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光都能消弭所有的痛苦和哀伤。她的阿维斯塔永远都在保护着她。”

常润之疑惑道:“阿维斯塔?”

“是西域那边的信仰神明。”刘桐解释道:“他们信奉祆教,奉光明神为创世主。阿维斯塔是他们的信仰。就如鲜卑人,人人信奉长生天一样。”

常润之明白地点点头,又听刘桐继续说道:“母妃去世的事,颇有些神秘,以至于旁人提到母妃和我,都有些忌讳。”

常润之疑惑道:“愉贵人……不是病逝的吗?”

“对外是这样说的。”刘桐轻声道:“可知道这些秘辛的人知道,我母妃,是起舞而亡的。”

常润之不由微微睁大眼睛。

“那时我虽年幼,却已记事。因为我相貌的原因,在宫中很多人都忌讳我。那时,母妃抱着我说,我是阿维斯塔的子民,阿维斯塔会护佑着我。每当我不开心,母妃便会跳舞给我看,逗我开心。”

“母妃的舞跳得很好,奔放活力,很能感染人的情绪。我问母妃,这么好看的舞蹈,为什么父皇不喜欢看,母妃说,她只会舞,而其他的娘娘会旁的东西,父皇不缺新奇的东西吸引他。”

“母妃几乎每日都会跳舞,我看得出来,她很喜欢舞蹈。可这样的舞蹈,只有我一个人欣赏。偶尔显嫔娘娘会带着五哥来观看捧场,每当那个时候,母妃便很高兴。”

“后来突然有一日,母妃当着我的面起舞,在做一个旋转的动作时,戛然而止,跌了下去,然后浑身颤动,嘴里呢喃着,‘阿维斯塔,我的明光’,一直重复这句话。宫人忙去扶她,母妃盘腿坐了起来,然后闭上眼睛,不久后便没有了气息。”

刘桐说到这儿,脸上也流露了伤感和怀念:“母妃身上除了跌落下来时蹭破的一点儿皮外,没有半点儿伤痕,面上的表情也很是安详。太医甚至查了毒,也没有发现母妃有中毒的迹象……所以,母妃的死,成了一桩悬案。从那时候起,宫里的人看我的眼光更为异样,连父皇也有意无意地避着我。”

常润之心疼地看着他,伸手轻轻握住他的手,给予他安慰。

刘桐笑了笑,反扣住她的手心,将她微凉的手包裹在自己的手里。

刘桐道:“众人都说我母妃死得蹊跷怪异,我以前也是这么觉得的,直到……我后来发现了一箱子母妃用莎车文字写的书信,收信人只有一个,他的名字叫明光。”

常润之迟疑了下,轻声问道:“明光……是她那位青梅竹马的郎君的名字吗?”

刘桐轻轻点了点头。

“从母妃的书信中,我看得出来,在明光死后的那些年,母妃表面上似乎已经忘记了他,过得自在潇洒,可她内心里却一直悲伤难过。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母妃夜夜饮酒,借着酒醉,希望能看到明光。父皇宠爱她的那些日子里,她既愉悦又痛苦,觉得这是对明光的背叛。她失宠之后,如释重负,却又更想念明光。终日饮酒,母妃已经产生幻觉了。我想,母妃之所以起舞而亡,应当是因为酒意上头,又产生幻觉,然后就沉浸其中,再不愿醒来了吧。”

刘桐轻叹一声:“母妃大概也意识到了自己身体的状况,在最后几封她写给明光的信中说,愿阿维斯塔保佑她来生能和明光做一对世俗平常夫妻,也愿阿维斯塔保佑我,得一个与我心心相印的爱人,能与我同甘一世共苦一生。”

刘桐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常润之:“这是母妃的愿望,我希望我能做到,让阿维斯塔看见,托她转述给母妃,告诉她我很好,也愿阿维斯塔保佑她来生能得偿所愿。”

听完了愉贵人的故事,常润之原本对刘桐的那点心结也解了。

她站起身走到刘桐身边坐下,轻柔地往他身边靠了靠,低声却坚定地道:“阿维斯塔在保佑着你。”

刘桐身体微微一颤,看向常润之的眼眸中,幽蓝里有水荡漾,如一汪令人沉醉的湖。

他明白她的意思。

她在告诉他,她愿意和他同甘共苦一生一世。

刘桐情不自禁地伸出手,缓缓将她揽入怀中。

这是他们的第一个拥抱,却并不显得突兀,在旁人看来,反而自然又美好。

姚黄悄然退了出去,魏紫兴奋地拉着她的手指着屋内,又急切地眨眨眼睛。

姚黄无奈地瞪了她一眼,食指比在唇上轻声嘘道:“别吵。”

