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瑞王看了会儿他的背影,对刘桐道:“这倒是个实诚人。”

“不实诚,也不会冒着危险去揭发兖州三族的暴行了。”

刘桐应了一句,也有些担心:“他考虑的,倒的确在理。五哥。你说他再次兖州为官,真的会没有危险吗?”

瑞王笑了笑,抬步往前走。

刘桐立马跟上。

沉吟片刻后,瑞王才道:“此人是个可造之材,若要更进一步,兖州这一行,他是避不得的。这是锻炼考验他的一个机会。”

“此人为官一方,倒的确是个好官。”刘桐道:“我倒是希望,他将来能有好造化。”

“他年纪还轻,路还很长,且等着看吧。”

兄弟二人沿着宫道慢慢往宫外走,行到一半,却被两个匆匆行来的小黄门给叫住了。

“见过瑞王殿下,九皇子殿下,”小黄门微喘着气,看向刘桐道:“九殿下,陛下要见您。”

刘桐一愣:“父皇要见我?”

“回九殿下,正是。”

小黄门拱手指路道:“九殿下请。”

刘桐看向瑞王,瑞王对他点了点头。

帝王召见,刘桐不可能不去。

他屏了屏息,方才抬脚跟上了前面的小黄门。

一路走回了勤政殿,偏殿里,元武帝正坐在椅子上看着奏章。

宫人禀报说九皇子到,元武帝搁下奏章看向行来的刘桐。

刘桐撩袍、下跪,行礼叩拜,道:“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

元武帝将奏章往桌上一放,后背靠着椅背,似闲谈一般与刘桐道:“此番去兖州办差,可还顺利?”

第一百六十章 恶心

刘桐微垂着头。

他在元武帝跟前从来都是这副模样,与元武帝说话时,也从来平平板板。

说是父子,其实陌生之极。

“回父皇,儿臣这桩差事,办得倒算顺利。”

回答简洁,毫无赘言。

元武帝点了点头,也知道刘桐便是这样的性子,问什么说什么,不多话。

他顿了顿,方才又问道:“去兖州都见了些什么人啊?朕瞧着你这奏章上,也只写了如何抓捕齐鲁两家人,以及这两家人的一些证词,倒是没有别的了。”

刘桐用余光隐晦地瞄了元武帝一眼,方才慢悠悠道:“回父皇,儿臣去兖州,自然见了当地一些饱受三大族欺压剥削的乡绅与百姓,也搜集到了足够多的百姓的口证。除此之外,在此事上置身事外的宇文一族,儿臣也前去询问过。”

元武帝的目光陡然变得有些锐利,也不过是刹那,便又收敛了起来,笑问道:“哦?小九觉得宇文家怎么样?”

刘桐勾唇一笑,语调更加悠闲慢速。

“儿臣觉得,不,怎,么,样。”

元武帝眉头微皱,正要开口,刘桐却又继续出声了。

“这当中,要属宇文家一位名宇文斯元的少爷,最让儿臣印象深刻了。”刘桐用闲谈的语气说道:“此人面相刻薄,神情阴郁,瞧着便是个喜怒不定的主儿。他与儿臣说话时,语调更是阴阳怪气令人不喜,似乎对儿臣极为鄙夷。二十七八岁的人了,竟然如此不稳重。好在宇文家有长子长孙,轮不到这么个玩意儿继承家业。”

元武帝面上的表情顿时十分怪异,刘桐就和眼瞎看不见似的,又叹了一声,状似遗憾道:“不过也不能这般说,若是宇文家让这么个玩意儿继承了家业,对咱们大魏来说,或许还是件好事。兖州三大族如今只剩这宇文一族,让宇文斯元掌了家,这宇文氏,怕是也到了头了。”

说到这儿,刘桐方才像是才注意到元武帝似的,一副请教的模样问道:“父皇觉得儿臣说的可对?”

元武帝握拳在嘴边假意咳了咳,道:“宇文家如何,倒是不用多管。”

元武帝沉了沉眼:“你行了一趟兖州,觉得兖州此地如何?”

刘桐道:“当地百姓人高马大,性子却也淳朴热情。虽说当地民风彪悍,想来也是因为近海缘故。儿臣倒是觉得,兖州富庶多产,若是能经营得好,对咱们大魏来说,也不失为一州粮仓。”

元武帝闻言沉思,也不出声。

刘桐便也就站着不说话。

良久后,元武帝才道:“既如此,那兖州此地,倒的确该下下功夫了。”

刘桐垂首不搭话,这举动的言外之意就是,下不下功夫,跟他没关系,犯得着和他说吗?

