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德云皱着眉头,轻轻帮婉贞挽起长发,眼睛却还停留在刚刚除下纱带的地方本来白如凝脂的肌肤已经有些发红了。
“不要紧,我去沐浴了,你也收拾一下,早些睡了吧。”婉贞说完走到屏风后面,那里备着浴桶和热水。
德云正在苦恼,屋外李昭的声音传来,“德云,过来一下。”
德云走出房间,看到李昭站在房门旁的树下,一身倾满月华却唯独不见脸上的神情。
“阿婉她……身体还好吗?你之前说她受的伤……”
德云答道:“突厥得的伤,现在已经痊愈了,只是留下了病根,不能着凉还有些血气不足。但慢慢调理还是可以恢复地,只是您看看她哪里肯好好调理?还有,马上就夏天了,今年尤其有些闷热,她又总绑着那厚厚的带子,身体怎么吃得消?这几天已经瘦了很多了。”
李昭皱着眉头道:“你们去年怎么过的?没有什么对策么?”
“去年那时,正是她赋闲地时候,在家里时间长自然就好些。而且去年天气凉。看看今年,可能是苦夏呢,她这几天进食又少,翰林院那里虽然不比户部的时候忙,可每天事情也不少。她嘴上总说没事,我这心里实在担
“这样不行。”李昭说完,边走进房中边说道:“阿婉,你莫逞强……”他话音顿住,只见眼前地少女只罩了件宽松地长袍,披着乌黑的长发正在梳理,修长地脖颈露出优美的弧线,手臂和略微敞开的衣襟里都闪着耀眼的洁白。婉贞一愣,随机有些羞恼地道:“大哥你进来做什么?”
李昭脸上一红,忘记了想要说什么,只道:“没、没什么。只是……”
婉贞这边已经按耐不住,站起来就推李昭的手臂,连声道:“有什么事明天说,我要换衣服,出去!出去!”
李昭任她推到门外,嘴上还道:“怕什么,猫一样的小人儿,小时候还是我帮你洗澡呢。”
婉贞急道:“还说这种事!现在我大了!”
“是。李、大、人”李昭拖着长声,被赶到门外。
德云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婉贞一把把她拽到屋子里,地一下关上门。就听到她对德云道:“你怎么也不拦着?就让他进来!”
德云傻傻地答道:“我没注意……在家里的时候没有……”
李昭不禁笑出了声,屋子里的声音渐渐小了。只剩下他站在院子里。
不错,那个灵秀可爱的小女孩已经长大了。
但是,无论她长到多大,她总是他最疼爱的人。
不过,真是瘦了些。
得想些办法。
李昭重新皱起眉头,看着有些沉重的夜色,叹了口气。
三、胡笳十八拍 第六十五章 往事知多少
次日清晨,婉贞整理朝服的时候,德云从外面跑进来,连声说道:“小姐,大公子不在房里,只留下这封信。”递过来一个白色的信函。
婉贞打开信函,里面只有寥寥几句,言简意赅地写道他要离开数日,嘱咐自己凡事小心。落款是:兄昭。字迹很新,可能才写不久。
婉贞收好信交给德云道:“不妨事。大哥可能有事,过几天就回来。”平时在家,李昭偶尔也会留书出走,少则三两日,多则几个月才回来。婉贞也不奇怪了。
“不早了。今天你就留在家里吧。我去上朝了。”婉贞掸了掸朝服,挽起袖子,走出房门。
德云在后面像模像样地道:“送大人。”早朝照旧,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不久便散了。下朝之后,婉贞直接走到与皇宫一墙之隔的翰林院,用过早膳便开始着手编撰突厥的纪年文本。正写着,何志过来这边,查看了婉贞的进度。随手翻了几翻,还算满意,点头道:“年纪虽然不大,文笔倒很老道,确实难得。”
