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裔-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十四章绣活惹来的麻烦

说是转年才是嫁期,可也没剩下几个月了,这段时间里杜家还要为若华备好嫁妆添箱衣物头面,还只怕是赶不及,都急急忙忙地催着文心阁锦绣坊这些京城里上好的工坊赶制着,寿安居和自在堂那边忙得不可开交,就是吟华苑也没能躲了闲去。

“这个,我想我还是不做罢了,这实在是……”若华一脸苦笑地看着自己手里的绣活,自己绣的分明是比翼一起飞的彩蝶,怎么就成了……一堆乱线头?

纽儿在旁看了一眼,扑哧笑了出来,被瑾梅瞪了一眼,才忙又收敛了些,道:“小姐从前的绣活也是不错的,怎么如今却是……”

若华却是长出口气,将那绣盘丢在桌案上,不耐烦地道:“快拿走,我可是绣不出来了,眼都瞧得花了。”

瑾梅忙端起绣盘在一旁道:“这怕是使不得吧,眼看嫁期将近,这还有八双鞋面子,八套被面,还有绣花盖头都是要做的,若是再不着紧只怕是赶不及了。”

若华简直要哭出来了,神哪,收了她回去吧,她自来舞刀弄枪地惯了,平日让她装装小姐样子还行,这绣花,的确不是她的强项呀,不过是小半会的工夫,她手上已经是扎了好些针眼了,还弄出这么个看不出是啥的玩意来。

她苦着脸看着瑾梅道:“就不能是你们帮着我作么,非得要亲手作才成?”

瑾梅和纽儿几个却都是十分认真地摇摇头:“这嫁妆可是要送去王府让太妃娘娘亲自瞧过的,若是奴婢几个代为作了,只怕日后小姐嫁了过去要露了底的,这可使不得,还是小姐学着做吧。”

若华翻了个白眼,这么光明正大的理由偷懒,还真是让她无话可说,只得拈起针线来比着一点点绣着。

“二小姐可在房里?”外边传来武大娘殷勤的笑声。

锦画挑了帘子出去,笑着道:“是武大娘,二小姐在房里,请您进去了。”

武大娘忙应着进了房里来,瞧见了那桌上摊开的绣活和正皱眉拈着针的若华,忙不迭地福身道:“二小姐安好,奴婢是奉了夫人之命来给您送地契来的。”

“地契?”若华有些不明白,瞧了一眼武大娘捧着的那个红木小匣子。

武大娘打开来呈了上去,口中道:“前日大老爷吩咐了,说是二小姐把那船行与了三小姐做陪嫁,大夫人直夸二小姐您性子宽厚大气,果然是有福之人,又吩咐了奴婢召了中人来,选了好几处京中上好的宅子铺面置办了下来,让送过来给二小姐做添箱呢。”

若华明白过来了,看来大老爷和大夫人最后还是把那船行给了若瑶做添箱,只是不知道肃王府用了什么手段逼得杜家交了出去。她低头道:“大娘送岔了,这该送去老太太哪里,这些不是我该过问的。”

武大娘陪着笑道:“是先送来给二小姐过过目,一会儿就送去老太太那儿入了册子。”

若华瞧了她一眼,道:“替我谢过母亲,就说我待嫁之身不好多走动,就不亲自过去了。”

武大娘应着退了下去,心里却是很是无奈,这二小姐怎么是个油盐不进的,先前大夫人掌事的时候不见她上赶着巴结,如今她被赐婚为王妃,大夫人置办了地契自己前来示好,她也是一副不在意的模样,还真是个难对付的,日后她做了荣亲王妃只怕对长房也不会有什么照应。

若华却是在房里露出了一丝笑容来,这大夫人如今舍得拿出这么一笔来也是看在了船行的面子上,毕竟这些比起船行的进项来只是九年一毛,也难怪她舍得了,只是这也是自己所希望的,能够把那船行彻彻底底跟自己划清楚界限。

那边厢香福园上房里,若瑶把那绣盘掼到地上,横眉怒道:“什么劳什子东西,却要我亲自动手做,给十两银子让锦绣坊做了去要什么有什么,值得费这个心思。”

大夫人皱着眉让丫头将绣盘拾起,道:“这可不成,你这绣活可是送到王府去给肃王妃和阖府上下瞧了的,若是做得好了,才会有人说你心思灵巧贤惠得体,怎么能交与她人之手,还不快些做了是正经。”

若瑶却是一脸气愤不屑:“做这些有何用,横竖是个夫人,正经主子在吟华苑呢,她才是要上赶着去求着太妃娘娘高看一眼”

