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认识佛教-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迷、邪、染」,这是恶业!是本来没有的。「佛性正知」这是至善,是本来有的。本来有的,当然可以恢复;本来无的,当然可以把它断掉。「罪业」是迷、是邪;是本来没有的!当然一定可以消除;「佛道」是本有的,所以佛道一定可以证得。在理论上我们找到了根据,证实业障确实可以消除;所以我们就用一句「阿弥陀佛」把心中的旧习、恶习扫除;再用苦行来坚定我们的志向;用真诚恳切的心念佛,时间久了,自然得念佛三昧(即是一心不乱),这个时候身心自在,万境如如,这是功夫现前成就。往生西方,实在讲,自在往生啦。什么叫自在呢?想哪一天去就哪天去,想在这个世间多住个几年也不妨碍,这叫自在啊。人家能够得到,我们为什么得不到?不是我们得不到啊!是我们的功夫不够。那么也许大家要问:「哪要念多久功夫才够呢?」我老实告诉你,根据古来的经验,许许多多的人,三年就够了,就自在啦。那个时候,你住在这个世间不必害怕了,心安理得。假如遇到第三次世界大战,原子弹在头上爆发,你那时笑咪咪的:「嗨!我到极乐世界去了。」不受苦、不惊不怖,真得自在了。这才是经上讲的:「惠予众生真实利益。」

    欧阳竟无大师说:「当知佛法,方便多门,不拘形式。」正面教学有利益,就用正面的;反面教学有好处,就用反面的。所以佛法教学手段上是变化多端:可以用正;可以用反;可以用顺境,也可以用逆境,但是它只有一个目标——利益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如果打骂能够达到这个目标,打骂也可以是教学的手段;像禅宗的棒喝,那叫真正的慈悲。反之,一切虚妄的、感情的、迷惑与执着,统统都不是佛法,这是我们要认识清楚的。希望各位学佛都能远离迷惑、执着,朝着「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正确目标迈进。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净空法师讲于美国迈阿密

附录一 达拉斯佛七讲话 达拉斯佛七讲话(一九九三年)

    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等何幸得人身?何幸得闻大法?尤幸者,竟闻如来无上至圆至顿之净宗妙法,则此身诚大幸之至者也。

    我等生命充实,净定安乐,实皆得自净宗。净空自学佛以来;无日不思上报四恩。而报恩之唯一途径,即是将自己一生真实受用,尽心尽力广为一切大众推介宣扬,这是我发心弘经的原因。晚年尤深感迫切需求,才以专修专弘净宗经论为己任。

    今日道场,新厦启用,举行佛七法会,粗具规模,在韩瑛董事长领导之下,欣欣向荣,从此光明遍照,恒利一切众生。诸佛欣慰,龙天称庆,诚令人礼赞无穷尔。今年三月,华藏图书馆组团前往祖国参学,即以极浅近语句,向大陆同胞简介佛法:

    一、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二、释迦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

    三、知觉名佛、菩萨;不觉名凡夫。

    四、修行,就是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做法,加以修正。

    五、佛教修行纲领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并依戒、定、慧三学,以求达到此目标。

    六、修学的基础是三福。待人依六和;处世修六度;遵普贤愿;皈心净土。佛之教化能事毕矣。

    经云:「佛所行处(指佛陀教育普遍推行的地区),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这一段经文,说明了佛陀教育的真实利益。

    梅光羲居士说:「欲弘佛法于今日,必须提倡净土;欲弘净土,必须先弘大经。果能人人持诵,则因果自明,身心自净(心净则土净)。劫运自转,太平自至。」

    今世乱极,人各望治。欲求普济全球,救劫难于眉急,化乖戾于无形,务令一切众生,人人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做好人。欲达此目的,唯有极力提倡大觉教育,以古今中外圣哲之金言教训为依皈,以期建立共识。佛曰:见和同解,戒和同修也。于是有汇集群书,采撷格言的想法。如:佛教大藏经、中国四库全书、荟要、史监,群书等,皆可摘取编成菁华录流通。务令一切众生能读、能解、能行,则不辜负古来圣哲垂化之婆心也。采撷要领:

