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日薄西山-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扶随刘焉上任,拜蜀郡西部属国都尉、太仓令。一做了官,他就把老本行抛到了九霄云外。
   州牧可以行使地方的军政大权,因此,他如果还愿意忠于大汉,则为汉臣;否则,就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事实上,不到几年工夫,大汉的州牧都成了军阀;不想当军阀的州牧,也被想当军阀的州牧打垮了。后来,当了军阀的州牧们又想当皇帝,可皇帝只能有一个,于是,只得相互开战。最后剩下一两个,谁也吃不动谁了,就各自在占领的地盘上做了皇帝。这样一折腾,秦汉以来四百多年的大一统,中断了将近四百年。
   第二大措施,加强帝国中央军队的建设。这一点,天子自从黄巾之乱就开始留意了。中平五年八月,天子组建了一支西园军,下设八个校尉。天子命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议郎赵融为助军左校尉,议郎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谏议大夫淳于琼为右校尉。西园军的指挥权,归上军校尉所有,即连帝国最高军事统帅大将军,也归上军校尉统领,因为天子总是觉得中官可靠,这个魁梧有力、计谋又多的小黄门更是可靠。可天子又相当糊涂,给蹇硕配备的下属尽是些士大夫、士族子弟,这些人都有自己的打算,手上有了兵岂不更好?蹇硕是天子的一条狗,可天子却让他和一群狼在一起。
   天子的两大措施,对大汉帝国来说,皆是送终之举,前者开启了地方割据;后者,开启了宫廷政变。
   这年十月,奏报青州和徐州又闹起了黄巾,来势很大,一时无法对付。这时天子听到了京师当有大兵、两宫流血的谣言。天子要振作精神,压压邪气,他打算搞一个规模相当大的阅兵式。
   参加阅兵的军队有京师的禁卫军、西园军和地方选送的军队,计步骑十万。天子让人在洛阳西北的上西门外平乐观筑了个大坛,上建十二重华盖,盖高十丈。大坛的东北又筑一小坛,上建九重华盖,盖高九丈。命参加检阅的军队日日加紧操练。十月十五甲子日,阅兵式开始。天子立于大坛上十二重华盖之下,大将军何进立于小坛九重华盖之下。天子在鸦雀无声的将士面前亲自穿上甲胄,给战马挂上甲片。赞礼官高声喊道:“吾皇万岁,亲临戎阵,称为‘无上将军’!”接着,无上将军由大将军陪同,巡视军阵,将士们山呼万岁,喊声震天。天子苍白的脸上有了些血色,像喝醉了酒似的。回到坛下,天子将一柄宝剑授予大将军。
   然后,各军兵种开始表演战术技巧,变换行阵。这时,陪同天子观看表演的将领之中,有讨虏校尉盖勋。天子探下身子问他:“寡人像这样演练行阵,爱卿看了有何感想?”
   “臣闻先王炫耀道德而不展示兵马,现在盗寇皆在边远地区,而陛下却在京师阅兵,还不足以昭示陛下的威严与果毅,最多算得上是穷兵黩武罢了!”
   盖勋穿着甲胄,按礼不用下跪,站在天子面前说了这番硬梆梆的话。他知道,天子骨子里面,是把这次阅兵当成大型游戏来玩的,大汉的威风早已扫尽,阅兵又能挽回几何?钱倒是花了不少。
   谁知,天子的回话也让盖校尉吃惊不小:“说得好啊!寡人恨见君晚,朝中群臣,当初皆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阅兵完毕,盖勋见到袁绍,悄悄地说:“本初(袁绍字),天子甚聪明,一点也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只是为左右群小所蒙蔽罢了!”
