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人的心灵城堡-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礼貌上讲,一般不要问对方的单位,不要像“查户口”那样问个明白。如果对方是公事,常用语是“你可否向我谈?”对方若是私事,用语是“可否由我转告?”如对方不愿转告,最好这么说:“对不起,××不在,请等会儿打来。”不要以为接电话是小事,其实,接电话反映了一个职工的素质。企业家说,通过电话“窗口”来确立企业第一印象,讲的正是此理。    
    语言交流    
    学会问候。    
    问候语要大方得体。中国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常使用一些不当的问候语,使外国人感到尴尬。例如,同事之间见面,常说“你吃了吗?”其实,问话者并无恶意,但被人误解为有窥探隐私之嫌。    
    大方得体的问候就是“您好”,分别的问候就是“再见”,如果你需要邀请别人到你家做客,要非常诚恳地告诉对方时间与地点,一定要加上一句“如果你们有空的话。”一方面,表示诚恳;另一方面,不让对方勉为其难。千万别随便说:“欢迎到家来玩。”这句话中国人懂得含义,仅仅相似于“再见”。因为没有时间与地点的邀请,不是慎重的邀请。    
    学会与上司谈话。    
    女秘书或女助手与男性上司谈话时,千万别谈工作之外的话题,千万别挠首弄姿,故作妩媚。即使谈工作,也千万不要“满天下雪,不成块数”。一定要条理清晰,切忌废话。    
    这种与上司的对话,会给上司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工作干练,思维清晰。    
    学会与同事谈话。    
    无论与男性或同性谈话,一定要注意分寸感。    
    幽默是人与人相处的润滑剂。所以,日本人的微笑被世界认同。微笑,表示了友好;微笑,表示了亲切。千万别拉着长脸,板着一副面孔。俗话说:“冷言伤人,冷脸打人。”有些女孩子“自我感觉”特别良好,常故作娇声与同事谈话。这会在男性中形成印象:她不是靠能力吃饭,而是靠脸蛋吃饭。    
    如果这一形象确立,她将会在同事中形成“日元贬值”的效应。与同性谈话,千万别故作姿态娇娇滴滴,应以大方得体的方式,进行平等交流。    
    与同事的交谈中,一忌啰嗦。    
    不要谈无关的话题,不要反复讲解“狼来了”的故事,更不要重复“我的阿毛……”。    
    与同事谈话,二忌假话。    
    现代人对真假的识别能力,较我们的爷爷奶奶强。现代社会的开放程度,最不屑于听假话。假话比无话更可怕。无话既不伤人,也不害己,而假话受到伤害的不仅是对方,也包括自己。    
    下面我录下了一段对话:    
    ——听说你提升了。    
    ——哪儿的话?(她早已知道提升了)    
    ——昨天不是已经公布了吗?    
    ——真的吗?(她早已看见了墙上的公告)    
    你听了这段对话,认为假不假?    
    ——听说你没有调上工资?    
    ——我条件不够。(多么言不由衷)    
    ——你想不想调?    
    ——我们应正确对待调资。我还需继续努力,一切听领导的安排。    
    你听了这段对话,认为假不假?    
    ——对于你母亲的去世,我们深表哀悼!    
    ——生死问题要正确对待,人死是正常现象。同志们千万别耽误工作,希望化悲痛为力量!    
    你听了这段对话,认为假不假?    
    与同事交往,善意的假话,可以原谅。但原则问题说假话,就是人格和人品的问题,这叫廉价的“自我贬值”。    
    岔 道    
    女性在工作中扮演了不当的角色,我们称为“角色岔道”。    
    学会工作,女性要克服三种倾向:    
    其一,办公场所的生活化倾向。    
    女性离生活最近。女性喜欢谈论与生活有关的话题。在办公室里,摆上布娃娃,放上玩具熊。这些摆设如在居室中,还反映一种生活情调,但在办公室里,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其二,家常话倾向。    
    女人喜欢谈孩子,喜欢谈丈夫,喜欢谈男友。三个女人一个世界,二个女人一个故事。可以想像,如果在办公室大谈我儿子长得胖,我丫头长得靓,我丈夫挣钱多,我男友风度帅的话题,人们会有什么印象?    
