的政治‘弹药’,都是外交协会和主张世界单一货币
的组织事先为他精心炮制好的。” '6。7' 
保罗。沃伯格之子,银行家杰姆斯。沃伯格曾任罗斯福的金融顾问,也是外交协会成员,他在
1950 年2 月17 日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上说:“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无论人们是否
喜欢它。唯一的问题是这个世界政府究竟是经由(和平的)共识或是(武力的)征服来产生。” 
'6。8' 
芝加哥论坛报1950 年12 月9 日的一篇社论指出:“(外交)协会的成员对社会具有着远比
普通人大得多的影响力。他们用财富、社会地位、教育背景的优势所建立起来的高人一等的
地位把这个国家引向经济破产与军事崩溃的道路。他们应该看看他们的双手,那上面沾满着
上一次战争已经阴干的和最近一次战争仍然鲜红的血迹。” '6。9' 
1971 年,路易斯安娜的众议员约翰。罗瑞克(John Rarick)这样评价道:“外交协会致力于
建立一个世界政府,得到了最大的几家免税基金会从财政上支持,它挥舞着权力和影响力的
大棒,在金融、商业、劳工、军事、教育和大众传媒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每一个关心致力
于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和自由商业精神的好政府的公民都因该了解它(外交协会)。■■■我们
国家捍卫知情权的新闻媒体一向在揭露丑闻方面非常有进攻性,但是在涉及外交协会及其成
员活动方面始终保持着令人疑惑的沉默。外交协会是一个精英组织。它不仅在政府的最高决
策层面上拥有着权力和影响力来保持自上而下的压力,它还通过资助个人和机构从下面往上
施加压力,来支持把主权的宪法共和国变成一个独裁的世界政府的仆从。” '6。10' 
外交协会对美国政治具有着绝对的影响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除了3 人例外; 几乎所有
总统候选人都是该协会会员。几十年来,两党轮番执政,而政府的政策之所以能够保持一致, 
是因为外交协会的成员把持了政府中几乎所有重要职位。从1921 年以来,绝大多数的财政部
长都由该协会包办了,艾森豪威尔以降的国家安全顾问基本就是由该协会内定,除此之外, 
外交协会还产生了14个国务卿(1949年以来包办了所有国务卿人选),11个国防部长, 
和9个中央情报局局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