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桐摇了摇头:“五哥,你做什么事情,心里自然都是有数的,我从不会有所想法。只不过……”

刘桐顿了顿,叹道:“只不过,太子未必会感激你。”

“我也不是要太子的感激。”

瑞王也跟着叹了口气,示意刘桐跟上他的步伐,边走边轻声道:“今日朝堂上的风波,你看明白了没有?父皇,是不想将此事闹得太大的。不然,父皇最后也不会用‘好大喜功’这四个没什么意义的字来责备太子。”

瑞王摇了摇头:“好大喜功,往好了说,还可以说太子志向广大,是个干大事的人。往坏了说,也不过是他有些不看现实条件,为人浮夸……这有什么好责备的?”

“可是……”刘桐皱眉,想要说什么,瑞王抬手打断他道:“这些其实都可以忽略。重要的是,父皇不愿意太子因为此事出纰漏。你没看见,太子一系的人站出来替太子说话,找借口为太子开脱时,父皇的表情吗?”

刘桐怔了怔。

瑞王道:“那是一个,放松了的表情。”

刘桐停下脚步,瑞王回头看向他道:“怎么了?”

“五哥,真不公平。”刘桐低头看着脚下,闷头走着:“太子犯了这么大的事,就因为父皇不忍心责怪他,这件事眼瞧着就要这么算了……”

瑞王只笑了笑。

刘桐看向他道:“我虽然知道,五哥站出来替太子说话,是有五哥自己的想法,但就是不甘心。明明祁王兄他们已经给太子挖好坑了……”

瑞王失笑道:“怎么都以为我是在为太子说话?”

刘桐一愣,瑞王认真道:“我在大殿上说的,的确都是我的真心话。事情已经出了,与其为这事的原因争吵不休,倒不如先将后果控制,免得损失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追根到底,受罪的不还是那些无辜百姓吗?”

瑞王叹道:“至于之后,此事前因会怎么查,能查出些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毕竟,牵涉到太子,父皇的心总是偏的。臣子们看父皇的脸色行事,谁又敢明目张胆地要太子俯首认罪?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过是法家的一个理想罢了。千百年来,你又见过哪个王子犯了法,和庶民同罪的?”

瑞王拍拍刘桐的肩,轻声道:“好了,你别太担心我。太子忌惮我也好,祁王兄他们也因此注意我也好……左右我还是那个闲散王爷,也不会去争权夺势。他们盯我一段时间,自然也就放弃了。”

瑞王伸了个懒腰,无奈道:“还得去拟个条陈……父皇那儿我也不敢敷衍,今儿的木工活是做不成了。”

瑞王看向刘桐,见他还是沉默不语,不由失笑道:“好了,年纪轻轻的,别老皱着眉头不说话,都快成个老头子了……你与其多担心我,倒不如操心操心你自个儿,什么时候能抱得美人归啊?”

刘桐顿时不好意思,脸颊微红道:“五哥别取笑我……”

“谁取笑你了?成家立业,这是天经地义的大事。”瑞王托着下巴想了想,道:“太子经过此事,又被禁足一个月,想必会消停一段时间,也不会过多关注你。趁着这段日子,你还是好好想想法子,把自己个儿的婚事给定了,免得以后节外生枝。”

刘桐忙应了一声,跟着瑞王出了宫。

和瑞王分开后,刘桐轻叹了一声。

有些想法,他不敢对瑞王说。可这想法越是不说,在他心里就越是生根,让他想忽略都难。

太子刚愎自用,以敛财为乐,与民争利,不顾百姓疾苦。

比起忧国忧民的五哥,太子差了何止一点半点?

若五哥是嫡子就好了……

刘桐这样想着。

而这边,因为太子被禁足,太子府门庭若市的景象一时间也消停了下来。

太子妃慌乱了两日,在沈嬷嬷的提点下,倒也稳住了心神,趁此机会也开始使手段整治整个太子府内院。

这些事情,常润之是不参与的。太子妃也了解她的脾气,更何况一些隐秘之事,她也不欲让常润之知道。

所以常润之又变得无所事事了起来。

太子妃便让常润之回侯府歇一段时间,等太子的禁足解了再回来。

常润之乐得轻松,自然高高兴兴地应下,第二日便带了姚黄魏紫回了安远侯府。

直到出了太子府,魏紫方才对常润之嘀咕起了太子府内院的事。

第六十五章 书信

“……太子三年前从廊西那边带回来过一个侍妾来着,那侍妾两年前死了。不过听说那侍妾为人张扬,曾经说过太子在廊西督工的时候,其实一直陪着她寻欢作乐。真是这样,那太子这次被禁足也不冤。”

