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颜飧就反铀锿防坛隼矗找话鸦鹣氚阉闳迹负稳菀祝』鹪偾俊⒃倜土遥交鹈鹆耍谷缛绮欢噶耍∥颐墙裉斓淖纯鼍拖裾飧鲅樱且趺窗欤恳心托模行判目隙芄坏闳迹芄蝗忌盏簟D怯檬裁矗苛一穑旁诹陡致永锩嫒ド眨陡致拥幕鸩幻穑缫共幻稹3な奔涞娜ト忌眨娴乃乃直豢靖闪耍飧就啡忌掌鹄戳恕�
  所以我们今天晓得,天天听经、天天读经,烦恼照样起现行,功夫依然不得力,这是正常的。不要著急,不要害怕,只要有信心,只要有耐心,加强薰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只天天读经、听经、念佛,烦恼习气断不断不要去理它,智慧开不开也不要去理它。只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所谓是水到渠成,自然成就。要多久时间不要问,不要去理会它,你心才纯净纯善。至於什么时候契入,那是你的善根福德,过去生中善根福德不足,现在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善根福德加强,怎么加强法?每天读诵、听经、念佛,这就是加强。受持、读诵可不能间断,间断就难了,决定不间断。
  我们是业障深重的凡夫,精神体力有限,不能不休息,这个没有关系。累了的时候你就休息,休息好了立刻接著干,这个重要,非常非常重要。你能这样做,三年五载业障渐渐消除,福慧渐渐增长,从哪里看?从你用功的时间上看。初学,休息的时间多!慢慢功夫得力,你休息的时间自然减少;换句话说,受持、读诵的时间逐渐逐渐增加,增加到最后,一天也许两个小时休息的时间就够了。
  我们还听说,在中国大陆确确实实有些老修行人,长年不休息,除了吃一点东西之外,他功夫不间断。他在念佛堂里面拜佛、经行,日夜不间断。有人不相信,在窗户外面看著,看著他是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当然他有功夫,我们外面看的人没有这个功夫,怎么办?轮流,我们轮班轮流来看他是真的还是假的!看上几天,是真的不是假的。也许他在念佛堂念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二十四小时不中断,他是不是整年的二十四小时不中断?咱们再多邀一些人轮流来观察,结果发现确确实实他整年都不间断。
  这个给我们证明,佛在经上讲,五欲财、色、名、食、睡,睡眠可以断掉的,这五种东西自性里头没有。所以欲界天,五欲欲界天有,愈往上面去愈轻愈淡薄,愈往下面去愈严重,这就是迷悟有浅深,迷得深的人业障重,迷得浅的人业障轻。业障轻,对於五欲的要求少,愈上去愈少、愈淡薄,到色界就没有了。所以,色界天人不需要饮食,一年到头他不吃东西,他没有睡眠,他精神饱满。色界天就如是,又何况诸佛菩萨!所以如果将来你有机缘到色界天去观光旅游,你会看到色界天人有宫殿、有宝座,决定没有床铺,他们没有睡眠。在欲界住的习惯的人,到那里去感觉得很惊讶,他们为什么不吃饭?为什么不睡觉?
