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豢榭盏亍C挥形绞裁吹模还衷谝丫巧钜梗颐嵌己芷>耄趺此狄驳眯菹⒓父鲂∈痹僮摺�
依旧是布置好了监控,车停在自来水厂外面的空地上,然后安排了岗哨,有的人拿着睡袋到水厂的厂房里睡,有的睡在车上。
监控那里是墨余和李抒铭轮流到通讯指挥车里值班,而我和梁铮铮到水厂的屋顶上站明哨。我们值第一轮岗,现在是凌晨2点,雨算是收住了,河边风大,还零零星星的飘着些水珠子,很冷。不是冬天那种冷,但已经有些让人站不住了。
林卓然上来了,跟他一起来的还有小记者周灵洁,为了忘掉刚才在树林里看到的那恐怖的一幕,我故意打趣他们说:“哟,你俩什么时候在一起了?”
周灵洁撇了撇嘴说:“我们……大家一直在一起的,你才发现?”
林卓然笑笑,他不是来和我说笑的,我把我戴的夜视镜交给了周灵洁,让她和梁铮铮保持警戒,自己蹲在地上,接着房顶围栏的掩护,点了一支烟抽起来。
林卓然也蹲在我旁边,说:“你不是一直觉得那些树长得有问题吗?现在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和病毒有关。病毒传播的三种渠道,空气传播,水传播,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会导致人以及哺乳动物感染变异,水传播目前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毕竟不管什么样的病毒,把水烧到100度煮上半小时都得死。但水传播的病毒还是对植物有影响。我刚在指挥车里把最近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了一下,这些过度生长的树木不是个别现象。墨余通过军方的网络进入了‘深绿’的信息库,调了一些数据出来,基本证实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我就说吧,从那一次代替陈贶出差到那个荒村见到那些长得过于茂盛的树木,我就觉得有问题。植物可以说是自然界里最逆来顺受的种类,基本上它们都是充当动物的食物,不过植物变异的后果又会是什么?仅仅是长得高大吗?还是,它们会开始攻击动物?
林卓然知道我的疑惑,接着说:“从我们得到的资料来看,‘深绿’的专家们经过调查发现,许多植物在吸收水传播的病毒后,生长速度提升了10倍左右,少数品种的生长速度会提升20倍,同时生长极限也扩展了几倍到十几倍不等。也就是说,1棵小树如果原来要10年才能长成大树,现在用1年就可以了。”
这时梁铮铮随口插了一句:“这不挺好的吗?过去我们一直因为森林被过度砍伐而苦恼,现在看来,这种病毒也有好的一面呀。”
林卓然沉默了一下,说:“好与坏是相对的。打个比方吧,我们一直说城市就是水泥森林,即使道路旁边种一些观赏树,那些树也总长不大。现在那些树能长大了,可能一两年内,城市里的行道树就会长成森林,观赏类的藤本植物也会覆盖大楼。注意,任何事物一旦超出了正常的范围,都会是灾难,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城市的行道树长成了一片森林,而且高达数十米,比许多楼房还高,你觉得那是绿化呢?还是恐怖呢?还有,城市行道树一旦长成森林,它们的根系必然就会破坏道路,而藤本植物更将穿透墙壁,最终将楼房瓦解。可能还不止于此,还有与植物共生的动物,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蜈蚣,应该也是变异品种。”
不说那些蜈蚣还好,一说那些蜈蚣,我都不由得浑身泛起了一阵鸡皮疙瘩。
林卓然的话总的来说就是一句,植物也疯狂。
活着越来越难了啊,不仅仅是要对付丧尸,好吧现在官方宣布丧尸可以控制了,又要面对疯狂的植物。如果是在过去,这些植物再怎么生长迅速,都绝对跟不上人类对它们的消费。现在我们再也不用立法禁止砍伐森林了,但是且慢,现在的问题是,这场灾难已经让全世界的人口骤减,城市被废弃,如果反过来,人类的生长远远跟不上这些植物的生长呢?到时候我们上哪去种田?靠什么养活自己?更不要说这些植物很可能还有毒,繁殖得似乎也很快……
“也不要那么悲观吧,”小记者周灵洁打了一个响指,说:“安啦,灾难总会过去的,等到我们重建家园的时候,这些植物不正好为我们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吗?我们的老祖先从森林里走出来,经过几千几万年发展到现在,难道我们还会退化会森林里当猴子不成?人类不会这么容易灭绝的,比起恐龙来,至少我们还有科技,对不对?”她看了我一眼,不等我说话又说:“老大我知道你对科技充满了怀疑,你甚至认为这场灾难归根到底就是科技的滥用所导致的,不过老师刚才也说了,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我们对科技不是那么盲目和自大,那么科技终究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厉害的武器。”
好吧,要论说,我是说不过这个小记者的,不过梁铮铮嘿然一笑,说:“哟,连林老师的‘林’字都不要了,老师老师的叫得这么亲热,我怎么觉得这里面有猫腻啊。”
周灵洁看了我和梁铮铮一眼,痛心疾首的说:“铮铮你完了,你已经被这个猥琐大叔同化了,还是说,你们本来就是一样八卦的人?”
