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

“老太太,我给你三日时间,清点好我儿嫁妆,准备好和离书,三日之后,带着你儿子,去府衙上档。我儿今后就不再是你方家媳妇儿!”

小韩氏站起身,一字一顿道:“要是我儿的嫁妆和嫁妆单子上有一点儿对不上,你们方家就等着府衙的状子吧!来人,送客!”

小韩氏怒而甩袖,常润之机灵地跟在了她后边。

身后沈氏的叫嚷声被她自动屏蔽了。

常润之不由感叹。

原主若是知道嫡母能这般维护她,她又岂能把自己逼死在那方家宅子里?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她和原主到底是有些区别的。

她对方朔彰没感情,唯一看得上的,也不过是他一身皮囊。

可原主,从嫁进方家起,一颗心就系在方朔彰身上了。

当真是情深不寿。

第七章 三日

小韩氏给了沈氏三天时间,这三天里,小韩氏让人点了当初方家送来的聘礼。

“真寒酸。”

小韩氏看着聘礼单子,不屑嗤笑。

当时碍于两家要结亲,看到聘礼单子太过单薄,小韩氏是没有说过一句的。现在看到当初的聘礼单子,小韩氏是忍不住毒舌。

“润之嫁过去,陪嫁的嫁妆加起来得有小一万两了吧?”

小韩氏侧头问陪同她点账的玉瑾。

玉瑾点点头道:“大姑娘出嫁时,因为嫁的是皇家,嫁妆几乎有两万两。二姑娘出嫁时,太太考虑二姑娘嫁后要陪二姑爷外任,笨重的东西不方便带着,所以多陪嫁了金银,钱姨娘自己也贴了些,总共得有一万多两。三姑娘这边要少些,多是田产房舍,打理的好的话,进项倒是源源不断的。”

安远侯总共四儿三女,三个女儿是一妻两妾分别所生。大女儿常沐之是嫡女,嫁给了瑞王,是上了宗牒的瑞王妃;二女儿常沁之嫁给了镇国公三房庶出子李承学,李承学官拜杭州同知,常沁之如今随他留在杭州。

小韩氏点了点头,想了想忽的冷笑一声道:“不知道那方家贪了润之多少嫁妆,三日之期,能否凑得出来。”

原来沈氏被“送”走之后,魏紫瞅了个空,悄悄来小韩氏跟前回话。

“太太,姑娘嫁到方家后,方老太太就以各种名目,问姑娘要银子,后来甚至打听姑娘有几间铺子,几个庄子。姑娘不设防,都一一说了,方老太太说想要瞧瞧铺子庄子是怎么运作的,让姑娘把账本和来往盖条陈的印章给她瞧瞧。老太太拿走之后,就没还给姑娘。后来姑娘去问,老太太说姑娘不孝,还说姑娘年纪太小不懂,就自作主张说替姑娘管了……”

魏紫很是无奈:“奴婢和姚黄劝姑娘说给太太听,姑娘不肯,心里没把这当回事,估计那时想着要在方家待一辈子,要是因为计较这些和老太太有了隔阂,会让姑爷难做……”

小韩氏听后自然是怒不可遏,让人请了常润之来,恨铁不成钢地训了她一通。

常润之起先一头雾水,后来才听明白,暗地里翻了个白眼骂原主脑子缺根弦,面上只能低着头挨训。

收了聘礼单子,小韩氏喝了口茶,外间丫鬟就来报,说是瑞王妃来了。

瑞王妃常沐之是小韩氏的亲女儿,是安远侯头一个孩子,自然是掌上明珠。如今担着皇家媳妇儿的身份,自然注重名声,娘家有什么事,都要去她那儿说一声报个备。

常沐之比常润之大上五六岁,性情温婉坚韧。见到小韩氏,母女二人相互见了礼,小韩氏让人去请了常润之过来。

瑞王是今上的儿子,元武帝生性仁厚,为平衡朝堂势力,纳了很多妃嫔,后宫数量庞大,儿子女儿自然也很多。

瑞王生母出身低,他又是个跳脱的性子,在这些皇子里并不显眼,朝堂上也没他什么地位,封王也不过是立太子那年,元武帝酌情封了好几个儿子为王爷,好堵群臣的嘴。

如今瑞王不过是个闲散王爷,在兵部挂职。

瑞王为人豪爽大气,喜结交民间人士,最爱的是刨木头干一些木匠的活儿。元武帝时常招了他进宫说些民间趣事,因此瑞王虽对朝事一知半解,不能为元武帝分忧,却也能在元武帝跟前讨得两分面子。

