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朔彰顿时一凛。

在燕归院时,眉儿就担忧她此番有孕,会令常氏忌惮,言语间多有惴惴。母亲也言道,常氏身为世家贵女,恐怕容不得妾室先有身孕,必定有什么手段。

常氏平常看着颇为柔弱,焉知不是她刻意表现出来,好让人放松心防?

世家之女,最是口蜜腹剑,信不得。

方朔彰心里转了个来回,道:“这段时间你身体多病,回侯府娘家瞧瞧也好。我让何妈妈跟你一道去。”

第三章 侯府

这一晚虽是初一,方朔彰却没有留在正院。

当然,他即便想留下,常润之也会想办法把他送走。

都是要和离的人了,何必还要做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

常润之也懒得去想方朔彰心里在想什么,送走他后,便又钻回了被窝睡大觉。

倒是让姚黄魏紫好一阵担心。

这两个丫鬟虽然都是常润之嫡母,安远侯夫人特意挑选了给常润之的陪嫁,但她们二人对常润之这个主子倒也上心。

以前常润之对方朔彰后院的事,泰半都忍时,她们怕她吃亏难受;

现在常润之说要和方朔彰和离,两个丫鬟又担心她不过是心灰意冷……

见她睡着了,都不敢离了太远。毕竟主子从来性情就柔弱,万一想不开……

两个丫鬟担忧心疼地熬了一夜,第二日起来时脸色都不怎么好。

一大清早就过了来的何妈妈居高临下地看着两个丫鬟,没好气道:“太太老是病着,你们两个贴身伺候的丫鬟也没见身子骨好到哪儿去。”

姚黄冲何妈妈福了福礼,转身去里屋伺候常润之了。

魏紫则是忍得牙痒痒,暗地里翻了个白眼。

何妈妈是原本就在方家伺候老太太沈氏的仆妇,一直陪伴着方家孤儿寡母,自然是沈氏的心腹。

方朔彰遣何妈妈陪她回侯府打的是什么主意,常润之用脚趾头想也想得明白。

当然,她也不在意。

等明个儿回了侯府,会不会再回方家来还说不一定呢,怕她什么?

常润之起了身,何妈妈来给她见礼。

往常要是何妈妈给常润之行礼,常润之不等她蹲身下去就要亲手扶了她起来。

可今天,何妈妈慢悠悠往下蹲,等着常润之伸手来扶,常润之却连手都没伸一下。

没人说话,何妈妈硬着头皮敷衍地福了福礼,迅速又站直了。

常润之便是一笑:“看来方家的规矩的确是不怎么严,倒也怪不得何妈妈,毕竟是半道出家,需要学的地方,还多得很。”

何妈妈脸色不怎么好看,凸出的颧骨显露着她的刻薄。

“太太说的是。太太既起了,是不是该去老太太那儿给老太太请安了?”

何妈妈斜睨着常润之:“咱们老爷可是最讲孝道的。”

拿孝道来压她?

常润之又是一笑:“请安就不必了,老太太冬日最喜欢睡到日头挂上去,我这会儿要是去了,说不定还扰了老太太晨睡。”

常润之摆摆手,示意姚黄摆饭,倒是理都不再理何妈妈。

一个下人,借着沈氏狐假虎威,在方家作威作福的,理她作甚。

常润之用了早膳,姚黄那边已经让人准备好了马车。

常润之当前出了方家,朝着安远侯府而去。

安远侯府之前并没有接到三姑奶奶要回来的消息,乍一见方家的马车,忙不迭通知了侯府夫人。

大魏开国时,一共封赏了“四公七侯”,这四位国公爷,七位侯爷,都是协助大魏开朝帝王建立不世功勋的开国功臣,史称“十一君”。魏高祖封赏爵位,承诺世袭罔替,在当时是一段佳话。

只是,开国功臣多半“狡兔死,走狗烹”的诅咒,这十一家也没能逃脱得了。魏高祖之后,经过三代皇帝的皇位更迭,十一家老权贵渐渐式微,新的权贵不断崛起。

到现在魏朝第五位皇帝元武皇帝,原来的“四公”还剩下“三公”,“七侯”还剩下“四侯”,另外“一公三侯”已经不复拥有原本世袭罔替的爵位,爵位承袭一代降一代,已不算顶级权贵了。

而安远侯府,便是开国四公七侯中的一侯。不过在先帝晚年时,已经颁布明旨,自现任安远侯常景山之后,开始降等袭爵。

安远侯倒也乐天知命,时常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安远侯侯爵之位传承百年,家族兴旺,已是对得起祖宗了。

