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朔彰心里突然就生出一股不甘心来。

“方大人。”

常润之对他福了福身。

这是她替代原主后,见这个“夫君”的第二面。

这男人还是那么美,就是今儿个脸上的表情有些暗藏狰狞,稍稍破坏了皮囊。

“润之,你别任性了。”方朔彰深吸一口气,难得轻言轻语地对她说道:“眼瞧着我们方、常两家就要因为你而生嫌隙了,你还要耍小性子吗?”

方朔彰甚至要伸手来拉她的手:“你若有什么不满的,我们夫妻可以关上门来说,又何必把夫妻之事,闹到长辈跟前来?为夫若是做错了,给你赔个不是如何?”

若是换做从前的常润之,这时定然已经泪盈于眶了吧?

可惜啊,她可不是从前的常润之。

她倒退一步躲开方朔彰朝她伸来的手,脸上的笑容始终大大方方的。

“方大人说想与我说两句话,就这两句了吧?”常润之笑:“既然方大人说完了,那可否也由我说两句?”

方朔彰愣着神,望着常润之。

常润之依旧笑着,似乎没有什么情绪波动,甚至语气还很是轻松闲适:“和离这事,是我下的决心,方大人也不必多说,这已是没有转圜余地的事情。至于原因,其实方大人心里很清楚,只是不愿意去想也不愿意承认罢了。说句心里话,从前的那个常润之,心里再是委屈难过,恐怕一见了你,都会默默忍受下来。可,当初的那个常润之,已经死了。”

她说的可是大实话,但听在方朔彰心里就只是觉得,常润之是心死了。

“若我是方大人,就回去把东西都收拾归置清楚,两家好有个干净的了结,今后你我婚丧嫁娶,一别两宽,再各不相干。”

常润之顿了顿,还是忍不住为原主在方朔彰面前上上旁人的眼药:“趁此机会,方大人也好了解了解,方府后宅,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可不要让一府后宅,成为御史攻讦方大人的理由。”

方朔彰脸上露出深思的表情,正要说话,却又听常润之幽幽道了一句。

“言尽于此,望今后,你我,陌路。”

说完这句,常润之笑望了方朔彰一眼,不含感情,云淡风轻。

可就是这样的表情,却让方朔彰心里不由一紧,竟然滋生出一丝怅然若失的感觉来。

常润之却是不管他,提了裙裾,视他如无物一般从他身旁走过,径自去见小韩氏。

在方朔彰看不到的地方,常润之却嘴角微翘,讥笑非常。

最后望他的那一眼,添的那一句,又何尝不是放一根针在方朔彰心里?

只要他一想起常润之这三个字,他心里就绝对不好受。

得不到的只会让人始终盼着,而得到了却又失去了的,才会让人铭记一生。

若是今后她过得精彩,过得幸福,那常润之这个人,就更会成为方朔彰心里的红玫瑰和白月光,让他永生难忘。

这算不算是为原主报了仇了?

第九章 成了

方朔彰的动作很快,他到底也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虽然整理发妻嫁妆这样的事情对他而言也是头一遭,但理着理着却也熟悉了。

不理不要紧,这一理,真是让他羞愧难当。

沈氏还被拘在安远侯府上,方朔彰也不敢耽误,嫁妆缺失的部分,他全都折合了银两,一并送回了常家。

而当初方家给常润之的聘礼,常家早就送了回去。

这一比较,方朔彰更觉无地自容。

接下来就是去府衙和离上档。

方朔彰又见到了常润之。

他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离开了方家的常润之,再不似往常那样病怏怏的,让人看着心烦。

现在的常润之,好像是脱离了不幸一般,整个人言笑晏晏,光彩照人,瞧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再想起他替常润之整理嫁妆时,从府里下人口听来的那些琐事杂事,方朔彰的眸子越发深沉了。

拿到和离书,方、常两家再不是亲家。

小韩氏将和离书收好,似笑非笑道:“方老太太,咱们这就作别了,下次见面,恐怕要等到方大人位列三品大员的时候了。这资历可不好熬,希望您能熬得住啊。”

安远侯的爵位要从常景山之下开始降等袭爵,小韩氏是常景山之妻,那可是一品侯夫人,有面见宫中贵人的资格。

小韩氏这话挑明,从现在起,她代表常家,不打算与方家再有任何往来,若是两家女主人要见面,就只能是入宫参加宫宴的时候,而方朔彰才不过五品,只能到他三品的时候,宫中有宴,家眷才有资格入宫,甚至三品官的家眷能不能入宫赴宴,那还得看宫中有没有旨意下来。就是不知道方朔彰成为三品官的时候,沈氏是否还活着。