魏紫连连点头,脸上染了红晕。

刘桐在庄子上住了两日,每日起来后便会凑到常润之身边,不论常润之去哪儿、做什么,他都陪伴在侧。

所以村中的人也都知道,村儿里最大地主家的姑娘的未来夫婿来了。

大姑娘小媳妇儿们都赶着来看热闹,想瞧瞧配得上常润之的男人长什么样。

等见过刘桐,他们表面上自然称他一表人才,仪表堂堂,但私下却嘀咕,那男人怕是有外族血统啊。

可见到常润之和刘桐说话时,眼里满含的笑意,这些嘀咕便被他们咽了下去。

第九十章 幼稚

刘桐记挂着瑞王,住上两天便觉得忐忑不安,时常望着京城的方向出神。

常润之便对他道:“你若是焦急,不如回去瞧瞧?”

刘桐迟疑。

“五哥特意让我避开,我若是回去……他会不会责怪我擅自行事?”

“那你就悄悄回去,别让人知道不就行了?”常润之道:“你是想知道一些情况,又不做什么,不算擅自行事。”

刘桐听她这般说,便放下了心里的石头,道:“那我明日一早就走。”

可下了决心要走,他又舍不得离开常润之了。

常润之觉得好笑,轻轻拉了他的手道:“毕竟你之前是替太子办事的,别的王爷都对你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只有太子提拔你。如今你为瑞王办事,在有心人嘴里,少不得要说你一句忘恩负义。不管如何,你面对太子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恭敬,好歹别落人话柄。”

刘桐眉眼微沉,到底还是点了点头。

常润之动了动嘴,想要刘桐留意下辅国公府,想了想到底还是咽下了话头,只道:“路上小心些。”

刘桐自然没有不应的,反握住常润之的手,又将她锁到怀里。

这两****似乎是爱上了这样的动作,时不时就要抱一会儿常润之。常润之也由着他。不得不说,这样的举动还挺增进两人之间的感情的。

这日晚膳,常润之亲自动手做了三个菜和刘桐一块儿吃。

简单的农家小炒肉和蒜蓉生菜,再加上一道蘑菇炖鸡汤,刘桐却吃得嘴上流油。

等他吃过了,常润之才笑道:“午膳才吃了几道山珍,怎么瞧着你像是饿狠了似的。”

刘桐擦了擦嘴,有些不好意思道:“你做的菜,总得吃完……”

“那多谢你捧场了。”常润之挑眉,再给他盛了碗汤:“多喝点儿。”

刘桐乐呵呵地接过,吹了吹上面的油沫,咕噜咕噜将鸡汤喝得干净。

三道菜,基本没剩下。

常润之看得满意,刘桐还趁机为自己谋福利:“等咱们成了亲,能不能隔上两日,你便做顿饭给我吃?”

常润之挑眉打趣他:“真赖我养了?”

“那可不,”刘桐笑眯眯道:“你不是说了,今后的一日三餐,四季衣裳,你都包了吗?”

常润之伸手摸了摸他的脸:“真够厚的。”

话出口才发觉不对,常润之忙要缩回手来,却被刘桐抢先一步捉住。

“我得捏回来。”

刘桐制住她的手,快速地伸手朝常润之脸上探去,轻轻一抚。

脸颊上一闪而过酥麻的感觉,常润之的脸快速地红了。

两人同时静默,又同时笑出声来。

“我吃亏了。”常润之佯怒道:“你的脸摸起来,手感肯定没有我的脸摸起来舒服。”

刘桐顿时哭笑不得:“那你多摸两次,让你摸回本?”

“我才不那么幼稚呢。”

常润之脸上绷不住笑,刘桐却硬捉着她的手往自己脸上挨:“你摸吧你摸吧!”

常润之逼不得已还是多摸了两把,好笑道:“谁能看到你这副模样?”

“在别人面前我也不这样。”刘桐一本正经回答。

“哦?”常润之挑眉:“在别人面前你是什么样?会更正经些?”

