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胸膛上下起伏,目眦欲裂,青黑的眼周围中,一双眼睛满布红丝,整张脸看上去狰狞可怕。

太子妃呆愣了好半晌,方才喃喃道:“殿下,你疯了……”

“孤疯了?孤怎么会疯?哦孤知道了,你是巴不得孤疯了,好上报父皇,然后废了孤这个太子,立你儿子做皇太孙,是吧?哈哈,孤告诉你,你别妄想!这皇位,是孤的,是孤的!等孤当上皇帝,孤想立谁为太子就立谁为太子,谁也别想左右孤的决定!”

太子冲着太子妃吼了一通,抬着下巴居高临下一般对太子妃道:“现在,孤要去幽禁所看看孤的好九弟了。孤倒要看看,父皇会不会因为孤去探望九弟就对孤不喜。至于你,老实给孤待在太子府里。孤要是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

太子出了太子府,带了人直奔着中官胡同而去。

太子妃呆滞地跌坐着,一旁已嫁为人妇的游朱心疼地道:“太子妃,太子只是心情不好,您别在意。”

太子妃苦笑一声,良久才轻轻摇头,低声道:“游朱,快让人给南平王传信,就说太子要去幽禁所,让南平王阻拦一下。”

第二百八十章 为难

南平王收到消息后立刻派人去拦截太子,为以防万一,同时令人传信中官胡同,让里头的人注意着太子的动向。

太子动作很快,南平王的人没有拦到人。

太子此时正站在刘桐所居的小院儿院门口,耳听得里头发出的孩子稚嫩的念书声。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太子的脚步停住,面无表情地盯着木门上挂着的锁头。

曾全德匆匆赶来,忙给太子施礼。

太子斜睨他一眼,下巴点点锁头道:“开门。”

曾全德不敢含糊,抖索出钥匙给开了门。

院门开启的声音惊动了院内念书的人,刘桐手持着《声韵启蒙》,快步走了出来,眉头微锁。

这还不到送肉菜的时候,何况平时有人来,开锁之前都会出声提醒。

今儿这情况,有些奇怪。

刘桐刚跨出堂屋的门,便看到院门打开后,站在最前头的太子。

讶异的表情一闪而逝,刘桐冷冷地站着,半晌后方才道:“太子殿下大驾光临,真是有失远迎。”

太子哼了一声,大摇大摆地跨进院门,左右看看便皱起眉头,伸手扇着鼻下,一副嫌弃至极的模样。

“都说九弟做了农家翁,今日一看,果真如此。瞧瞧这菜地,这会儿刚立春,就把菜给种上了?”

太子笑得嘲讽,刘桐不以为意,只道:“臣弟不知道,原来太子还关注农时呢?真是让臣弟刮目相看。”

太子脸上的笑顿时变色,一点儿也不掩饰他的恶意:“九弟的意思是,在你眼里孤就是个傻子,连农时都不知道?”

刘桐笑意依旧:“太子恕罪,臣弟只是想着,太子身份尊贵,想必这些小事,入不得太子的眼。”

两人对话的时候,院儿里其他人听到动静都赶紧寻了过来。

华泽站在刘桐身后,微微垂头,却略有警惕地看着太子。

魏紫则左右两只手分别将阳阳和修明搂到自己身边儿。

常润之扶在堂屋门边儿,微蹙着眉头,听刘桐和太子说话。

她挺着个大肚子,容颜温婉,眉目平和,气质独显,太子顿时注意到她,便是冷不丁一笑:“九弟妹似乎不欢迎孤啊?”

常润之犹豫了一下,还是扶着腰走了出来,刘桐忙伸手去搀她。

常润之行了个蹲礼,淡淡道:“太子并未递帖子,臣妇只是因看到太子登门,一时惊讶没反应过来,略有失礼,还望太子见谅。”

太子嘴角一勾,正要说话,门外却传来声响。

朱太医拎着药箱,来给常润之请平安脉了。

见到太子在这儿,朱太医顿时张了嘴,半晌后赶紧行礼。

太子不认识朱太医,但认得出来他身上所穿的太医服,顿时皱眉问道:“太医怎么会来这儿?”

朱太医便答道:“回太子殿下的话,微臣前来给九皇子妃请平安脉。”

太子顿时看向常润之,目光在她挺着的肚子上扫了一圈,意味深长地问道:“九皇子妃这是要临盆了?”

“回太子殿下,尚还有近两月光景。”

“哦,还有两月啊。”太子点点头,又问道:“都准备妥当了吗?”