常润之微微垂眸。

何止不冤,这处罚,轻得太过了。

十几条人命,几百亩良田……

于太子来说,也不过是禁足一个月。

魏紫叹了口气:“眼瞧着太子妃的日子好过了,太子又出了状况……这太子妃做得,实在太难了,以后还不知道要出什么幺蛾子呢。”

常润之笑了一声,点着魏紫的额头道:“你怎么忽然忧心起太子妃来了?”

魏紫看了看四周,方才轻声对常润之道:“奴婢听说,李良娣身子不大好了。”

常润之顿时一怔:“从哪儿听来的?”

“小丫鬟们说的。”魏紫轻声道:“虽然太子禁了李良娣的足,但一些事情,总要人出李良娣的院子办,小丫鬟们听到些风声也不奇怪。她们说李良娣自被禁足后,身子骨便一天不如一天……”

常润之心紧了紧,却不由问道:“那莫孺人呢?”

魏紫道:“莫孺人倒是很好,整天带着她生的小爷,瞧着倒算安分。”

魏紫迟疑了片刻,更加压低声音:“太子那日禁足李良娣,训斥莫孺人时发生了什么,私下也有人传,奴婢也听了一耳朵。”

“怎么哪儿都有你?”常润之又恼又气,到底还是忍不住好奇心,道:“你同我说了,以后再不许提这些事。”

魏紫连连答应,轻声道:“据说莫孺人产子的时候,李良娣给她下了药,导致莫孺人生产不顺伤了身,以后有孕的机会很小。莫孺人因此记恨上了李良娣,所以暗中也对李良娣做了手脚。至于是什么,奴婢就不知道了。不过太子曾说过什么,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什么得不偿失这样的话。”

常润之点点头,心想所谓的手脚,定然就是那香了。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指的就是莫孺人整日给自己熏香。可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吗?

不过……总感觉哪儿说不通。

常润之仔细想了想,忽然直了眼。

莫孺人那香……也就是在最近她才闻到的。之前她在太子府也和莫孺人有过接触,并没有从她身上闻过那样的味道。

仅仅是巧合吗?莫孺人最近才知道李良娣在她生产时动了手脚的事?

常润之又觉得有些糊涂了。

“姑娘想什么呢?”姚黄关切问道。

常润之闭眼揉了揉眼角,摇头道:“没什么。”

她顿了顿,道:“回府后找太太商量一下,看能不能从太子府辞官。”

姚黄和魏紫不约而同地道:“姑娘要辞官?”

“太子府太复杂了,我觉得累。”常润之直言道:“何况……我也不觉得在太子府能再学到什么了。”

姚黄和魏紫想想也是,这段时间她们家姑娘多半都是闲着的,基本没事做。

“不待在太子府也好,也省得方大人现在每日一封书信。”魏紫鼓鼓腮帮子:“每次同他说了,姑娘看也没看便让人烧了,他却还是坚持每日送一封……”

提到这个,常润之也觉得有些无力。

方朔彰现在是改变了策略,打算和她鸿雁传情了不成?

每日一封书信,要么是一首才华洋溢的诗作,要么是几句关切的话语,要么是言辞恳切提及他们新婚燕尔时曾经的点点滴滴……

常润之没看,魏紫却每一封都拆来看了的。

常润之着实有些无奈。

虽然再没见到方朔彰的人,可每日一封信却实实在在地在提醒着她方朔彰的存在。

只希望回到侯府后,方朔彰的信送不进来吧。

常润之这样想着,却没想到方朔彰阴魂不散,每日一封信雷打不动,见她回侯府,便将信送到了侯府。

小韩氏将信封放到了常润之的桌前,似笑非笑看着她:“润之,同母亲解释解释,这是怎么回事?”

