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货币战争-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将会分裂成两边,人民在一边,而银行家在另一边,这种情况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还从未
出现过。” 
所罗门。切斯美国财政部长(1861…1864) 
南北战争爆发以后,林肯拒绝了罗斯切尔德及其美国代理人利息高达24%到36%的金融绞索, 
转而授权财政部发行自己的“美国zf 券”(United States Notes),又称绿币(Greenback)。
1862 年2 月通过的法币法案(Legal Tender Act)授权财政部发行1。5 亿绿币,随后又于1862 
年7 月和1863 年3 月,再度被授权发行1。5 亿绿币,在内战期间,绿币总共发行了4。5 亿。
林肯绿币的发行就像捅了国际银行业的马蜂窝,银行家们对此深恶痛绝,正相反,普通人民
和其它工业部门则对绿币持非常欢迎的态度,林肯绿币在美国货币系统中一直流通到1994 
年。
1863 年,当战争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林肯需要更多的绿币去赢得战争,他为了获得第三次绿
币发行的授权,不得不向国会的银行家势力低头,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妥协,签署了1863 年《国
家银行法》。该法案授权zf 批准国家银行(National Bank) 发行统一标准的银行券(除了发
行银行名称不同),这些银行实际上将发行美国的国家货币。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银行以
美国zf 债券(Government Bond) 作为发行银行券的准备金(Reserve),实际上将美国的货
币发行和zf 债务死锁在一起,zf 将永远不可能还清债务。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 就曾一针见血地指
出:“在内战结束以后的许多年里,联邦zf 财政每年都获得了大量盈余。但是,它却无法还
清它的债务,清偿发行出的zf 债券,因为这样做意味着没有债券去做国家货币的抵押。还清
债务就等于摧毁了货币流通。” 
国际银行家把英格兰银行模式复制到美国的阴谋终于得逞了。从此偿还美国zf 永久的和永远
增加的债务利息,就像一根绞索牢牢地套在美国人民的脖子上,越挣扎越紧。到2006 年,美
国联邦zf 共欠下8 万6 千亿美元的天文数字的债务,平均每一个四口之家,要摊上11 万2 
千美元的国债,而且国债总额正以每秒2万美元的速度增长!美国联邦zf 对国债利息的开支
仅次于健康医疗和国防,2006 年将达到4000 亿美元之巨。
从1864 年开始,银行家们可以世世代代享用国债利息这一美餐。仅仅是由于zf 直接发行货
币还是zf 发行债券而银行发行货币这一点看似不起眼的差别,就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不
公平。人民被迫向银行家间接缴税,为了原本是他们血汗劳动所创造的财富和货币! 
到目前为止,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为数不多的由zf 直接发行货币的国家。zf 和人民为此而
节省下来的巨额利息开支是中国能够高速长期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如果有人提出要学
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人民银行必须用zf 的国债作为抵押来发行人民币,中国人民就需要
当心了。

 
林肯并非不知道这个永久的威胁,只是迫于眼前的危机不得不做出的权宜之计。
林肯本来打算在1865 年获得连任之后废除该法案,结果他大选获胜之后仅41 天就被刺杀。
银行家们在国会的势力乘胜追击,必除掉林肯的绿币而后快,1866 年4 月12 日,国会通过
了《紧缩法案》(Contraction Act),试图召回所有的流通中的绿币,兑换成金币,然后把
绿币踢出货币流通领域,恢复国际银行家占绝对优势的金本位体系。
在一个刚刚经过空前战争浩劫百废待兴的国家,没有比实施紧缩货币更为荒谬的政策了。货
币流通量从1866 年的18 亿美元(每人50。46 美元),降到1867 年的13 亿美元(每人44。00 
美元),1876 的6 亿美元(每人14。6 美元),最后降到1886 年的4 亿美元(每人6。67 美元), 
在美国战争创伤亟待医治,经济急需恢复和发展,同时人口大量增加的时期,却人为造成货
币供应严重短缺。大多数人民总是觉得繁荣和衰退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但事实上操纵在国际
