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刘桐想不明白,常润之连说带比划,还拿了一张纸,用极细的毛笔勾勒了一下大体的模样。

刘桐仔细想了想,方才道:“我试试吧。”

屋子收拾完了,刘桐本就没有其他的事,常润之这也算是给他又找了个活儿干。

刘桐琢磨了三天,简易版的转转乐总算做好了。

阳阳迫不及待地成为了第一个实践者。

他坐到了车轱辘上固定的小椅子,刘桐在外边儿手动转起了车轱辘。

因为有摩擦的关系,还是需要用一点儿力的。

虽然如此,看到阳阳开心的笑容,刘桐还是觉得值得。

阳阳享受完了,修明便上去了。

阳阳自告奋勇要帮忙推转盘,刘桐也不拦着。

不过才转了两圈,修明便在上面抹眼泪了,小小声叫着“不不”。

华泽忙把儿子抱到怀里,哄他道:“修明不怕啊,爹爹在呢,爹爹在。”

阳阳纳闷地问刘桐道:“爹爹,修明不玩吗?”

“他害怕,等他大点儿了,阳阳带他玩好不好?”

阳阳当然不会拒绝,小声问刘桐道:“爹爹,我不怕,我是不是很勇敢?”

刘桐点头肯定道:“阳阳是爹爹见过的最勇敢的小孩子。”

阳阳很高兴,转身便去与常润之说,爹爹夸他最勇敢,又得了常润之一通赞美。

小院儿里的生活平静而有规律,反观外面,朝局乌烟瘴气,王朝的走向波云诡谲。

安远侯府内。

小韩氏刚从老太太屋里出来,便接到瑞王妃来府的消息。

她赶紧迎了出去,关切问道:“怎么突然来了?”

瑞王妃叹息一声:“母亲给我的几个嫁妆铺子,快要开不下去了。”

“这怎么回事?”瑞王妃疑惑道。

“有人闹事,都没人敢来光顾了。”瑞王妃道:“是太子妃让人做的,想瞅着我这边儿走投无路,低价卖给她去。想卖给别人还不行……也没人敢买。”

“岂有此理!”

小韩氏简直怒不可遏。

“太子妃这眼皮子得浅到什么程度?竟然会来动你堂堂王妃的陪嫁铺子?”小韩氏怒极反笑:“也不怕人笑话!”

“女儿瞧着,应当是太子的授意,毕竟太子一向爱财。”瑞王妃无奈道:“太子开始做事了,听说办了件贪污案,差事办得还不错,只不过这贪污的数目没能收缴太多回来,他还颇为不满……这也真是掉到钱眼儿里去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态度

小韩氏听了这话,脸上却露出古怪之色。

“你说的这贪污案子,我也听说过。不过……和你说得有些出入。”

“哦?”瑞王妃忙问道:“哪儿有出入?”

“太子说是贪污的银两他没追回多少,实际上不然。”小韩氏低声道:“你三弟妹说,那些银子定是被太子自己个儿贪了去。”

瑞王妃张了张口。

“你三弟妹娘家也是商户,生意场上的事儿,他们总能听那么一耳朵。太子这次事儿是办得漂亮,把那贪官给抄了,可这当中他能运作的就多了……据说那贪官为了保命,把棺材本儿都拿出来孝敬太子了,太子收了人家的钱,却起了杀人灭口的心。往常也孝敬过这官儿的商家可瞧得分明。”

小韩氏说着便叹了口气:“你说这太子图什么?要我说,他这一身毛病,都是爱财给惹出来的。可说他没钱,谁又信?”

太子三十出头的年纪,每年光是皇帝的赏赐就傲视所有兄弟,更别说他办了差事还能从中捞点儿,他嫡妻的娘家沈家还是大魏首富的存在……要说太子缺钱,这说得过去吗?

小韩氏摇了摇头,瑞王妃沉默片刻后道:“母亲,我实在不想如了太子妃的意。即便她位高于我。”

小韩氏怔愣地看着她:“那你打算怎么办?”