元武帝看了刘桐一眼,心里暗叹一声。

脑海里又想起刘桐方才对宇文斯元“这么个玩意儿”的评价,元武帝又觉得心口闷痛难受。

“行了,这桩差事你办得不错,朕会给你赏赐。”

刘桐便也拱手道:“多谢父皇赏赐。”

这话又将元武帝噎了个正着。

换做其他皇子,哪个不会先说一句“为父皇分忧乃儿臣分内之事”这样的场面话?偏就刘桐,说给他赏赐,他还就这么木呆呆地立马接了。

元武帝这会儿对刘桐也没了脾气,挥挥手道:“下去吧。”

刘桐便拱手弓腰:“儿臣告退。”

出了勤政殿,刘桐掸了掸袍角,回头瞄了眼勤政殿,正好看到停驻在殿檐上方的一只小鸟。

他盯着看了一会儿,方才收回视线。

过得两日,齐、鲁两家被定罪判刑。

两家中共有四十一人,被判斩首示众,余下三百多人,有的流放边关,有的被罚为各地劳役,有的没入贱籍,有的则是几年到几十年不等的徒刑。

大魏律法刑罚种类不多,酷刑基本没有。自元武帝登基以来,更是没有发生过这么大规模的问罪定罚之事。

京中告示一张贴出去,立马引起了百姓们的围观,闲谈之中总会提起此事。

西街菜市口,也成为了百姓们约定好,秋后一定要去的地方。

毕竟大魏也好久没有人被斩首示众了。

刘桐交了差事,又在元武帝面前恶心了他一番,只觉得浑身舒坦了许多。等到听到齐鲁两家被定罪判刑的消息后,更是心情舒畅。

于是这日一早,他便早早拉了常润之起来,要带她去西街那家馄饨摊子吃馄饨。

常润之拗不过他,好笑道:“怎么突然跟小孩儿似的?前两天你不是才吃过吗?”

“就是因为吃过了,才想那个味道。”刘桐道:“味道特别鲜美,你也一定喜欢的。一定要是他们刚做好的,新出锅的,那才最好吃……你快些,去晚了,那边儿人可多了,都没坐着吃的地儿。”

常润之无奈,只能快速起身穿衣洗漱。

刚弄好,就让刘桐拉着忙不迭往府外去了。

常润之觉得刘桐有些兴奋过了头:“真饿了,府里立马就能给你做点儿吃的端上来,瞧你这样……哎呀,你口水流出来了!”

刘桐忙伸手去抹嘴,可根本没摸到什么口水,顿时反应过来是常润之在打趣他。

“好啊润之,居然诓我!”

刘桐揽住她的腰挠她痒痒,常润之赶紧求饶。

两人打打闹闹地出了皇子府,刘桐轻车熟路一般,目标明确地拽着常润之走。

一路行来,常润之倒是越发觉得真实。

嫁人前也好,嫁人后也好,她每日的生活都是有条不紊,规规矩矩,颇有规律。

但久了,总觉得有些乏味无聊。

可今日她看到了一副不同往常的市井生活。

时辰还早,西街却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了。

摆摊的人很多,有的农人的裤脚和鞋袜上还沾着露水与泥土,妇人们也毫不示弱,头上绑着巾帕,腰间扎着腰带,卖力地吆喝着。

青绿菜蔬、新鲜水果、咯咯嘎嘎直叫的鸡鸭,还有案板上鲜嫩的猪肉……

有穿着体面的人已经在这当中来回走动了,常润之知道那定然是各家负责采买的管事。

“这儿好热闹……”

常润之感觉自己像是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就是味道有些不好闻。”

“西街菜市口,可不就是这个样子。”

刘桐笑了笑,道:“咱们先把馄饨吃了,到时候你想逛,我再陪你逛。”

第一百六十一章 馄饨

这会儿天色已经亮了,早点摊子一个挨着一个,白蒙蒙的蒸气时不时地氤氲着,各种香味扑鼻而来。

刘桐带着常润之直走到一个拐角,常润之顿时便看到了很是热闹的一处早点摊。

蒸气源源不断地往上升着,刘桐咧嘴对常润之笑道:“到了。”

他牵着常润之的手,吆喝一声:“老板,来两碗三鲜馄饨!”

正在忙碌的老板声音洪厚地应了一句:“好咧!两碗三鲜馄饨!”

一个七八岁的男娃顿时灵巧地迎了过来,对刘桐和常润之笑道:“二位客官里面坐,刚有两位客官吃完走了。”

刘桐笑呵呵道:“俊生又来帮你爹娘忙啊。”

叫俊生的男娃有些讶异:“客官认识我?”

