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只有用现在人所说的亿万分之一秒,亿亿万分之一秒,只能用这话来说。
  事实真相就是亿万分之一秒,我们没法子想像,这是讲什么?现象生灭的状况,我们所看到现象是相续相。《金刚经》上佛给我们讲了个比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露是相续相,如电是事实真相,那个电是形容词,电是闪电,闪电是一刹那,其实我们看到闪电依旧是相续相,真正生灭相没有法子体会到,这才叫事实真相。心愈清净变化就愈缓慢,妄念愈多,变化就愈多。我在前面跟诸位说过了,有些人为什么很年轻就老了?有些人到九十岁还看不出老态,你懂得这道理了吗?就是我刚才讲的,心清净,他的相续相就变慢了,老化就慢了;心里妄念很多,他那个速度很快,就衰老得很快,就这道理。
  心地要清净,清净就要随缘,不要执著,跟人家往来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为什么?都不是真的,何必要执著?所以我常常讲,决定没有控制的念头,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你得到好处。你得到什么好处?刚才我讲了,你老化得很慢。青春不能永驻,但是青春可以长驻,驻的一定比别人的时间久,这是一般中国人常讲的养生有道,仙风道骨,佛经上讲的无量寿。哪个不是无量寿?各个都是无量寿。你的寿命短促是被你自己糟蹋掉了,你自己不懂得养生之道,妄念妄想太多,错在这地方。能把这些东西放下,这是佛家讲放下真正的意思,你的智慧增长。我们世间人是烦恼增长,智慧衰退。这真正修道学佛的人、觉悟的人,他烦恼天天在衰退,智慧天天在增长,清净心增长,烦恼的心衰退,没有烦心的事情,身心健康,身心自在。
  所以,末后这一句里面讲的「存亡安危可不」,这字不念「不」,古音念「否」,就是可不可以,你都要看清楚,都要看明白。菩萨慈悲好心帮助人,你看他能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不勉强,勉强就生烦恼了。六祖大师在《坛经》里头不是说,遇到不能接受的合掌令欢喜就好了,不要跟他谈了,能接受的要教他,不能接受的合掌令欢喜,你看多么自在,多么潇洒,这点意思要知道。「智照诸境,示有多端」。用智慧照,不是用情识去见,所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只生智慧,不生烦恼。下面这句这是这一段的总结。
  「令诸众生,各称己分」,这就是这两句经文,清凉大师注解里头,「令诸众生,各称己分」,自己的本分,也就是自己的程度,自己的能力。「而自知见,得调伏耳」,这是教我们,佛教导我们看佛、看菩萨,然后回过头来你能够看自己,看一切众生,会看了。
  下面是第二大段「随门别显」。在没有看到经文之前,清凉大师在此地先给我们介绍,下面的经文分为三段,第一段「初终此品」,就是到这一品的结束,「辨身名差别」,答上佛住处之问,前面问了佛住,在这一品经后半段就答佛住在哪里?「近广种种身等八句,以色相等皆属身故」,我们看到前面种种身,种种色相,都是属於身,身业全部都包括了。所以这一品经一直到结束,都是讲佛的身业,这一品讲如来的正报,身语意,讲身业。
  第二《四谛品》。这是第八品下一品经,「辨言教遍周,答佛所说法问」。前面我们读到,八问里面有问佛说法。「近广种种语业」,在经文里面我们会读到。这地方我们要留意的,如来的身业是现相,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最好的模范,显示出一个究竟圆满智慧人,他怎样生活,他怎样工作,他怎样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要在这里头学。
  在《四谛品》里面要学言语,言语不能够疏忽。你看看佛这样教人,你再看看孔子,孔子教学他分四个科目,第一个科目德行,你们想想看身业是不是德行?从这地方,你就要体会到形象是多么重要,你要想帮助一切众生,帮助社会苦难众生,你的形象要好,你跟大众一接触,大众自自然然生敬畏之心。他尊敬你,他爱护你,他听你的教诲,你才能够帮助他。伦理、道德都在这身相显示出来,做出样子给人看。佛的形象是什么?就是戒律。戒律是佛的身相,经教是佛的言语,禅净是佛的心行。所以在《四谛品》里面,我们要学佛的言语。