“再有人闹事,我就让掌柜的报官。报官不顶用,我就关铺子歇业。没人敢租我的铺子,我就不租了。她要想买我的铺子,哪怕出了天价,我也不会卖。左不过几个铺子,没了进项就没进项吧,我也不靠这几个铺子吃喝。但我的态度,得摆出来。”

瑞王妃轻声道:“如今王爷还在燕北,已近四年未归,世人皆知太子和王爷之争。太子妃这是公然向我挑战呢。呵,我哪怕身居京城,有人质之嫌,但我到底还是堂堂王妃之尊,岂能因有人闹事,就认怂认栽?王爷若在,也不会希望我露了怯,在太子和太子妃跟前伏低做小,矮人一头,堕了他的脸面。”

小韩氏心里认可女儿的决定,却还是有些担心。

“若是他们使狠招,杀人放火什么的……”

“那就更不用怕了。”瑞王妃轻笑一声:“有人闹事,报官官不管,出了人命走了水,要是还不管,那我可就有话说了。哪怕告到圣上那儿,圣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这一遭总要走。太子和太子妃不担心自己个儿名声受损,我也不介意替他们宣扬宣扬。”

小韩氏又笑又叹,怜爱地摸了摸女儿的头:“委屈我的沐之了。”

“女儿不委屈。”瑞王妃笑笑,低叹一声垂头:“比起润之来,可好多了。至少出入还自由,也不用担心一日三餐。”

提到庶女,小韩氏也叹了口气:“那孩子瞧着温温顺顺的,这主意倒是拿得准,倔起来拦不住。”

“润之这样也挺好。”瑞王妃笑道:“站在当姐姐的角度,我怜惜她;可站在当嫂子的角度,我却又感激她。”

瑞王妃轻声道:“王爷一直以来最疼的便是九弟,如今九弟遭此劫难,能有润之陪着,王爷心里想来也好过一些……”

母女俩絮叨了一番,瑞王妃又嘱咐了小韩氏,常家定要低调行事。

小韩氏颔首:“老太太也多半意识到瑞王和太子必有一伤,为了以防万一,近段日子老太太隐约透露出了分家的想法,只是瞧着她老人家还有些犹豫,也没说透。”

瑞王妃便问道:“那母亲怎么说?”

“分家这想法,我之前也有,后来问过你二弟三弟,他们倒是都表示听从我和你父亲安排。我想着老太太那儿总不好说,便先照着润之提的,先让府内分家,看看他们各自夫妻能否适应,效果倒是不错。这事儿老太太那儿我没提,也不知道她冒出分家的念头,是不是也察觉到府内开销进账的情况有所改变。”

瑞王妃颔首:“既然这样,那母亲也还是别提吧。老太太若是定了主意有这样的想法,她会直接同母亲说的。”

小韩氏点头:“对了,老太太最近让鹏儿留意着有没有外任的官职,打算让你二弟三弟去外地做官儿,不让他们留京。”

小韩氏看向瑞王妃:“你觉得呢?”

“老太太想的,总是为咱们家里的人好。”瑞王妃心里有些惆怅:“未雨绸缪,老太太考虑的是应当的。”

小韩氏便低了头,好半晌没说话。

“母亲……”瑞王妃轻声唤她。

小韩氏苦笑了下,摇头道:“我没事,就是有些舍不得。他们兄弟俩长到现在,都娶妻生子了,也没离开过我身边儿,一想到他们要走老远,这心啊,就落不下。”

瑞王妃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

儿行千里母担忧,就怕越是安慰她,她心里越愁。

瑞王妃整了整面上的表情:“二弟三弟都是有家室的人了,母亲还担心他们做什么?倒不如担心担心四弟。他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

提到常鸥,小韩氏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哭笑不得。

“那孩子……哎,我是拗不过他。”

小韩氏摆摆手:“之前润之进中官胡同,他事后得到消息,说要夜闯中官胡同来着,好不容易被你父亲给打歇了心思,这会儿又冒出了别的想法,说要去燕北辅佐他大姐夫,帮他大姐夫打仗,快些把鲜卑人打趴下,好让他大姐夫回来救三姐和三姐夫。”

瑞王妃一乐:“没想到四弟这般有志气啊。”

“什么志气啊,想一出是一出,前天自个儿收拾了包袱,打算半夜三更翻墙出去呢,幸好被守夜的小厮给发现了,嚷嚷了开来,不然可不得被他跑掉了。”

小韩氏无奈地道:“为着小四这点儿事儿,钱姨娘每日都是愁容满面的……岳姨娘为着润之,也差不多整天苦着脸。我现在最怕早上她俩来请安,面对两张苦脸,一整天的心情都好不到哪儿去。”

瑞王妃“噗嗤”一乐:“那母亲可以去陪老太太礼礼佛,说不定礼了佛,母亲的心情就平和多了。”

“少打趣我。”小韩氏轻拍了下瑞王妃的手,闲话了两句,又叮嘱她道:“和太子妃的人打交道的事儿你自己瞧着办,小心一些总没有坏处,别为了逞一时之气,伤到自个儿。”