“哈哈,前两天我才来吃过,你们家生意好,客人来来往往的,你不记得我也正常。”

刘桐揽着常润之,避免让她被人挤到,一路跟着俊生朝里面的矮桌矮凳子行去。

俊生一边走一边不好意思说:“人太多了,真是对不住。”

“这两日生意挺好吧?”

“嗯,爹说过两日要忙不过来,让我小叔也来帮帮忙。”

俊生腼腆地回了一句,有些不好意思。

闲说着,俊生便将两人引到了刚收拾好的桌凳前。

刘桐的动作却是一怔。

四方桌上已经坐着两个人,看来是在等着新鲜馄饨。这两人还不是陌生人……

其中一人顿时站起来,惊讶道:“九……”

字刚蹦出来忙改口道:“九爷怎么来这小摊子上吃、吃早膳?”

另一人顿了顿,方才缓缓站起身来。

刘桐皱了皱眉,看了一眼那人,方才对之前说话的人回道:“庞兄不也有这兴致,早早起来到西街菜市口吃早点吗?”

此人正是原兖州同知、才被升任为兖州知州的庞良。

庞良爽气一笑,听闻刘桐叫他庞兄,便知道他在外不想泄露身份,是以也以平辈与他称呼,道:“齐鲁两家已定罪问刑,也算了了我一桩心事。听下人说起这家馄饨摊子,今日便约了好友,来尝尝鲜。”

庞良看向他一边的友人,笑道:“我与朔彰乃同年,琼林宴时与他相邻而坐,如今也有两年未见了。趁着此次我在京中,想与昔日好友多聚聚。过两日,我又要启程前往兖州了。”

刘桐微微眯了眯眼睛,牵着常润之的手略微紧了紧,似笑非笑地对庞良友人道:“方大人,好久没见了。”

另一人,赫然便是常润之的前夫,方朔彰。

对于这般巧合地遇到方朔彰,常润之也很诧异。

不过她不会因此慌乱。毕竟对她而言,方朔彰顶多不过是个认识的陌生人。

方朔彰视线落在地上,朝刘桐拱手:“见过九爷。”

略顿了顿,又朝着常润之的方向微微施礼:“见过九夫人。”

庞良这才注意到刘桐身后的常润之,立马不好意思起来,连连拱手:“原来是九夫人,失礼失礼。”

刘桐凑近常润之耳边,低声同她说了庞良的身份。

常润之便对庞良笑道:“庞大人高义,夫君对庞大人也极为赞赏,庞大人无需多礼。”

庞良听着自然高兴,可刘桐夫妻亲密的这一幕,落在方朔彰眼里,却极不是滋味。

一旁的俊生等了半天,终于等到他们不说话了,忙插话进来道:“你们认识就好了,四位客官正好可以坐一桌。”

俊生一边说着,一边又拿了抹布擦了擦桌子,道:“请坐吧,馄饨一会儿就来了。”

说完,那边老板正好有事唤了俊生去,就剩下刘桐等四人站在桌凳旁。

庞良热情地招呼着刘桐和常润之坐,颇有些不好意思道:“与九爷九夫人同桌而食……也是在下和方大人逾矩了。”

刘桐此时其实已经不想坐下来吃什么劳什子馄饨了。

可庞良这话一说,他又不好转身走人。

一来,他的确对庞良颇为赞赏,不想当着他面甩脸子;

二来,他这般走了,倒好像是避着方朔彰似的。

如果今儿只他一个人,他抽身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现在他旁边还有常润之呢!

他哪里肯在常润之面前露怯。

所以不管刘桐心里有多不待见方朔彰,多不情愿坐下来吃馄饨,在庞良话音落后,他还是面带笑容地坐了下来,体贴地拉开凳子让常润之也落了座,方才似闲谈一般和庞良说起话来。

常润之倒觉得有些讶异。

其实她已经做好了刘桐与人寒暄一番后找借口离开的准备了,却没有想到刘桐真的就坐下来了。

常润之瞄了一眼刘桐的表情,倒是看不出什么来。

常润之自问,刘桐真有这么豁达?

她不这么觉得。

这男人醋劲儿可是挺大的。

常润之挨着刘桐坐着,也不吭声,就听着刘桐和庞良说话。

方朔彰也不吭声,微垂着头,视线就落在微微有些油腻的桌面上。

庞良想要打开话题将方朔彰也拉进来聊天,可无奈地发现,方朔彰不接茬,九皇子似乎也对方兄不怎么在意,渐渐的庞良也歇了这个念头。

很快,俊生端着庞良和方朔彰的馄饨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