刘桐理所当然:“自然,只在你面前才不正经。在别人面前也不正经,你该哭了。”

常润之失笑,摇头:“我哭什么?在旁人面前你若是不正经,损害的是你自己的形象。我可不怕。”

两人插科打诨地闲说着,姚黄魏紫捧了漱口盅伺候两人漱过口,撤了碗碟。

明日刘桐一早就要往京城赶,常润之知道他舍不得她,便也有心多陪他说说话。

闲说中刘桐便聊到他小时候的事情,所提及的人中,出现最多的便是瑞王。

刘桐常常以“我五哥”三个字作为起始和结束,从他的言谈中可以品味得出,他对瑞王的感情很深厚。

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每次保护着他,教导着他的瑞王,已是足以取代他父皇的那个存在。

也要感谢瑞王常年的陪伴,让刘桐不至于在宫人的轻视、鄙夷和厌恶中,逐渐养成阴郁扭曲的性格。

常润之和刘桐靠在一起说了好些话,直到月上中天,岳氏不安地催她回去,两人方才分开。

等第二日一早,常润之早早起身,亲自送了刘桐离开。

望着他骑着马儿,潇洒离去的背影,常润之不由笑了起来。

岳氏心里高兴,轻声笑道:“看样子三姑娘和九皇子这两日相处得很愉快。”

常润之大大方方地点头,带着一种小骄傲的欣喜语气悄声对岳氏道:“姨娘,他虽然没说,但是我知道,他今后会守着我一个人,不会再有旁人。”

岳氏也替常润之高兴,慈和的看着她:“这是三姑娘的福气。”

常润之摇摇头:“能娶我何尝不也是他的福气?”

岳氏笑了笑,轻声道:“是,能娶到三姑娘,那也是九皇子的福气。”

常润之说这话本觉得有些自大,可听岳氏的意思,却是真的觉得能娶她是刘桐的福气。

一时间常润之都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

怕是她说什么,岳氏都会觉得她说得在理吧。

常润之挽着岳氏的胳膊,欢声道:“姨娘,咱们回去吧,今儿个听说村里鱼塘要捞鱼呢,一会儿咱们去瞧瞧去!”

岳氏自然是笑说好。

刘桐走后第三日,侯府里派泽生来传达小韩氏的口信,让常润之和岳氏回侯府去。

常润之算算自己在这儿待的时间,也觉得挺久了,便欣然同意,第二日便带着岳氏赶回京城,顺带还带了好些村里人得知她要走,送给她的一些礼物。

大到他们自家产的粮食豆类,小到小娃娃送给她自己玩腻了的拨浪鼓,常润之都一一道谢,收了下来,嘱咐常管事等她走后,记得给送了礼的人家回礼。

一趟庄园之行,不仅解了她一件心事,还让她的心境更开阔了些,的确不虚此行。

回府后第一件事便是去给老太太和小韩氏请安。

小韩氏对她眨了眨眼睛,老太太对着她却没什么好脸色,剜了她一眼道:“还道你玩儿疯了,不知道回府呢。”

得,必定是她哪儿做得不对,让老太太不喜了。

常润之忙躬身,低眉顺目道:“孙女儿聆听祖母教诲。”

第九十一章 客至

她这样坦然认错,倒让老太太不好对她太过苛责了。

小韩氏暗笑了一声,出声提醒常润之知道:“听说九皇子去你庄子上找你了,还在那儿歇了两日?”

小韩氏用余光给常润之打眼色:“润之啊,不是母亲说你,虽说你们已定下婚约,可到底还没有成亲呢。出嫁之前这样私下往来,总是不大好看的。”

常润之顿时明白小韩氏召自己回来的原因,忙诚恳认错道:“是女儿考虑欠妥了。”

“你知道就好。”小韩氏咳了咳,又在老太太跟前替常润之求情:“老太太,润之知道错了,这事儿也没别的人知道,您看,此事不是就算了?润之好歹以后是皇子妃呢,可不好给她没脸啊。照儿媳看,不如罚她替您老人家抄抄佛经?”

老太太气闷,她还一句斥责的话都没说呢。

“好话坏话你都说尽了,我这做婆婆的,还能在孙女儿面前扫了你这个嫡母的面子?”

老太太斜睨了小韩氏一眼:“你那点儿小伎俩还拿在我面前现眼。”

小韩氏嘻嘻笑道:“也就老太太您不同儿媳计较。”

老太太刮刺了她两句,方才看向常润之,正色道:“你以后可是皇子妃,言行举止都代表着皇家的脸面,所言所行要深思熟虑才好。虽然咱们大魏民风开放,男女来往并不禁止,但惹出闲话来总是有碍名声的。亏得这次的事没有旁的人注意,要是被人拿去到处浑说,你这还没出嫁,就让人多了一份谈资,何必呢?”

常润之受教,一直躬身低首听着老太太说话,也将老太太的话都听到了心里。

见她态度端正,老太太满意地点点头,咳了声又道:“知道你们年轻孩子,都有些情不自禁……这次就算了,可记住没有下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