梁铮铮哼哼了一下,很有把握的说:“走着瞧,我就看看究竟是我八卦呢,还是你嘴硬!”比起谈论那令人窒息的植物来,讨论八卦无疑让我们愉快得多。虽然小记者能言善辩,林卓然风度翩翩,可在我和梁铮铮持续不断的八卦下,这两个人最终落荒而逃,我和梁铮铮欢快的击掌,我们都对我们这种默契的配合感到欣慰。然后我们轻轻相拥,在这深夜的风雨里,这样的欢笑很让我们忧伤。
当我们换岗回到车里休息之后,心有灵犀的,我们在相拥取暖之余,开始温习起了功课。其实自从那一次之后,我们都没有温习过功课,几次浅尝辄止都被这样那样的事打断了。认真说,这还是那天之后的第一次。主要是铮铮比较纠结,还有各种不巧合。但这时候,我们疯狂的向对方索取也回应着对方的索取。也是因为天亮以后还要赶路,我们才不得不留出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休息。
深秋的黎明很冷,我们只有紧紧的拥抱着对方,才能证明自己的温度。
这是末日,也许除了丧尸,以后我们还要学会在丛林里生活。(未完待续。)
第164章、前面有小镇
深秋的黎明照常来到,没有下雨,但河边有一些雾,给人的感觉很潮湿,很冷。
照例,在鹿敏儿等人为大家准备早饭的时候,李抒铭把无人机放了出去,对我们即将要走的路进行实时的侦查,而墨余也没有闲着,我们的指挥车是能够连接军用网络的,这是我们了解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
当然,以我们的权限,我们所能了解到的,也是军方筛选过的信息,这肯定不是最真实的,但总比以前我们一无所知的好。墨余有时候也能翻越军方的防火墙,得到一些更为真实的信息,但他并不是真正的黑客,他以前只是一个搞网络营销的宅男,所以他翻墙的技术也很有限。
一早起来,我们就像过去那样浏览了一下军方放出来的消息。就目前看来,科学家们研制的新制剂效果还比较不错,许多地方都在救援了更多的幸存者的同时建立起了隔离墙,将城市里活动的丧尸分开隔离起来。
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位于贝加尔湖畔联合国总部发布的最新视频,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和家园医药国际联盟的轮值主席共同呼吁各国组织并加大力量投放新制剂,隔离感染者,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赢取时间和空间。
现任的联合国秘书长是一个欧洲小国的政治家,据说他的祖国在这场灾难中已经灭国了。这种消息无法得到证实,不过秘书长的脸色确实非常的悲痛,他在视频里呼吁各国各民族各党派以及不同宗教的人士放下原有的争执,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度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难关。而家园医药国际联盟的轮值主席是一个美国的病毒学家,她再三对目前推出的新制剂进行解说和保证,并提出在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新的治疗方案包括预防方案已经呼之欲出。
所谓的预防方案也就是种植疫苗,但我们都知道疫苗本身也是一种病毒,灾难到了这种地步,再要我们相信种植疫苗是无害的,坦白说我真的没办法做到。