大夫人又是叹气又是无奈地道:“你管她作甚,你自个的事要紧,眼看转年你也要出阁了,这些陪嫁之物自然地紧着备齐,那日我去王府见过肃王妃,虽然瞧着面上一团和气,只是极难应付,只怕你嫁过去之后要小心谨慎,现在这些更是出不得半点岔子。”又急急催着若瑶快些动手做。

若瑶却是哼了一声,道:“怕什么,如今我可是陪嫁了一大宗财物过去,比起那肃王妃当日都是强了许多,料她也不敢小瞧了我去。”大夫人却是蹙着眉,欲言又止,只是催着若瑶赶着陪嫁的绣活。

照着规矩,若华为太妃做完第一只万福荷包和鞋面子便要打发人送去王府请太妃瞧过,才能接着绣完被面盖头。

荣亲王府和韵斋,太妃坐在小榻上啜了一口五彩戏鱼瓷碗里的燕窝,抬眼道:“是杜家使来的人?”

一旁的大丫头紫嫣忙答道:“是杜二小姐贴身伺候的,如今捧着那绣活在门外候着呢。”

太妃叹了口气:“叫她进来吧,瞧完了早些打发回去,一会子王爷该回府了。”

紫嫣引了瑾梅进去,瑾梅虽然未曾亲见过太妃,心里也是害怕不已,却是素来稳重的,恭恭敬敬地跪下道:“奴婢见过太妃娘娘。”

太妃却是扫了她一眼,见是个模样不算出挑面色平和的丫头,也不多话,只是向紫嫣道:“拿过来瞧了吧,我也乏了,要歇一歇。”

瑾梅听得心里一紧,没有敢抬头瞧太妃的脸色,只是低着头听候吩咐,只听紫嫣端过自己手里的盘子呈了上去,一阵悉悉索索地翻捡声,让瑾梅心里七上八下,只恐太妃挑出什么不是来。

好一会才听太妃道:“也不过如此,罢了,料想她是做不了这些细致的绣活,也不必再看了,收着吧。”紫嫣将盘子收到一旁。

瑾梅忙磕头道:“多谢太妃娘娘,奴婢这便告退回府。”

太妃眉眼不抬地摆摆手道:“去吧。”瑾梅这才一身冷汗地退出了房去。

紫嫣瞧着那盘里的荷包和鞋面,都是紫色湖绸作底,绣着玉兰和松枝,荷包下还缀着四合如意绦子,瞧起来虽然算不上精致,有几处还是拆过重新绣过的,但也是用了心的,正合了太妃平日的喜好。

她轻声问道:“太妃娘娘,这送来的鞋面子要不要上了底穿上试一试?”

太妃面色不动,将那碗燕窝磕在矮案上,淡淡道:“不用了,收到箱笼里去就是了。”

紫嫣心里一叹,知道太妃必然还是为了赐婚的事不痛快,只得应着将那荷包和鞋面子收拾进去,又陪着笑道:“昨儿个袁府里夫人使了人来说,过两日带着五小姐过来给您请安呢。”

平日说起袁五小姐,太妃都是有几分喜欢的,只是自从玉佛寺之事后,倒有些变了,果然太妃有些不大喜欢地道:“这会子都赐婚了,她还赶着过来作甚。”

紫嫣抿嘴一笑,低声道:“恕奴婢说句逾越的话,那袁五小姐对咱们王爷可是……”

太妃呵斥道:“混说些什么……”转念自己也不禁笑了出来:“琰儿自来待外人冷冰冰的,却想不到这些世家小姐却是对他很是上心。”

很快又叹口气道:“只可惜这门婚事拖累了他,若能娶个家世清白的世家小姐帮衬着些,他哪里会这般艰难。”

她停了一停,道:“袁夫人的意思我倒能猜到几分,袁家如今也是一脉难支,外边瞧着光鲜,内里早已是只有空架子了,原本有我看顾着还能有几分好,如今我年岁大了不大管这些外事,她这回怕是铁了心想把彩衣嫁到王府来,哪怕只是做夫人也是认了,这样还能指望着王爷帮衬着些。”

紫嫣轻声道:“如此,可要使了人回了袁夫人?”