  第三「光明觉品,明光轮穷照」,答上面问佛威仪,佛法性,佛菩提,这三个问题,这一品答这三个问题。「近广种种观察」,后面他说「其五句依报,但有现相答,广在前会故」,那个五句依报就不说了,为什么?前面讲过了。在《毗卢遮那品》里头讲过,这地方讲五种正报,前一会是讲依报因果,这一会讲佛的正报因果,这《光明觉品》是佛的意业,身语意三业,都是属於佛身。
  这一会后面还有三品,有《菩萨问明品》、《净行品》、《贤首品》,这三品此地没有提到,到后面再说,那是什么?十信!所以清凉讲十信有文,但是在问里头少了个十信,问里头总共只有九句,他是从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觉一直问起,少了一句,清凉大师说应当是少十信,有道理,十信有文,这是可能过去怎么样把它漏掉了。现在先简单介绍这第一段,就是「辨身名差别,答上佛住之问,近广种种身等」。
  「广上名者,然圣人无名,为物立称」。这些道理、事相我们都要懂得,圣人没有名,他自己不会给自己起个名字,也没有别人给他起名字,不像我们六道里头的凡夫。以我们人道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个名字,名字从哪里来的?大多数都是父母给起的,从小给你起个名字,一直叫你,你也就很习惯了,听到这名字,就知道这是叫我。在古时候的中国,跟现在不一样,古时候中国,父母为儿女起个名字,这是大事情,它不是小事,不能够草率,不能随便。
  如果家里头老人在,这父母亲他还有父母,这小孩的祖父母,甚至於还有曾祖父母,四代同堂的,不少!曾祖父母八、九十岁还很健康,祖父母六十多岁,父母大概四十多岁。所以小孩出生的时候,多半是家里头最长辈的他起名字,或者家里有曾祖父母的,或者曾祖父母说:不必了(叫他的儿子,他儿子是祖父),你给他起个名字就可以了。祖父受命给他起名字。名字的原则是家里面你这一家的尊长,对这小孩的期望,希望你将来长大了,名副其实,名字里头含义希望你要做到。由此可知,中国古人这名号,是你的父母,你家庭里面的长辈、尊长对你的期望,所以一生不能改名。改名字那叫大不孝,违背你父母尊长对你的期望,这最大的不孝。
  但是在中国,古时候中国,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成年了。十九岁以前叫童子,人家把你当小孩看待,你不算成人,二十岁成人。女子十六岁行笄礼,梳头,男子戴帽子,冠礼,这就表示你成人了。到你成年这一天,没有人敢叫你的名。你的名,这一生当中,只有你的父母称你的名,你的祖父母、伯伯、叔叔都不称你的名。为什么?对你尊重。所以这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别名,叫字,名字,名是名,字是字。字大概是你的兄弟同辈分的人送给你的,以后大家都称你的字,连你的祖父母都称你的字。
  所以,以后一生这名只有父母称,老师称,所以老师的地位跟父母完全是相同的;身体生命得自於父母,慧命得自於老师,所以中国人对老师的尊重跟父母是同等的。尊师重道,只有老师一生称你的名。你将来甚至於在国家做了大官了,做到首相了,帝王对你都称字,都不称名,人与人之间的尊敬。如果帝王称你的名,不称你的字,你就犯罪了,你的职务会被撤销了;犯罪,对於罪犯称名,犯罪了,所以犯罪的行为不会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在那样的社会里面,人不愿意犯法,不愿意犯罪,名号的作用不可思议。
  佛菩萨他的名号从哪里来的?为物立称,为众生,全都是教学的纲领、目标、方向,都是这个,都是为了教学,佛菩萨的名号我们不能不知道,此时此处一切众生。我们的创教的老师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佛这名号就是「为物立称」,物是这娑婆世界的一切众生。在这大时代,在这地区,这一些众生共业所感到这地方来受生,佛是应化乘愿来的,我们凡夫共业所感;我们大家也算是有缘,到这世界来了。
  我们的病是什么?对别人缺少慈悲心。这病是大病,这病不是小病。没有同情心,没有慈悲心,所以才会侵占别人、才会有损人利己的念头。处处想占别人便宜,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这念头是所有一切恶业的根源。佛出现在这世间,帮助众生,教化众生,从根本上要把这错误念头改过来,佛的名号用释迦。「释迦」的意思是能仁慈。换句话说,能以仁慈对待别人,对待一切众生。你看他这名字不就是为别人,也就是释迦牟尼佛这一生,从事於社会教育工作,教的是什么?就是教人要仁慈。