银行家手中的货币供应时紧时松才是问题的根源。
1872 年冬,国际银行家们派出欧内斯德。塞德(Ernest Seyd)带着大笔金钱从英国来到美
国; 通过贿赂促成了《1873 年硬币法案》(Coinage Act),史称“1873 年恶法”(Crime of 
1873),欧内斯德本人起草了法案全文,该法案把银币从货币流通中踢了出去,金币成为了
货币中唯一的主宰。这一法案无疑对本已严重短缺的货币流通造成了雪上加霜的效应。事后, 
欧内斯德本人洋洋自得地说:“我1872 年冬去了一趟美国,我确保了废除银币的硬币法案的
通过。我所代表的是英格兰银行董事们的利益。到1873 年,金币成为了唯一的金属货币。” 
事实上,废除银币在国际货币流通领域的作用是为了确保国际的银行家们对世界货币供应量
的绝对控制力,相对于越来越多的银矿发掘,金矿的勘探和产量要稀有得多,在完全掌握了
世界金矿开采之后,国际银行家当然不希望难以控制的银币流通量来干扰他们主宰世界金融
的霸权地位。所以从1871 年开始,白银在德国、英国、荷兰、奥地利、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被
普遍废除,导致各个国家的货币流通量大幅紧缩,从而引发了欧洲长达20 年的严重经济大衰
退(Long Depression 1873 … 1896)。
在美国,《紧缩法案》和《硬币法案》直接触发了1873 到1879 年的经济大衰退。在三年时间
里,美国的失业率高达30%,美国人民强烈要求回到林肯绿币和银币共同构成货币的时代。
美国民众自发成立了白银委员会(US Silver mission), 绿币党(Greenback Party)等
组织, 推动全国恢复银币和金币双轨制,重新发行受到人民欢迎的林肯绿币。美国白银委
员会的报告指出:“黑暗的中世纪时代正是由于货币短缺和价格下降所造成。没有货币,文
明就不可能发生,货币供应减少,文明必将消亡。在罗马的基督徒时代,帝国共有相当于18 
亿美元的金属货币流通,到了15 世纪末,(欧洲)的金属货币流通量只剩下了2 亿美元。历
史表明没有任何灾难性的变化能够与从罗马帝国变为黑暗的中世纪相比。”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银行家协会(The 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 的态度。该
协会在发给所有会员的信中指出, 
“我们建议你们竭尽全力去支持著名的日报和周刊,特别是农业和宗教方面的媒体,坚决反
对zf 发行绿币,你们要停止资助那些不愿表示反对zf 绿币发行的候选人。废除银行发行国
家货币或恢复zf 发行绿币都将使(国家)能够向人民提供货币,这将严重伤害我们作为银行
家和放贷者的利润。立刻去约见你们地区的国会议员,要求他们保护我们的利益,这样我们

 
就能够控制立法。” 
1881 年,在一片经济萧条之中上台的美国第二十届总统杰姆斯。加菲尔德已经明确地把握住
了问题的要害,他说道: 
“在任何一个国家里,谁控制着货币供应,谁就是所有工业和商业的绝对主人。当你明白整
个(货币)系统非常容易地由极少数人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来控制时,你就不用别人告诉你
通货膨胀和紧缩的根源了。” 
这番话落地才几个星期,加菲尔德总统就被另一个“精神病患者”查尔斯。吉托于1881 年7 月
2 日行刺,总统被打中了两枪,最后在9 月19 日去世。
国际银行家们在整个19 世纪中,成功地在欧洲以“神圣的金权取代了神圣的王权”,在美国, 
“神圣的金权也逐步瓦解了神圣的民权”。当国际银行家与美国民选zf 经历了长达百年的激
烈较量之后,已经完全占了上风。美国历史学家指出,美国总统的伤亡率比美军诺曼底登陆
的第一线部队的平均伤亡率还要高。
当银行家们踌躇满志地手握1863 年国家银行法时,他们距离最终的目标,在美国完全复制一
个英格兰银行的计划只剩一步之遥。一个完全控制美国货币发行的私有的中央银行,一个银
行家的银行已经出现在美利坚的地平线上。
参考文献: 
2。1 History of Money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by Glyn Davies p458 
2。2 Wealth of Nations book IV Chapter one; by Adam Smith; 1776 
2。3 Benjamin Franklin’s Autobiography 
2。4 US Constitution Article I Section 8 
2。5 The Intimate Life of Alexander Hamilton; by Allan Hamilton 1910 
2。6 History of Money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by Glyn Davies p475 