太妃皱着眉想了想道:“罢了,横竖琰儿这门亲事我瞧不上,袁家想要过来瞧瞧就过来吧,彩衣虽然没什么见识,却还算乖巧柔顺,做个夫人也是合适的,让她们过来吧。”紫嫣答应着记下了。

瑾梅急急赶回府里,回到吟华苑,将方才在王府里见太妃的情形事无巨细一一说与若华听了,末了颇有几分忧色地道:“小姐,只怕太妃娘娘为了赐婚的事心里还是有些……”

若华叹了口气,眉间微蹙坐在位上,许久才轻笑着道:“你自那边赶回来也乏了,快些换了衣裳歇一歇吧。”

瑾梅摇摇头,低声道:“奴婢只怕太妃娘娘挑出错来,好在安稳地过了,只是太妃娘娘对小姐怕是有些误会。”

若华摇摇头,平静地道:“这个一时也是急不来的,太妃娘娘原本对赐婚一事就是并不喜欢,难免会有所迁怒,想来过些时日慢慢会回转心意的。”瑾梅心里一叹,知道若华也只是宽慰自己,想到日后若华嫁去王府,还不知有多少委屈,心里有些酸楚不堪,又不能让若华瞧出来,怕她更是难过,忙掩饰着告退出了房去。

第九十五章亲迎

待嫁的数月匆匆而过,若华倒是难得不必管事又可以打着待嫁的名头不用出门,如此倒是清闲了些,每日只是做做绣活,与纽儿瑾梅几个说笑一番便过了。

转眼到了二月初抬妆的日子,杜府早早便挂上了大红灯笼,高悬红绸帷幔,大红引毯直铺到正堂,下人们也换上一色的绸衫,将早就备好的陪嫁箱笼足足有一百二十抬之多,这还不算大件的屏床桌柜,那些是早已送到荣亲王府去的了。

待到一声高喝“吉时到”府门前噼里啪啦响起了响亮的炮仗声,一众年轻有气力的小厮们一齐抬起那妆点着大红绸花的箱笼出了杜府大门,向正街浩浩荡荡而去。

早有看热闹的人群拥挤地立在街边,看着那一抬一抬地箱笼陪嫁,口中啧啧称奇:“……果然是了不得,这架势怕不是有一二百抬呢,不知是哪家娶亲,这么大的排场。”

“你果然是个糊涂的,连这个都不知道,这是荣亲王府纳妃呢,娶了这杜家老爷的二女儿,这些嫁妆都是杜家准备的。”

“娘家陪了这么多嫁妆,又是嫁去王府作王妃,这位杜二小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得了这么的福气。”

若华坐在吟华苑里听着外边炮仗声作响,又是人声鼎沸的,不禁道:“这还只是抬妆,到了亲迎那日还不知是什么光景呢。”

纽儿笑着道:“必然更是热闹,听银瓶说,老爷那日回来说了,太后娘娘给了恩典,特特指了晋元长公主为纳妃之礼的媒人呢,这便更是了不得的殊荣,那日只会更热闹非常了。”

若华却是难见喜色,太后如今给的恩典越多,殊荣越大,只怕里面掩藏的越深,未必是桩好事。只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有步步为营了。

抬妆之后的几日都是忙乱不堪,若华也没能再得了闲,先是随着杜宏昌一道去祭了家祠,又正妆去了寿安居和香福园给老太太、大夫人磕头。

老太太拉着若华,细细瞧着,忍不住滚下泪来:“好孩子,明日便是纳妃的吉日了,你便要出阁了……”

一旁的二夫人忙笑着劝慰:“这可是大喜之事,若华这一去是去王府作王妃,两府隔得也不远,她要回来也不过是半盏茶的功夫就到了,老太太还怕见不着么?”

若华忙跪下道:“婶母说的是,若华定会常回来看祖母的。”

老太太笑着拭了泪,点头道:“年纪大了,这眼泪儿也是越发多了,终究是心思糊涂了,你快起来,坐下说话。”又交代了许多嫁过去之后的规矩,嘱咐她要听太妃的话,好生伺候王爷。若华一一都应下了。

到了香福园上房,大夫人难得露了笑脸跟若华说了几句,也不过是如老太太一般的嘱咐,只是末了却又道:“你如今要出阁了,照规矩有些话该是我这做母亲的教的,如今自然也不能少了。”

她看了武大娘一眼,武大娘捧着一本小匣子上前来,呈给若华,大夫人在旁又道:“夫妻人伦本就是天地阴阳调和之事,你此去自然是要伺候王爷,为王府诞育子嗣。这匣子里是压箱底小册子和瓷像,你回去自己瞧了便知道了。”

若华一个现代女性自然对这个不会完全不知道,只是如此直白地提到这个难免还是有些尴尬,点头应下了,让瑾梅端着那小匣子告退出了上房。

初八一早,天色还是墨黑一片,吟华苑早早便点了灯,若华睡眼惺忪地起了身,问道:“什么时辰了,怎么这么早?”

瑾梅笑道:“不早了,已是丑时了,一会子还要开面上妆,怕还得紧着些呢。”

若华不大明白,掩着嘴打了个呵欠道:“开面?那是什么?”

到了开面的时候若华才知道什么叫痛苦一位喜娘拿着大红棉线从上到下将她脸上细细的汗毛全部绞下来,虽然喜婆已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