   盖勋还是错估了天子,天子说这种话,其实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积重难返,大限快至,说几句糊涂了一世却聪明一时的漂亮话,虽说可嘉,却于世无补了。
   袁绍听了也很高兴,他让盖勋这些天来自己家中叙谈叙谈。盖勋心照不宣,他知道,袁绍要和他谈的事,就是整整二十年前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谈的事情。等到了袁绍府上,盖勋才发现,西园军的八个校尉,除了上军校尉,其余皆在座中,主持会议的正是现任大将军何进。
   同样和二十年前一样,中官们也不蒙在鼓里,他们更知道天子目前的身体状况,加紧了一切防备工作。上军校尉蹇硕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将盖勋外放到长安担任京兆尹。然后,他又劝天子派遣何进西击韩遂。
   天子诏可。大将军也有对策,他面奏天子,说精锐皆在青、徐二州击讨黄巾,须先遣袁绍东去二州,调还一些兵马才能西进。天子又诏可。
   袁绍这一去,天子就没有见他回来过。
   蹇硕忘了一条,中官集团现在的对手,不再是纯粹的士大夫。这些少壮派家中有势力,手上有重兵,心怀异志,都是乱世英雄。他们只以利害行事,不会像陈太傅那样,满口春秋大义、道德文章。大将军何进,也非窦武可比。窦武是个标准的贵族,总是相信朝廷的章法,而这个大将军是个卖肉的小刀手,什么都干得出来。
   中平六年(189)四月,京师发生了一次持续时间相当长的日蚀。照例,将太尉马日?免了,诏拜幽州牧刘虞为太尉。可是,这次因日蚀而罢免三公之一的举措,并没有消除人们心理上的阴影。京师的谣言像大雾一样,笼罩不散。
   宫中的气氛比民间还要紧张,因为天子的病越来越重。大臣们看看不行,请天子速立太子。
   本来,本朝储君的选定应该毫无麻烦。天子一共两个儿子,当然他的命中可能不止,因为近年来,天子的嫔妃们经过宠幸之后,怀孕的不少。可这些皇家骨血生下后数月即亡,或者尚未出生,就和母亲一道死于非命。这事,只有何皇后清楚。何皇后之子刘辩,今年十四岁,既是长子,又是嫡出,是理所当然的太子。次子刘协,王美人所生,今年九岁。但问题是,天子不喜欢嫡长子,他嫌刘辩轻佻无威仪。天子的评价过于苛刻,十四岁的小孩子,加之从小养成的优越感,可能过于任性胡闹,还谈不上威仪风度。不过,相比之下,刘协作为弟弟,在谈吐行为等方面,确实比哥哥成熟许多。刚生下来的时候,天子就说他长得像自己。其实他仅是相貌与父亲接近,性情却不相同,因为他的养护人、祖母董太后毕竟是王妃出身,来自民间有身分的人家,而哥哥却是由出自屠户的何皇后带大的。
   天子就是不下诏立太子,这可急坏了何皇后。
   一天,天子在病榻上把上军校尉蹇硕叫到跟前,又将立在帐后的刘协叫出来,让他对蹇校尉作个揖。天子说:“爱卿,皇子就托付给你了!”
   蹇硕跪下,连连叩头,涕泣不止。
   四月丙辰日,南宫九龙门内的嘉德殿传来了哀乐,天子驾崩。
   大行皇帝年仅三十四岁。他是一个不称职的天子,因为他耽于享乐,宠幸中官,昧于朝政。其实天子虽然糊涂,可有一点最清楚:就是高皇帝、世祖光武皇帝在这十几年中再掌国政,也只有无可奈何的下场。命运既然安排自己来做大汉的末代天子,本来就要求一个不称职的天子,自己的一生倒是不辱使命。他比叔父孝桓皇帝强的地方是,他为大汉留下了最后的天子,好歹在名义上,又将大汉的国祚延续了三十一年。他比叔父不幸的地方是,此时大汉再没有什么战功捷报可以作为他死后的荣耀了,他的谥号“灵”,比孝桓皇帝差了一大截。“灵”,是放任本性、不见贤思齐、没有政绩的代称。
   天子驾崩后,大将军何进接到妹妹、现在应该称为何太后的诏书,命他即刻进宫议事。大将军刚走到嘉德殿的阶下,上军校尉的司马、自己的老朋友潘隐就迎了出来。潘隐一边大声喊道:“恭迎大将军!大将军驾到!”一边对大将军直挤眼睛。
   大将军先是一愣,然后环顾空旷森然的宫院,觉得嘉德殿的大屋顶一下子向自己压来。大将军恍然大悟,立即转身向外跑去。潘隐装着不解,跟在后面叫:“大将军何故返回?”