小韩氏话说完,嗤笑一声,也不罗嗦,带着常润之就回侯府了。

留下沈氏和方朔彰母子二人,脸色很是不好。

“不过是个要降等袭爵的侯府,神气什么,等我儿升了官儿,再娶个……”

沈氏抱怨的话还没说完,方朔彰就冷声打断道:“母亲有何话,回府再说吧。”

顿了顿,方朔彰道:“儿子从太子府讨了个老嬷嬷来供奉着,以后府中后宅的事,就赖她打点了,母亲记得对她尊敬着些。”

沈氏一口气顿时堵在喉咙口,瞪大了眼睛。

方家的后续变化,常润之是不知道的,可奈何小韩氏派人盯着方家呢,方朔彰去太子府讨了人的事儿,小韩氏门儿清。

回了侯府小韩氏就将此事当笑话告诉常润之了。

“这方朔彰倒也不算太拎不清,想来他自己清点你的嫁妆,也觉出了他方家后宅的猫腻。只怕现在那老太太气得牙痒痒不说,还得腆着笑脸好好供奉那老嬷嬷呢。”

常润之笑着捧了热茶到小韩氏跟前,轻声道:“可不是么,老太太想掌家,现在掌家权却被个外来人给拿了去,偏又是太子府里出来的人,她又不敢怠慢,只能咬牙忍了。不过只要她放宽心,过好吃好喝的日子也不难。”

小韩氏冷笑一声,接过茶抿了一口:“依那老太太的性子,能善罢甘休才怪。等着瞧吧,方家消停不了多久。”

常润之笑着应是:“再怎么不消停,也与我们不相干了。当笑话看还行。”

小韩氏望向常润之,默了片刻才道:“和离之事既定,你姨娘那儿,我会同她说个清楚,过后她若仍是想不通,还得你安慰两句。”

常润之想到岳氏,心里有些难受。

“此事倒也不急,急的是另一件事。”小韩氏微微皱眉,搁下茶道:“昨个儿你大姐姐遣人来说了,老太太那边她已经亲自去禀报了这事。和离这两字既然是从我口里说出去的,老太太倒也不会口出反对打我的脸。只是她老人家礼佛礼得好好的,听了此事却是要回府了,瞧着那意思,是想赶紧瞧好一门亲事,把你许出去。”

常润之一愣。

老太太韩氏,是整个安远侯府的老祖宗,为人严肃,雷厉风行,大概是因为年岁大了,为人有些古板,听到哪家媳妇儿被休,哪家寡妇再嫁,都颇有微词。

老太太这是不是嫌她败坏常家门风了?

常润之不免有些紧张。

小韩氏瞧了她一眼,安慰道:“放心吧,老太太最重门风,不会随便给你许亲。你大姐姐好歹是个王妃,就是考虑到她,也不会寻个不靠谱的人给瑞王作连襟。”

常润之面上笑着,肚子里肠子都搅成一团了。

看来她想赖在娘家吃白饭的想法得落空了。

也是,她出嫁两年,都十七岁了。大户人家倒是有些疼女儿的,女儿十八九岁出嫁的也有,毕竟大魏民风开放,也没人说什么。可老太太为人守旧古板,哪能容许她久留在家?

可是,真的要听从老太太的安排吗?

常润之有些忐忑又有些迷茫,生怕自己刚出了虎穴,又进了狼窝。

申时末,岳氏红着眼睛来了常润之院里,拉了她的手也不说话,就时不时吸吸鼻子,拿帕子抹抹泪。

常润之只能好声劝道:“姨娘都听太太说了吧?方家人不好,我要是还留在方家,怕是没几年好活了。姨娘该为我庆幸高兴才是,好在有太太做主,才能离了方家。”

岳氏摸摸常润之的脸,打了个哭嗝方才道:“三姑娘受委屈了。”

“没呢,这不还有姨娘疼我吗?”