    反之,如果在两人世界里,一个男人向女人喋喋不休地谈学习心得,而且一国际、二国内、三本地、四单位,那么,女性有什么感觉?说话要看场合、地点、环境。同样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出来就具有不同的分量。    
    其三,切忌“性”话题。    
    在过去闭塞的年代,遍地“红海洋”,处处“三忠于四无限”,精神贫乏到了极点,其娱乐方式也收缩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男人喝酒,女人谈“性”。那个时候,田间地头的劳动妇女,常以一种极明白的语言,大谈其夫妇生活。一阵哄笑之后,似乎来了一点儿精神。真应验了俗语“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话语到床,精神增强。”    
    而在今天,人们生活空间大为扩展,生活内容大为丰富,精神生活的内容也应有尽有,如果在办公室谈论“性”话题,这是女性“自我贬值”的第三种方式。


第二篇、生存自筑的围栏

    风帆,不挂在桅杆,是一块无用的布;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缥缈的雾。    
    ——无名氏    
    焦虑是一种情感“受阻”,抑郁是一种心理疾病。焦虑是对希望的挣扎,而抑郁伴随着希望的失落。    
    从心理层次来讲,抑郁是一种“社会边缘”疾病。    
    包含两层意思:人的“欲望”,都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当这种价值无法实现时,就带来了心理的受挫感。当“心理受挫”感无法排解时,就造成人与社会的分离,人与人的分离。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社会边缘症”。    
    在非洲草原上,雄狮成年时,就被逐出狮群。脱离群体的落单雄狮,只有寻找到自己的配偶后,才能重返狮群社会。    
    妄 想    
    其一,抑郁症,伴随着失落感。    
    当人与社会分离后,形成了情感的封闭系统。    
    这种封闭系统,就是一种“盲人心态”。格里高在《视觉心理学》中说道:“盲人的色彩是明净而纯然的,而且极富生气。自然,这都是通过想像而获得的。但盲人‘复明’之后,他无法接受现实驳杂的色彩。结果,盲人在活了三年之后,终因抑郁而死。”    
    失落而构成封闭,封闭而建构想像的心中世界。当理想世界无法得到现实的支撑时,当心里的“纯净”被打破之后,就加剧了人与社会的分离。    
    其二,抑郁症是理想的受挫。    
    为什么抑郁症患者一般都是中年女性?她们不仅有过充满色彩的过去,更有过青年时代的追求和理想,也有过甜蜜蜜或火辣辣的爱情生活。    
    由于历史或社会的原因,她们突然间找不着自己人生的位置。对自己,总是埋怨多于努力,责怪多于奋进,最喜欢说的口头语:“这不是我的错。”她们看不惯时代的变化,责怪青年人的浅薄。她们以审判者的眼光来看待社会,看待蹒跚起步的年轻人,看待社会分娩的阵痛。她们说“一代不如一代,这世界变得真不像个样子。”她们具有理性的眼光,而缺少现实的脚步。    
    尽管社会前进有着种种阵痛,有着种种丑恶,有着各种污秽,甚至有着几分血腥,但历史总是在前进。    
    每当社会变革的时代,最容易使“离群体”产生“世纪末的情绪”,就像叶弗盖尼·奥涅金那样,成为一个“多余的人”。他远离社会中心,散发着一种历史的腐烂气息。    
    这种“理想”与现实不相容的“陷阱”,使“多余的人”变成了抑郁症患者。    
    女性喜欢想像,想像是她们的专利。    
    当“想像”变得十分强大时,就构成了“自掘陷阱”。瓦利蒂安说:“想像是一种最捷径的方式在改造世界。女性的情绪化角度,来源于想像。”人们常说,女性最容易嫉妒,但忘记一个更简单的事实:女性最容易羡慕。    
    当女性看见自己的同伴,找了一个有钱的丈夫,或者找了一个有权的情人,过着“往来有鸿儒,出入无白丁”的生活时,羡慕情结造成心理失衡。    
    于是,她们以想像来补充,在幻想中寻找白马王子。每一次不平衡,就加剧了自身的想像。每一次想像,又加剧了心理的不平衡,从而形成一种抑郁的“雪球”趋势。    
    天在窗外    
    我们说,人要有点儿想像。想像是希望,过分想像是妄想。过多的“知觉妄想”,带来更多的失落;更多的失落,带来更多的抑郁。    
    一个诗人写到:    
    我不愿站在大树旁,    
    阴凉遮去了我的理想。    
    我不愿意成为大树,    
    我怕堕入妄想。    
    我永远是小草,谁说小草没有希望?    