2。7 The Creature from Jekyll Island by G。 Edward Griffin 
2。8 Inaugural Address of President William Henry Harrison March 4; 1841 
2。9 History of Money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by Glyn Davies p486 
2。10 A Religious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2; on p。 
649 
2。11 Jewish History in Civil War; Jewish…American History Documentation Foundation; 
Inc。 2006 
2。12 Lessons of Abraham Lincoln; Rochelle Ascher 
2。13 Decent nto Slavery; by Des Griffin; Chapter Five 
2。14 Abraham Lincoln and John F。 Kennedy by Melvin Sickler 
第三章美联储: 私有的中央银行

 
“一个伟大的工业国家被信用系统牢牢地控制着。这个信用系统高度地集中。这个国家的发
展和我们所有的(经济)活动完全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已经沦为最糟糕地统治之下,一
种世界上最完全最彻底的控制。zf 不再有自由的意见,不再拥有司法定罪权,不再是那个多
数选民选择的zf,而是在极少数拥有支配权的人意见和强迫之下(运作)的zf。
这个国家的很多工商业人士都畏惧着某种东西。他们知道这种看不见的权力是如此的有组织、
如此的悄然无形、如此的无孔不入、如此的互锁在一起、如此的彻底和全面,以至于他们不
敢公开去谴责这种权力。”'3。1' 
美国第28 届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本章导读
不算夸张地说,直到今天,中国可能也没有几个经济学家知道美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
所谓“联邦储备银行”,其实既不是“联邦”,更没有“储备”,也算不上“银行”。
多数中国zf 的官员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是美国zf 发行着美元,实际情况是,美国zf 根本没
有货币发行权!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后,美国zf 最终丧失了仅剩的“白银美元”的发
行权。美国zf 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须将美国人民的未来税收(国债),抵押给私有的美联储, 
由美联储来发行“美联储券”,这就是“美元”。
“美联储”的性质和来历在美国的学术界和新闻媒体中,是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禁区”。媒体
每天可以长篇累牍地辩论“同性恋婚姻”这类无关痛痒的问题,而对到底谁控制着货币发行, 
这样一个关系到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一分钱收入、每一项贷款利息支付的“利益攸关”的问
题,几乎只字不提。
读到这里,如果您有吃惊的感觉,说明这一问题是重要的,而您居然不知道。这一章将讲述
被美国主流媒体刻意“过滤”掉的美联储成立的辛秘,当我们拿着放大镜,用慢镜头回放这一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的最后关头时,事件发展将精确到以小时为单位。
1913年12月23日,美国民选zf 终于被金钱权力所颠覆。1。 神秘的哲基尔(Jekyll) 

1910 年11 月22 日夜; 纽约城外一节完全密封的火车车厢里,所有的车窗全部被窗帘严密
地遮挡住,列车缓缓向南驶去。车厢里坐着的全是美国最重要的银行家,没有任何人知道他
们此行的目的地。列车的终点是数百英里之外的佐治亚州的哲基尔岛。
佐治亚州的哲基尔岛是一群美国超级富豪拥有的冬季度假胜地,以JP 摩根为首的大腕们成立
了一个哲基尔岛打猎俱乐部。地球上六分之一的财富聚集在这个俱乐部会员的手中,会员身
份只能继承,不可转让。此时,该俱乐部得到通知,有人要使用俱乐部场所大约两个星期, 
所有会员不能在这段时间内使用会所。会所的所有服务人员全部从大陆调来,对所有到达会
所的客人一律只称呼名,而绝对不能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