常润之一看信封上“润之亲启,朔彰字”七个字,便觉头大如斗。

“回母亲,这……的确不是我的错。”常润之无奈地叹气。

魏紫立刻道:“太太,也不知道这方大人抽了什么疯,打从十天前吧,就每日让人送一封信给姑娘,姑娘从没看过的,也让人同他说了别送,方大人还是坚持……本以为回侯府了,方大人不会送了,没想到他这信竟然送到侯府里面来了。”

小韩氏笑了声,仔细打量了常润之一眼,满意点头道:“越发水灵了,难怪那方朔彰后悔了。”

“母亲……”常润之好笑地摇头,又叹了一声道:“我连不顾情面的狠话都与他说了,谁承想他竟脸皮厚成这样。我倒觉得他每日一封信不过是来恶心我的。”

小韩氏点点桌上的信封,道:“你若是不介意,我拆开来瞧瞧可好?”

常润之摇摇头:“母亲想看便看吧,只不过看过后还是烧掉的好。”

小韩氏低笑一声,拆了信展开信笺,眉头便是一挑。

很快将一封信看完,魏紫忍不住问道:“太太,是诗作吗?”

小韩氏斜了她一眼:“不是。”

“那是……”

“润之,还是你自己看看吧。”

小韩氏将信笺递给常润之,常润之接过,迟疑了下才展开信看了起来。

方朔彰的字迹如他的长相一般,给人一种华美的感觉,字迹力透纸背,可看得出书写之人的认真。

常润之扫过信的内容,看过后波澜不惊地将信重新放回信封里,交给姚黄让她拿去烧掉。

魏紫顿时挠头道:“姑娘……”

往日她最八卦,方朔彰每一封信常润之让烧掉,她都会拆开来看。这一封她还没看呢……

姚黄拽着魏紫出去了,小韩氏朝常润之伸手招了招,常润之走过去扶住小韩氏。

“那方朔彰看起来倒的确是后悔和你和离了。”小韩氏一边走着,一边道:“不过他这般贬低九皇子,从手段上来说,下作了些。”

常润之低头听着,也不说话。

方朔彰信上写的恳切,例数了好些九皇子的不妥之处,企图证明九皇子并非良配。

常润之看着那信,却只觉得可笑。

第六十六章 辞官

她同方朔彰讲得很明白,与他不想再产生纠葛,是因为他们已和离,已是陌路人。

方朔彰却始终认为,是因为有九皇子的存在,她才不愿意对他假以辞色。

常润之轻声道:“母亲,润之对此实在困扰……”

小韩氏点头:“我明白,不管怎么看,那方朔彰也并非良配。你既出了方家那火坑,我自不会再让你跳进去。”

小韩氏叹了声,道:“前几日方才和老太太商量过,老太太越看九皇子越是顺眼。加上沐之回来也曾说,你与九皇子相处融洽,九皇子对你也别有情愫……若是能将你二人的事情定下来,倒也了却了我一桩心事。”

常润之低首:“劳母亲为润之的事多烦多思了。”

“也是你懂事。”小韩氏拍拍常润之的手:“你虽不是我生的,但也是我瞧着长大的。这般人品相貌,我也舍不得便宜了那些不知好歹之人。那方朔彰,也是我没有尽力劝你父亲。只希望你不要怨恨我才好。”

常润之忙道:“母亲说哪儿话,润之从来没有怨恨之心。”

小韩氏见她的确不似作伪,心里更是欢喜。

母女俩游着园子,常润之也适时地提出想要从太子府辞官的事。

“太子府后院的事我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在一旁看着,也觉得胆战心惊的,生怕哪一天被人拿了作伐子……如今在太子府待了也有小半年了,若是辞官,不知道合不合规矩?”

小韩氏沉吟后道:“辞官倒是没有什么规不规矩的说法,不过想辞官,总要找个理由。如今显然不是什么恰当的时机。”

小韩氏微微皱了眉头:“才出了太子被圣上训斥禁足的事,这个时候你若是辞官,恐怕还会被人说是想要避祸,未免有些不近人情,对侯府的名声也不好。”

常润之点点头,她也是考虑到了这点,所以也在这儿为难。

太子虽然禁足,但元武帝只说他“好大喜功”,让他在太子府反省,并没有旁的处罚。太子经过一个禁足后,总会复起。

所以这段时间,其实也是太子暗中观察投靠他的人对他是否忠心的恰好时机。

常润之倒是不怕她提出辞官,太子对她会有什么意见,说到底她不过是个女人,对太子的宏图大业没有任何影响。

就怕太子因此而盯上安远侯府,对安远侯府有所不满。

“这件事先不慌,等问过老太太,听听老太太的意思再说。”

小韩氏看向常润之:“左右你在府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