“我晓得。”瑞王妃点头。

第二百六十九章 落石

安远侯府低调沉寂,却还是碍了太子的眼。

瑞王妃关了铺子,愣是不肯卖铺面,太子妃拿着束手无策。

半个月后,太子从宫里请来了一份诏书,借了常鹏办差中的失误为借口,摘除了安远侯府仍挂在府门上的门匾。

宣读诏书的太监尖着嗓子说了一通,大意是安远侯爵位被除,常景山为安远伯,常鹏将来可继为安远伯,然后传一代,降一爵。

生生将常景山仍在世时保留的侯爷爵位给剥了。

常鹏通红着双眼,待人走后便径直跪在了常景山面前,直说“儿子不孝”。

常景山倒是看得开,伸手扶了他起来,摆手道:“与你有什么相干,这事儿虽然没预料到,但发生了,也不奇怪。”

“侯爷……”小韩氏担忧地看着他。

“可不能再喊什么侯爷了。”常景山忙道:“被人听到了,保不齐又是一桩祸事。”

小韩氏忙闭了嘴,常景山笑道:“好了,不就是个虚名吗?没什么大不了的。走走,回去让厨房做点儿好吃的,打打牙祭。”

于是,安远侯府一家人如寻常一般,该吃吃,该喝喝,没有一点儿哭闹哀嚎的声音传出来。

太子得到消息冷笑了一声,说:“打肿脸充胖子,面上不显,心里不知道哭成什么样儿了呢。”

他顿了顿,问旁边的人道:“你说是吗,十二弟?”

十二皇子身躯瘦弱,闻言波澜不惊地点点头:“太子说得是。”

太子唇角微弯,话里有话地问道:“九弟进了中官胡同,十二弟没进去看望过他?”

十二皇子微微一笑:“九哥对父皇大不敬,臣弟怕是不好去看望他吧?”

“十二弟说得是,似九弟这等不忠不孝之人,也没什么看望他的必要。”太子啧啧两声,却又话锋一转:“不过呢,依孤所见,父皇对他的惩罚,还是略微轻了些。他冒犯父皇,孤这心里啊,总是不舒坦。”

十二皇子低垂的眼中微微一闪:“太子是想……去中官胡同羞辱他一番吗?”

“十二弟,话说得那么直白作甚?”太子失笑摇头:“孤这等身份,岂能纡尊降贵,为了他一区区被废皇子,去往那中官胡同?那等腌臜之地,孤怕脏了孤的鞋。”

十二皇子抿了抿唇,嘴上却从善如流道:“既如此,臣弟愿意替太子分忧。”

太子满意十二皇子的自动请缨:“十二弟越发懂事了。”

十二皇子又问道:“不知道,太子希望臣弟如何……”

“唔,听说他妻儿也都进去了,他那继妻,还身怀有孕,就因为这,父皇还另派了人去服侍她。”太子摸了摸下巴上留的短须:“孤也不是那等冷血无情之人,不过嘛,既是去中官胡同幽禁反思的,哪能让他日子过得舒坦?你就去吩咐一声那里头的人,别跟伺候大老爷似的处处关照着,饮食上头,别太用心了。”

太子意味深长地看了十二皇子一眼,十二皇子点点头道:“臣弟明白。”

“哦对了,孤那侄儿得三四岁了吧?正是开蒙的年纪呢,陪着九弟夫妻俩留在那地方,又没夫子给他启蒙,说不得这前程就要废了,孤很是忧心啊。”太子一脸担忧:“改明儿孤去父皇跟前说上一说,接了孤那侄儿出来,亲自教养。到底是九弟犯了错,与孤那侄儿无关,罪不及子啊。”

十二皇子笑了声道:“太子仁慈。”

太子摆摆手,嘱咐道:“十二弟寻个日子就去中官胡同吧,除了之前说的事儿,这件事也同九弟说一声,好让他有个准备。”

十二皇子应了一声,太子又道:“孤让人陪你走一遭,免得那里头的人瞎了狗眼,冲撞了十二弟。”

十二皇子还是点头微笑。

太子瞧着很满意,待十二皇子走后敲敲桌案,自言自语地道:“十二弟可千万不要手软啊,孤信不信你,就看你这一趟中官胡同之行了。”

隔了几天,十二皇子才带着太子派给他的人,悄然进了中官胡同。

曾全德慢悠悠的在前头带路,十二皇子不咸不淡地问着刘桐在中官胡同的情况。

曾全德连眼皮子都不抬,语调不高不低地回答道:“九皇子被关在院子里,每日就只有送饭食和倒夜香的与院儿里的人有所往来,听说九皇子也甚少出声。这里头的情况,奴才是不大清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