不过比起联合国发言人的一团和气和深情呼唤,国内的官方发言人语气就要严峻得到。在这段应该是最新录制的视频中,总指挥部发言人主要强调了一件事,就是要求幸存者们就近加入到官方指定的幸存者基地,发言人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全国范围内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型基地已经不下100个,各战区也正在进行合并工作,并且每个战区已经建立起至少2个200万人口以上的要塞城市。发言人没有给出明确的期限,但反复强调要求幸存者就近加入官方基地,为重建家园尽一份力。这就不是一种呼吁,而是要求,如果再给出一个期限,那就是命令了。
这个信息对我们来说还是有很大价值的,至少我们明白我们必须尽快完成这趟旅行,不然期限一到,再想自由行动会有很多困难和麻烦。另外我觉得官方对新制剂并不像联合国秘书长还有家园医药国际联盟的轮值主席那么有信心,这一点从要塞城市的建设就可以看出来。
什么叫要塞?一个要塞首先是一个大型而全面的军事基地,就有强大的防御设施,防御谁?当然是丧尸,即使现在官宣的消息是丧尸已经能够控制,而且正在用隔离墙大范围的隔离,但还是必须要防范的。虽然现阶段科学家们一致认为丧尸还是可以,并且也是必须要治疗的,但是新制剂一旦失效,当成千上万的丧尸失去控制汹涌而来的时候,一般的城市不可能抵挡得住,只有强大而坚固的要塞,才能为幸存者提供一个庇护之地。
所以我觉得我国的救灾总指挥部还是保持着清醒的,没有因为那个“方舟会议”提出的共同纲领就盲目乐观,这倒让我觉得未来多了那么一些希望。
对于我们来说,有希望就行了,不管这个希望多么的渺茫,哪怕是一个渺茫的希望,也能让人再多一口气往前走。
“报告,”李抒铭操纵着无人机在天上转了一圈,根据无人机传回来的图像汇报说:“往西15公里有分叉口,继续往西的道路被堵,往北要经过城镇,目前看来只有少量丧尸,下一步如何行动请指示!”
李抒铭这个小白脸是个异数,因为他看起来怎么都不像是一个军人,不但长得白长得帅,还是个萝莉控,现在和程家的两个小萝莉混得最热络的,一个是林鹿,一个就是李抒铭了。李抒铭不但是萝莉控,而且和刘明哲一样是梁铮铮的粉丝,有事无事的都喜欢往梁铮铮身边凑,有很多时候我看他都很不顺眼。当然这个小白脸还是很有本事的,首先他狙击枪打得好,在这方面他非常有天赋,旅游专科学校那一仗,他爬到大树上一个人干掉了7只变异野猪,而且枪枪爆头;其次他对无人机以及军用电子设备的操作也非常的娴熟,他和墨余配合,使我们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对我们的安全来说,可是提供了巨大的保障。
不过就像我看他不顺眼一样,他看我似乎也不怎么顺眼,不完全是梁铮铮的缘故,实际上像他这种自视甚高的人,对我这样的**…丝当队长都会有些不满。他肯接受我的指挥,不是因为我领子上挂着一个什么鬼的少校军衔,而是因为我妹妹李荻,李荻才是他的长官。所以别的人跟我说话一般都有个称谓,老大也好,老板也好,队长也好,少校也好,甚至老李也好,总有一个,但他没有,他一般都是张口就来了。
不过我也不跟他计较,谁让他有本事呢?有本事的人都有些傲气,而且他虽然有傲气,但在执行命令的时候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的,那就行了。
这个时候其实我就在指挥车里,李抒铭看到的图像我也看到了,他喊这么大声,不用说也是故意的。但我的注意力不在他这里,而是那个小镇。地图上显示那个小镇叫三水镇,和我们之前经过的踏溪村一样,镇子里有几条小河穿过,上面到处都是小桥。看起来这是个没什么工业的小镇,也不怎么繁华,来去就是那么几条街,我比较好奇的是,为什么小镇里的丧尸那么少。
也许对于欧洲人美国人来说,所谓的“小镇”本来就很小,而且本来也就没有几个人,但在我们国家,能称得上“镇”的行政区划,人就少不到哪儿去。就算这个小镇经济不发达,人都出去外面打工了,但在镇中心这一带,几千人怎么都应该有的。像现在从