    一、取明白易晓之短句,不取长文。

    二、取急切实用之教诲,不取不切实际之玄谈。

    三、必利于自身之修养,家庭幸福,事业成败之教训。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和平,各民族、各学派、各宗教,共存共荣之诸目标为撷取之标准。

    四、分类汇集编订一册,译成各种文字流通世界。介绍中华文化精华,促进世界大同,为吾人理想之目标也。

    五、他如西洋学术菁华:伊斯兰、新旧约、金训格言菁华,若能普遍流通全球,必能建立共识、共存、共荣、和睦大同、互助互惠的美满世界。

    净宗学会同学,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期望此处新厦能作新大陆专修专弘之净宗道场,效法印祖芳规,实践缘起所列之愿行。经常举办佛七暨净宗讲习,解行并重,定慧等学。然佛法并非消极,佛法非退屈。治世御难,济乱扶危,大乘学者分内事也。愿在同一理念中,弘法利生,努力精进,以求全球人民离苦得乐;家家幸福美满,社会祥和繁荣,国家富强,世界大同。佛光普照寰宇的宏愿,早日实现。则佛祖应化大事因缘,无过于此。愿共勉之!

    一九九三年十月一日净业沙门释净空于达拉斯

附录二 净宗学会缘起 净宗学会缘起

    大觉世尊,愍念有情,示成正觉,随机演教,虽有大小权实之异,要皆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究竟成佛而已。然末世众生,业障深重,智浅福薄,知识难遇,未能直下畅佛度生本怀。于是特开普度一切众生,当生成就之净土法门。昔南昌梅大士云:果能受持,如说修行,不但拔将来之苦果,实已获现前之福利,非真修净业者;不觉其妙,非曾涉教海者,莫窥其深。又云:欲弘佛法于今日,必须提倡净土。

    「净宗学会」者,乃夏莲公大士于大战后所倡导之专修净土专弘净土之组织。净空法师,弘扬大乘三十年,深知此宗所依,确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生成佛之第一法门,是以近年来于台、港、星、马、美加各地,极力宣扬,又印大经及批注三百余万册,流通十方,深望此一组织能普遍推展至全球各处,愿诸大善知识,皆能弘演正法,明三世因果,示六道轮回,表佛性真常,赞净土超胜;读诵大经,劝进行者,求愿往生,圆成道果,誓志宣化,普令群萌,同皈净域,为本会建立之唯一理想目的。

    本会莲友,修学理论,咸共遵修《净土五经》、《净土十要》;尤以《无量寿经》(夏大士会集本),《弥陀要解》、《普贤行愿品》三种为必修所依,行有余力;始得研习与本宗相应之大乘经论。学会特重行解相应,心口一如,是以行门咸共发愿;尽未来际,遵修观经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三福者: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六和者:一者见和同解,二者戒和同修,三者身和同住,四者口和无诤,五者意和同悦,六者利和同均。三学者:戒学、定学、慧学。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十愿者: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日常功课,敬依《净修捷要》、《宝王三昧忏》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不疑虑,不间断,不夹杂,求生净土;广度有情。