见常润之来了,常沐之忙冲她招手,将她揽在身边,先细细打量了一番,方才叹了口气道:“妹妹受苦了。”

常润之尴尬地笑道:“让大姐姐担心了。”

“我是长姐,要是不担心你,那才不对。”常沐之拉了常润之的手,对小韩氏道:“刚听说此事吓了我一跳。唉,早些知道那方家是这样的人也好,免得妹妹再多受几年苦。”

小韩氏颔首,顿了顿有些担忧道:“老太太现在还在普寿庵,润之这事儿,少不得要遣人去云寿山去和老太太禀报一番……”

常沐之明白小韩氏担心什么,笑道:“这事儿就让女儿去和老太太说吧。”

“沐之,你说老太太会不会不同意?”小韩氏有些苦恼:“你也知道老太太的性子,最是古板。咱们家还从来没有女子被休、寡妇再嫁这样的事。和离虽然比被休听上去好些,就怕老太太……”

常沐之眼睛弯弯:“母亲当着方家老太太的面把话都放出去了,老太太要是不同意,岂不是让母亲自打脸?母亲放心吧,老太太那边就包在我身上了。”

小韩氏松了口气,常沐之想了想又道:“和离虽算不得什么大事,但说出去,还是要让人嚼两句舌的。咱们不能让人挑咱们的错处。这两日,母亲还是要让人散播散播方家宠妾灭妻、以庶子女为嫡子女的事,免得到时候有人说我们常家仗势欺人。”

小韩氏笑道:“这还用你教?母亲早就让人去办了。”

常沐之便笑了笑,又看向常润之:“等妹妹和离了,母亲费心再给妹妹许一门好亲。我到时候也帮着相看相看。”

常润之顿时黑线,面上却只能装作不好意思的样子,低着头躲开常沐之的视线。

瑞王府里事情多,小韩氏也没留常沐之多久,就催着她回去了。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

常润之本以为,这三天方朔彰再怎么说也会来安远侯府挽留她一二的,没想到压根没见他上门。

这日清早,小韩氏穿戴整齐,等着方家老太太和方朔彰上门。

常润之陪着说了一上午的话,方家连个人影儿都没有。

小韩氏也不急,让常润之陪她用了午膳,还小睡了会儿,方才招来玉琪问道:“方家人来了吗?”

“回太太话,还没。”

小韩氏哼了一声,道:“遣个人去方家给那老太太传话,就说府衙那边申时三刻下钥,过了这个点,三日之期就过了,莫以为我当日说的是戏言。”

玉琪低应了一声,让人传话去了。

果然,这次方家有动作了。

不过方朔彰没来,只方老太太沈氏来了,攥了张帕子在手里,坐在厅堂里就开始哭,哭对常润之的忏悔内疚,哭她猪油蒙了心,哭她错了。见常润之不理,又对着小韩哭,说同是做娘的,小韩氏该明白她的心情云云,瞧着好不可怜。

小韩氏就眯着眼睛看着她哭诉她养儿多么不易,哭诉方家能出她儿这么个金榜题名的读书人多么不易,耐着性子听沈氏一哭三停,权当看戏。

待沈氏歇气的时候,小韩氏问常润之:“什么时辰了?”

常润之心里好笑,却恭敬地答道:“申时初了。”

小韩氏可称得上是和颜悦色:“老太太哭完了吗?只剩半个多时辰了,算上去府衙的时间,这路上可赶得有点儿紧。”

沈氏刚提起来的气顿时蔫了,哭丧着脸对常润之道:“儿媳妇儿,一夜夫妻百日恩,你就这么无情要把彰儿给抛下不成?”

常润之眉眼淡淡,轻轻一笑:“老太太,今儿个咱们不谈情,还是谈谈钱的好。不知道我的嫁妆,老太太可都点好了?”