婉贞谦逊几句,何志又道:“但要是心思都能放在做学问上,以你的才智,必有大成。”
婉贞听出了何志的弦外之音,这人老,目光也确实锐利,知道婉贞的心思不在这笔墨书卷之间。婉贞刚要答话,何志摆摆手,道:“人各有志,也不强求。年轻人不要碌碌无为便好。对了,宫里杜衡阁中有本朝和突厥的几次使节来信。劳烦贤卿去借来,可好婉贞答道:“自当从命。”
杜衡阁是宫中的藏书阁,也是史官及时记下当时朝中发生的事情的地方。里面史料齐全但还未加仔细整理。翰林院要编书常常要向其查借资料。而除了翰林院。其它人没有圣旨一概不准入内,即便是皇亲国戚也会被拒之门外。毕竟有许多皇室辛秘不得为外人传。看守杜衡阁地是御林军。阁内的当值官员便是翰林院的官员,定期更换。所以,婉贞带着何志地手令,不用仔细盘查便进入的阁内。
在翰林院也有些日子了,不少人都认识。“不知今天当班地是谁?”婉贞心中想着。推开深色的雕花木门,迎面便是高耸着的一列列厚重的书柜。
“请问,今天哪位当值?”婉贞对着好似落满灰尘的群书,高声问道。
“哦。原来是李兄。”从右边地书柜后面转出来一个青年,手持书卷笑道。
“原来是齐兄。”婉贞认出的眼前之人,正是大才子齐家疏。道:“受何大人差遣,前来借阅前朝与突厥使节交往的史料。”说罢,拿出何志的手令。齐家疏瞥了一眼,也不细看。笑道:“李兄是在编《突厥纪事》吧?这几个月正好是在下看守书库,不用客气。里面请。”
齐家疏在前面带路,穿过排排书柜。来到书阁里面的一个角落,那正摆着一张很旧的桃木书桌。桌上堆满了书卷。“有些杂乱。让李兄见笑了。让我来看看,戎狄杂务是在刑志的右面……嗯。是那边的柜子。”齐家疏右手一指远处的一排柜子。
婉贞见他这般熟悉,便道:“齐兄也是在做学问么?这般用功。”
齐家疏笑道:“哪里是什么学问,不过是有这份闲心罢了。每次从翰林院调来地官员总待不久,多则两三个月、少则十天八天便走了,这记录么,难免杂乱无序,找起来也费力。我便请了一年的差事,这里慢慢理出个脉络。这快半年了,才理出了个大概。”
正说着,外面一个侍卫在门前叫道:“齐大人,宫里面有旨意下来。”
齐家疏对婉贞歉然道:“李兄请自去查找,在下少陪。”
“好,齐兄请便。齐家疏转身离开,到外面去处理事务。偌大的书阁之中便剩下婉贞一人。
婉贞向右边走去,看到书柜上贴着小字条“经籍”、“帝居”、“户志”、“工志”等等一排排尽然有序。不同隔层还标记着时间,十分详细。
“刑志”地标记映入眼帘,婉贞心中一动,但脚步没有停下,又走过两排书柜,看到了刚才齐家疏说的“戎狄杂务”,有朝中和不同边塞民族地交往记录。
然而,婉贞扫了一眼书柜,又向门口看了看,确定外面门口没人,眉头微微一皱,几个箭步来到“刑志”地书柜,迅速查到十年前的那一栏,抽出一本书册,快速翻看起来。
书一页页翻过,婉贞眼睛一目十行地扫过。没有,没有关于父亲地记录。
放下这本,再拿起另一本,又是这样翻看。
一连翻了三本,皆无当时的记录,婉贞心中不免着急,同时又要注意不能被外面的人撞见,心里如同打鼓一般,咚咚地跳得厉害。
终于在第四本的武家将门志最后十几页时,一行字映入眼帘“时年九月,护国将军梁兴被参里通外国,尚书陆明峰连连上书保本,力保……”
正看到这里,外面响起脚步声,婉贞心中一凄,又不甘就这样放过这机会,袖口一抖,将书册装入袖中。到了门口,隐隐已能看到这边的人影。他隐约见右边“戎狄杂务”的书柜前没有人,心中几分奇怪,便边走边问道:“李兄?可找到书了?”