  如果我们回归自性,回归性德,这个欲念断掉了,完全没有,真是一切法从心想生,念头没有了,就完全不需要了。在这个世间也起作用,我们看到有学佛的同学持午的,晚上不吃东西。除了喝水之外什么都不需要。他念头上没有了,真的他晚上饿不饿?不饿,很正常。甚至於早晨这一餐也不需要,像世尊他们僧团当年在世,日中一食,精神、体力正常。他们那一餐不是自己煮著吃,他们去托钵,托钵去化缘要走路。走路的距离也不近,大概就是三里路到五里路,三里路,往返六里,五里路,往返十里。走路,我们知道,经行,他的时间没有空过。我们念佛人走路是念佛,一步一句阿弥陀佛,或者是两步一句阿弥陀佛,这都没有关系,随著各人的习惯。
  现在在念佛堂,念佛堂是用念佛机来带领,我们大家念佛的速度、音调都跟著念佛机,这样就很整齐。大概我在这个念佛堂念佛,一个字一步,阿弥陀佛,一个字一步。我们现在的先祖纪念堂,这个纪念堂不大,我进去念过几次,一圈正好一百零八步。外面走廊上我还没有走过,所以,早晚我们绕佛在外面绕,好,因为早晚,教室里头没有人在使用,不干扰,我们在外面绕,这个圈子大。教室里头有人在上课,有人在使用,我们不干扰他,我们就在佛堂里面绕佛。
  所以,功夫不可以间断,不要夹杂妄想,不要求一心不乱,也不要求功夫成片,老老实实这样念下去。念到妄想分别执著真的伏住了,它不是断,伏住了,它不起现行,决定有一天你就契入三昧,你就入了境界。如果常常想著「我为什么还没有得一心?我为什么还没有得功夫成片」?这个麻烦了,为什么?这叫夹杂,这把你的功夫破坏了。或者有人,「我天天念佛,佛怎么还不来」?这都不行,这都是夹杂,都是障碍。所以要记住纯净纯善,唯有纯净纯善没有障碍。到无障碍的时候,境界才能现前,有一丝毫夹杂都是破坏你修学的功夫。所以要彻底放下,功夫要做得纯,要做得净,与「根本空」相应。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下面一段,我们将经文念一遍。
  【诸佛子。所言苦集圣谛者。彼摄取世界中。或名贪著。或名恶成办。或名过恶。或名速疾。或名能执取。或名想。或名有果。或名无可说。或名无可取。或名流转。】
  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是讲「集谛」,前一段讲的是果,这一段讲的是因;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绵延无有穷尽。这是说明为什么有轮回,轮回永远不断,真的因就在此地。佛告诉我们了断,果上是做不到的,一定要在因上,因断了,果就没有了。我们在受果报的时候,在这里头不再造因,那是一个出路;受果报的时候依旧不间断的在造因,那就难了,轮回永远没有超越的希望。
  我们现在看看『摄取世界』,第一个集谛的名字是『贪著』。确实佛教菩萨修行证果,第一桩事也是要断「贪著」。贪著是六道轮回的根,如果不能够舍离,它在造六道轮回的果报。宗教里面讲这个世界众生是上帝造的,神造的;在我们佛法里面,三界六道谁造的?贪著造的。如果我们自己把贪瞋痴真的断掉了,三界六道就没有了。就像永嘉大师所说,「梦里明明有六趣」,梦里有贪瞋痴,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贪瞋痴里头现这些现相。贪瞋痴要是断掉了,就是见思烦恼断尽了,三界六道的现相没有了。所以,这个相是个假相,是个幻相。
  般若经里头说得好,梦幻泡影,三界六道是梦幻泡影,不是真的。这个梦幻泡影从哪里起来的,佛给我们讲,从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见思烦恼的根,就是「贪」这个念头。所以,佛教菩萨对治这个烦恼用布施,布施是专门对付贪著的一服良药。贪著没有了,布施波罗蜜圆满了,这个意思你要懂。布施圆满,绝对不是说所有众生我都布施到了,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你做不到的事情,而且那个贪著并不能断掉。
  有人布施贪图福报,不但不能断贪著,增长贪心。听说财布施得财富,他为了要得大财富,他才去修财布施,这不但不能断贪心,是增长贪心,那是大错特错。这样子他布施能不能得福报?能,不是不能,佛说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他所得的很小,不大。如果把贪著断掉,他得的福就太大了。为什么?明心见性。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无量的相好、无量的财宝,他统统都得到了。所以舍贪著,你得到的大,无限大,不可思议。你要是为了贪著而去修布施,你也能得到财富,得到的小。那个得到跟你布施的恰恰相应,或者还有一点利息,还多一点。但是你不能得到遍法界虚空界称性的相好光明,这个你得不到。你不能够永脱轮回,永脱十法界界,这个你做不到。