不过虽然他本人这般想,其他人到底有些瞧轻安远侯常家。

方家少不得也是其中一员。

侯夫人小韩氏姗姗来迟,常润之已经等了有一会儿了。

安远侯府里现在还有一位老太太韩氏坐镇,小韩氏是老太太远房侄女,常、韩两家亲上加亲。

常景山和小韩氏夫妻和美,两人共育有三子一女。

常景山还有两房妾室,钱氏生有一儿一女,岳氏生有一女。

常润之便是岳氏的女儿。

比起其他权贵世家来说,常景山的后院可谓是干干净净。

在常润之的记忆里,父亲常景山面相严肃,却是个很好说话之人,心肠很软,还有些侠士风范;嫡母小韩氏出自世家,为人仁善,对待庶出子女一视同仁,尽心尽责,比起其他惯爱磋磨妾室庶子女的主母,不知道好哪儿去了。

其实常润之也觉得匪夷所思。

原主虽是庶女,却是这个家里最小的女儿,从来都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怎么长大后性子变成这样?

果然是两个姐姐光芒四射,让她一直处在光明下的阴影里,所以使得人也日渐枯萎了不成?

归根到底,还是心态问题。

心态要是好,手上这么一把好牌,随便乱打也不至于打成把自己活生生气死这样的结局啊。

常润之暗暗摇了摇头,脸上扬起笑朝着小韩氏迎了上去。

“母亲。”

见了礼后,常润之扶了小韩氏一边,替她擦了擦鬓角的汗。

小韩氏有些发福,整个人看上去珠圆玉润,脸色红彤彤的,瞧着就知道日子过得舒心。

见庶女孝顺,小韩氏顿时欣慰地拍了拍她的手。

“寻常也不见你回来,还道你是舍不得你夫君呢。今儿怎么有空过来了?连个帖子也没递来,我还寻思着你是不是出了事,瞧我这赶的。”

边说着,小韩氏边喘了两口气,又安慰常润之道:“你姨娘那边离得有些远,已经让人去请她过来了。”

常润之道了声谢,乖巧地端茶给小韩氏润喉解渴。

小韩氏正渴了,笑了声接过抿了口,打量常润之几眼,笑她:“今儿瞧着倒是气色挺好的。”

换了个魂儿,可不得好么。

常润之心下叹了口气,接过小韩氏手里的茶盏放下,方才理衣、肃容,果断地走到小韩氏跟前,郑重其事跪了下去,先磕了个头。

“润之,你这是……”

小韩氏顿时惊得俯身要去扶她,常润之拦住,示意姚黄魏紫也跪下来,方才口齿清楚地道:“母亲,今日回来,是想求母亲替女儿出面,与方家商议女儿与方朔彰和离之事,还请母亲成全!”

第四章 和离

常润之这话一出口,小韩氏的脸就白了。

一旁呆怔着的何妈妈更是差点一口气没上上来。

太太要和离?

怎么可能!

何妈妈反射性地就想要去拉常润之起来,想同侯夫人赔笑脸说太太这是魔怔了,可她僵立在一旁,整个身体压根儿不听脑子使唤。

小韩氏身边大丫鬟玉琪扶住她,低唤了声太太,小韩氏方才回过神来,吐了口气道:“润之,你可真是……”

小韩氏摇摇头,坐直身子,脸上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我记得你对你夫君本是十分满意,从来听不到你说他半句不是。怎么今日你回来,便是为了和离这事?在方家发生了何事?”

常润之仍旧跪着,闻言回道:“方家倒也没有苛待女儿,可冷漠无视,却更让女儿难受。女儿无貌无才,不得方朔彰喜爱;成亲两年无子,也怨不得旁人。母亲和父亲和美恩爱,应当知道,夫妻二字,最珍贵的便是陪伴信任。方朔彰无意陪伴女儿,女儿也从始至终无从信任他。这桩姻缘,到此为止为佳,还望母亲成全。”

常润之说这话条理清楚,依据充分,小韩氏看着她却只觉难过。

当初侯爷相中了方朔彰,说此人“大有前途”,其实她是不大看好方朔彰这个人的。

倒不是她瞧不起寒门士子,只是她觉得,方朔彰这个寒族出身子弟,虽有才学,却未免有些恃才傲物。加之他由寡母养大,恐怕已经习惯家中一切都听从他母亲安排。

润之自小乖顺,性情懦弱,找个强势些的夫婿她倒还觉得两人互补,更好相处些。

可方朔彰此人,瞧着彬彬有礼,却有些自视甚高。

她虽不是润之生母,却也看着润之从小长大,不忍心她嫁得不如意。这些话,她也曾毫无保留地同侯爷说过。

侯爷到底不是女子,看不到那么细。

当时侯爷是怎么回她的呢?