朱太医愣了愣,不知道太子此问何意,犹豫了一下,眼角余光瞟到太子面色不善,忙斟酌地回道:“回太子殿下,尊太医令所指,医婆和稳婆都已择好,待产期前一月,会送来此处,助九皇子妃生产。”

太子眸色渐变,弯了唇角道:“这安排倒是挺合理的。九弟妹。”

太子看向常润之,常润之微微低首:“殿下有何吩咐?”

“孤对你一个孕妇,能有什么吩咐?”太子莞尔:“孤只是想说,祝九弟妹到时候生产顺利。”

常润之心里微寒,嘴上还是道:“多谢太子殿下吉言。”

太子瞧了刘桐一眼,轻轻一笑,施施然走了。

院门阖上后,四下一片寂静,仿佛太子从来没有出现过。

常润之攀着刘桐的手臂,担忧地轻声问道:“他来这儿到底干嘛来了?”

刘桐也皱眉,摇头道:“我不知道,不过他行为诡异,咱们还是多加提防为好。”

大家提心吊胆了几日,生活仍旧平静如往昔,没有丝毫改变。

太子的到来,仿佛只是一个小插曲。

或许,太子也的确没做什么,只是来看看他如今生活的“惨样”?刘桐心里这样想。

可是很快,刘桐便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儿了。

距离常润之临盆还有半个月时间,朱太医所说的太医院会派来的医婆和稳婆还没有到位。

朱太医每三天来请一次平安脉,刘桐便每三天催促一次,但朱太医却也说不出个为什么。

只不过,朱太医的行为也有些奇怪。

他每次来,都会贴身捎带上些许药材,悄悄塞给刘桐让他好好收着。

刘桐的心里越发不安。

每天数着常润之临盆期限过日子,眼瞧着还有五天就到了正产期,医婆和稳婆还是没来。

这天朱太医又送了药材来,刘桐送他时低声道:“朱太医既然悄悄给我送药材,那必然是预料到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内子就要临盆了,医婆和稳婆为何还没到?还请朱太医给我个准话,我总能提前做点儿准备。”

朱太医面色为难,好半晌方才下定决心,轻声道:“九殿下,太医令如今是太子的人。”

刘桐顿时瞪大双眼:“朱太医的意思是,太子让太医令不给我这儿派医婆和稳婆?”

朱太医轻轻点头。

能被派来这儿给九皇子妃请平安脉的,自然不会是什么贵人面前的红人。

朱太医出身一般,医术也一般,人有些木讷,不会讨上级欢心,这种类似流放的差事便派到了他的头上。

庆幸的是,他倒还算有两分仁心。

“好在您这儿还有位生育过的妇人,还曾伺候过皇子妃怀孕到生产,想必也清楚生产的过程。九殿下,微臣帮不了您什么,这是一些药材方子,所需要的药材,微臣都已经给您了。若是皇子妃有什么症状,您可以照着这方子给皇子妃熬药。微臣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刘桐面色铁青,朱太医轻叹一声:“九殿下不用惊慌,皇子妃的身体不差,胎位也很正,又非头胎,想必生产起来不会太困难。这些药材,也只是以防万一。”

朱太医交代了一番后便走了,刘桐愣了会儿神,正要起身去与常润之商量这事儿,却听华泽匆匆喊道:“殿下,魏紫说皇子妃开始阵痛了,估计要不了几个时辰就要生产了,这医婆和稳婆……”

第二百八十一章 高山

刘桐心里一跳,赶紧去里屋看常润之。

常润之刚痛了一下,症状还不是很明显,见到刘桐笑道:“跑那么急做什么。”

刘桐平复了下呼吸,忽的想到什么,来不及交代一句便朝着院门儿口跑,搬了梯子架在墙上,朝外喊道:“朱太医!朱太医!”

朱太医走了有一阵时候了,自然没有回音。

刘桐急喘了两口气,又喊道:“周围有人吗!有人吗!”

等了半晌,才有个公公过来问道:“九皇子有事儿?”

“公公替我传个信儿,我需要医婆和稳婆。”刘桐语速很快,公公又问了一遍才听明白,道:“九皇子,咱们这中官胡同,哪儿来的医婆和稳婆啊。”

“你们总有法子的,和外面的联系必然是有的,帮帮忙。”刘桐往怀里掏了掏,什么都没有,便道:“帮我找人来,我付报酬。”

公公摇了摇头,背着手走了。

刘桐又叫了好几声,过一会儿后,曾全德来了。

“九皇子别叫了。”曾全德低声道:“太子殿下打了招呼,这中官胡同里边儿啊,闲杂人等都不能进来,您就是叫破了嗓子,那也没用。”

曾全德摆摆手,刘桐长长吐出一口气:“中官胡同里,所有人都被太子收买了?”