  所以,人不能没有智慧,不能不觉悟,有智慧、觉悟,你所得到的不可思议。有没有「得」的那个念头?念头都没有,你说多清净!这叫至善,止於至善。有个得的念头,不要说贪,有个得的念头就不清净,就夹杂!所以,没有得失,没有悭贪,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里头,确确实实不起心、不动念,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事一切照做,跟十法界里面众生和光同尘,无二无别,但是用心完全不一样。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真正觉悟的人,他从来也没有起心动念过,哪来的分别执著!同样生活在一起,境界不一样。一个住实报庄严土、住常寂光净土,一个住凡圣同居土,同是一样的,事是一样的,境界不一样,受用不一样,苦乐不一样。迷的人真苦,觉的人没有苦,没有苦才叫真乐。有苦有乐,那个乐也是苦,只是苦乐两边都离了,那叫真乐。
  这个境界不好懂。六尘境界六根对六尘,眼耳鼻舌身意对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可以欣赏,可以受用,这里面没有七情五欲。七情就是喜怒哀乐爱恶欲,没有,觉悟的人决定没有;财色名食睡,绝对没有这个念头。只生智慧不生烦恼,就如六祖能大师跟五祖说的话,「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跟大家生活一样,他也分到一份工作,槽房里去舂米、破柴,这是他干的活,跟大家一样吃饭,一般生活,他不生烦恼。不生烦恼就是不生七情五欲,他不生这个,生智慧。
  生智慧是生什么?生清净心,生平等心,生正觉心,生慈悲心,这是智慧。诸佛菩萨所说的一切经教就是他的境界,常生欢喜心!那就是决定没有一丝毫贪著,他有真实智慧,念念为正法久住,念念为众生得度,他是为这个来的。为这桩事情有愿没有念,妙就妙在这里,那个愿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他真有愿,他没有念头。念是烦恼,念是妄想,所以他不夹杂。遇到缘他就起作用,就起现行,什么缘成熟,什么愿就现前、就起用。这里头奥妙极了,我们要细心观察,要细心体会得,自然就有受用,知道怎么样学习。
  凡事是在自己心地上用功夫,不在外面,所以佛法称为内学,佛教的经典也叫做内典,这个意思我们要懂。普度众生是从一个点做起,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间建立正法,是从鹿野苑五比丘做起的。一直到今天,印光大师教导我们,还是一个点,道场住众以二十个人为额度,也就是说,不要超过二十个人。这个小道场做好了,就普度众生,为什么?它是一个模范,它是一个典型。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你想修行证果,你就照这个样子,中国大陆的术语叫样版,这个小道场是个佛教的样版,这就成功了。
  里面修行人不多,人人身心清净,纯净纯善,跟大众接触和光同尘,真诚、清净、正觉、慈悲圆满的显露。清净,一尘不染;平等,没有高下;正觉,决定不迷;慈悲是真诚的爱心,这个道理一定要懂。不能把道场发展到很大很大,很大很大麻烦就来了,为什么?心不清净!心不清净你就迷了,你迷而不觉,你就邪而不正,你就染而不净,自他统统破坏掉。所以说道场真的愈小愈好。我们非常羡慕觉明妙行菩萨的道场,你们看看《西方确指》,他只有十二个人,天天在一起讲经说法,真的个个成就。这个我们不能不懂,不能不知道!
  我们今天讲到要扩大教学的效果,能够帮助世间许许多多想求得正法的这些善友们,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网路,可以利用卫星电视。最近我在新加坡听到,最新的科学技术可以把网路跟卫星电视连在一起,已经开发成功。网路跟卫星连在一起,他就不要另外装天线,网际网路可以直接将卫星的画面下载到他的电脑里面,他就能看见,这太方便了。我们希望「华藏世界」留意这桩事情。如果我们有这么一个新的技术,这个资讯传播的效果真的是大幅度的扩大,但是我们自己还是在小道场,永远在这个地方修行,这一生决定取得很好的成就。自利就是利他,真正的利他。如果我们自己把这个道场扩大,实在讲自他都不能得到利益,得到什么?热闹而已。香火鼎盛,人众很多,清净心找不到,平等心找不到,一个找不到,全部都失掉了;真诚没有了,正觉没有了,慈悲没有了,统统都失掉了,那个损失太大太大。
  所以印祖教导我们志同道合,最重要的六和敬,六和敬里头最要紧的是见和同解,现代的话说建立共识。大家真的能有共识,我们找一个小的地方建个念佛堂,现在建念佛堂,我建议同学建先祖纪念堂。先祖纪念堂就是念佛堂,不必很大,就像我们这个样子就很好,费用不多。我们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