侯爷那时说:“年轻士子,哪能要求他老气横秋中规中矩?我瞧着方朔彰这人就很好嘛,玉树临风,又才识过人,润之嫁了这么个人,将来的运道才好。”

侯爷对方朔彰很满意,她没办法,只能精心挑选了陪嫁丫鬟,又多送了两抬嫁妆,盼望方朔彰不是她所想的那样,希冀方家是润之的好归宿。

可没想到,不过才两年……

小韩氏收回思绪。

能让一向柔弱,遇事能忍则忍的润之都跪到她面前,祈求和离,可见那方朔彰是伤透了她的心了。

小韩氏也是世家女儿,骨子里有世家女的清高孤傲之气。

润之是常家女儿,安远侯幺女,岂能让一寒门子弟欺辱?!

“起来吧。”

小韩氏揉了揉眉头,看了常润之一眼,道:“此事,等你父亲回来,我与他说说。”

“多谢母亲。”

常润之又恭敬地磕了头,方才由姚黄扶着起了身。

她站定后顿了顿,看向呆若木鸡的何妈妈,微微弯唇道:“今日倒是劳烦何妈妈陪我来。眉姨娘有了身孕,老太太顾及着她,恐怕身边没什么贴心人伺候。我这就让人送何妈妈回方家。”

常润之对魏紫吩咐了两声,魏紫喜笑颜开地“请”了何妈妈出门。

小韩氏从头看到尾,等人走了,方才严肃问道:“方朔彰的妾有了身孕?”

常润之没想过要瞒着这事,自是点了点头,道:“昨日大夫诊出来的。”

顿了顿,她道:“方家老太太的意思是,眉姨娘有孕期间,府里一切事务,都不用我管。老爷也同意了。”

“她是防着你算计那妾室?”

小韩氏不可思议道。

常润之不置可否。

苏芫眉和方朔彰有多少感情,她倒也没觉得。真是非卿不娶,非君不嫁的,哪还会有她什么事?

不过就是权势和感情无法兼得罢了。

方老太太沈氏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当初应下婚事倒是高高兴兴的,转眼就变了个人。

“寒门子弟,果然没个规矩!”

小韩氏不由低骂了一句,又问常润之:“你就是为了这事儿,所以想要和离?”

“倒也不全是。”常润之低下眉眼:“就觉得,在方家待着,也没什么盼头,何苦耗费我往后几十年光阴。”

这话说出来,小韩氏倒是高看她一眼。

“方朔彰到底是朝廷命官,这件事,等我先和你父亲说说,看看他什么态度。”小韩氏道:“你也别多想,哪怕最后和离不了,经此一事,你强硬起来,那方家也奈何你不得。”

常润之低声应是,小韩氏叹了口气,道:“待会儿你姨娘来了,你别跟她说这事。她胆子小,别吓着她。”

常润之点了点头。

没过多会儿,岳氏便欢喜地进了屋来,先给小韩氏见了礼,方才看向常润之,眼睛里溢着激动。

“润之,你和你姨娘说会儿话,我就先回去了。今儿就留家里,旁的事,明儿再打算。”

小韩氏对岳氏点头示意,带着丫鬟走了。府里还有些俗务等着她处理。

常润之目送小韩氏离开,方才携了岳氏的手,和她回了自己出嫁前的闺房。

“三姑娘身子可好些了?”在路上,岳氏便忍不住发问。

常景山只有两个妾,钱氏是小官家的女儿,是良妾;岳氏则是从小服侍小韩氏的丫鬟,小韩氏生下嫡长子后,做主给她抬了妾。

岳氏为人本份守己,因为有些木讷,倒也不怎么讨常景山欢心。

可她对女儿常润之却是十分好,方方面面都替她考虑妥当,生怕她受委屈。

迎着岳氏殷殷关切目光,常润之低应了一声,可心里却不知道第多少次叹气。

原主啊,这么好的一副牌,打成这副牌面,你亏不亏心?

回到闺房,岳氏拢了常润之的手说道:“姨娘瞧着你有心事,可是出了什么事?自你嫁出门去,就少有回来……是不是和姑爷吵架了?”

常润之呐呐应了句,岳氏便笑她:“夫妻之间,床头吵架床尾和,你这回来,难不成是拿乔,等着姑爷来接你呢?”

常润之只低头,岳氏便以为她害臊:“年轻夫妻是这般,可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