常润之笑着腻到岳氏怀里:“这下我回来,又能陪姨娘一段时间了。”

岳氏脸上这才露出点儿笑:“太太说,老太太要回来了,你的亲事恐怕要老太太做主。老太太的眼光比老爷好。”

常润之顿时有些语噎。

岳氏这话要让安远侯听到,怕是要得罪他了。

可岳氏说的也是大实话。

小韩氏是韩氏定给安远侯的,岳氏、钱氏也是在韩氏跟前过了明路才成的妾,这些年,安远侯的后宅可是干干净净,没一点儿龌龊事,比起其他高门大户来不知道省了多少心。

当年安远侯嫡长女常沐之到了年岁要说亲,常景山相中了前一年的金科状元郎,韩氏愣是没同意,牵线搭桥,将常沐之成功嫁给了那会儿还不是瑞王的五皇子。

后来那状元郎三妻四妾,妾室父兄仗了他的名头做下恶事,在元武帝跟前挂了名,状元郎再不得重用。

而瑞王清心寡欲,后院女人不多,又极重嫡妻,后来又封了王。常沐之也一连生下三个儿子,谁不说常沐之嫁得好?

这是一桩。

常润之二姐常沁之的夫婿李承学,也是老太太拍板定下的。

李承学出自镇国公府,虽是庶子,但为人勤奋上进,只不过担了庶子的名头,出不了头。

当时同求常沁之的还有另外几家高门,好几个还是嫡子。

常沁之相貌昳丽,曾在宫中做过女官,才学出众还得过元武帝夸赞,这样的女子,谁不想娶回家?

偏偏这么多人里面,常沁之自己看中了与她有过交集的李承学。

安远侯不乐意女儿嫁个国公府庶子,老太太斥他同女人一样头发长见识短。安远侯被骂得狗血淋头,只能让老太太做主了二女儿的婚事。

李承学有能力也有运气,成婚第二年,杭州同知突发旧疾去世,元武帝便点了李承学去补缺,夫妻俩临出行前,常沁之被诊出有孕,怕路上颠簸,便打算让两个丫鬟伺候李承学去杭州。

哪知李承学当即发下誓言,声称绝不纳妾。

最终李承学和常沁之一同前往杭州,常沁之后来产下一子,彻底坐稳了同知夫人的位置。

京中人都说常家姐妹俩嫁得好,其实这其中少不了老太太的火眼金睛。

只是轮到常润之说亲时,老太太身子骨不好,去了普寿庵静养,常润之的婚事交给了小韩氏办。

安远侯觉得两个女儿的婚事他都没说得上话,卯足了劲儿要给常润之寻个好夫婿来。

结果看上了方朔彰。

安远侯觉得方朔彰有前途,又因为方朔彰出自寒门,料定他忌惮安远侯府势力,不敢对常润之不好,所以拍板定下了这么个女婿。

小韩氏虽觉得这门亲事不是那么好,却也不好拂了他的意思,便将常润之嫁去了方家。

老太太身子好后回来,见了方朔彰倒也觉得人不错。

此后两年时间,常润之也没说过方家半句不好,只是眼瞧着回娘家的时候越来越少,每回来一次人就瘦一圈儿,老太太便有些嘀咕说她在夫家过得不如意。

安远侯还不服气。

结果事实证明,安远侯真的是眼光不好。

常润之轻轻松松在娘家待了两天,第三天,老太太回府了。

第十章 婆媳

韩氏回府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安远侯大骂了一顿。

常景山面对着自己老娘,连个多余的字都不敢说,生怕惹得老太太骂性更大。

骂完了儿子,韩氏又忍不住数落儿媳妇。

“当初你定这门亲的时候,就没仔细打听方家?要是早知道方家老太太是这样的人,那会儿就不会把润之许给他们。”

小韩氏只能唯诺应是,又讨好道:“儿媳错了,还是老太太您有眼光。润之如今已经和离了,今后再嫁,少不得要依赖老太太帮着挑人。”

韩氏哼了一声:“还挑人,头回出嫁是她挑人,如今要二嫁,还能由着她挑?”

小韩氏听了这话,心里自然更是怨恨方家。

“行了。”

韩氏觑了小韩氏一眼,便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严肃道:“既然已经与方家和离了,今后常、方两家就不再是亲家,往来也不会再走动。此番虽断了亲,可也不要结仇的好。谁知道那方家小子今后还会不会有大出息?”

小韩氏心里虽然不以为然,想着她好歹还有个女婿是王爷呢,再有大出息还能大得过大女婿去?但面上却是恭敬应是。

韩氏对自己这个儿媳还是了解两分的,也不点破她,顿了顿问小韩氏:“我听下人说,和离这事儿,是润之在你跟前提了,你才为她做主的。如今润之回来,她心情如何?”

说到这事儿,小韩氏不由笑了:“这孩子以往瞧着性子怯懦得很,没想到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