   蹇硕急忙出来,拔出佩剑,命人关闭各重宫门,可他的命令传得没有大将军的腿快。
   大将军出宫即上马,上马即驰至西园军中,他让袁绍、曹操把手下的军士们带至百郡邸驻扎,自己又去五校营,把禁军也带至这里。百郡邸,是帝国各地方政府的驻京办事处。
   第二天,大将军又接到入宫议事的诏旨,他推辞说身患大病。
   公卿朝臣们叫嚷着立新君,蹇硕也知道立嫡长子是不可违背的法度,他原打算杀了大将军之后,立刘协为帝,可现在不行了。
   第三天,四月戊午日,刘辩即皇帝位。何太后临朝听政,赦天下,改元光熹。封皇弟刘协为勃海王。以后将军、袁绍的叔父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参录尚书事,共主朝政。
   时间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大将军的府邸彻夜灯火,人进人出。这次会议是一次扩大会议,除了原先的骨干分子之外,袁绍带来了二十多位江湖豪杰和党人名士。其中有:何锸,党人兼江湖豪杰。荀攸,字公达,颖川名士,荀爽的侄孙,其叔父荀?,字文若,也是名士,一向为何锸所赏识。郑泰,字公业,河南开封名士,经学和高官世家,他知道天下将乱,所以政府举他为孝廉时,坚决不去。家中有良田四百顷,可钱却不够用,都被他拿来结交豪杰名士了。王允,孝灵皇帝驾崩之际,他从流亡地跑到京师奔丧嚎哭。此外还有一人,此人是袁绍的同父异母弟弟、帝国虎贲中郎将袁术(字公路)。
   袁术和袁绍在名分上却是堂兄弟,因为袁绍虽是长子,但是庶出。故而他们的父亲司空袁逢便将袁绍过继给了二哥、左中郎将袁成,成了袁成的嫡长子。这兄弟两个都有豪侠之气,好养宾客,是京师出了名的贵公子。不过因为嫡庶的关系,袁术有些瞧不起袁绍,但袁绍的名气比他更大。有一次大长秋赵忠都注意了袁绍,那是因为袁绍母丧之后,闭门隐居,不应朝廷征辟。大长秋说:“袁本初这样做,是故意抬高自己的身价。他不应朝廷的召命,却在家中收养亡命之徒,不知此儿想干什么?”叔父袁隗听了,回来便对袁绍骂道:“你迟早要毁了袁家!”
   没几天,大将军任命何锸为北军中候,荀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王允为从事中郎。
   上军校尉蹇硕写了一封信给大长秋赵忠和中常侍宋典,要求他们鼓动皇后下诏由自己掌握禁军,并关闭北宫的台省办公机构,诛杀大将军和他的兄弟何苗及其党羽。赵忠、宋典等接到书信,立即召集中官骨干们商议,他们同意了上军校尉的意见。
   有一个人不同意,他就是当年去民间选妃子时,受了何进的贿赂,将何太后这个低贱人家的女儿送进宫中的中常侍郭进。他把上军校尉的书信拿给大将军看了。
   新帝即位的第十三天,几个黄门剑士劫持了上军校尉,就地诛杀。同时,大将军快马驰至西园,向上军校尉的部下出示了蹇硕的人头,上军也被接管了。
   宫里的中官们乱成一团。他们知道,只要一出宫门,大将军就会把他们杀得一个不剩,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大将军的对手董太后和票骑将军董重身上。老太后得了中官的钱财,本来就积郁于心中的怒火一下子进发了出来。她跑到何太后房里,指着她的鼻子骂道:“你现在气焰嚣张,不就仗着你的哥哥吗?我一道诏书,敕票骑将军断了何进的头,易如反掌!”
   何太后听了,冷笑了一声,未作反驳。老太后走了,何太后让人去大将军府报信。
   五月,大将军与三公共同上奏天子,说董太后派故中常侍夏恽在地方搜刮财物,悉入永乐宫中。并提出:按汉家故事,孝仁皇后作为藩王之后,不得留住京师,请下诏迁回本国居住。天子奏可。次日,大将军的兵马包围了票骑将军的府第,在交出了票骑将军的印绶之后,董重自杀。
   六月的一天夜里,董太后暴崩,说法是忧怖而死。但京师民间的舆论却谴责起何氏兄妹。
   六月十九辛酉日,葬孝灵皇帝于距京师西北二十里的文陵。大将军又称疾不至,他害怕中官们在葬礼上下手。
   七月,新天子下诏,徙勃海王刘协为陈留王。勃海郡距京师太远,陈留接近京畿,这一改封,事实上是便于监控。当然,这又是大将军的主张。至于十四岁的天子,却和这个异母弟弟情同手足。
   从内心里,何进还是有些惧怕中官。他和窦武不同,窦武是太自信,没把中官放在眼里,他身为贵胄,觉得用朝廷的法度就可以收拾中官。而何进来自民间,一向认为中官们相当厉害。如果不是贿赂中官选妹入宫,如果中官们也像对待董太后的哥哥执金吾董宠那样对待自己,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