  还有一个大病,心不清净,妄想太多,习气太重,贪瞋痴慢,自私自利,所以佛的名号里头有牟尼。「牟尼」是什么意思?用现代最好懂的话来说,清净。佛经上翻的是寂静,寂静是清净到极处,这佛教人对自己要清净,清净心生智慧,不但清净心生智慧,生福报。你看清净心生智慧,这大家都知道,智慧生福德;用慈悲对人,用爱心对人,这是修大福德,清净心生大智慧。
  佛教我们的,名号里头就显示出来了,什么是佛教?佛教是什么?你懂得释迦牟尼佛这名号,你就明了了他教我们什么。「佛」这字是通称,我们中国称圣人,印度称佛陀,圣人跟佛陀意思是一样的,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家的术语是对於宇宙人生一切性相、理事、因果彻底通达明了,这人称为佛陀,在中国称为圣人;他不是神,他不是仙,他是人。
  所以,我常常说,如果用今天一般人的概念给释迦牟尼佛定位,释迦牟尼佛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这世界多元文化的教育家。跟中国孔老夫子一样,他给我们讲的宇宙、人生都是事实真相。这些真相逐渐逐渐被现代科学家能够理解,能够接受。他怎么知道的?佛说了,不但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知道,每个人都会知道。你看《华严经》在这一个大单元最后一品经里头,《如来出现品》,他讲得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话说得太好了。所以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是一切众生的本能,你本来要知道。
  你本来知道,现在为什么不知道?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把你这能力障碍住了,把你的智慧障碍住了。本来知道的现在变成不知道了,这不知就叫无明,无明就是不明了。所以佛教导我们,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你能够把它舍得干干净净,这宇宙之间什么事情你就晓得了!就摆在你面前,什么障碍都没有了。
  今天科学家碰到的最大的障碍,就是不同维次的空间不晓得怎么突破?佛告诉我们,不同维次空间是怎么来的?是妄想分别执著里头变现出来的,只要你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断掉了,没有了,一切空间维次全部突破了。到那个时候,你才更能够看到宇宙真相,重重无尽的法界。有没有能力遍入?有,普贤菩萨说了,普贤有能力遍入,同时在所有不同法界里头现身,都是属於本能。
  为什么不把妄想分别执著舍掉,还那么严重的执著?佛真是千言万语、苦口婆心在劝导,我们听的时候听得也欢喜,也点头,头点下去之后就忘掉了。不肯放下,不肯舍弃,那你有什么法子?这又是什么缘故?那是无量劫来在六道轮回烦恼薰习的时间太长了,根深蒂固。明明知道,自己毫无能力控制,毫无能力纠正过来,这是很可悲的现象。怎么挽救?没有别的,长时薰修。你不认真学习不行。
  认真学习,每天锲而不舍,你会有成就。那要多少时间?各人根性不一样,利根的人,三年到五年可以成功,根性钝的人,有人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般讲三、四十年的薰习,这要有寿命,你要没有那么长的寿命不行。可是真正的走这条路,你的寿命自然会延长,为什么?心清净。清净心、慈悲心延长寿命。换句话说,你有足够的时间,总而言之,锲而不舍。
  对於世间,这是我常常讲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贪瞋痴慢,这东西一定要淡薄,叫你一下断你断不了,希望你一年比一年看得淡,你在佛法薰修上才能够产生效果,我们一般人讲的功夫得力了。这东西放不下,这是大障碍!许许多多修行人,一生没有成就,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