“收买算不上。”曾全德摇头:“太子不过打个招呼,谁又敢和他对着干?”

刘桐手捏成拳头。

曾全德又补充道:“若是九皇子有能在陛下跟前说话的人,同陛下提一提此事,或许还有点儿转机。”

曾全德也背着手走了,留刘桐站在梯子上苦笑。

谁能替他传话?

十二弟自顾不暇,一旦父皇得到消息,太子就会知道是十二弟传的话,那他这两三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朱太医算是最有发言权的人,可他不敢违抗太医令,更别说与太子对着干。

刘桐一时心中惶惶。

哪怕朱太医说常润之胎位正,生产起来应当会很顺利,可他哪儿能放心?

都说妇人产子,如在鬼门关走一遭,身边不候着医婆稳婆,他这心里就是悬着的,晃荡不消停。

刘桐回到里屋,常润之问他发生了何事。

刘桐便现在他们的境况一一说给常润之听。

常润之听了也沉默了。

“润之,我……”刘桐面对此等状况,真是无言以对,又一次后悔当初没有死命拦着常润之,由着她跟了他进这中官胡同。

常润之却是笑了:“行了,我不是担心生孩子这事儿。”

常润之拉过刘桐的手:“生孩子嘛,一回生,二回熟,朱太医平日里也讲了许多调理的事儿,上次不还留过两本妇科的医书吗?估计也是提前做了准备,魏紫都给看熟了,有她搭手,我没问题的。”

刘桐低应了一声,常润之道:“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儿,我只是觉得,太子此举未免太幼稚了些,这般为难我,于他有什么好处?想不明白。”

常润之摇了摇头,刘桐道:“可能看着我焦急难受,他心里爽快吧。”

刘桐站起身道:“好了,不说他,如今最重要的还是你的身体。怎么样,感觉还好吗?”

“还好,扶我起来吧,我走动走动,待会儿生起来不那么吃力。”

屋外传来叩门声,魏紫探出头来道:“姑娘,我给你煮碗面吃,增加点儿力气?”

“嗯,去吧。”

常润之笑着答应道。

当晚月落乌山,星空满布时,常润之终于生下了她和刘桐的第二个孩子。

刘桐给他取名为“陵”,希望他如高山一般,做个挺拔的男子汉。

刘景阳得了弟弟,高兴得不行,每日都会亲上弟弟几口,唠叨几句“我是哥哥”之类的话。

常润之的月子坐得很好,在月子中也适当运动,魏紫更是在吃喝上伺候他很上心。

刘景陵吃母乳,胃口很大,比起当初刘景阳来,真的活泼许多,闹觉闹得让人不得安宁。

满月后,常润之比起孕前来,稍微丰腴了些,却面色红润,十分健康。

而刘景陵则白白胖胖的,见人就笑,尤其是见到他大哥,更是兴奋地手舞足蹈的。

小院儿里的人沉浸在新添了一口人的喜悦中,朱太医照旧每三日来一次,给常润之母子俩号脉。

刘桐寻了个机会,问及朱太医外边的情况。

除了与刘桐等人身体健康相关的问题,对其他问题,朱太医一律不答。

刘桐也习惯了。

他问朱太医,常润之生产,他又得一子的事情,太医令是否已经上禀陛下了。

朱太医道:“陛下已经知道了,所以让微臣继续来给皇子妃和小公子请脉。”

“其他的呢?”刘桐问道。

朱太医摇头。

“太子怎么说?”

朱太医闭口不答。

刘桐只能收回这个话题,问到刘景陵的宗室玉牒问题。

朱太医说礼部应当不日会派官员来这儿一趟,其余的他也不肯再多说。

刘桐不觉得意外,送走朱太医后,安安稳稳过自己的日子,帮着常润之照顾抚育小儿子。

时光一晃,三个月过去了。

盛夏刚过,初秋微寒,刘景陵像个瓷娃娃一样,开始砸吧砸吧嘴巴,蠢蠢欲动的要开始出声说话了,经常发出兴奋的尖叫和乐呵声。

小院儿里因为他,变得热闹了好多。

这日是个寻常的初秋天,常润之披了外裳,抱着刘景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