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裔-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华心知必然是為了羽林卫的事,忙上前站在太妃身边,轻声道︰“王府门前来了羽林卫,说是要进来拿人。”太妃身子微微一晃,牢牢抓住她的手,目光灼灼地盯着花厅门外。

萧琰沉着脸大步走进来,身后跟着个着长身飞鱼补服,头戴乌纱冠,分明是个堂上官,腰间仗剑面色冷然步步紧随着。萧琰行到太妃跟前揖手道︰“太妃娘娘,诸位皇嫂,羽林卫奉上諭前来拿人。”

花厅里的气氛霎时凝重起来,诸位皇室女眷都是面面相覷,都是一副惊惧的模样。这里面谁人不知,羽林卫自泰元年间建立伊始,负责监察朝臣勛贵,到文皇帝更是设了特许羽林卫设刑狱,不受叁司所辖,直属御前,得詔便可将一品大员抄家拘押,再是臭名昭着了。

那堂上官倒是上前一撩袍摆拜倒︰“太妃娘娘,下官卢宸奉詔前来,不知太妃娘娘寿辰,万望恕罪。”

太妃噙着一丝冷笑︰“你既然是奉詔,还要我恕罪作何,要拿谁只管说便是。”

卢宸依旧恭敬道︰“不敢,实在是公务在身,不敢耽误。”起身却是走到睿郡王妃跟前,道︰“奉上諭,睿郡王萧凛勾结乱党,图谋不轨,着即押入刑狱严审,府中女眷僕役一并看押。”说罢,皮笑肉不笑地抬手道︰“王妃请吧。”

一时间花厅里眾人都抽了口冷气,不敢置信地看着睿王妃,paier睿郡王素来得皇上器重,怎麼会……再看花厅外已经不知何时候着好些羽林卫,都是仗剑肃立,气势逼人。

睿王妃脸色青白不定,待要起身分辨几句时,竟然无法自己立起身来,只能扶着丫头勉力站起来,嘴唇翕动着颤声道︰“你们……你们把王爷如何了?”

卢宸道︰“睿郡王已经被送去刑狱,下官特来请王妃一道前去。”说着却是向外边打了个呼哨,进来两位羽林卫力士,丝毫不避男女之嫌,架起睿王妃便向外去了,余下的人也是鱼贯而入,连睿王妃带来的丫头婆子俱不放过,一概拿下扬长而去。

卢宸这才堆着笑回身一拜︰“让太妃娘娘和诸位王妃夫人们受惊了,实在是皇命在身,不敢违抗,还望多多恕罪。”又向萧琰一礼,这才欠身退了出去。

听着外边凌乱撤出的脚步声,睿郡王妃的哭泣声和丫头婆子们的求饶声渐渐远去,花厅中一时间竟无人出声,都是胆战心惊地立着,再想不到皇亲之中最得器重的睿郡王就这般被押入刑狱,连家眷下人一概不曾放过,罪名居然是谋逆。

太妃勉强压下心中怒气,强笑道︰“不必理会那些朝中之事,咱们只管听戏吧。”

话虽如此,花厅中的女眷们哪里还有心思听戏,个个脸色苍白,惊魂未定地不敢多说,几位王妃公主為着皇家的脸面,强自镇定,但也是受了惊吓,一时竟也说不出话来。

只有年长的齐王妃,不知是糊涂了还是怎地,竟不曾把先前那一幕放在心上,依旧拉着太妃絮絮说着从前的旧事。

晋元公主见荣华脸色不大好,倒是上前来道︰“我素来不爱听戏,这花厅里坐的久了怪闷的,不如请九弟妹陪我出去散散可好。”

若华只觉得今日羽林卫进府抓人的事太过突然,竟然连萧琰事前也不曾得到半点消息,只觉得心中忐忑,见晋元公主如此说,少不得微微笑道︰“我就陪七姐出去散散。”又与太妃说了,这才陪着晋元公主出了花厅。

出了蓼香坞,晋元公主系着一袭大红猩猩毡羽毛缎斗篷,却是满腹心事地挽着若华的手,缓步走着,许久才道︰“九弟妹宽心,今日之事……怕只是睿郡王一家之祸,料来不会祸及旁人,也是那卢宸太过放肆,明知太妃生辰还闯进来。”

若华望着碧涵池中疏疏落落的枯荷睫,蹙眉道︰“先前是半点不知,哪曾想到会有这等事。”

晋元公主却是苦笑着道︰“皇上登基以来,羽林卫并不似文皇帝在时那般被看重,京中也安寧好些年了,料不到……”