第八章 陌路

这天常、方两家终究是没有能去府衙上档和离。

因为沈氏没能点出常润之的嫁妆。

常润之嫁进方家后,一直都是沈氏在当家。常润之的嫁妆也被沈氏诓骗去打理了,所得收益她一分没有不说,其中一些还被沈氏据为了己有。

要让沈氏三天时间内,将常润之缺失的嫁妆给补齐,这的确是难为了沈氏。

何况,沈氏还不敢将此事告诉给方朔彰知道,怕方朔彰知道她克扣儿媳嫁妆,对她心生不满。

所以这三天时间里,沈氏焦头烂额地凑了一部分后就自暴自弃不凑了。她心里还妄想着,这不过是常家给她的一个下马威,让她以后不敢随意拿捏常润之。

苏芫眉也给她出主意,让她退一步,还是把常润之给哄回来。

在这俩“婆媳”眼里,常润之就是个软骨头,就算硬能硬几时?她这么喜欢方朔彰,不可能真和方朔彰和离。

两个自以为精明的女人万万想不到这个名叫常润之的壳里已经换了芯。

小韩氏将沈氏给扣住了,让人去方家请方朔彰。

方朔彰站在安远侯府的正厅,听小韩氏身边的丫鬟将此中事跟他一一说明清楚,只觉得面皮通红,羞愧难当。

“方大人是朝廷命官,得圣上看重,前途光明,最好是……不要把名声搞坏了。”小韩氏端着茶,意味深长地瞄了方朔彰一眼:“和离这事儿,没有转圜的余地。我常家女儿的嫁妆,那些已用了的,收不回来倒也罢了。可有些东西,不是你们方家沾得了手的。方大人明白我的意思吗?”

方朔彰躬身拱手,张了张嘴,但因为实在是觉得没脸皮,所以一时之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看得出来方大人和令堂倒不是一类人,至少还懂得廉耻二字。”小韩氏笑得依旧和气:“就让令堂在我府上住上几天,等方大人将我儿的嫁妆给送回来,再送令堂回去,方大人觉得可好?”

这分明是扣押人质,方朔彰又岂会不知?他额头冒了两根青筋:“岳母,这、这怕是不妥……”

“岳母这称呼,方大人以后还是莫叫了,我承受不起。”小韩氏笑脸顿时一收:“方大人若是个孝顺的,今明两日把我儿嫁妆送回来,令堂不就回去了吗?当然,方大人若是不孝顺……”

若是不孝顺,沈氏就得一直待在安远侯府,传出去像什么样?

小韩氏话未尽,对方朔彰的威胁却是极大。

方朔彰只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但这侮辱却又是源于他母亲的过错,这让他恨也不是,不恨也不是。

方朔彰胡乱地行了礼,算是应承了小韩氏的要求,心乱如麻地告辞。

临跨出门槛时,方朔彰忽的回头,对小韩氏道:“岳……侯夫人,小婿……下官不知能否和润……和贵府三姑娘说两句话?”

一句话改了三个称呼,也是难为方朔彰了。

小韩氏看在他没有是非不分的份儿上,让人去问了常润之的意见。

“他要和我说话?”

常润之正百无聊赖地看着姚黄绣花,听了玉瑾的禀话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三姑娘若是不想见他,奴婢这就去回了太太。”

玉瑾察言观色,觉得常润之是不想见方朔彰的。

这也的确是常润之所想,刚要点头应下来,心里却忽的生出一丝不甘心的情绪来。

方朔彰是原主的执念,即便现在的她并不稀罕这么个男人,可那男人仍旧是深植在她心窝深处。

原主残留的意愿,恐怕也是想和他再见一面,再说两句吧。

常润之不由暗叹口气,微微垂首道:“我这便跟你过去吧,同他说清楚也好。”

玉瑾低声应是。

方朔彰等候半晌,终于等来了常润之。

对他而言,当初娶这个妻,是看中了安远侯府这么个门楣,以及由安远侯府所辐射出来的人际关系网。

他娶了常润之,别的不说,至少有一个同知连襟,还有一个封了王的王爷连襟。方朔彰觉得,这对他的仕途十分有利。

可娶了常润之后他才渐渐发现,瑞王不参朝事,和他相处时也从来没有说要提携他一二,对他的前程基本帮不上忙。

另外一个同知连襟在杭州任职,与他隔老远,两人连面都没见过,空有连襟的关系,半点儿交情也无。

再加上当今圣上对世家大族的态度,安远侯府眼瞧着是要渐渐式微了。

这门亲娶得,当时看着好,长远看来,其实也没什么用。

所以方朔彰对沈氏怠慢常润之,也并没什么微词,他心里还想着,婆母管教儿媳,那一定是儿媳哪儿做的不好。

这也是他心里对这门亲事有怨言的表现,即便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在将怨气转移到自己的发妻身上。

方朔彰想着这两年来二人作为夫妻时相处的情景,听到由远及近的脚步声,忽的抬起头来。

常润之走在最前面,脚步娉婷,嘴角含笑,头上簪的一根嵌红宝石银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有些刺痛他的眼睛。

他眼瞧着常润之眼里毫无波澜,看他就像看个普通人,全然没有往常面对他时的半分情谊。

方朔彰心里突然就生出一股不甘心来。

“方大人。”

常润之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