直到走到跟前,才看到群书之间蹲着一个身影。正是李宛。他从最下面抽出一本小册子,笑道:“刚刚看到还有铁勒的一本纪事,铁勒现在是突厥的盟国,也想一并借去看看。”
齐家疏释然。道:“没问题。记录在案便好。不过李兄真是好学之人,躬身亲就不说,连这么角落的东西都找得到。看。连袍子都蹭脏了,这书阁里灰尘太重。”指着那一角衣袖和袍襟。都粘上了灰尘。
李宛一低头,笑道:“啊,真是见笑了,竟然没有察觉。这回还要赶着换件衣裳。”
从杜衡阁中出来,婉贞掸了掸粘在身上的尘土。舒了口气。刚刚急中生智,在齐家疏走过“刑志”地时候,她弯腰俯下身,一个侧翻,转到“戎狄”的书架,正好齐家疏刚到另一侧书柜前,来不及站起身,婉贞便抽出眼前的册子。刚刚记下几本书籍地位置,便是这时圆谎也容易很多。
齐家疏虽然也是新进官员之一。同是力主改革朝政之人,而且还要求彻查当年的疑案,平时也算亲近。但婉贞并不想暴露自己地立场和行事。尤其是背景未明之人。此事非同小可,不得不小心谨慎。
从杜衡阁出来。婉贞径直回到家中。吩咐德云带着借来的突厥史料去翰林院,并向何尚书告假。因为身体不适休息半天。确定家中没人,婉贞将门窗关好,从里袖中拿出那本册子,仔细翻开到那页武家将门志,细细读来:
“时年九月,护国将军梁兴被参里通外国,尚书陆明峰连连上书保本,力保梁家满门。帝纳之,命大理寺详加查访,以免有误忠良。越一旬,帝旧疾复发,命太子监国,魏相辅政。然有告密者复上告曰:梁陆勾结,意图谋反。遂双双下狱。朝中保本者甚众,然相曰:兹事体大,不可轻慢。查抄梁家之时,妻子俱未在案。有云太史苏丰臣欲弹劾魏相迫害国之重臣良将,然朝政之时暴毙家中,未知真切否。时年十一月,梁陆狱中郁郁而终,相差不过数日。帝悯之,不复追究,赦其家眷……”
婉贞读完,长出一口气。乍一看,平常的记载,细细读来,隐意颇
眉头紧皱,婉贞取出纸笔,将这段抄录下来。
告密者、意图谋反、暴毙、郁郁而终……心中默念着这些词,却隐隐有辛酸浮上心头。
十年前,自己还在母亲身边嬉闹玩耍的时候,朝廷中的明争暗斗、相互碾轧便悄然而至。短短两个月地时间,梁、陆、苏三家一夜倾覆。
隐约记得,当时父亲要母亲带着自己离开京城,前往祖籍的本家避难。母亲不肯,父亲难得的发起怒来,却在看到门外惊呆的小婉贞时,叹了口气,浮上温和怜爱的神情,抱起孩子,温言劝道母亲。次日,母亲带着自己,离开京城的府邸,前往父亲的祖籍,两个月后,便是突然而至的官兵和师伯将她与母亲化为永别。现在想起,那时便是和父亲最后的日子,以前不懂事,对时间没有觉识。两个月,对小孩子来说也够长了,只是时时问起:“父亲怎么不来看贞儿?太忙了吗?”母亲总是会温和地点点头道:“贞儿很乖,父亲一旦有空闲就回来看我们。”那温和地笑容中却隐隐带着苦涩和哀戚。
婉贞用指尖拭去眼角的湿润,掌握成拳,抵在下颚,字字推敲其中之意。若要替父亲翻案,务必先查清当年里通外国的细节,所幸现在已经有了从突厥那里拿回地信件,便是铁证在手。后族郑氏牵扯其中,不得不慎重;苏丰臣暴卒也甚为可疑……
正在里头绪时,忽然外面拍门声响起,德云在外面叫道:“大人,我回来了。路上遇到梁将军,他想探望您,现在在正厅等候,要不要见?”
婉贞道:“好,我去见他。”收起桌上的书本,转念一想,将书放在床铺地枕头下面,自己地抄录则放在袖口中。
走出去,看在梁振业坐在厅中正在饮茶,见她出来,道:“不是身体不适么?便好生歇着,不必出来了。”
婉贞坐在另一边,道:“不妨事,正要有事和你商量。”
“呵。该不会是装病怠工吧?”他还笑笑调侃道。
婉贞不答话,将袖中的抄录递给他。
梁振业细细看完,眉头紧皱。问道:“你从哪里得来地?”
“杜衡阁。”
“有记录么?”
“没有,我私下带出来的。下次去的时候再悄悄放回去。”
“地确有几点耐人寻味。然而却没有更多细节,不知道真正的情形如何。”
婉贞道:“即使没有详细的记录,突厥王地信件也是铁证了。你押着的那两个人怎么样了?”
“由越鸽他们照料着。已经录了口供,将其人和家眷送到乡间藏起来,以待日后有用之时。”梁振业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