    虽然我的枝叶并不高大,    
    我的根,却在土壤中徜徉。    
    这首诗述说了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找到了融入社会的入口。    
    正常的女性,不需要借助想像的光环去打扮自己。只要有一种置入社会土壤的欲望,就能融入社会,找到人生的位置。    
    托尔斯泰说得好,“想像中的恐怖,要比现实中的恐怖恐怖得多。”女性切不可自认为是天生的弱者,哪怕奋斗失败了,结果也正如民谣所言:“掂一掂,量一量,这人生的路,究竟有多长。”这何尝不是一种坦荡的人生态度。    
    不要害怕与社会的交流,不要惧怕与人的交往。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只有在相互的联系与相互的影响中,才能更好地成长。草原里的大树,为什么长得矮而壮?因为草原上的大树,没有任何同类与它争夺阳光。森林中的大树,为什么细而长?因为它必须伸长脖子,才能迎接骄阳。    
    敢于走进“森林”的女性,就是敢于融入社会的女性。社会并不处处光明,但社会也不是处处黑暗。    
    融入社会,可造就一种正常心态:    
    没有天,哪有地?    
    没有阴,哪有晴?    
    没有崎岖,何为平坦?    
    没有丑恶,何谈光明?    
    融入社会,排除社交恐惧,女性就有免疫力。    
    西方哲人罗克布德用俏皮话讲述了一个故事:“长期关着窗户的女人,总以为黑色是人间最漂亮的颜色。当打开窗户之后,她才知道,世界有众多的色彩,黑色不会永远发光。”    
    


第二篇、生存燃烧的欲望

    对于事业的抱负和理想,是以“真”为开始,“善”为历程,“美”为最终目标。    
    ——西塞罗    
    焦虑和欢乐是一对孪生的兄弟。    
    生活中有欢乐就有焦虑。欢乐是能量的自由释放,焦虑则是能量的自我闭塞。    
    焦虑和欢乐是情感系统中的两个链条。    
    它们的构成关系十分有趣:人类情感中的这两个魔鬼,当你在获得欢乐时,焦虑被压抑;欢乐之后,焦虑就随之而来。    
    常听人说,“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这似乎成了人生的格言。那“清醒”,就是焦虑。“醉”,才是欢乐。但造物主给人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恐怕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做到“一半清醒一半醉”。    
    人类情感系统像“继电器”那样,形成一个封闭而又自我循环的系统。“利比多”的释放,从来不是由人类理性力量去启动的。    
    红 灯    
    焦虑,第一表现——“欲望”受阻。    
    “性”是人类繁衍的核心。“性”的饥饿和“性”的渴求,是焦虑的一个基本形式,没有正常的性生活,尤其壮年时期,容易使人变得焦虑,变得不安,变得烦躁。    
    从生理的角度讲,“利比多”的沉淀和积累,就会造成一种紧张,包含大脑的紧张和肌肉的紧张。    
    《诗经》中描述的“母也天只,不谅人只”,那“冬雷滚滚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就是一种情爱。其本质,就是一种性的渴求。    
    在动物世界里,进入交配期,雌性会显得烦躁不安,雄性却具有极强的攻击性。人与动物对“性”的渴求所导致的“焦虑”,虽然不在一个层面里,但却在一个链条上。    
    焦虑的第二表现——自尊受阻。    
    人与动物不同,人需要得到尊重,人需要得到礼遇,人需要不被人遗忘。换句话说,人希望生活在别人的记忆和评价里。    
    在单位、公共场所及家庭中,如果被人遗忘,正如俗话所说:“有你不多,无你不少”,就是自尊受阻。    
    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