二人各怀心事地在池边立着,丫头们也都不敢上前扰了,只是远远跟着。不多会的时间,锦画快步从蓼香坞而来,见二人在此才松了口气,福身道︰“宫中使了人来宣旨,太妃娘娘请公主和王妃过去呢。”晋元公主与若华都是一惊,想着先前发生的事,只怕这旨意并非善意。

花厅前的戏早就叫停了,太妃领着诸位公主王妃及夫人们拜倒在地,一名年长的内侍清了清嗓子道︰“奉諭赐敬淑太妃金凤二只,金瓖珊瑚头箍一围,金瓖青金方胜垂掛一件,金瓖珊瑚顶圈一围,金手鐲四对,绣五彩缎金龙袍料五匹、绣五彩缎蟒袍料二十叁匹、绣五彩纱蟒袍料二匹、织五彩缎八团金龙褂十八匹、绣五彩纱龙袍料叁匹。”念毕,笑着道︰“太妃娘娘快请起,奴才已经着人把这些赏赐都送到府里了。”

太妃扶着若华的手站起身来,听他这麼说,便微笑道︰“有劳你走着一趟了,还请留在府里吃了宴再回宫去吧。”

那公公笑着作揖道︰“谢太妃娘娘爱惜赐饭,只是太后娘娘等着回话,少不得先回宫去,下回再来领。”

太妃面上平淡无事,手里却是紧紧攥着若华,待那内侍退了下去,她才转过头向若华道︰“太后娘娘如此厚赐,实在是莫大的恩典,你随我进宫去谢恩吧。”

若华对今日之事也是满是不安,听太妃如此说,明白她是要借着进宫谢恩去打探消息,便应着,向一眾女眷告了罪,托了晋元公主与东阳郡主照应着,自己匆匆回房换了头冠,陪着太妃进宫去了。

慈寧宫,太后见她二人来,并不惊讶,淡淡笑着叫太妃坐了︰“今儿是你生辰,原该早些召了你进宫来热闹热闹,奈何我这些时日总是身子不大好,又想着把那些宗室亲眷们召了进来,反倒拘束,不如让你安生在府里过,也好自在。”

太妃陪笑道︰“您身子可大好了?若是早听说了,我就该时时进宫来请安。”

太后面带倦意地道︰“有什麼好不好的,年岁大了毛病也多些,难怪人说人老了越发讨人嫌了。”

若华在旁陪笑道︰“太后娘娘万不可如此说,您可是宫里的老寿星,大家都想着沾一沾您的福气呢。”

太后一时笑了起来,瞧着若华道︰“琰儿媳妇越发会说话了,连哀家都忍不住喜欢。”

太妃笑了笑,却是正色道︰“今儿倒是唬了我一跳,只以為出了什麼乱子了……”把羽林卫进府抓人的事说与太后听,脸上是惧怕的神色︰“这情形可是只在先皇在时听说过,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什麼。”

太后听着,脸色也有几分难看︰“卢宸居然连荣亲王府也敢闯了进去,真是胆大包天了,就算是有詔諭,也该等到散了席出了府再动手不迟。”她说着嘆了口气,“说来也是冤孽,方才韩老夫人还来我这求情,说是瞧在老太师的面上,好歹不羈押在刑狱里,说那里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唉,我何尝不心疼,凛儿是老大唯一的子嗣,也算是我的孙儿,我哪里舍得让他在那里,只是这些都是前朝的事,我是不能管的,不能叫皇上為难,只好狠了心了。”说罢,掏了手绢蘸了蘸眼角。

太妃也是嘆气道︰“您自己也要放宽心,终究是没法子的事,如今还看叁司怎麼审吧。”说了好一会子话,太妃才带着若华起身告辞,匆匆回了府。

寿宴是早早就散了,许是出了羽林卫的事,眾人也都是担惊受怕,散了席便纷纷告辞回去了,只有晋元公主留了下来,待太妃与若华回来才闲话一会,也回了公主府去。

期园,若华让瑾梅替自己换了家常的衣裳,怔忪地坐在镜前,想着今日进宫太后说的一番话,分明是早就知道睿郡王的事,只是内情是什麼?睿郡王真如卢宸所说,勾结乱党,意图谋逆?為何不是肃郡王?

若华想了好一会,对瑾梅道︰“你悄悄找人传了消息给牙行,让他们设法打探下睿郡王府的消息,报给我知。”邓婆子前日让人来回话说,送了好些丫头到京中大小府邸里去,连肃王府都买了好几个丫头去,想来要打听消息并不难,这会子便是该用上的时候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分家(上)

寿宴散后,萧琰不曾回过淇园,只是打发人来说了在文华阁歇夜,让人送了衣裳和素日用的物件过去,必然是召了心腹商议睿亲王的事,第二日又早早更衣上朝去了,大半日不见回来。

若华虽是心中也放心不下,又不得不赶去杜府,那边正是重开祠堂,只得照旧安置好了府里的事,与太妃说了才匆匆赶回去。

“王妃来了。”一时间候在寿安堂的叔伯太太、大夫人、二夫人与若兰若瑶若梅若芳几个姐妹都迎了出去见礼。

若华不见老太太,不由地有几分担心∶“老太太呢?”