    黄念公无量寿经跋云:「苦乐忻厌,生佛感应之理,阐发尽致,显密性相,事理因果之义,赅括无遗。是以志向大乘者在所必读,有心救世者在所必弘也。慨自世风日下,人心陷溺,同业共感,劫运空前,群感切肤,咸思挽救。然而劫由业成,业由心造,欲回劫运,须正人心,世风未转,劫运难回,苦因不拔,苦果难出。本经菩萨修持以下,直至三十七品,剀切指示浊世致苦之由,与出苦之方,深悲极慈,重重诲勉。其间历经众生以三毒五恶之业,招辗转痛烧之报,俨然为今日灾劫写照,欲令众生观果知因,洗心易行,改往修来,离苦得乐。若仅知持名,不明纲宗,既昧往生正因,难收感应效果。是以本经于礼佛现光之前,又复揭示,『佛所行处,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以上经文,盖法不异佛,佛不离法。此经诵持处,即佛光照摄处。果能受持读诵,必获开慧灭业,延寿增福之效。普遍流通,实有移风易俗,矫正人心之功,是以前清开国,特重此经,宫庭课诵,着为定例,故得人知自戒,上下相安,会疏有云:『此经乃七难消灭之真言,天下太平之秘诀,实为确论,非讆言也。』」华藏同修莲友深感莲大士念公之启示,决志依教奉行,启建『华藏净宗学会』,礼请净空法师主其事,常年共修净业,共习大经,以资提倡,上报四恩,下济三苦,是诚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大事因缘也,敢不宝此际遇。愿我缁素同修共勉之。

    己巳元旦净业学人韩瑛和南于华藏佛教图书馆

附录三 兴建『中华民族百姓宗祠』刍议 兴建『中华民族百姓宗祠』刍议

    祭之旨在不忘本,所谓返本报始也。古礼首重祭礼,诚属心性极则之理而表现于吾人日常生活中者也。真一切行门之大根大本也。祭有三:

    一曰祭祖先,旨在教民诚、信、忠、敬,爱人如己,事死如生,情至厚也。人心厚,方能继孝思,笃人伦,醇风俗,进而隆国运,开太平;是为令我中华文化复兴光大,普照大千世界;一切众生之类,咸得和平安乐,福慧自在之基始也。是以净空早暮礼佛次,必祈我「中华民族百姓宗祠」早日涌现自由宝岛之深愿也。

    年初,港九佛教领袖洗尘法师来台访问,师有意于适当地处兴建佛教丛林,此诚大好事也。欲佛陀教化大行于世,非丛林不为功。欲中华文化复兴光大,非祠祀不足道。二者诚相辅相成,势必并行,且必先祠祀。于是建议洗师发心兴建「中华民族百姓宗祠」。净空深以为宗庙乃我中华文化之根本。夫宗庙毁则礼乐崩,礼乐崩则仁义废,仁义废则伦常道德不复存在矣。而欲世之不乱,难矣哉!今世乱极矣,人各望治;而终不可治,其故安在?何不思之!世苟不治,则纵有丛林之举,亦不过徒增一斗争之场所尔,智者不为也,敢请先以「中华民族百姓宗祠」思之。

    今世界各国正致力于建设,皆物质建设也,即使至于极,仍是富而不乐,欧美列强,可为殷监。其故即在缺乏精神建设之所致也,而精神建设必以宗庙为其根本。是「中华民族百姓宗祠」不可不急急讲求也。

    「中华民族百姓宗祠」之构想,略如次:

    (一)建设宗旨在令我国民,人人得以追往古,继孝思;以至情内固民心,外结侨情,暨为大陆十亿同胞敬爱祖先之心之所皈依。是其恩泽所及,上至百姓宗祖,下及其万代子孙。佛曰:「其功德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信哉言!

    (二)择善地,建祠堂,合百姓为一家。民吾同胞,万众一心,强根固本,在此一举。

    (三)祠堂形式,采取历代建筑艺术。譬如正殿取汉宫图样,掖庭采隋、唐格式;其余殿堂,或取明、清,或法近代。其中阶道亭台,亦复如是。或即仿历代建筑,一式一样,则可集我历代建造艺术之大成也。此可聘专家学者,精心构图。壁尽浮雕,皆是前贤事迹。务令登其堂者,入其室者,宛然面对祖宗,面对先贤;肃然必有闻其音容也。其敬祖先、爱同胞之深情,油然生焉。是教之返本报始也。

    (四)祠堂正殿供奉黄帝,以历代开国帝王陪享。殿足容万人;以利祭典。余厅、堂数百间,则为各姓宗祠环绕。各姓宗祠神主牌位,质地相同,格式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