若兰上前拉着她的手,强笑道∶“老太太今儿一早起来,身子不大好,叫我向你告个罪,不能出来迎你了。”若华哪里不知,老太太必然心里难过,支撑不住才会如此的。

她快步进了正房,见老太太面色晦暗半坐在贵妃榻上,见她来时,却是未语泪先流,拉着她挣扎着要起来∶“王妃……”

若华忙上前扶住她,背对着身后大夫人和若瑶几个打探的眼神,取了手绢替老太太拭泪,口中道∶“老太太还是舍不得二老爷和婶母呢,快别难过了,这外放一去也不过三五年就能回京述职,还能时时送了家信来的。”

老太太强打起精神,道∶“王妃说的是,终究是我糊涂了,二老爷能去任上历练一番,也是他的造化。”

又向着若华身后站着的众人道∶“既然王妃已经回府了,让人去前院请了叔伯老爷们和两位老爷过来吧。”蓝琴答应着,使了小丫头去请。

虽说都是族里的亲戚,但若华如今是王妃,若兰也是有诰命在身,自然要讲究些。小丫头们抬了松鹤长青苏绣绨素屏风隔开来,几位叔伯老爷和杜宏昌、杜宏茂两兄弟恭敬地在屏风外止步,顿首拜倒∶“见过王妃。”待叫了起才各自按着辈分坐好。

老太太先开言道∶“原是我一点子妇人见识,想着府里长房和二房终归是要分开去的,如今二房又要外放,便藉着此时请了族里几位长辈来做个见证,替他们拿个主意,倒累了几位兄弟弟妹长途跋涉来京中,是我的罪过了。”

几位叔伯老爷太太们忙起身道∶“不敢,老太太只管吩咐就是。”

老太太请他们坐下后,才又道∶/派派/“老太爷走得早,留下他们兄弟二人也都是有出息的,还有恁大一片家业,自然也都是他们兄弟的,如今都放在明面上,请大家过目了,商议如何分吧。”

丫头们捧了几个藤箱上来,打开了里面密密麻麻都是些账簿子,有田庄的,有徽州和京中各个铺面的,还有苏杭两地绸缎庄和西洋运回贩卖的洋货行的,全都放在堂中的条案上丝毫不乱。

旁人倒也罢了,只有大夫人是一脸按捺不住的心急,死死盯着那条案上的簿子,若华瞧得分明,不由心底冷笑一声别开脸去。

几个叔伯老爷中,年纪较长得是杜家老太爷的四弟,人人都叫他作四叔公。四叔公看了看那摊开一桌的账簿子,清了清嗓子,看向一旁坐着的杜家两位老爷道∶“既然老太太发了话,我们自然是不敢推辞了。你们两个房里当家的也说说有什么打算,再来商量。”

杜宏昌掌家也有好些年了,最是知道杜家最大的财路就是那船行,如今船行已经给了肃郡王,这留下的田庄铺子都是些小打小闹的,他倒也瞧不上眼,索性博个大方厚道的名声∶“二弟,不如你们先挑吧。”

屏风后面坐着的大夫人可是按捺不住了,急急忙忙开口道∶“老爷莫怪我多嘴,既然四叔公让长房先说,长幼有序,少不得我要提一提。咱们府里外面瞧着是光鲜,实在不过是靠着田庄铺子得的那点子钱来撑着。虽说老爷如今已经是工部员外郎,说起来俸禄不过三百两一年,这点子光顾着府里上下吃嚼都不够,哪里能顶事。既然如今二老爷高升要外放,那这京中的铺面和庄子自然是用不上了。依我说,就把那徽州的宅子田庄一并给了二房,我们这一边也就不计较了,只要了这京里的就是了。至于那苏杭的丝绸行原本就是长房里的,自然还归这一边,洋货行这几年赚的银子不少,我也不留私了,就给了二弟妹,权当添些体己吧。”

她这话一出,二夫人的脸色便不大好看了,谁人不知这京师的铺面和庄子的价钱远远高于徽州,在徽州一个寻常铺面不过二百两银子便可买下,在京师少说也得上千两,再者说当初府里离开徽州时,已经把大半铺面和庄子都兑成了现钱,留下的不过是些不大好卖的。还有那洋货行,原本就是靠着船行出海才能有些货品出售,如今船行都给了肃王府,哪里还有东西可卖,分明是欺负二房。

二夫人平日就与大夫人不对头,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